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古德寺&归元寺]一样的佛法,别样的门庭 - 范文中心

[武汉.古德寺&归元寺]一样的佛法,别样的门庭

11/25

【清幽的古德寺适合一个人细细品味,静静思索;喧闹的归元寺需要内心拥有一份宁静,一片虔诚。但无论是在古德寺、还是归元寺,都能平复你内心的浮躁与不安,给你一份属于自己的平静和淡然!】

虽然不是佛教徒,不经意间,在武汉走进了两座寺庙----古德寺和归元寺

两座寺庙建筑风格不同,香火盛弱不同

古德寺

一个融汇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并具有多元化建筑风格的寺庙

一个冷静清幽,闹中取静,适合一个人细细品味,慢慢思索的寺庙

一个需要更多呵护,更好保护,更加珍惜的寺庙

归元寺

一个典型的中国寺院风格,体现中国寺庙建筑流派和特点的圣地

一个香客不绝,门庭若市,需要自己内心拥有一份宁静,一片虔诚的圣地

一个需要节制喧闹,节制物欲,节制浮躁的圣地

纵然古德寺和归元寺有着不一样的境况和遭遇

但是,他们尊奉一样的信仰

只要你愿意,无论是在古德寺还是归元寺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净土

正所谓殊途同归

古德寺

圆通宝殿,古德寺的中心,曾几何时,古德寺的香火和归元寺相比毫不逊色。

融合了东南亚、欧洲和中国传统建筑特点于一身的建筑,在世界范围内都罕见。

四面佛是近年新加坡友人赠送。

窗花和门廊的细节彰显该建筑的精湛。

藏于街道深处,有些没落,有些荒凉,当然也增添了几分清净。

归元寺

双面观音,真的很大,走近时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敬畏。

没有看懂这是何种文字,居然在楚文化发源地的寺庙里出现。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

归元寺内最大的、最重要的建筑

海若神是专管海事的神,很有意义的一个名字。

建设中的圆通阁,总投资1.4亿元的归元禅寺圆通阁将用来供奉和田玉石佛像。

圆通阁高48米,为三层方形石基全木结构的仿明清风格建筑。


相关内容

  • [了凡四训]10_改过之法-从心改之: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了凡四訓 (第十集) 2001/4/18 中國深圳 檔名:19-016-0010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接著看下面的文字: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怒不惟無益,且有害也.] 這一樁事情,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常遇到,我們自 ...
  • 武汉风景点
    0. 黄鹤楼 黄鹤楼,即"天下江山第一楼".地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 ...
  • [飘影23号] 明如居士:什么是佛
    对于一个学佛的人,了解到底什么是佛是一件很关键的事.如果不知道佛是什么,根本就无法学佛,也永远无法成佛.这就如同一个人想到普陀山去,却不知道普陀山在什么方向一样.显然,除非这个人先弄清楚普陀山在什么方向,否则永远无法到达普陀山.同样,一个人 ...
  • 无缘对面不相识
    2 无缘对面不相识 2012-03-30 23:14:40 浏览 3627 次 | 评论 0 条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有人说:索达吉堪布<密宗断惑论>: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一生中最深的窍诀,是在善良的人格.远 ...
  • 方丈微语|修行以正知正见为准绳
    语音:修行以正知正见为准绳 来自南普陀寺 00:00 00:34 方 丈 微 语 修学佛法,首先要怀有感恩恭敬之心,为人处世要坦诚大方.谦虚好学,对于自身的不足要生起惭愧忏悔之心,见贤思齐.反躬自省,精进行持.持之以恒,不但自利更要兼顾利他 ...
  • 看真实故事吸取经验来造就好命五
    看真实故事吸取经验来造就好命五 凡事有好的,正的,善的,深远的,利广大众生的知识,经验,智慧,都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只有这样,自己下辈子,子孙后代才会身形高大魅力,帅气,美丽,俊秀,人人见了都喜欢,都生欢喜心.如果有则自私自利,生怕别人知道 ...
  • 学诚法师|[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五讲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今天晚上我们讲百法明门论第五讲.大家请翻开教材第9页.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这是世亲菩萨<百法明门论>论文里的文句.宇宙万法,一切法,概略来说有五种."此总标诸法" ...
  • 武汉周边旅游攻略
    武汉周边旅游攻略 --武汉春天假日旅行社 武汉是一座需要细细品味的城市,初春天气的武汉白樱胜雪,夭桃灼灼,已经是一幅摇曳的胜景:吉庆街的鸭脖子和户部巷的早点,让人垂涎欲滴:江汉路上高挑的美女时尚妩媚,给城市的筋骨绕上丝丝柔情:长江浩荡,岁月 ...
  • 佛教的财富观
    梁乃崇 <佛教新闻周刊杂志> 佛教对于财富的看法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属于小乘对财富的看法:另外一种则是大乘对财富的看法,这两种观点是不太一样的. 我们先谈第一种看法.第一种佛教的看法是在面对财富的时候,要我们不贪,主张不要有 ...
  • 佛教与现代法律的关系
    2010年3月 第30卷第2期(总100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明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MEli".2010 V01.30(SumNo.100) 佛教与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