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上将.第2页) - 范文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上将.第2页)

10/18

本页11位:朱良才 刘震 刘亚楼 许世友 苏振华 李达 李涛 李天佑 李志民 李克农 李聚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朱良才

朱良才,原名朱性明,字绍时,号振声,1900年9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外沙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5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任连党代表、军部秘书,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28年后历任营部书记,支队、师、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荣获二等红星奖章。长征中,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红1、4方面军会合后,调红4方面军,先后任第31军政治部主任、第30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秘书长。1938年秋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任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1948年5月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8月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华北军政大学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任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59年因伤病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委员,中共华北局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因病于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著有:《朱德的扁担》等回忆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刘震

刘震,原名刘幼安,1915年3月3日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小悟区小悟乡刘家嘴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30年3月参加了农民赤卫军。1931年9月加入红军。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6月任红25军手枪团1分队1班战士。1934年5月任红25军224团1营1连指导员。1934年11月任红军北上抗日第2先遣队225团1营1连指导员,在长征途中,被任命为1营政委。1935年9月任红15军团第75师225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和陕北劳山、榆林桥战役。1936年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223团政治委员。1936年4月任抗日先锋军73师政治委员。东征战役结束后到红军大学第1期学习。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任红15军团75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688团政治委员。1938年11月任第344旅独立团团长。1939年2月任冀鲁豫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1940年初任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旅长。1941年9月任新四军第3师第10旅旅长并兼任淮海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1月任淮海地委书记。参加了正太路、平汉路、林公渡、叶圩子战斗和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作战及高沟战役、杨口战役和阜宁战役。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任新四军第3师副师长。11月底,其所在的第3师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3月任中共吉江省委书记兼吉江军区司令员。1946年6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司令员。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军长。1949年4月任14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1949年8月1日任13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参加了解放淮安城、1947年东北夏秋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和广西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0月任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0年11月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荣获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52年10月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学院院长、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书记、第二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因病于1992年8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刘亚楼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曾用名刘兴昌,刘马长,笔名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7年参加家乡共产党小组的活动任联络员,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5月底参加武平农民武装暴动,后被编入红4军第4纵队第8支队任班长、排长。1929年12月入红4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年4月任红12军第5团第1营营长兼政治委员。1930年6 月任红1军团第4军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1930年9月任红12师第35团政治委员。1933年6月任红1方面第2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红1、4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先后任红1军第1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副司令员。1936年6月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1期学习。1936年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1939年初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1946年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1948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1947年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及锦州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的天津攻坚战役。1949年7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筹建人民空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25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1959 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4年任中国人民航空协会名誉主席。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因病于1965年5月7日下午3时4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著有:《战乌江》、《学习毛主席军事思想》、《天津战役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等,俄文译著有:《红军野战参谋业务条令》、《斯大林论克劳塞维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许世友

许世友,原名许永祥,曾用名许仕友,许汉禹,乳名三伢子,小名有德,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新县泗水店区许家洼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6年8月在武汉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1团任连长时,接受革命思想,于1926年9月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当月返回家乡参加工农红军,1927年11月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唐生智部任士兵、班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7月参加了平江起义,任班长、排长,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任红5军中队长、大队长。1931年任红1军团8师师长。1933年任红1军团1师师长。1935年8月调任红4方面军第31军参谋长,后任第9军参谋长。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参加了文家市、长沙、演陂桥、黄狮渡、浒湾、土城、永昌、黎元口等战斗战役及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参谋长。1938年春任129师青年纵队政治委员,后任鲁西北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1年春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副司令员。1942年任山西抗敌第1旅旅长兼第1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莘县战斗及反“六路围攻”、“九路围攻”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1946年1月奉命参加北平军调部工作,任我方执行处副处长。1946年12月赴东北。1947年初任西满军区参谋长。1948年4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天津解放后,任第4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的夏季、秋季攻势作战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斗及辽沈、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负责筹措抗美援朝物资。积极调整了后勤组织和运输线的兵站,使作战物资沿兵站以梯次储备,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作战的后方勤务工作。1951年10月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一级勋章。1952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1955年7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1958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66年4月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77年12月任复建的后勤学院政治委员。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顾问。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因病于1995年 6月25日7时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苏振华

苏振华,原名苏七生,1912年6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戴家铺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8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1师3团排长、连政治委员、师经理处政治委员,红3军团第4师10团总支部书记,第5师13团政治委员,第4师12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大队长,八路军115师343旅政治委员、教导第3旅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第2野战军5兵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贵州省委书记,1954年4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7年2月任海军政治委员。1959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1973年1月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1974年2月参与指挥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1975年1月任中央军委常委。1976年10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因病于1979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李达

李达,原名李德三,1905年4月19日出生于陕西省郿县(今眉县)横渠乡(今横渠区)崖下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2年初考入西安私立东道中学,后转入省立师范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毕业返乡,在横渠区当小学教员。1926年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1927年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任排长、连长、旅部参谋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所部被编入第26路军。1931年随部到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2月追随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参加宁都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任连长。1932年到湘赣苏区,任红军独立第1师参谋长兼3团代理团长。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起任红8军参谋处处长、红17师参谋长兼50团团长,参与指挥抗击国民党军对湘赣苏区的进攻,并配合红一方面军作战。1933年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7月随红6军团西征,8月任军团参谋长。10月率部在贵州印江地区与贺龙率领的红2军团会合后,调任红2军团参谋长,协助军团长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发起湘西攻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指挥反“围剿”作战。1935年11月参加长征。1936年7月任红2方面军参谋长。1937年初任援西军参谋长,组织接应突围的西路军人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参谋处处长,随部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参与组织实施了七亘村、黄崖底、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太行区反“六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1938年12月任第129师参谋长。协助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挥香城固、磁武涉林、白晋铁路破击战等战役战斗和百团大战。1938年10月兼任太行军区司令员,领导太行区军民反击日军“扫荡”,同时进行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巩固了抗日根据地。1945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春夏攻势作战中,指挥太行军区部队进行了道清战役、安阳战役和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敌人,收复大片国土。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1945年9月兼任太行纵队司令员,参与指挥反击国民党军阎锡山部的上党战役,有力地配合了重庆停战谈判。邯郸战役发起时,曾冒险越过火线,与国民党军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协商该部起义事宜。1946年6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陇海路、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等战役。1947年协助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发起豫北攻势和鲁西南战役。1948年5月任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宛东、襄樊、郑州等战役。淮海战役后,于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和进军西南。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兼云南军区司令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夏季反击战役。回国后于1954年10月1日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1958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非法关押4年。1972年10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任解放军体育指导委员会主任。198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因病于1993年7月1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著有《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129师》、《回顾淮海战役中的中原野战军》、《回忆百团大战》、《李达军事文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李涛

李涛,原名李湘舲,曾用名李滔,学名盛才,毓英,乳名开源,瑶族,1905年9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延寿乡新坡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5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汝城县总工会委员长兼工人武装纠察队队长。1927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9月任工农革命军第2师1团1营党代表,1929年赣西游击队大队指导员,第一大队党代表,江西红军独立第三团一连党代表、团政治处宣传科科长。1930年春,任红六军第一纵队三支队政委、一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三纵队八支队政委。1930年秋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第7师政治委员、红3军政治部主任,红13军第39师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1方面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红9军团政治部主任、政治保卫局局长,军委2局政治委员,西北国家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1方面军政治部统战部部长。参加了吉安战役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西安、武汉办事处处长,驻南京办事处主任,军委总参谋部1局局长,军委经济建设部部长,军委秘书长兼2局局长,中央情报部第3室主任,1945年10月任军委作战部代部长。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5月任军委作战部部长兼1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长。1950年5月兼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1952年2月任中央军委技术部部长。195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3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因病于1970年12月20日在广州逝世,享年66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李天佑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出生于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六塘圩高陂寨。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8年入桂军当兵。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排长、连长,参加开辟和保卫右江苏区的斗争。1931年随部转战桂黔湘粤赣边地区,多次在危急关头带领全连冲锋在前,掩护军部首长和领导机关安全撤离,被称为“小老虎连长”。同年7月进入中央苏区后,历任团长、师长,参加了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中率部担任军团前卫,在广西灌阳新圩阻击国民党军两个师,激战3昼夜,掩护中央机关渡过湘江。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团长,参加平型关战斗。率部担负主攻,重创日军精锐部队,并相机夺取战场制高点老爷庙,对战斗胜利起了关键作用。随即参加广阳伏击战,歼日军千余人。1938年3月任第115师第343旅副旅长、代理旅长,转战吕梁山地区,指挥午城井沟战斗,参与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赴苏联就医,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班学习。1944年3月回到延安。1945年4月参加了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任北满军区参谋长,后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区司令员。1947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1948年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38军军长、1949年4月初任第四野战军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曾指挥部队参加三下江南及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和辽沈、平津等战役。在解放天津战斗中,指挥西进部队率先攻占金汤桥,活捉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7年后,先后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曾参与领导广西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的战斗。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因病于1970年 9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7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李志民

李志民,原名李凤瑞,别名李明阶,曾用名李轩,1906年7月9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高坪西坑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5年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926年春参加中国国民党,曾被选为国民党高坪区分部委员和乡农民协会副委员长。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秘密组织农民协会,进行革命斗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3月任高坪区游击队党代表,1928年冬任红5军第2纵队2大队4中队党代表、1929年任红5军随营学校中共支部书记。1930年任红5军特务大队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省委西路行动委员会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委、红5军党委秘书长。1931年春,任红3军团政治部保卫大队政委,同年夏任红5军第2师7团政委。1932年春任2师政治部主任。1933年春任红3军团教导营政委。1935年夏任红3军团卫生部政委,同年秋任军团政治保卫分局科长,陕甘支队第4师11团政委。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6年1月任红4师11团政委,参加东征战役。同年5月,任红81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春任红27军政治部主任,同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参加了入闽作战、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及直罗镇战役、西征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组织科科长、干部科科长。1939年夏随抗大总校到晋察冀敌后办学,任组织部部长。1940年任抗大第2分校政治部主任。1942年兼任抗大第二分校附设中学校长。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部长。1944年任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冀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野战纵队政委。1946年任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政委、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政委。1949年任第20兵团政治部主任。后任第19兵团政治委员曾兼任陕西军区政治委员。参加了正太、青沧、察绥、平津、太原、扶眉、兰州、宁夏等战役。并领导部队修筑宝(鸡)天(水)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政治委员兼陕西军区政治委员。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政治委员,1952年底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1954年2月任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任志愿军政治委员。参与组织指挥了朝鲜第五次战役和夏季进攻战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四枚一级国旗勋章、两枚自由独立勋章。1957年回国。1958年初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9年任政委。“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2年任福州军区政治委员,197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任中央军委顾问。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因病于1987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著有:回忆录《革命熔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李克农

李克农,原名李漫梓,曾用名李泽田,李种禾,李震中,李峡公、李稼轩、李天痴、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 居巢区烔炀镇中李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1929年他受党派遣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进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任特别党小组组长。1931年4月25日,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敌人企图利用顾顺章将我党中央在上海的机关一网打尽。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他得到钱壮飞派人送来的情报,设法报告了党中央,为保卫党中央和地下党组织的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与钱壮飞、胡底被誉为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龙潭三杰”。1931年冬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参加了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处长、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1941年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秘书长。后主持中共中央社会部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951年参加朝鲜停战谈判。195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4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之一,出席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会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枚一级国旗勋章。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因病于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李聚奎

李聚奎,原名李新喜,1904年12月31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今涟源市)西坪村。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他1926年9月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唐生智部任士兵、班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7月参加了平江起义,任班长、排长,192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任红5军中队长、大队长。1931年任红1军团8师师长。1933年任红1军团1师师长。1935年8月调任红4方面军第31军参谋长,后任第9军参谋长。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参加了文家市、长沙、演陂桥、黄狮渡、浒湾、土城、永昌、黎元口等战斗战役及中央苏区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参谋长。1938年春任129师青年纵队政治委员,后任鲁西北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1年春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副司令员。1942年任山西抗敌第1旅旅长兼第1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莘县战斗及反“六路围攻”、“九路围攻”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1946年1月奉命参加北平军调部工作,任我方执行处副处长。1946年12月赴东北。1947年初任西满军区参谋长。1948年4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天津解放后,任第4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的夏季、秋季攻势作战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斗及辽沈、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负责筹措抗美援朝物资。积极调整了后勤组织和运输线的兵站,使作战物资沿兵站以梯次储备,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作战的后方勤务工作。1951年10月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一级勋章。1952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1955年7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1958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66年4月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77年12月任复建的后勤学院政治委员。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顾问。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因病于1995年 6月25日7时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相关内容

  • 开国将帅的分类
    开国将帅的分类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元帅(6人) 朱德元帅起义军第9军副军长 刘伯承元帅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陈毅元帅起义军11军25师73团指导员 林彪元帅起义军11军25师73团3营7连连长 贺龙元帅起义军总指挥 聂荣 ...
  • 陆军军史:中国解放军开国将帅录
    "开国将帅名录"共收录了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重大贡献,在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的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点击姓名查看简历),旨在缅怀他们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讴 ...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始计第一 1.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 ...
  • 党的老人:揭秘原中顾委委员们的晚年片段
    2011年12月28日 08:25 来源:人民文摘 作者:苏永通 聂萌房 珊珊 字号:T|T 2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核心提示:1982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邓小平亲自担任中顾委主任.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但因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年)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工会八大(资料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开国大典·中国科学院成立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海...·抗美援朝战争 ·镇压反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领导最新调整
    总参谋部 房峰辉(上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王冠中(中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戚建国(中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总政治部 张  阳(上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杜金才(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任军纪 ...
  • 10谁是梁山情报界的"五虎上将"?
    解密水浒传10:梁山情报界的"五虎上将"? 精彩纷呈的<水浒传>除了荡气回肠的沙场争雄之外,在隐蔽战线上依然有着惊心动魄的谍战暗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山的成功,至少一半要感谢谍报系统的出色发挥,正是他们一次 ...
  • 孙子兵法地形篇及中英文对照
    地形篇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 ...
  • 半部论语治天下_下_宋初重臣赵普的后半生
    连载之五 陈峰1960年生,祖籍山西芮城.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及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客座教授等.出版个人专著<北宋武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