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冲刺_20**年0318112455 - 范文中心

教育学冲刺_20**年0318112455

05/07

绪论

1.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

5.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6.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7.教育现象是教育或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8.教育学是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9.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成熟的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分化阶段

10.孔子提出“庶、富、教”、性相近,习相远也、有教无类的观点

11.孔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1)因材施教的原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2)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孔子的道德修养的方法:

(1)立志有恒:志于仁

(2)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身体力行: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4)改过迁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3.孔子的教师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孟子的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

15.孟子:生我所欲也…

行有不得者,接反求诸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16.《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格物致知…

17.《中庸》天命之谓性…

博学之…

18.《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19.《学记》的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的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豫时孙摩的原则:不陵节…及时性、预防性、循序渐进、集体教育原则

(3)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4)长善救失的原则:学者有四失…

(5)启发诱导的原则:道而弗牵…

20.《学记》提出“师严道尊”的思想

2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叫问答法

22.柏拉图的《理想国》

23.亚里士多德:灵魂说、美德的特性是中庸、自由教育(闲暇教育)

24.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5.斯宾塞《教育论》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6.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被称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27.洛克

《教育漫话》

“白板说”

绅士教育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

28.卢梭

《爱弥尔》

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公民

自然教育家

培养自然人要进行三种教育: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29.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提出要素教育的思想

主张教育过程心理学化

30.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以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以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

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把教育目的分为两部分:选择目的和道德目的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31.杜威

四个代表:实用主义教育流派代表、教育无目的论代表、儿童中心论代表、现代教育理论代表

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活动作业中心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32.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

33.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世界最早

34.苏联教育部部长凯洛夫《教育学》

35.马卡连柯《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父母必读》

提出集体主义教育、平行教育原则

36.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37.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

38.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

39.布鲁姆《目标》《评价》,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40.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41.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利托尔洛《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能《人民的教育》

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4.生产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求

生产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5.教育历史的划分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尺度

6.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尺度可将教育历史划分为:

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

7.原始教育形态的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和平等性

(3)教育内容简单

(4)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8.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

9.奴隶社会教育: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和武士,雅典教育培养多方面发展人才

10.封建社会教育:

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六学二馆体现等级性

欧洲封建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七技

11.古代学教育的特征: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智能,教育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学校教育还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表现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形成,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12.现代学校教育根据社会性质分为: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为:工业社会教育和知识社会教育

13.工业社会教育的特点:工业化、民主化、制度化、专门化

14.知识社会教育的特点: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

15.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生产性

(2)教育的科学性

(3)教育的世俗性

(4)教育的国际性

(5)教育的终身性

(6)教育的革命性

16.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定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

17.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

18.“两基”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9.2010年,我国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

20.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21.8项发展任务: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6)发展继续教育

(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22.6项改革任务:

(1)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2)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3)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

(4)改革办学体制

(5)改革管理体制

(6)扩大教育开放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是教育的基础、根据、尺度、资源、动因、归宿

2.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结构和布局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4)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制约着教学目标的设定

(5)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3.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

(2)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政权力量、经济力量、意识形态)

(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管理体制

(4)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权利

(5)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标准和有关教育内容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的课程内容

(3)文化影响学校的育人模式

(4)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历史传统

5.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的科学化进程

(2)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

(3)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

6.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教育再生产现代劳动力

(3)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4)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7.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培养现代政治法律人才

(3)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8.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传递和保存文化

(2)教育传播和交流文化

(3)教育选择和提升文化

(4)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9.教育传播和创新科学技术

10.教育选择和提升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1)根据培养人的客观规律进行文化选择

(2)根据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时代的标准、科学的标准、民族的标准、辩证的标准)

(3)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

(4)在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11.政治决定教育

答:正确。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和目的,政治制度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1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答:正确。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简单的劳动力转变为复杂的劳动力。

13.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答:正确。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人能掌握并运用于生产的直接生产力,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14.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15.论述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

(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1)“教育先导”是当今世界知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发展的基石;

(2)“教育先导”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民素质面临严峻挑战的正确抉择;

(3)“教育先导”是发达国家的成功教育经验和未来发展的首选战略。

(二)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

(1)教育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知识再生产的巨大杠杆;

(2)教育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3)教育具有重要的就业替代功能,以学代业,分流就业压力。

(三)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

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

(四)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1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17.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

(2)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3)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发展

(4)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

(5)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6)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18.《教育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4%

19.教育现代化的含义:

(1)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变化过程

(2)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

(3)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4)教育现代化是在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

20.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1)教育观念现代化

(2)教育目标现代化

(3)教育内容现代化

(4)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现代化

(5)教师队伍现代化

(6)教育管理现代化

(7)教育设备现代化 (8)教育制度现代化

21.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

2、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

(2)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3)教育由其自身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3、教育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

(1)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2)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发展起催生作用

4、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

总结:因此,不能照搬政治、经济领域的一些做法,不能用政治经济取代教育;也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夸大到绝对程度,否认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在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好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教育制度与法规

1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2归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目的、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4.学制包括两方面:学校教育设施、学校规章制度

5.教育制度的类型:

根据历史发展分:古代学制、现代学制

根据学校教育的层次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根据教育的类别结构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根据学校教育的形式分: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业余制学校

6.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7.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从清朝末年开始

8.国民政府确立了以“六三三”制为主体

9.1951年10月1日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

10.我国现行学制以“六三三制”和“五四三制”为基础

11.1995年,通过《教育法》

12.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有“六三制”和“五四制”

13.西方现代学制形成的两种基本途径:自上而下的发展、自下而上的发展

14.西方现代学制可归结为三种基本学制类型:

(1)双轨制(西欧)

(2)单轨制(美国)

(3)分支制(苏联)

15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6.义务教育源于德国

17.义务教育最早由马丁·路德提出

18.1619年,普鲁士的魏玛共和国率先尝试通过立法的手段实施义务教育

19.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

正确。答义务教育定义

20.国民教育是义务教育

错误。国民教育并非都具有强制性,而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国民教育除义务教育之外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教育

21.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法》

22.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

(1)强制性,也叫义务性

(2)免费性,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3)普及性,即统一性

23.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

24.终身教育:

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的思想

本质性萌芽:亚里士多德的闲暇教育

大规模出现:文艺复兴时期

25.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耶克斯利《终身教育》

26.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

27.终身教育最终形成的标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8.终身教育的本质特征:

(1)是贯彻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

(2)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具有空间的包容性

29.终身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30.实施终身教育的总的指导原则:寻求教育的协同作用

31.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对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长生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形成了人们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和全新理解

(2)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整个社会学习化

(3)加强了学校与社区、职业界的结合

(4)由重视人的“受教育权”转向重视人的“学习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32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法规、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33.教育法规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34.教育法规具有指引、评价、教育、保障作用

35.我国教育法规体系包括: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36.我国宪法为教育法制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37.宪法是一切教育立法的重要依据,任何形式的教育法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8.教育法律分为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法律

39.教育基本法律:《教育法》

40.教育单行法律:1994年《教师法》,是第一部以职业人员为对象的法律

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

1985年《教师节的决定》

41.教育行政法规: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

42.地方性教育法规特点:区域性、从属性、更强的操作性

43.教育规章按制定发布机关分为两类:部门教育规章、地方教育规章

44.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45.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要求

46.依法执教的含义:

(1)凡是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

(2)无明确法律法规规定的,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师的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工作

47.教师依法执教的要求:

(1)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是教师依法执教的前提和基础

(2)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法律信念,这是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保证

(3)教师应当具有自觉的法律意志,这是教师依法执教的关键所在

48.教师的法定含义:《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

49.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学术活动权

(3)指导评定学生权

(4)报酬待遇权

(5)参与教育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50.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

(2)教育教学义务

(3)思想品德教育义务

(4)尊重学生的义务

(5)保护学生的义务

(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的业务

51.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

52.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学生入学权、学生上课学习权、学生受教育选择权、学生升学权

53.学生的人身权包括:人格权、身份权

(1)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禁止瘦身或搜查学生个人物品

(3)禁止非法利用学生的肖像

(4)保护学生隐私权,禁止私自查阅信件、电子邮件或日记等

54.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财产权:

(1)禁止没收学生物品长时间不予发还

(2)禁止毁坏学生物品

55.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2)热爱教育事业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4)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5)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56.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57.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

58.《教师法》规定,实行教师聘任制,必须“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

59.《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简称“德、能、勤、绩”

第八章 教学

1

2.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1)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

标的活动

(2)教学是实施智育及其他各育的基本途径

(3)智育的实施除了通过教学途径外还有其他途径,如课外活动等

(4)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4.教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5.教学的作用:

(1)教学对社会的作用:

A 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B 教育使社会文明得以传播和延续

(2)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A 教育使个体知识突破时间、空间和个人经验的局限,扩大认识范围,加快认识速度,提高认识效果

B 教育使个体的政治思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形成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3)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6.教学的地位: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遵循“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原则

7.以教学为主,并非以教学为唯一活动,要更好的完成学校教育工作离开课外活动、生产劳动、学生的集体活动等是不行。

8.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教学的基本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健康

(4)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教学过程的特点: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体现在:知识的间接性、教师的指导性、教学的发展性、教学的教育性

(2)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10.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11.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学生智力想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3.论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主要有两条途径:获取直接经验和获取间接经验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以获得直接经验为辅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A 学习间接经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B 学习间接经验也是由学生特殊的认识任务决定的,学生的主要认识任务是学习和继承已有的认识成果

(2)学习间接经验要与获得直接经验相结合

A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

B 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以及通过实验、实践和参观等活动获取直接经验,积累知识

(3)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既不能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独立探索去积累直接经验,获取知识;也不能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略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讲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4.论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A 教师受过专门的训练,能够起主导作用

B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思想行为尚未成熟,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A 学生是有主动性、积极性的人,他们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

B 教师的教学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产生内化的效果,需要学生起主体作用

(3)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也不你那个只强调学生的作用,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5.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A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

B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 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2)知识和智力是有区别的,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A 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认识

B 从教学活动的结构上看,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参与,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C 从传授知识的方法上看,应采用启发式教学

(3)贯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在教学中,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既不能像形式教育论者那样,只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忽略对知识的讲授;也不能像实质教育论者那样,只向学生传授与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略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6.论述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在教学中,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体现在: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A 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都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做基础

B 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可以锻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又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7.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8.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

(1)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的联系,是第一性的

(2)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教学原则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3)对于教学原则,人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水平进行概括和总结

(4)对于教学规律,人们只能发现、掌握和利用它

19.教学原则包括: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0.论述直观性原则

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概念和原理,是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

依据:直观性原则是根据人类的认识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并结合我国教育目的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提出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与手段。直观教具有三种: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1.论述启发性原则

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

依据:启发性原则是在吸收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目的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提出的,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 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2)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根据指导思想不同可以分为: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以语言传递为主的、以直观感知为主的、以实际训练为主的、以探究为主的、以情感陶冶为主的。

论述讲授法:

定义:讲授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分类: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讲授法的优点:

(1) 有利于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2) 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讲授法的缺点:

(1) 没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2)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易发挥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 讲授的内容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

(2) 讲授的方式方法,要有启发性

(3) 讲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清晰等

论述谈话法:

定义:谈话法是指教师通过和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也叫问答法。

分类:复习谈话、启发谈话

谈话法的优点:

(1) 易于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兴趣

(2) 促进学生思考

(3)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 谈话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拟好谈话提纲

(2) 谈话的内容要明确、具体、难易适度、面向全体

(3) 谈话时,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因势利导

(4) 谈话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小结

论述讨论法:

定义: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讨论法的优点:

(1)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 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 有利于学生交往、相互学习和合作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 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的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

(2) 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让学生有普遍发言的机会

(3)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

论述演示法:

定义:演示法是指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通过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手段,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特点在于直观性。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1) 演示前,教师要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做好演示的各种准备

(2) 演示时,要结合讲授进行

(3) 演示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结论,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观法有三种: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论述实验法:

定义:实验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通过独立的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的优点:

(1) 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3)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作风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1) 实验要有计划、明确的目的和内容

(2) 实验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

(3) 实验时,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

(4)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对实验进行小结

论述以探究为主的发现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材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事物、理解学习材料或探索应得出的正确结论或规律性知识的方法。

发现法包括三个环节:

(1) 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

(2) 分析、比较并提出探究动机

(3) 从事操作,验证假设

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设计适当,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学习条件

教师要对学生的不断发问在思路上给予引领,并耐心等待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 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

3、 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论述了班级组织

4、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5、 班级的教育意义: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2) 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

能力

(3) 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6、 班集体的构成要素:

(1) 共同的目标

(2) 一定的组织结构

(3) 共同的生活准则

(4) 一定的心理氛围、情感纽带

7、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2) 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3)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4) 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5) 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6) 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8、 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自发性;相似性;封闭性;凝聚性;竞争性;权威性

9、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10、班主任的专业地位: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3)班主任是班级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4)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

11、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2、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3、班主任的具体任务:

(1)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5)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

(6)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14、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开展教育活动

(4)进行个别教育

15、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设立班级目标

(3)转化后进生

16、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个方面

17、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法

18、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观察法

19、确立班级目标要注意:

(1)渐进。目标要循序渐进

(2)有恒。坚持贯彻

(3)多样。使所有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都能得到发展

20、如何转化后进生:

(1)要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2)要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

(3)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4)要抓反复,反复抓

21、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1)平行性原则

(2)民主与自主的原则

(3)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4)目标原则

22、平行性原则是指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方面结合起来,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

23、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1)班级组织纪律管理

(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

(3)班级文档管理

(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24、偶发事件的特征:偶然性;突发性;爆炸性;紧迫性

25、处理偶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1)控制感情,沉着冷静

(2)了解情况,掌握分寸

(3)依靠集体,教育学生

26、班级活动的意义:

(1)班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认知能力

(2)班级活动促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3)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班级活动有助于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5)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27、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

(1)班会

(2)科技活动

(3)文体活动

(4)节日纪念日活动

(5)其他班级活动

28、班级活动设计与设施有三个步骤:

(1)选题

(2)制定活动计划

(3)活动实施与总结

29、活动实施是班级活动的中心环节

第十一章 中小学教育科研

1、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

(1)目的是为了改进中小学教育工作

(2)围绕某一主题进行

(3)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地进行的

2、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对象是:问题

3、教育科研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

4、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层次:

(1)方法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2)研究方式: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

5、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

(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

(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

(3)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6、中小学校本研究和教学研究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两种重要的研究

7、中小学教学研究是关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研究,简称教研

8、校本研究和教学研究的“交集”成为校本教研

9、中小学教育科研实施的过程:

(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6)研究报告的撰写

(7)课题结题

10、课题选择的来源:

(1)教育实践

(2)教育理论

(3)科研规划

11、课题选择选题的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12、查阅资料的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阅法;综合查找法

13、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式:

(1)调查研究

(2)行动研究

(3)经验研究

(4)个案研究

(5)叙事研究

(6)实验研究

14、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

(4)研究的循环性

15、经验研究不同于经验总结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研究”,因而应有研究的目的,有创新性结果,而后者不一定具备这两个特征

16、个案研究的特征:

(1)研究的独特性

(2)研究的全面性

(3)研究的代表性

17、叙事研究强调个人经验的原始性、情境性和真实性

18、叙事研究的特征:

(1)呈现事件情节

(2)重视背景

(3)凸显个人

(4)重视反思

19、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法:

(1)实物分析法

(2)观察法

(3)问卷法

(4)访谈法

(5)测验法

(6)行动研究中的具体方法

20、实物分析法的优点:

(1)实物方便易得

(2)实物保存容易,研究中可以加以反复分析

(3)易于分析

(4)便于分析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容

21、观察法是教育科研中最常用的方法,适合小范围

22、观察法的使用要求:

(1)有一定的目的和方向,观察对研究问题具有意义的现象

(2)有一定的理论准备、较系统的观察计划和详细的观察记录

(3)在自然情境下进行,或根据研究目的,在创设的情境下进行

23、问卷法适合大范围

24、问卷编制的原则:

(1)适宜原则

(2)简明原则

(3)整齐原则

(4)伦理原则

(5)客观原则

25、访谈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1)访谈提纲要简明扼要

(2)问题尽量开放

(3)充分地了解被访谈者的背景情况

(4)避免发表自己的主观意见

(5)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


相关内容

  • 北京市海淀区20**年中考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英语参考答案 2016.6 听力理解 一.听对话,选图. 1.A 2. B 3.C 4.A 5.C 二.听对话或独白,选择答案. 6.A 7.B 8.B 9. A 10.C 11.B 12. A 13.C 14. ...
  • 20**年届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方案
    2010届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方案 高考百日在即,为进一步激发高三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积极进取的备考氛围,高三年级组决定举行2010届高三决战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现将会议方案作如下安排: 一.时间: 2010年2 ...
  • 中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
    中长跑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 时间:2008-09-12 00:17:05 | 作者:佚名| 关注人次[ 762 ] |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中学课余田径训练是我国田径运动整体训练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校体育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 ...
  • 十堰市冲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十堰市冲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创建文明城市动态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
  • 短跑技术教学教案
    短跑技术教学教案(一) 教学 内容 短跑: 跑的专门性练习, 直道途 中跑技术 知识传 授目标 能力培 养目标 情感教 育目标 重点 难点 课型 实践 场地 器材 田径场 1. 学习短跑直道途中跑技术,让学生建立短跑技术概念. 2. 学习短 ...
  • 20**年考研心得体会
    2016年中传舆论学考研分数线及心得体会 凯程为大家提供历年中传舆论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凯程老师通过综合考研辅导名师.舆论专业导师,及往届高分学员.职业经理人的意见,为有意向报考中传舆论专业的考研学子提供如下建议. 2015年3月 首先要确 ...
  • 小学六年级冲刺每天一题11
    小学六年级冲刺每天一题(十一) 5月6日: 一批产品,甲5小时完成1/4,乙3小时做完剩下的一半,余下的若甲乙合作,还需要几小时完成? 5月7日: 做一批纸盒,已经做了全部的1/5后,剩下的按5:3分给男女工人各自完成,已知男工人比女工人多 ...
  • 20**年高考英语作文冲刺训练二十九 抵制浪费饭菜的倡议
    2013年高考英语作文冲刺训练二十九 抵制浪费饭菜的倡议 郑州市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 昝亚娟 你叫李华,是校学生会主席.你发现学校食堂浪费饭菜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你决定用英语写一个倡议书,倡议同学们勤俭节约, 抵制浪费.你的倡议书应包括: 1 ...
  • 20**年考研:冲刺阶段时间规划
    http://www.yantubao.com/ 2016考研进入冲刺阶段,竞争达到了"分秒必争"的地步.关于时间的规划与利用,一直是考研路上的热门话题,到了复习后期,更加不能轻视.一天24小时中,往往早晨和上午效率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