一个粉丝与读书报的几个故事旅行 - 范文中心

一个粉丝与读书报的几个故事旅行

06/26

一个“粉丝”与读书报的几个故事

■E-mail:sjy@gmw.cn

:■

:010-67078074

2014

3193

葛涛

陈应松

处女作

年秋,我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开始走上学术道路,并在学校的阅览室中第一次读到了《中华读书报》。不久,一位老师推荐我阅读清华大学蓝棣之教授新出版的著作《现代文学症候式分析》,我读后很有启发,于是就结合王瑶先生曾经大力倡导的“清华学派”的治学特点写了一篇题为《对“清华学派”“释古”传统的继承和超越》的书评投给《中华读书报》。这篇文章也是我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后所写的第一篇文章,当然不免幼稚,没有想到很快就在《中华读书报》的“文史”版以《“新清华文丛”:展示“清华学派”的复兴》为题刊登出来。“文史”版的编辑徐晋如老师还特地打电话到我的宿舍,告知该文发表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并鼓励我多向读书报投稿。我很受鼓舞,陆续又给读书报投了几篇书评,但是只有给孙玉石教授新出版的《中国解诗学》一书所写的书评刊登出来。记得徐晋如编辑在该文发表后再次来电说:这篇没有那篇好!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莽撞和学识的浅陋,虽然我购买并阅读了钱理群、赵园、陈平原等教授新出版的图书,但我从此决定不再斗胆为前辈师长的著作写书评了。

我那时开始给《大学生》杂志写一些介绍著名学者治学经历的稿子,采访过王元化、贾植芳等先生,但在我的心目中《中华读书报》还是最有影响力的,以至于后来还把硕士论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投给《中华读书报》“■望”版的编辑祝晓风老师,不久就收到了祝晓风老师签名寄来的一封油印的退稿信,这也是我第一次收到报刊编辑给我的退稿信,所以就珍藏起来。我在2000年来北京工作时,还特意把这封退稿信和一大包的《中华读书报》一起托运到了北京,至今还堆放在我的办公室中。若干年后,我和祝晓风老师比较熟悉了,才告诉他我还保存他给我的一封退稿信,这使他惊讶不已。他可能

1997

想不到一封退稿信也会对一个青写了一篇题为《网络时代的中文学年作者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术网站》的文章交差。这篇文章经

过祝晓风老师的修改之后在“学术双周刊”的第一期的头版刊登出“特约记者”

来,反响也很好,不仅读书报的庄

长期阅读《中华读书报》的经建总编予以好评,好像有几个报刊历不仅使我成了读书报的一个“粉还转载了。不久祝晓风老师就要我丝”,而且也使我对国内的图书市到读书报社见面,我特意穿了一身场有了一些了解。加之我来北京工西装,怀着兴奋的心情去瞻仰心目

——永安路106号的读作时又正值“网路热”,于是就在人中的圣地—

民文学出版社郭娟老师的提携下书报社。祝老师引我参观了读书报开始了编书的工作,陆续编辑出版的编辑部,没想到读书报的办公环了《网络鲁迅》、《网络金庸》、《网络境如此的破旧、拥挤,彻底地超出张爱玲》和《网络王小波》等书,并了我的想象力。在魏琦老师堆满图把编书过程中所写的《互联网上的书的办公桌前,两位老师给我交代金庸》、《互联网上的张爱玲》等文了今后的工作,并给了我一盒印着章投给《中华读书报》。承蒙康慨和“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的名片,我舒晋瑜两位老师的厚爱,这些文章也由此从读书报的读者变成了读都在“网络时代”版刊出了,康慨老书报的“特约记者”了。

“学术双周刊”两周一期,每期师后来还给我写过几个邮件鼓励

我继续投稿,舒晋瑜老师还特地写的头版都是学界新闻的深度报道,了一篇精彩的文章介绍这四本书。而那时专门为头版写学界新闻深回顾我的学术道路,可以说正是人度报道的记者就我一个,所以时间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华读书报》的很是紧张,常常是祝晓风老师的一几位编辑老师对我编选的这四本个电话告知采访选题,我就要马不图书的肯定,才使我后来走上了研停蹄地开始搜集相关资料,联系采究网络文化的学术道路:在2005访对象,然后整理采访内容,写一年以编选的这四本书所积累的资篇长稿。我现在印象深刻的所写过料为基础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互的几篇学界新闻深度报道有《中国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社团大整合》、《人文学术期刊如何

进入国际权威学术领域?》、《中国究———以“鲁迅论坛”和“金庸茶

馆”为中心》,在2008年独立申请谱谍学的新进展》等。

记得写《中国社团大整合》这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篇文章的起因是我在浏览新闻时《“网络鲁迅”研究》,在2011年完

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鲁迅在中文看到了民政部撤销几十个社团的网络中传播与接受状况研究》,在简短消息,立即致电祝晓风老师告

知这个选题,他拍板马上采访。我2012年出版了专著《“网络鲁迅”研

从网上搜了一些被撤销的社团的究》。

大约是在我供职的单位在资料开始联系各个社团的负责人

以及研究民间组织的学者进行采2002年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

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祝晓风访(当时也联系了民政部民间组织和魏琦两位老师。某一天,我接到管理局,但是他们拒绝采访),让我祝晓风老师的电话,说是正在和魏惊讶的是,相当一部分社团的负责琦老师筹备在读书报出版“学术双人是在接到我的采访电话时才知周刊”,需要一个跑学界新闻的记道自己的社团被民政部吊销了。这者,并要我写一篇学界涉足网络方篇稿子经祝晓风老师修改后以《中面的新闻稿子,合格后会聘请我担国社团大整合》为题以最快的速度任“特约记者”。我虽然中文系硕士刊登在《中华读书报》的“■望”版毕业,混入了学界,但是还从来没上,不仅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好评,有写过学界新闻的稿子。好在那时而且也因报道的客观和公正获得正值网络热,而我也正在研究鲁迅了民政部主管民间社团领导的好在网络中的传播,于是就绞尽脑汁评,并指示民政部下属的报纸全文

转载这篇文章。在采写《人文社科期刊如何进入国际权威学术领域?》一文时正值“非典”期间,那时政府和学界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力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话语权。我因为跟随担任几个外国重要学术刊物编委的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上课,所以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信息,于是就把这个采访选题和其他的选题一起向祝晓风老师汇报,祝老师慧眼识珠,要求重点采访这个选题。那时因为“非典”无法面对面采访,于是就在电话中和王教授商量了具体的采访问题,然后请王教授就这些问题一一作答后通过邮件发给我。魏琦老师在编稿时为这篇稿子起了一个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标题:《人文社科期刊如何进入国际权威学术领域?》。文章发表后,不仅有多家报刊转载,而且也被《新华社内参》摘要转载,并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在内参上作出了批示。至于《中国谱谍学的新进展》一文,则是祝晓风老师的命题作文。他参加了一次新文学史料方面的会议,回来后就要我写一篇年谱史料研究方面的文章。我那时正参加撰写《鲁迅年谱长编》,也算对年谱有所认识,所以很快就搜集了学界在年谱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写成一篇文章,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很快就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

现在回想起为读书报作“特约记者”的青春岁月,还是颇为珍惜的,很高兴自己能为读书报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可以说,读书报不仅见证了我这十多年来所走过的学术道路,而且也推动了我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在读书报创刊20周年之际,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和撰稿人,我想对正值妙龄的读书报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很宽阔的天空,那就是你的梦想。

热爱她吧,远方的风景。

每个人都有接近黄昏倚窗遐想,面对流云的时候。或者登高望远,群山连绵起伏,思绪断于云雾深处。最远的地方,往往是我们心灵的故乡,梦的巢穴。

花在平静地盛开,云彩在虚无地漂流。不可能有一双翅膀。可我憧憬着,渴望着,像一个忧郁的少年。迎着风,背着行囊,去向远方。在长长的铁轨上行走,或者像一个漂泊的舟客,顺流而下。天空无比深邃,情怀无比伤感。可这多么优美!夕阳沉落,群鸟归林。接着繁星出现,黑夜来临。迷茫在路上,迷茫和怅惘使我们的人生更有质感,或者它就是人生。没有尽头的玄想,茫然无措的方向。我把这些更隐秘地贮存,它成为道路,布满我们壮丽的文字。

热爱她吧,我只能热爱旅行,而不能停在原地。那些画地为牢的人,你们会后悔的。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活腻去吧。

美国女诗人米莱说:“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也不管它往哪儿开”。诗人曾卓接着写道:“也不管它往哪儿开/耳中飞轮在轰响/脸上满是热泪……”

我的心在颤栗。读着这样的句子,因温暖而甜蜜地发抖。那些泪水,也许就是他为人的风度。伟大的行者,他的脚下永远是路。陌生的、凶险的、美丽的、冰凉的、坚硬的、像母亲臂弯一样漫长而幸福的路。

我将抛弃许许多多的世俗,将荣辱置于身后,像喷泉一样走向天空,像礼花一样追求瞬间的永恒。我将甩下许许多多的羁绊,许许多

多的藩篱。我将带着越轨的冲动,破墙而出。我将冒险,用惊惶的超越鄙视他们。我的路,我的心,我一如既往的爱。我的旅程。我的驿站和黄昏。

让他们去争斗吧。让他们得意吧。让他们咬牙切齿地恨和无聊至极的爱去吧。让他们像狗一样活着。让他们在谄媚的话语里畅泳,一身腥臭。让他们表演,让他们酒池肉林,醉话连天,谎话连篇去吧。让他们数麻将的小钱和心尖上的微利去吧。

远离他们,亲近河流与山冈,野草与石头。让我热爱行走的沉默,一路寡言,心中激情澎湃,头顶风起云涌。泰戈尔说的:“我和我的世界相濡以沫。”

让他们咒骂或者遗忘我。让他们在那儿天昏地暗地歌唱。让他们的世界成为白天的噩梦,让我们的噩梦成为辽阔的阳光。被白贼无趣的人忘记是一件人生的幸事,让他们成为会议和酒桌的中心吧。让他们煎熬无数难捱的时日吧。让他们成为不屑和唾弃。让他们成为无聊打发的鼾声,让他们失眠。

叩访大地和异域的人,孤独善良,话语洁净。让他们像狗一样,摇尾乞怜;我像草一样活着,经脉青青。

热爱漫长的、扰人的苦旅、裤腿上的灰尘,热爱被花草熏香的孤途,热爱被山泉冲漱的笔尖。热爱我的心地———它平庸、迟钝,像水洗过的石头一样干净。

要相信自己,即使没有更多的远足,但是,“无论在何处,狮子们仍然踱着阔步,且威风凛凛,不知何为颓丧。”(里尔克)

无论在哪里,星星依然是我的语言,山冈是我的结构。我的文字,我的心,在宽旷的大野上,赤裸跳动。

李逵成了李鬼

■(

加拿大)李彦

征文

中华读书报创刊20周年纪念

我与中华读书报

维多摩萤火虫洞

吴忠超

从奥克兰驱车三小时,我们到达维多摩萤火虫洞。

这个位于新西兰北岛东岸的萤火虫洞是新西兰最有名的天然奇景。

几千万年前,这一带海洋生物沉积的海床先因地震火山的抬升挤压而断裂,又由海水流动侵蚀出许多喀斯特洞穴。所有的这些洞穴都隐藏在四季常绿的丘陵之下。

维多摩萤火虫洞是一处活性岩石洞穴,洞穴的下方因水流经年冲积球般圆滑的黑石滞留洞口,煞是可爱。洞穴上下均有通口,吸引许多昆虫入内繁殖,其中大量萤火虫攀附在岩洞深处的上方,像满天星斗般地灿烂,情景极为迷人。

喀斯特洞穴并不特别稀奇,仅中国境内就不下千处。《山海经》和《神农本草经》中都有关于此类洞穴及洞穴沉积物的记载。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载了洞穴,并探讨了其成因。明末徐霞客亲身探查了数以百计的洞穴,成为世界上考察喀斯特洞穴的先驱。笔者有幸造访过的不足十处,它们是桂林的七星芦笛,宜兴的善卷张公和太极,张家界的黄龙,以及兰溪的地下长河等。就洞穴自然景观的游览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穿越了若干钟乳石小径后,我们进入命名为教堂厅的巨大洞穴。此穴高几十米,由于天生的声学结构,这里曾经进行过多次重要的音乐演奏。普天下开放游览的山洞几无例外地被五彩灯光装饰,显示着当今社会的审美趣味。但维多摩洞绝无此类俗艳,洞壁和钟乳石呈灰白色,也看不见游客触摸的痕迹。

在巨厅的尽头,我们蹲下,向四周极为低矮曲折的洞穴窥视。这些

洞穴都透出一片亮光,浅绿色的光是那么明亮,那么纯洁。顿时,我们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仔细看去,原来洞穴上壁粘附着的无数萤火幼虫,而幼虫身上又垂下道道小珠串成的丝线。它们在萤光中那么晶莹剔透,一时间我们犹如面对威尼斯姆朗诺的水晶店的橱窗。不过这些丝线极为整齐,最长的达20厘米。我们听说,在这幽暗背景下,幼虫的光芒会吸引昆虫,它们依靠丝线的粘稠捕食昆虫,幼虫最多可吐70道丝线。洞中无风,这些丝线不会相互纠缠。幼虫花费九个月才能从三毫米长至几厘米,那时它们进入虫蛹阶段。

我们没有看到虫蛹,据说它们悬于丝线上,13天后才能蜕变为成虫。雄虫等待着,一捱雌虫出现,它们立刻交配。雌虫产下的球状虫卵几周后孵出幼虫。成虫存活不过数日而已,它们无口进食,只疯狂做爱,最后舍身撞向幼虫的丝网,以作为幼虫的食物而终结其一生。生命短暂,轮回不已,它们仿佛专门为爱而来,情尽而亡,免除了文明社群的一切繁琐和虚伪。

从巨厅返回,攀援石径后再拾阶而下。我们来到暗河码头。乘船漫游地下之河。在墨色的河道壁上,在洞穴顶部,无数萤火虫在发出辉光,犹如南天的夜空,璀璨无比。每位初到南半球的旅客都会为南天星空的壮观所倾倒。小船在萤火的星空下划过,众人摒住呼吸,静静地享受这世界的神奇,唯闻轻微划水的潺潺声。与夜空略为不同的是,这些星星都拥有相同的稳恒的亮度。我们河道的近邻,无数洞穴也被它们各自的星空照得通亮,犹如虫洞连接的众多宇宙。所有这一切都倒映在泛着微澜的河面上。

我们仿佛在星河中巡游,时间如船下流水一去无回。星移斗转,不知今夕何夕,家山何处。忽见远

处的一道光亮渐渐强烈,它把我们从梦幻中惊醒,意识到已近洞穴出口。它好比一个宇宙虫洞,我们正从一个萤火虫的世界通过它进入另一世界———新西兰人的绿色家园。弃船上岸,我们又回到不完美的现实中。

我少年时就热衷于在田间捕捉萤火虫,并把许多关在玻璃瓶中,再悬于蚊帐中,供照明之用,但它们发出的绿光闪烁不已。维多摩的萤火虫只能生存在极为幽暗而湿度适中的洞穴中,它们一遇到强光就会失辉几个小时,因此洞穴中严禁拍照。这些奇特的虫子仅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原野上和洞穴中大量生存,形成奇观。新西兰有很多萤火虫洞,我至少在南岛的蒂阿瑙和普那开基看到过,但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应属维多摩。当地的毛利人四五百年前就已知悉这个秘密。

1887年英人弗雷德·梅斯得到

槐,无香

酋长谭内提诺劳应允后,划着亚麻梗扎成小筏、手持蜡烛顺着维多摩河进入洞穴勘测。可以想象他们发现这一新世界时的激动!其实,迄今最好领略维多摩洞的方法仍然是这种最原始的———驾着小筏在石林洞穴中随意探寻,尽情浏览虫洞世界的无限。

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要参加黑水漂流。在漂流活动中,探洞者步行至入口,循绳索悬空坠下几十米,潜入黑暗的地下长河,在激湍和瀑布中漂流几小时,恣意观赏萤火虫织成的静美星空。值得一提的是,在维多摩附近,光是被命名过的洞穴就有三百多处。

1889年,维多摩洞穴对大众开放,迄今已一百多年了。由于地处天涯海角,旺季时每天也不过几百人来访,淡季时甚至无人问津。但这一生态景观如此脆弱,不知还能够在这个无常的世间存在多久。

朋友相见时,兴致勃勃谈起她正在构思的一部小说,并向我打探一些中国历史方面的问题。我不甚清楚,便给其他人写了封邮件,意欲替她了解一下。幸好,我在发信前先给朋友过目,征询她的意见。没想到朋友立即回复,火急火燎地阻止我,“你怎能随便把我的构思告诉别人呢!”

朋友的指责似当头一棒,令我猛醒。遂想起十几年来,在多伦多和几个业余文人聚会时,经常高谈阔论,把自己的构思全盘托出,并坦言自己力不从心,无暇完成这些计划,全无防范之心。

朋友担忧她的创意被人剽窃,不无道理。的确,文学创作中,语言文字,质朴或花哨,简洁或繁琐,都是次要的。最为珍贵的,乃是作品的创意与灵感构思。然而,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剽窃他人的作品快捷方便,易如反掌,令人防不胜防。我的短篇小说《地久天长》就曾被人剽窃,演出过一场李逵变成李鬼的闹剧,至今想起,仍令人啼笑皆非。

那篇小说的创作灵感,源于我在“滑铁卢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次聚会。会长的先生来自台湾,是位资深工程师。他对大家讲述了早年在加拿大北部亲历的一件小事。听完之后,我情不自禁浑身颤抖。年底回京探亲时,我和年迈的母亲闲聊,复述了这个故事。尚未说完,自己先就泣不成声,泪水夺眶而出。母亲提醒道,“这么好的故事,你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呢?”

2002年初,我的小说《地久天长》在《世界日报》“小小说精选”栏目上发表了。我接连收到了多位朋友的来信鼓励我,说那篇小说十分北京的大街小巷上,槐树是很常见的,但似乎都不怎么香。在京城里香味是不难找的,玉兰的香是清的,丁香的香是醉的,再不济,还有上下班时候,地铁上弥漫的汗味混合的香水的香气。可偏偏就是这样,如今,只有这槐,引起了我的注意。

槐树还是那个样子,高大,笔直,枝叶茂密。浓绿的叶下藏着淡黄的成串的小花,随风簌簌,却丝毫闻不到那份众人口中所述的应有的香气。我曾回到儿时的院子,槐树依然遒劲,更高了,只是老猫,早已没了踪影。并且或者是因为农业化学的发展吧,一只绿虫子也不见。仰望一树细碎的绿叶,或者低头看浓郁的光影:这就是我对槐的

感动人。年底,我又回京探亲时,母亲也夸奖那篇小说写得好。没想到,表妹在旁听了却插言道,她最近在《读者》杂志上曾看到过一模一样的故事,无甚稀奇的。言外之意,颇似怀疑我拾人牙慧,冒充原创。惊愕之际,母亲当场作证,我早就对她讲述过这个故事,并且也恰恰是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才动笔的。说着,母亲翻找出头年我在灯下笔走龙蛇,连夜撰写的故事草稿来。表妹看了才无话。

我无暇调查此事原委,便匆匆返回加拿大了。但母亲生性认真,颇想讨还公道。她找来了2002年7月《读者》杂志上发表的那篇故事,发现小说标题为《一个乘客的航班》,作者署名“李言”。文中的叙述者,已从我原文的第三人称“他”改为第一人称“我”了。另外,这个“李言”也在词句字眼上玩了些增增删删的小把戏。例如,我的原文中开头第一句“白雪皑皑的冬日里,他又一次来到阔别三载有余的小镇”,被改为“圣诞节后的一个白雪皑皑的日子,我又来到阔别三年多的小镇纽芬兰。”除此之外,整个故事从情节构思、框架段落,到文字叙述,都与我的《地久天长》一般无二。编辑在文章末尾注明:摘自《深圳青年》2002年第2期。

母亲读完后感叹,这个偷窃者倒是个玩弄文字的高手,故事经他/她这么一润色,的确更妙了。但再怎么改,也无法掩“李言”先生或女士的联络方式。然而,母亲的询问如石沉大海,再无消息。

朋友们听说后,都鼓励我追究,讨伐贼人,以正文坛风气。我一笑置之。人生苦短,重要的事情且堆积如山,何来闲暇与此种宵小计较呢?权当帮他/她赚了两盒脂粉钱,也算布施行善罢了。

全部印象,并不是香的。

北京是很重视保护槐树的。牛街街口路中央有一棵古槐,琉璃厂胡同口有一棵古槐,凡是槐,尤其老的,一定想方设法保护有加。北京人似乎也对槐独有一份爱戴,不论何地的槐树,总有“京派文人”,加上情怀,大肆赞许。可是,在我眼里,我只爱槐的无香味。或者并不能说是爱,只是在我看来,只有这份无香味,才是生活的代名:不论别人如何赞许它的香气它的风骨,它倒还是那样,除了越长越高,毫不焦躁,毫不有其它回应。也正是这份无香味,在不同的时节,可以品味出不同的生命。

槐,理应是无香的吧。

王怡娃

每年到了五月之初,京城的槐花,总是能开成一片海,清风过去,或者细雨初晴,槐花三角形的花瓣总会薄薄地铺在马路上一层,再渐渐在人们的脚下化为黑色,最后只留下一种走过黏黏的感受,隐没去。

据说槐树是北京城的代表,我长在北京,有关槐树的文章自然也看了不少,其中多是赞誉性的,并且大多不会少去赞美槐花之香的。就连人们饮食蜜糖时,也大多觉得,槐花蜜,最好。

然而在我的经验里,槐花并不是香的。从小,我的生活中总是少

不了几棵槐树在左右。槐树的叶子是细碎的,阳光透过它,往往早已被分割成了细碎的斑驳,在它下面,总不会有太多光泽,我总觉得,槐树附近,实在有些阴森之感。

第一次知道槐树是香的,大概还是高一那年到匈牙利。那时所住学校宿舍的后院有几株高大的槐树,黄昏,或者清晨时,总会带来几缕清淡却真切的异香。我曾和同伴寻找香味去看那几棵槐树,并无什么特别,似乎花更密些,样貌极为平时。只是有了香味,倒显得怪异起来,多出了一份风雅,却少去了几点熟悉亲切之感。身处异乡,我毫不觉得它就是故土上那种熟悉的树木。


相关内容

  • 走吧,张小砚
    走吧,张小砚 作者:杨澜 来源:<视野>2012年第02期 没有头盔,没有攻略,没有户外经验.只因为一个想去西藏的念头,一个女孩忽悠了一个好朋友,买了一辆摩托车,一路翻山越岭,颠沛流离,从四川雅江骑到拉萨.路途之中多次遇险,到达 ...
  • 高一语文主题阅读之"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高一语文主题阅读之 "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2015年4月13日,河南省实验中学一位叫顾少强的心理学女教师用10个字完成了据说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必读推荐)
    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 一年级推荐的书目 学习阅读浅近的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重点训练是"晨读十分钟"精美诗歌.儿歌的诵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儿童大世界><宇宙圣斗士><学儿歌>& ...
  •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了解农村民间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 ...
  • 历史的生成是不是幸存者偏差?残酷的底层物语.
    昨晚,朋友圈被一文刷屏了.这篇文章从一个App为引,探讨了一个关于农村凋败.城乡差距的沉重话题.福柯曾说过,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以此思维方式切入看问题,重要的不是事件发生的真实与否与基本状况,而是事件和现象背后呈现 ...
  • 海底两万里读书报告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部小说是一本科幻文学巨作.通过描述几个人在"鹦鹉螺号"的带领下,走进海洋感受海底那奇妙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主人公探险者博 ...
  • 课堂点睛九年级上语文答案
    语文<课堂点睛>第一课 1. 裹 xùn 骄 fèn hàn 驰 2.(1)只 (2)等到 (3)失.差 (4)失.差 (5)都 (6)这 3.(1)沁园春 雪 类型 主题 (2)豪放派 婉约派 李清照 柳永 (3)中调 (4) ...
  •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初中篇 一.文学 本领域图书注重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不再收入,且每位作家一般只收录一部代表性作品.在切实吸引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对社会与人生进行全面的观察.细腻的体味.深入的思考,并在丰 ...
  • 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文 /格 格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2:42 读书的孩子最可爱 来自鸽子的天空 点击上方语音标示即可收听音乐 喜欢在闲静的下班后,手捧一本墨香,与书里的人物来一场心灵的对话,互诉着彼此的故事. 沐浴着四 ...
  • 20**年家庭读书计划
    2015家庭读书计划 第1篇:家庭读书计划 (3114字) 因为有了孩子我们家开始喜欢上阅读,休息日家里经常会各自捧着各自的书再啃."开卷有益"一词就是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培养孩子读书,浓厚的文化氛围很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