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 范文中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07/0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

为了更好地迎“区检”和“国检”,各校长及相关人员应熟知、熟记以下内容: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知识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农村学校建设问题;二是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薄弱学校建设问题;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 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2.推进教育公平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教学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均等。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作用 1.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家法律的政策要求,切实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

2.帮助各地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及早实现。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指导思想

1.强化政府责任。明确督导评估对象是地方各级政府,并且要求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督促政府切实履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中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

2.注重实效。评估认定以结果性评估为主,即以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的评估为重点。同时,评估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引导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积极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资源。 3.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把行政性评估与广大群众的实际感受结合起来,将公众评价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努力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回应社会关切。

(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

1.“一个门槛”(办学基本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区)进行评估认定前,要评估其所辖义务教育学校是否都达到自治区办学基本标准,达到这一条件的县(区),才有资格接受均衡督导评估认定。从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学仪器、信息技术装备、体卫艺器材、图书配备、教师编制(教职工配备)、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学历结构9项指标评价达标情况,单项得分达到本项分值80%以上为达标,综合评估得分80分以上为基本达标。

2.“两项内容”(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

(1)对区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评估。是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

(2)对县(区)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的18项指标来进行评估,每个指标赋一定分值,总分为100分,达到85分以上的县(区)方可视为达到此项评估的要求。 3.“一个参考”。指公众对本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一个区(区)是否实现基本均衡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程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分为县(区)级自评、市级复核、省(自治区)级评估、国家认定四步。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相关标准 1.班额要求:小学45人,初中50人 。

2.生均校舍面积:小学6班:≥5.42㎡,12班:≥4.2㎡, 18班:≥3.72㎡,24班:≥3.68㎡; 初中12班:≥5.07㎡,18班:≥4.39㎡,24班:≥4.1 ㎡。(根据学校班级数记标准)

3.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小学:6班:≥4328㎡,12班:≥6438㎡,18班:≥6824㎡,24班:≥7482㎡;初中:12班:≥6724㎡,18班:≥11138㎡,24班:≥11138㎡。(根据学校班级数记标准)

4.生均建设用地面积:教学点生均25平方米,完全小学6班34平方米/生,12班29平方米/生,18班23平方米/生,24班20平方米/生;初级中学12班30平方米/生,18班29平方米/生,24班25平方米/生。(根据学校班级数记标准)

5.生均绿地面积:完全小学生6-12班≥6平方米/生,18班≥5平方米/生,24班≥4平方米/生;初级中学12班≥6平方米/生,18班以上≥5平方米/生。(根据学校班级数记标准)

6.生均图书:小学30册,初中40册。

7.信息技术装备(生机比):小学30:1,初中15:1。 8.教师编制(师生比):小学1:19,初中1:13.5。

9.教师岗位设置(中级及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小学≥37%,初中≥50%。 10.教师学历结构(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所占比例):小学学历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达50%以上;初中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达40%以上。

11.在校生年辍学率:小学低于1% ,初中低于2%;九年义务教育巩

固率小学达99%以上,初中达98%以上(市级下达指标数,自治区验收标准为94%以上)。

12.7—15周岁三类残疾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80%以上。 13.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小学93%以上,初中80%以上。 14.城乡教师交流、校际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10%以上。 15.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1100元,初中≥1400元。

16.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三、学校基本数据(以基报表为准)

1.本校学生总数、班额、班级数(男生数、女生数、各年级学生数、男女寄宿生数、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数、农村留守儿童和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人数、巩固率、毕业生人数)。

2.本校2015年教职工定编数、现在实有教职工数(男、女平均年龄、退休教师)、本学年专任教师总数、正副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初级、中级、高级教师人数及比例及教师岗位设置情况、教师培训、集团内教师交流情况(流入教师和流出教师人数)

3.校园面积、校舍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绿化面积、现有图书册数、生均册数、生均资产设备值、本校现有功能室间数及教学仪器配备情况、计算机台数(老师使用计算机台数、学生机台数、多媒体室计算机)等。

建议将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的9项内容列表对照记忆:

备注:评估标准根据学校类别和班级数填写,2014、2015年的指标值以基报表数据为准,2016年的指标值以均衡办下发的数据为准,要能体现逐年增长。

四、校长还应熟知的情况 1.广西课程标准执行情况。

主要查看课程表中教师的任教科目安排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是否存在挤占课程情况,尤其是英语、体育、音乐、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课程是否开齐开足,各校自主安排的三类课程(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否存在挪用现象。

2.边远山区教师待遇落实情况。

3.教师有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4.惠民惠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免收项目:

(1)免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

(2)免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寄宿费。 (3)免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作业本费。 补助项目及标准: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及发放方式(即营养餐、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

元/生.年,即每年按250天,小学生每生每天按4元,初中生每生每天按5元标准补助,分两个学期下拨。)。

(2)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困难资助。

(3)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小学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人数增加200元/生.年,不足100人的学校按100人下拨公用经费。(从2012年起实施)

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政策落实情况。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所规定的作息时间,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在校学习时间每天不超过7小时;小学早上到校时间夏季不早于7:30,冬季不早于7:50;初中早上到校时间夏季不早于7:00,冬季不早于7:30;下午放学时间夏季不晚于18:00(小学不晚于17:30),冬季不晚于17:30(小学不晚于17:00)。寄宿制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为10小时,初中为9小时。不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补课。

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包括“两操”和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将责任教师、具体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和活动班级等内容纳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表并上墙公布)。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试题难度和作业量(小学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小学3-6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实行“零起点”教学。

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规定和教辅材料家长自愿购买原则,只在自治区物价局、新闻出版局、教育厅公告的教辅材料目录中选择教辅材料。

6. 控辍保学工作落实情况。

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即“双线四包”,

即区、乡镇、村一条线,实行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包户;教育部门、学校、班级一条线,实行教育局领导包学校、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人),每年3月和9月开展学期初的控辍保学月活动。

7.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校园文化构建思路和表现形式,“一训三风”的主要内容。 8.课程改革执行情况。


相关内容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
    XX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于都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 ...
  • .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第6期 中国教育学刊No6 垫堡!!!旦 j &!!型:!虫:£邕堡兰!!!堡垒!!!塑!堑!1 ::・ ,・ 2竺:!!丝 ,'. 一 谂菡毯教窗胸衡豢鏖 朱永新+许庆豫 一 (苏州大学) 摘要基础载肓的非琦衡发展.不但培教育奉身 ...
  • 均衡化建设目标管理制度
    喀什市第十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喀什市第十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为辖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我校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管理 ...
  • 注重城乡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摘 要]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着力破解的难题之一,需要国家.社会.城镇学校以及农村学校协同努力,使教育教学成果惠及所有国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关键词]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2. ...
  • 一机一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意见>,开展自查自评,现将 ...
  • 合隆镇小学宣传片解说词
    前奏: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均衡为先.(背景黑,字向下落,音乐--) 2.加快学校标准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背景同上,字显现方式同上,音乐 同上)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人人受益(同上) 4.标准化建设 优质化提高 ...
  • 南京市20**年小升初政策
    南京市2013年小升初政策 [主要政策] (1)热点公办校计划内有空余学额,应在本区范围内采取公开报名电脑摇号的办法: (2)民办小学原则上本区招生,报名超过计划实行摇号和自主招生两种形式,比例4:6: (3)南外今年初中由往年招280人增 ...
  • 学区房政策文本
    二."就近入学"的政策文本分析 第一,减轻学生负担 为了弥补文革时期人才培养的损失,政府在70年代到80年代开始实施重点学校政策,即在各种教育资源匮乏的时期,集中优势资源建立一批重点学校,培养一部分具有潜力的学生.但是随 ...
  • 汝南县第三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化汇报材料
    汝南县第三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化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近年来, 我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大会精神, 以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为 ...
  • 教育局工作总结
    ****教育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规划 一.五年工作总结 五年间,**工作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两基"攻坚为重点,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教育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