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 范文中心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03/17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第一部分 无机方程式

1、钠与空气常温下反应 4Na+O2==2Na2O

2、钠再空气中加热(过氧化钠为黄色固体) 2Na+O2==Na2O2(加热或点燃)

3、钠与水反应(现象浮、游、熔、响、红) 2Na+2H2O==2NaOH+H2↑ 4、铁与水蒸气反应

3Fe+4H2O(g)==Fe3O 4+4H2(加热) 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3H2↑ 6、氧化钠与水反应 Na 2O+H2O==2NaOH

7、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 2O+CO2==Na2CO 3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Na 2O 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应用于防毒面具与潜水艇制氧气) 2Na 2O 2+2CO2==2Na2CO 3+O2

10、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注意“互滴”时的现象) 少量盐酸:Na 2CO 3+HCl==NaCl+NaHCO3 CO 32--+H+==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HCO 3-+H+==H2O+CO2↑ 过量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CO 32-+2H+==H2O+CO2↑

1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NaHCO 3+HCl==NaCl+H2O+CO2↑ HCO 3-+H+==H2O+CO2↑

12、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Na 2CO 3+H2O+CO2==2NaHCO3 CO 32-+H2O+CO2==2HCO3- 13、碳酸钠加热分解

2NaHCO 3==Na2CO 3+H2O+CO2↑(加热) 14、碳酸氢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 NaHCO 3+NaOH==Na2CO 3+H2O HCO 3-+OH-==CO32-+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Al 2O 3+6HCl==2AlCl3+3H2O Al 2O 3+6H+==2A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 2O 3+2NaOH==2NaAlO2+H2O

Al 2O 3+2OH-==2AlO2-+H2O

17、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用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 Al 2(SO4) 3+6NH3·H 2O==2Al(OH)3↓+3(NH4) 2SO 4 Al 3++ 3NH3·H 2O ==Al(OH)3↓+3NH4+ 18、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19、加热氢氧化铝分解

2Al(OH)3==Al2O 3+3H2O (加热) 20、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NaAlO 2+HCl+H2O==NaCl+Al(OH)3↓ AlO 2-+H++H2O==Al(OH)3↓

21、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少量:2NaAlO 2+CO2+3H2O==Na2CO 3+2Al(OH)3↓

2AlO 2-+CO2+3H2O==CO32-+2Al(OH)3↓

二氧化碳过量:NaAlO 2+CO2+2H2O==Al(OH)3↓+NaHCO3

-- AlO 2+CO2+2H2O==Al(OH)3↓+HCO3 22、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FeO+2HCl==FeCl2+H2O FeO+2H+==Fe2++H2O

2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Fe 2O 3+6HCl==2FeCl3+3H2O Fe 2O 3+6H+==2Fe3++3H2O

24、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 Fe 3O 4+8HCl==FeCl2+2FeCl3+4H2O Fe 3O 4+8H+==Fe2++2Fe3++4H2O 25、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 FeSO 4+2NaOH==Fe(OH)2↓+Na2SO 4 Fe 2++2OH-==Fe(OH)2↓

26、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红褐色) FeCl 3+3NaOH==Fe(OH)3↓+3NaCl Fe 3++3OH-==Fe(OH)3↓

27、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现象: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Fe(OH)3

28、Fe 3+的检验(生成血红色物质 ) Fe 3++3SCN-==Fe(SCN)3

29、铁离子与铜反应(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 2FeCl 3+Cu==2FeCl2+CuCl2 2Fe 3++Cu==2Fe2++Cu2+ 30、铁离子与锌反应

锌少量:2FeCl 3+Zn==2FeCl2+ZnCl2 2Fe 3++Zn==2Fe2++Zn2+ 锌过量:2FeCl 3+3Zn==2Fe+3ZnCl2 2Fe 3++3Zn==2Fe+3Zn2+ 31、氯化铁溶液里加铁粉 2FeCl 3+Fe==3FeCl2

2Fe 3++Fe==3Fe2+

32、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2Fe(OH)3==Fe2O 3+3H2O (加热) 33、用氢氟酸雕刻玻璃 SiO 2+4HF==SiF4↑+2H2O

34、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应用橡胶塞) SiO 2+2NaOH==Na2SiO 3+2H2O

35、制取硅酸(硅酸钠水溶液成为水玻璃)

Na 2SiO 3+2HCl==H2SiO 3(↓)+2NaCl(沉淀符号可加可不加,以学校为准) SiO 32-+2H+==H2SiO 3(↓)

36、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验证碳酸酸性比硅酸强) Na 2SiO 3+H2O+CO2==Na2CO 3+H2SiO 3(↓)

2-2-SiO 3+H2O+CO2==CO3+H2SiO 3(↓)

注意:若二氧化碳过量则生成碳酸氢盐 37、实验室制取氯气

MnO 2+4HCl(浓)==MnCl2+Cl2↑+2H2O (加热) 38、磷与氯气反应

氯气少量:2P+3Cl2==2PCl3 氯气足量:2P+5Cl2==2PCl5 (PCl 3为液态,PCl 5为固态) 39、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HClO+HCl 40、氯气光照分解

2HClO==2HCl+O2↑(光照)

41、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物为84消毒液主要成分) Cl 2+2NaOH==NaClO+NaCl+H2O Cl 2+2OH-==ClO-+Cl--+H2O

42、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43、漂白粉工作原理

Ca(ClO)2+2HCl==2HClO+CaCl2 ClO -+H+==HClO

44、漂白粉再空气中变质(可证明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 Ca(ClO)2+CO2+H2O==CaCO3↓+2HClO Ca 2++2ClO-+CO2+H2O==CaCO3↓+2HClO 注意:若二氧化碳过量则生成碳酸氢盐 45、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

2KMnO 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46、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Cl 2+2Br-==Br2+2Cl- Cl 2+2I-==I2+2Cl- Br 2+2I-==I2+2Br- 47、硫与氧气点燃

S+O2==SO2(点燃) 48、二氧化硫溶于水 SO 2+H2O==H2SO 3(可逆号) 49、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 SO 2+2NaOH==Na2SO 3+H2O SO 2+2OH-==SO32-+H2O

50、向亚硫酸钠溶液中继续通入二氧化硫 Na 2SO 3+SO2+H2O==2NaHSO3 SO 32-+SO2+H2O==2HSO3-

51、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 SO 2+CaO==CaSO3(高温)

52、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漂白性消失 Cl 2+2H2O+SO2==H2SO 4+2HCl Cl 2+2H2O+SO2==4H++SO42-+2Cl- 5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

Na 2SO 3+H2SO 4(浓)==Na2SO 4+SO2↑+H2O 53、工业制硫酸

2SO 2+O2==2SO3(可逆号)(催化剂、加热) SO 3+H2O==H2SO 4

54、三氧化硫与氧化钙反应 SO 3+CaO==CaSO4

55、用熟石灰吸收三氧化硫 SO 3+Ca(OH)2==CaSO4+H2O

56、向硫化氢的水溶液(俗称氢硫酸)中通入二氧化硫 2H 2S+SO2==3S↓+2H2O 57、硫化氢与氧气反应

氧气少量:2H 2S+O2==2S↓+2H2O (点燃) 氧气足量:2H 2S+3O2==2H2O+2SO2(点燃) 58、硫于氢氧化钠反应

3S+6NaOH==2Na2S+Na2SO 3+3H2O 3S+6OH-==2S2-+SO32-+3H2O

59、二氧化硫和过氧化钠反应 SO 2+Na2O 2==Na2SO 4

60、大气固氮(NO 是无色无味气体,有毒) N 2+O2==2NO(高温或放电)

61、一氧化氮被氧化(NO 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 2NO+O2==2NO2

62、二氧化氮溶于水 3NO 2+H2O==2HNO3+NO

63、一氧化氮与氧气4:3溶于水 4NO+3O2+2H2O==4HNO3

64、二氧化氮与氧气4:1溶于水 4NO 2+O2+2H2O==4HNO3 65、工业制氨气

N 2+3H2==2NH3(可逆号)(高温高压催化剂) 66、氨气溶于水

NH 3+H2O==NH3·H 2O (可逆号)

67、氨气和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 NH3+HCl==NH4Cl

68、碳酸氢铵(俗称碳铵)加热分解 NH 4HCO 3==NH3↑+H2O ↑+CO2↑(加热) 69、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加热

NH 4NO 3+NaOH==NaNO3+H2O+NH3↑(加热) 70、实验室制取氨气

2NH 4Cl+Ca(OH)2==CaCl2+2H2O+2NH3↑(加热) 71、氨的催化氧化

4NH 3+5O2==4NO+6H2O (催化剂、加热) 72、浓硫酸和铜反应

Cu+2H2SO 4(浓)==CuSO4+SO2↑+2H2O (加热) 73、铁与浓硫酸加热

2Fe+6H2SO 4(浓)==Fe2(SO4) 3+3SO2↑+6H2O (加热) 74、碳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 4(浓)==CO2↑+2H2O+SO2↑(加热) 75、硫于浓硫酸反应

S+2H2SO 4(浓)==3SO2↑+2H2O (加热) 76、硫化氢与浓硫酸反应

H 2S+H2SO 4(浓)==2H2O+SO2+S↓(加热) 77、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Cu(NO3) 2+2NO2↑+2H2O Cu+4H++2NO3-==Cu2++2NO2↑+2H2O 78、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8HNO3(稀)==3Cu(NO3) 2+2NO↑+4H2O Cu+8H++2NO3-==3Cu2++2NO↑+4H2O 79、浓硝酸与碳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加热) 80、硝酸见光分解

4HNO 3==4NO2↑+O2↑+2H2O (光照或加热) 81实验室制取氯化氢

NaCl+H2SO 4(浓)==NaHSO4+HCl↑(加热) 82、制取水煤气

C+H2O(g)==CO+H2(高温) 83、铝热反应

3Fe 3O 4+8Al==4Al2O 3+9Fe(高温) 84、向氯化亚铁中滴入氯水 2FeCl 2+Cl2==2FeCl3 2Fe 2++Cl2==Fe3+

第二部分 有机方程式(必修部分)

1、烃燃烧

C x H y +(x+y/4)O 2→xCO 2+y/2H2O (点燃) 2、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 4+Cl2→CH 3Cl+HCl(光照) CH 3Cl+Cl2→CH 2Cl 2+HCl(光照) CH 2Cl 2+Cl2→CHCl 3+HCl(光照) CHCl 3+Cl2→CCl 4+HCl(光照) 2、乙烯与溴水加成 CH 2=CH2+Br2→CH 2BrCH 2Br 3、乙烯和氢气加成

CH 2=CH2+H2→CH 3CH 3(一定条件) 4、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CH 2=CH2+HCl→CH 3CH 2Cl (一定条件) 5、乙烯和水加成

CH 2=CH2+H2O →CH 3CH 2OH (一定条件) 6、乙烯的加举反应

(一定条件)

7、苯燃烧

2C 6H 6+15O2→12CO 2+6H2O (点燃) 8、苯与液溴取代

9、苯的硝化反应

10、苯与氢气加成

11、乙醇燃烧

CH 3CH 2OH+3O2→2CO 2+3H2O (点燃) 12、乙醇与钠反应

2CH 3CH 2OH+2Na→2CH 3CH 2Na+H2↑ 13、乙醇的催化氧化

2CH 3CH 2OH+O2→2CH 3CHO+2H2O (Cu 或Ag 、加热) 14、乙醇与氧化铜反应

CH 3CH 2OH+CuO→CH 3CHO+H2O (加热) 15、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室制乙烯)

CH 3CH 2OH →CH 2=CH2↑+ H2O (浓硫酸、170℃) 16、乙酸与镁反应

2CH 3COOH+Mg→(CH3COO) 2Mg+H2↑ 17、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H 3COOH+ CH3CH 2OH →CH 3COOC 2H 5+H2O (可逆号)(浓硫酸、加热) 18、蔗糖水解

C 12H 22O 11(蔗糖)+H2O →C 6H 12O 6(葡萄糖)+C6H 12O 6(果糖)(稀硫酸、加热) 19、麦芽糖水解

C 12H 22O 11(麦芽糖)+H2O →2C 6H 12O 6(葡萄糖)(稀硫酸、加热) 20、淀粉水解

(C6H 10O 5) n (淀粉)+nH2O →nC 6H 12O 6(葡萄糖)(稀硫酸、加热)

第三部分 电离水解方程式

1、醋酸的电离

CH 3COOH==CH3COO -+H+(可逆号) 2、碳酸的电离

H 2CO 3==H++HCO3-(可逆号) HCO 3-== H++CO32-(可逆号) 3、氢氧化铁的电离

Fe(OH)3==Fe3++3OH-(可逆号) 4、碳酸根水解 CO 32-+H2O==HCO3-+OH- HCO 3-+H2O==H2CO 3+H2O 5、铁离子的水解

Fe 3++3H2O==Fe(OH)3+3H+ 6、碳酸根与铁离子双水解

3CO 32-+2Fe3++3H2O==2Fe(OH)3↓+3CO2↑ 7、碳酸氢根与铁离子双水解 3HCO 3-+Fe3+==Fe(OH)3↓+3CO2↑ 8、偏铝酸根与铝离子双水解 Al 3++3AlO2-+6H2O==4Al(OH)3↓ 9、水的电离

H 2O==H++OH-(可逆号)

第四部分 电化学方程式

1、铜锌原电池(硫酸做电解液) 负极:Zn-2e -==Zn2+ 正极:2H ++2e-==H2↑

总反应:Zn+2H+==Zn2++H2↑ 2、铅蓄电池(放电) 负极:Pb+SO42--2e -==PbSO4

正极:PbO+4H++SO42-+2e-==PbSO4+2H2O 总反应:PbO 2+Pb+2H2SO 4==2PbSO4+2H2O 3、铅蓄电池(充电) 阴极:PbSO 4+2e-==Pb+SO42-

阳极:PbSO 4+2H2O-2e -==PbO+4H++SO42- 总反应:2PbSO 4+2H2O==PbO2+Pb+2H2SO 4 4、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溶液) 负极:H 2-2e -==2H+

正极:O 2+4e-+4H+==2H2O 总反应:2H 2+O2==2H2O

5、氢氧燃料电池(碱性电解质溶液) 负极:H 2-2e -+2OH-==2H2O 正极:O 2+4e-+2H2O==4OH- 总反应:2H 2+O2==2H2O 6、电解氯化铜溶液 阴极:Cu 2++2e-==Cu 阳极:2Cl --2e -==Cl2↑

总反应:CuCl 2== Cu+Cl2↑(电解)

7、电解氯化钠溶液(氯碱工业、工业制氯气) 阴极:2H++2e-==H2↑ 阳极:2Cl --2e -==Cl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电解) 8、电解硫酸亚铁溶液 阴极:Fe 2++2e-==Fe

阳极:4OH --4e -==O2↑+2H2O

总反应:2FeSO 4+2H2O==2Fe+O2↑+2H2SO 4(电解) 9、 电解氢氧化钠溶液 阴极:2H ++2e-==H2↑

阳极:4OH --4e -==O2↑+2H2O

总反应:2H 2O==2H2↑+O2↑(电解) 10、向铜上镀银(镀件做阴极,镀层金属做阳极,镀层金属盐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阴极:Ag +e==Ag

阳极:Ag-e -==Ag+

11、精炼铜反应(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 阴极:Cu 2++2e-==Cu 阳极:Cu-2e -==Cu2+ 12、析氢腐蚀

负极:Fe-2e -==Fe2+

正极:2H ++2e-==H2↑

总反应:Fe+2H+==Fe2++H2↑ 13、吸氧腐蚀

负极:2Fe-4e -==2Fe2+ 正极:2H 2O+O2+4e-==4OH-

总反应:2Fe+O2+2H2O==2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第五部分 选修三

1、制取银氨溶液

AgNO 3+NH3·H 2O==AgOH↓+NH4NO 3

AgOH+2NH3·H 2O==Ag(NH3) 2OH+2H2O ++ Ag + NH3·H 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 2]2++2H2O+2OH- 2、制取四氨合氢氧化铜

Cu 2++2NH3·H 2O==Cu(OH)2↓+2NH4+

2+-Cu(OH)2+4NH3·H2O==[Cu(NH3) 4]+2OH+4H2O


相关内容

  •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研究课
    课前想法: 研究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杜郎口中学考察,学生多说,多参与,多练) 学生分析:周四的前测发现两个问题: (1)学生不会数原子个数 (2)不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3)观察能力的差别较大 实施体现主体性: (1)课前练习: ...
  • 浅谈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浅谈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作者:高峰 来源:<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年第02期 [摘要]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记忆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帮助总结记忆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记忆:方法 在中考中, ...
  • 甲烷说课稿
    <甲烷>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我的设计理念是根据课程标准和考纲处理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对学生方法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教育,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将从教材 ...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学在实验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化学实验安全认识,物质的分离(混合 ...
  •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分类总结
    2014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分类整理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 二.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1 2 六1.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基本公式: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 ...
  • 化学导学案的类型与应用案例研究
    摘要:文章从化学导学案的实施现状出发,对导学案的类型和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课程改革:化学导学案:案例研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2-003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 ...
  •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 一 .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 (1)定义: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2)装置及操作要领: 2.蒸发 (1)定义:将溶液浓缩.溶剂汽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2)装置及操作要领: --玻璃棒 ...
  •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作者: 王孝江 (初中综合实践 黑龙江初中综合实践三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603 发表日期: 2011-12-12 10:25:01 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时普遍感觉到知识比较散.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复习时看起来准备得 ...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 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 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 ...
  • 高中数学(文科)知识点有哪些啊 请帮我总结一下
    1.集合.简易逻辑 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 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 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