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实业家张謇和秀圣沈雪君那场轰轰烈烈的「婚外恋」 - 范文中心

状元实业家张謇和秀圣沈雪君那场轰轰烈烈的「婚外恋」

07/07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木木(微信公号读史专栏作家)

沈雪君小传:

沈寿(1874—1921),初名雪芝,字雪君,号雪宧,1874年生于江苏吴县一儒商家庭,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光绪三十年其绣品作为慈禧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予沈雪芝,从此更名“沈寿”。

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1921年6月18日,沈寿病殁于南通,终年48岁,葬于南通狼山。

苏州出美女,有一种美女,颜值高不说,还冰雪聪明,心灵手巧,有才情,也有品格,例如沈雪君。

沈家是世代书香门第,习儒游幕,沈雪君是家中幼女,不仅书读得好,还从母亲那里学得一手刺绣的绝活。

或许是天赋使然,沈雪君在刺绣方面技艺精绝,小小年纪的她做出来的绣品就成了时人追捧的爆款,名扬苏州。

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孩自然不乏人家托媒人上门,附近邻居余家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沈雪君的母亲提出:我家的女儿至少要嫁一个举人。

于是,余家余兆熊为了美女拼了,两年后果然考中举人,抱得美人归,这一年,沈雪君十七岁。

沈雪君精通刺绣,余兆熊就陪她研究刺绣,小两口齐心协力,将绣品从构图、色调、意境、成法各方面加以改进,越做越好,时人赞叹:“针端夺化,指下生春”。

适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在接连经历了一大串闹心事之后,朝廷上下都想借着操办这次寿宴的由头,好好热闹一番,一来让老佛爷高兴,二来弄点喜气。

慈禧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什么好东西没用过,要想让她高兴,就得有点新奇事物,于是,有人想到了沈雪君的绣品,于是:余兆熊设计、沈雪君刺绣完成的山水、花鸟、佛像、法画各四幅绣品,联缀成四个寿屏,被送到京城,做了慈禧太后的寿礼。

这些寿屏在成堆的寿礼中脱颖而出,慈禧太后连连称赞,并立即吩咐:要见刺绣的人。

沈雪君夫妇被接进了京城,参加了慈禧太后的宴席,这等殊荣,让举人余兆熊很是诚惶诚恐,受宠若惊,反倒是沈雪君,淡定从容,无论是在酒宴上,还是宴后被慈禧太后单独召见,都表现得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让慈禧太后很是欣赏。

慈禧对沈雪君格外恩待,锦墩赐坐,闲话家常,并赐给沈雪君“福”、“寿”大字,这在当时,是无上荣宠,从此余兆熊改名余福,沈雪君改名沈寿。

几天后,清朝廷在京城成立绣工科,钦派余兆熊为总办,沈雪君为总教习,并颁双龙宝星四等勋章给他们夫妇二人,沈雪君赢得了“绣圣”的名头。

让沈雪君蜚声国际的那幅意大利王后绣像,与真人一般尺寸,与世界四大美女之一的意大利王后一模一样,惟妙惟肖。

意大利王后看到绣品后,惊叹不已,意大利国王亲笔致函清朝廷,盛赞中国艺术的精湛,同时以意大利王室徽章和意大利王后平日所戴的金刚钻手表、意币二十万,作为酬金,送给沈雪君。

国内外的媒体一时轰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出了一位女艺术家,能用刺绣画像,沈雪君还曾获1911年意大利都灵万国博览会“世界最高荣誉奖状”。

沈寿绣成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不过如此。

然而掩盖在如此荣耀的光华背后的事实是:曾经同心协力的夫妻俩,如今已是貌合神离的名分夫妻。

一来是因为沈雪君的名头盖过了余兆熊。

余兆熊可能是有些大男子主义的传统“美德”,他很介意世人的评价说他是沾了妻子的光,他甚至登报说:“余无妻,虽智弗显;妻无余,虽美弗彰”。

这就等同于现在的名人在微博上、媒体上跟吃瓜群众开撕,无论撕赢了还是撕输了,都暴露了一个本质的问题——夫妻俩之间的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

二来是因为沈雪君天生体弱,因流产导致不孕,一直没能为余家生儿育女。

这要是换了别的更大度、更体谅妻子的男人,也就不强求了,可是余兆熊想不通,他觉得这是沈雪君的错,沈雪君还错在对闺房之乐兴致缺缺。

绣圣又怎么样,在他眼中,终究是一个女人,就应该以丈夫的快乐为天,以生儿育女为终身事业,而不是刺绣。

所以,举人余兆熊成了余福余总办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纳妾,而且一口气纳了两个。

这样一来,沈雪君和余兆熊之间的裂痕就越来越大了,沈雪君更是把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刺绣事业上。也许,只有拿起绣针,才能让她获得心灵的平静,暂时忘掉俗世的烦恼。

就在这样的心境下,张謇出现了。

两人相识于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沈雪君是绣品审查委员,这一年沈雪君三十七岁,张謇五十八岁。

张謇是清末慈禧钦点的状元,后来因目睹了官场的险恶,辞官回归家乡南通,决心以实业救国,成为著名实业家,创办有纱厂、航运、学堂以及农、牧、渔业。

辛亥革命后,张謇以嵩山四友之一的身份,担任了农商总长,但只做了很短一段时间,很快就辞职回到家乡江苏南通,继续他的实业。

清朝廷覆灭,绣工科没了,沈雪君夫妇移居天津。

在回乡路上,爱惜人才的张謇特意绕道天津,邀请沈雪君到南通主持刺绣学校,余兆熊则被安排任贫民工场场长,兼营上海福寿绣织公司,连沈雪君的姐姐、堂兄,张謇都做了安排。

状元加实业家张謇对于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应该是有想象的,可惜,他的原配夫人徐氏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能主持家事,主动为张謇连续纳了四个妾,但就是无法跟张謇有共同语言,才子张謇对着一屋子妻妾,内心是寂寞的。

而婚姻其实近乎名存实亡的才女沈雪君,心里也是寂寞的。

沈雪君像

沈雪君夫妇应邀到了南通之后,张謇把自己的别墅“谦亭”拨给他们居住。

世人说“状元逢绣女,幽梦会谦亭”,说得好像沈雪君和张謇之间真地发生了婚外恋一样,然而事实是,面对张謇的追求,沈雪君一直是拒绝的,他们之间,是相互的欣赏,发乎情,止乎礼。

但是因为余兆熊将张謇情难自禁时赠与沈雪君的情诗《谦亭杨柳》两首大肆对外宣扬,一时间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们议论纷纷,都说沈雪君和张謇如何如何。

其实,在收到张謇那两首情诗时,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沈雪君,当即就以三首诗做出了回复:我已经有丈夫,不可能再接受其他人,况且,我已经是心如止水。

沈雪君如此自持,可惜余兆熊这个丈夫却并不珍惜她,也不理解她,反而一再诋毁沈雪君和张謇。

虽然被拒绝,张謇对沈雪君依然呵护有加,关怀备至,出于感激,沈雪君请张謇写下“谦亭”两个字,用自己的秀发绣出,送给张謇,这是两个人相识之后,沈雪君唯一的一次情意表达,但也只是仅此而已。

因为身体太过于羸弱,沈雪君不久就病倒了,张謇为她遍请中外名医,并亲自耐心照料。

为了将沈雪君的刺绣技艺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张謇建议沈雪君写一本刺绣的书。

于是,在病中,由沈雪君口述,张謇记录、整理,撰成《沈雪君绣谱》。

《绣谱》完成后,张謇亲自作序。

沈雪君的病始终没有好转,终于在四十七岁这一年病逝,六十九岁的张謇悲痛不已,为她治丧,并按照她的遗愿,将她安葬在狼山南麓,那里能望见沈雪君的家乡苏州。

沈雪君的墓门石额上镌刻着张謇的亲笔楷书: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之墓阙。

沉浸在悲伤中的张謇闭门谢客,朝夕与沈雪君的遗像相对,一口气写了《忆惜诗》四十八首,怀念沈雪君,可见用情至深。

而病中不见出场的余兆熊却跳出来,大骂张謇对沈雪君是“生前软禁,死后霸葬”。

张謇不像之前那样为了沈雪君的处境一再忍让不出声,而是对余兆熊这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奋然反击,指出沈雪君是“遇人不淑,幽忧抑郁,感疾而至于死。”。

状元与举人吵骂成一团,大报小报,围观群众都来凑热闹,成了清末民初东南一带最大的笑话。

而这些,躺在地底下的沈雪君已经不用再面对了,谦亭垂柳依依,她也再也看不到了。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简单两个字,人和人之间那就更是一言难尽,更何况是感情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去弄清楚沈雪君到底有没有爱上张謇,以及她为什么不接受张謇……

我们知道的是,这位美丽的、绣艺精湛的女子,用她的双手,一根绣针,带给这个世界的惊喜和奇迹。

投稿信箱:2076458511@qq.com


相关内容

  • 海苔熊专访:爱情里的很多想法,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心理引言:如果你让海苔熊挑一件东西描述爱情,他的选择是一只毛绒绒的熊.毛绒绒的熊到底有什么魔力呢?海苔熊解释:"当你抱着一只布偶的时候,你可以同时满足到两大基本的需求:爱,与被爱.熊总是常常跟温暖连结在一起,我们在抱熊布偶的时候, ...
  • 张謇创办实业失败的原因探析
    摘要:张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创办实业的先驱,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他创办了大量的民族企业,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直到20世纪20年代,他所创办的企业开始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欧战结束後 ...
  • 南怀瑾推崇的商界人物
    核心提示:南怀瑾常常告诉工商界的朋友,做生意要效仿几个人.第一个是姜太公,姜尚:他到了齐国,开始做生意,发展渔盐之利,让齐国富起来,前后达八百年之久.第二会做生意的是管仲,他政治上很了不起,可是做生意没有本事.他的成功是为国家做生意.吕不韦 ...
  • 二--缙云山
    北碚旅游景点导游词二大板块 缙云山系列 说明:列出主要11个景点板块,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删节或突出,除风景外,本稿比较全面的介绍了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引用大量相关诗词或古代典籍,讲述了相关传说.故事,并用楷体字表示.可供导游参考掌握,针对不同 ...
  • 八上历史学案
    案八 年级上册历史导学 第1课 鸦片战争 老师寄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知识网络] 预习第一课完成下列作业: 1.十九世纪上半期, 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原因是 . 3.主张严禁鸦片的清朝大臣是 . ...
  • 爱,亲情,感恩的素材
    在我初中时期,我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人的一生,要学会感恩,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你的成长才是有意义的."一直到现在,我依然还深深的记着那句话,只可惜我还未能理解那句话的真谛. 一天,我翻着一本杂志 ...
  • 携手共进,共赢高考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携手共进,共赢高考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决胜高考的热情,形成兴奋点:形成迎考氛围:规范.指导冲刺阶段的备考方法:调整心态.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在这个为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师生聚集在这里,举行大田中学中2 ...
  • 初二历史知识点(上)归纳
    第一单元 一 鸦片战争 ①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 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林则徐, 虎门销烟长志气, 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②1840 鸦 片 战 , 琦善与英搞谈判, 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 ...
  • 婚外情案例的心理分析
    婚外情是婚姻中非常沉重的话题.在前来咨询时,受害方往往在描述时措辞激烈,声泪俱下,时而忧怨地悲叹自己的命运,时而咬牙切齿地诅咒自己的配偶,时而又激愤地想不择手段伤害第三者--受害人并不仅限于女性,在我们受理的婚外情案例中,因妻子不忠而痛不欲 ...
  • 新闻媒体婚外情报道的法律考察
    新闻媒体婚外情报道的法律考察 邢彦辉,江平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系湖南岳阳414()()6) 摘要:当前,婚外情报道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样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公众的青睐,因婚外情报道而引发的新闻官司也越来越多.在婚外情报道中哪些涉及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