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史学概论 - 范文中心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

03/01

第二章:主要的大地构造理论及大地构造分区

一:相关概念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约70公里(海洋之下)或120—150公里(大陆之下),是地球表层的刚性块体。 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厚达几百公里的可缓慢塑性流动的软弱带,岩石圈可在它上面缓慢的移动。但软流圈在各处的厚度可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是不连续的。

洋中脊:地貌上表现为贯穿于世界各大洋的深海海岭,一般位于大洋盆地中间,它是大的板块增生边界,板块在这里生长向两侧扩张。 转换断层:是连接其它板块边界的板块边界,在这里板块既不增生也不消亡。

威尔逊旋回:将洋盆开合的多阶段发展模式划分为六个阶段:

1、胚胎期(东非裂谷);2、初始大洋期(红海);3、成熟大洋期(大西洋);4、衰退大洋期(太平洋);5、残余大洋期(地中海);6、消亡大洋期(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第三章

一:地层分类

1)岩石地层单位:根据岩层的岩性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

2)生物地层单位:根据岩石中的化石内容划分的地层单位。

3)年代地层单位:以岩石的年龄或形成时间为基础划分的地层单位。

注意区分地层的接触关系:

(1)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较长时期的间断,并且还有剥蚀过程发生。

①角度不整合:不但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较长时期的间断,并且还有剥蚀过程发生,而且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不同,有一个交角。

②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较长时期的间断,并且还有剥蚀过程发生。但是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是一致的。 ③非整合:指沉积岩和岩浆岩或变质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有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两种类型。

(2)整合接触:指沉积盆地持续下降,不断的接受沉积而形成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果在沉积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沉积作

用停止,但没有发生明显的大陆剥蚀作用,而后又接受沉积,这样就形成了间断(小间断),这仍然属于整合的范围。

二:具体分类

(一)岩石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群、组、段、层)

根据岩层的岩石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具有形成环境的相似性和一致性,没有形成时间的同一性。

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也是野外填图地质调查的基本单位。组内不能有不整合界线。划分为同一个组的岩层应该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组的使用范围一般不超出一个沉积盆地。 群:是组的联合,由岩性相近、结构相似、成因相关的组联合构成。但有时群的使用是指一大套岩层很可能划分为几个组,但目前的研究程度又较低。群更多的使用于前寒武纪地层和陆相地层的研究。 段:是组的再分,它必须有与组内相邻岩层不同的岩性特征。一般有必要时才分组为段。

层:是等级最低的岩石地层单位,它一般是由岩性、成分、生物组合等特征显著而又明显区别于相邻岩层的地层构成。或是有特殊意义的岩层(矿层、标志层等)。

(二)年代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宇、界、系、统、阶、时带) 根据地层形成的时间的一致性来划分的。其顶、底界面均为等时面。并且各个级别是严格与地质年代单位对应的,如宙的时间间隔内

形成的地层称为宇。

宇:是最高级的时间地层单位,是在宙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总体,根据生物的演化阶段划分,整个地球历史只划分出四个宙。冥古宙,太古宙(一般含有原核生物);元古宙(真核生物);显生宙(壳后生动物)

界:是第二级高级时间单位,是在代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总体,根据生物界发展总貌和地壳演化阶段性划分:

太古宙划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大和新太古代(始太古界、古太古界、中太古界新太古界);

元古宙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古元古界、中元古界和新元古界);

显生宙划分为古生代进一步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加里东构造阶段和海西构造阶段)、中生代(阿尔卑斯构造阶段)和新生代(喜山构造阶段)(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系:是在纪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总体:一般是根据生物界演化的阶段性划分。

统:是在世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总体:一个系一般分为三个统或两个统。

阶:是在期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总体:一般依据生物科、属及生物演化特征进行划分。

时带:是在时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总体:一般是根据生物属、

种的分布时限划分的。

以上的地层单位,阶和时带一般是地方性的,可有专有名称,而统以上的地层单位一般是全球性的,一般也采用统一的命名。

(三)生物地层单位

组合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分类单位共同存在的一段地层 延限带:某一生物分类单位从出现到消失的的一段地层。 顶峰带:某一生物分类单位最繁盛化石保存最多的一段地层 间隔带:相对于上下可以划分生物带,但本身缺少特征化石,不能建立生物带的一段地层。

哑带:相对于上下可以划分生物带,但本身完全没有化石,不能建立生物带的一段地层。

生物地层单位对地层的划分可以是不连续的,也可以是重复的。 相:用来表示同一时期形成的不同岩石类型和岩石组合,并认识到它们之所以不同,是由其古地理位置和沉积环境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

沉积环境:指一个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自然地理单元。

相(沉积相):是形成于特定古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特征

和古生物特征组合。

相变:沉积相在空间上的横向变化和时间上的纵向变化称为相变。每一种相在地层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通过对地层中古代岩石和古生物的“物质表现”与环境的相应关系来分析和恢复古沉积环境,这就是相分析或岩相分析。

二、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相标志:能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沉积特征

1:物理标志(颜色、结构、沉积构造)

2:沉积物颜色:浅色反映氧化环境,暗色反映还原环境,紫红色反映强氧化环境,暗绿色反映弱还原环境等。

3:原生的沉积构造 :层面构造:波痕、冲刷痕、压刻痕、各种暴露标志(干裂、雨痕、古风化壳等)

层理构造:两层之间由于岩性、成分、颜色、结构的变化显示的成层构造。

A.交错层理:河流一般单向板状或槽状交错层理;海滨一般为大型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滨岸带一般为鱼骨状交错层理;海滩一般为低角度板状、楔状交错层理;风成交错层理一般角度大;三角洲一般也为大型交错层理。

B.平行和水平层理:水平层理(细粒粉砂泥质):反映静水条件;平行层理(较粗粒一般为砂):反映高流态条件的沉积。

C.均质层理和块状层理(无层理):均质层理是粒度均一、成分单一,反映快速堆积或具生物扰动破坏;块状层理是指成分复杂,大小不均,反映快速堆积。

D.递变层理:粒序递变:牵引流所致;粗尾递变:杂基自底到顶均有分布,往上可变细,重力流所致。


相关内容

  • 史学概论笔记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考试内容题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2个40分) 重点在第二.三.五章 史学概论的特定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 ...
  •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引言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叶种类很多,有该娅普洱茶.大红袍.西湖龙井茶.铁观音等.中国的茶文化传到了世界各国.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茶室 ...
  • 后院精选 | 威尔·杜兰特:认识论将哲学推向下坡路
    威尔·杜兰特终生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哲学的故事>出版后,第一年连续再版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哲学热潮. 本文为威尔·杜兰特为<哲学的故事>再版所做的序,略 ...
  • 大学课后题答案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爱死你了!( 为什么大四才发现啊) 2008-12-18 16:50 | (分类:) 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
  • 历史书籍.doc(2)
    1.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八册),中华书局1960年代至1980年代出版或多次重印. 2.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3.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 ...
  • 简历设计大赛
    尊敬的**公司人事部领导: 您好!首先祝贵公司事业兴隆,蒸蒸日上.倘若有缘加盟贵公司,在您的旗帜下服务,定能为贵公司再创辉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亦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潜能更好的发掘出来. 我是山东师范大学大学2005级本科毕业生,历史学专业.获知 ...
  • 考试科目-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考试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 考试范围 211 张汉熙, <高级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修订本 333<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中国教育史>, ...
  • 生物技术概论论文格式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题目不限.内容控制在2~4页. 2.书写顺序.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详细名称.单位所在地(市.县) .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3. ...
  •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最新
    1. 艺术学之父:19c 末叶唐纳德. 费德勒 (1841-1895),标志艺术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艺术学包括三方面: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 门类划分: 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学 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