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 范文中心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10/19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一般关系式有:

(和-差)÷2=较小数 (和+差)÷2=较大数

例:甲乙两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少4,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4+4)÷2 =28÷2 =14 乙数(24-4)÷2 =20÷2 =10 甲数

答:甲数是10,乙数是14

二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基本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

例:有两堆煤,第二堆比第一堆多40吨,如果从第二堆中拿出5吨煤给第一堆,这时第二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第一堆的3倍。原来两堆煤各有多少吨?

分析:原来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多40吨,给了第一堆5吨后,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就只多40-5×2吨,由基本关系式列式是:

(40-5×2)÷(3-1)-5 =(40-10)÷2-5 =30÷2-5 =15-5 =10(吨) 第一堆煤的重量 10+40=50(吨) →第二堆煤的重量

答:第一堆煤有10吨,第二堆煤有50吨。

三还原问题: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未知数的问题,一般叫做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根据加、减法,乘、除法的互逆运

算的关系。由题目所叙述的的顺序,倒过来逆顺序的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例:仓库里有一些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多少吨?

分析:如果第二天刚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应是19+12吨。第一天售出以后,剩下的吨数是(19+12)×2吨。以下类推。

列式:[(19+12)×2-12]×2 =[31×2-12]×2 =[62-12]×2 =50×2 =100(吨)答: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100吨。

四置换问题: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例: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00张,总值18元8角。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分析:先假定买来的100张邮票全部是20分一张的,那么总值应是20×100=2000(分),比原来的总值多2000-1880=120(分)。而这个多的120分,是把10分一张的看作是20分一张的,每张多算20-10=10(分),如此可以求出10分一张的有多少张。

列式:(2000-1880)÷(20-10) =120÷10 =12(张)→10分一张的张数

100-12=88(张)→20分一张的张数或是先求出20分一张的张数,再求出10分一张的张数,方法同上,注意总值比原来的总值

少。

五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求出由于每份数的变化所引起的余数的变化,从中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

当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时:每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当两次都有余数时: 总份数=(较大余数-较小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当两次都不足时: 总份数=(较大不足数-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例1、解放军某部的一个班,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如果每人栽5棵树苗,还剩下14棵树苗;如果每人栽7棵,就差4棵树苗。求这个班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苗

分析:由条件可知,这道题属第一种情况。

列式:(14+4)÷(7-5) =18÷2 = 9(人)

5×9+14 =45+14 =59(棵) 或:7×9-4 =63-4 =59(棵)

答:这个班有9人,一共有树苗59棵。

六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而倍数

差却发生变化。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成倍时小的年龄=大小年龄之差÷(倍数-1)

几年前的年龄=小的现年-成倍数时小的年龄

几年后的年龄=成倍时小的年龄-小的现在年龄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54-12)÷(4-1) =42÷3 =14(岁)→儿子几年后的年龄

14-12=2(年)→2年后 答:2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例2、父亲今年的年龄是54岁,儿子今年有12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54-12)÷(7-1)=42÷6=7(岁)儿子几年前年龄12-7=5(年)5年前

答: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例3、王刚父母今年的年龄和是148岁,父亲年龄的3倍与母亲年龄的差比年龄和多4岁。王刚父母亲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148×2+4)÷(3+1)=300÷4 =75(岁)→父亲的年龄 148-75=73(岁)或:(148+2)÷2 =150÷2 =75(岁) 75-2=73(岁)

答:王刚的父亲今年75岁,母亲今年73岁。

七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只数和总足数,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叫做鸡兔问题,也叫“龟鹤问题”、“置换问题”。

一般先假设都是鸡(或兔),然后以兔(或鸡)置换鸡(或兔)。常用的基本公式有:(总足数-鸡足数×总只数)÷每只鸡兔足数的差=兔数

(兔足数×总只数-总足数)÷每只鸡兔足数的差=鸡数

例:鸡兔同笼共有24只。有64条腿。求笼中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64-2×24)÷(4-2) =(64-48)÷(4-2)=16 ÷2 =8(只)→兔的只数 24-8=16(只)→鸡的只数

答:笼中的兔有8只,鸡有16只。

八牛吃草问题(船漏水问题):若干头牛在一片有限范围内的草地上吃草。牛一边吃草,草地上一边长草。当增加(或减少)牛的数量时,这片草地上的草经过多少时间就刚好吃完呢?

例1、一片草地,可供15头牛吃10天,而供25头牛吃,可吃5天。如果青草每天生长速度一样,那么这片草地若供10头牛吃,可以吃几天?

分析:一般把1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看作每份数,那么15头牛吃10天,其中就有草地上原有的草,加上这片草地10天长出草,以下类推„„其中可以发现25头牛5天的吃草量比15头牛10天的吃草量要少。原因是因为其一,用的时间少;其二,对应的长出来的草也少。这个差就是这片草地5天长出来的草。每天长出来的草可供5头牛吃一天。如此当供10牛吃时,拿出5头牛专门吃每天长出来的草,余下的牛吃草地上原有的草。

(15×10-25×5)÷(10-5)=(150-125)÷(10-5) =25÷5 =5(头)→可供5头牛吃一天。

150-10×5 =150-50 =100(头)草地上原有草供100头牛吃一天

100÷(10-5) =100÷5 =20(天)答:若供10头牛吃,可以吃20天。

例2、一口井匀速往上涌水,用4部抽水机100分钟可以抽干;若用6部同样的抽水机则50分钟可以抽干。现在用7部同样的抽水机,多少分钟可以抽干这口井里的水?

(100×4-50×6)÷(100-50)=(400-300)÷(100-50)=100÷50 =2

400-100×2 =400-200=200 200÷(7-2)=200÷5 =40(分)

答:用7部同样的抽水机,40分钟可以抽干这口井里的水。 九公约数、公倍数问题:运用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解答应用题,叫做公约数、公倍数问题。

例1:一块长方体木料,长2.5米,宽1.75米,厚0.75米。如果把这块木料锯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不准有剩余,而且每块的体积尽可能的大,那么,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多少?共锯了多少块?

分析:2.5=250厘米 1.75=175厘米0.75=75厘米

其中250、175、75的最大公约数是25,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25CM

(250÷25)×(175÷25)×(75÷25) =10×7×3 =210(块) 答:正方体的棱长是25厘米,共锯了210块。

例2、两啮合齿轮,一个有24个齿,另一个有40个齿,求某一对齿从第一次接触到第二次接触,每个齿轮至少要转多少周?

分析:因为24和40的最小公倍数是120,也就是两个齿轮都转120个齿时,第一次接触的一对齿,刚好第二次接触。 120÷24=5(周) 120÷40=3(周)

答:每个齿轮分别要转5周、3周。

十分数应用题:指用分数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分数应用题,也叫分数问题。

分数应用题一般分为三类: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其中每一类别又分为二种,其一:一般分数应用题;其二: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例1:育才小学有学生1000人,其中三好学生250人。三好学生占全校学生的几分之几?

例2:一堆煤有180吨,运走了3/5 。运走了多少吨?

例3:某农机厂去年生产农机1800台,今年计划比去年增加1/3 。今年计划生产多少台?1800×(1+1/3 )=1800×4/3=2400(台)

答:今年计划生产2400台。

例4:修一条长24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完全长的1/3 ,第二

天修完余下的1/4 。还剩下多少米?

2400×(1-1/3 )×(1-1/4 )=2400×2/3 ×3/4=1200(米) 答:还剩下1200米。

例5:一个学校有三好学生168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4/7 。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例6:甲库存粮120吨,比乙库的存粮少1/3 。乙库存粮多少吨? 120÷(1-1/3) =120×3/2 =180(吨)答:乙库存粮180吨。 例7:一堆煤,第一次运走全部的1/2 ,第二次运走全部的1/3 ,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运8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8÷( 1/2-1/3 )= 8÷1/6 =48(吨)

答:这堆煤原有48吨。

十一工程问题:它是分数应用题的一个特例。是已知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个量中的两个求第三个量的问题。

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要把全部工程看作“1”,然后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例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8天,乙队单独做需要24天。如果两队合作8天后,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做,还要几天完成?

例2: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两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单开甲管2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3小时可以注满;单开出水管6小时可以放完。现在三管在池空时齐开,多少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

百分数应用题:这类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式大致相同,仅求“率”时,表达方式不同,意义不同。

例1.例1.某农科所进行发芽试验,种下250粒种子。发芽的有230粒。求发芽率。


相关内容

  •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一般关系式有: (和-差)÷2=较小数 (和+差)÷2=较大数 例:甲乙两数的和是24,甲数比乙数少4,求甲乙两数 ...
  • 数学本科毕业论文
    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七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函 授 站: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级 别: 姓 名: 学 号: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 目 录 摘要.................. ...
  •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高坝店镇石头梁小学 吴芳 [摘要]在小学数学解应用题的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是满足教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初步形成的方法解决一些 ...
  • 常用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 ...
  • 五年级反思
    五年级<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三眼塘镇中小--刘正飞 数学知识体系成网络状结构,知识之间既有横向的联系又有纵向的联系,应用题的教学也是如此,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是综合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 ...
  • 小学数学和差问题应用题
    和差问题 例1 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分析这样想:假设第二筐和第一筐重量相等时,两筐共重150+8=158(千克):假设第一筐重量和第二筐相等时,两筐共重150-8=142(千克). 解法1: ...
  • [小学数学[分数]教学24]分数乘法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教程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教程 圣龙奇兵大冒险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教程播放列表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1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2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3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4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5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6 四年级数学教材指导7 四年级数学教材 ...
  • 数学奥数练习
    三年级乘除法中的速算(一)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乘除法中的速算 三年级乘除法中的速算(二)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乘除法中的速算(二) 三年级乘除法中的速算(三)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乘除法中的速算(三) 三年级奥数题:吨的认识.测量 小学三年级奥 ...
  • 小学数学校本培训材料
    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需较好地重视并掌握有关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纵观数学的发展史我们看到数学总是伴随着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而发展的.如坐标法思想的具体应用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