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新10.18彩色 - 范文中心

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新10.18彩色

08/14

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马庄完小周金兰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复习巩固本课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并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意。

2、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了解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都喜欢读寓言故事吗?看看这些寓言故事你都读过吗?(播放图片坐井观天、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狐假虎威)同学们读过的寓言故事可真多。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它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吗?

“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它一般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师:一般来说,这个故事是编造的,寓言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编的故事。那么读寓言先要读懂什么,再读懂什么?

生:先读懂故事内容,再读懂故事中的道理。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朋友,一个是----陶罐,一个是----铁罐(贴图)。(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 。指铁罐问:他什么样儿呀?能说说看吗?(预设:眉毛翘得高高的看不起人,嘴巴歪歪的一看就很瞧不起人,他的眼睛斜着看人真骄傲……)

师评价:会观察又会表达,好样的(大拇指)!

师:陶做的罐子和铁做的罐子哪一个更加坚硬?

生:铁罐。

师:与铁罐的坚硬相对,陶罐有什么特点?

生:陶罐是用泥土制作的,掉到地上就会破碎。

师:好,概括为一个词,易碎吧。(板书:铁罐坚硬陶罐易碎)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吧。

出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师:伸出小手指来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包子头里面是个缶,表示与器皿有关,罐字右边笔画多要写的紧凑一些)板书 .生齐读课题

2、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预设)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师评:学贵有疑,这个问题问得好!

生:陶罐是什么样的?铁罐是什么样的?

师:你真会提问题,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生:铁罐为什么总是奚落陶罐?

师:你的思维很敏锐,这个问题很有深度!

师:看来你们都急切的想知道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师:早就听闻咱班同学预习能力强,老师来检查其中的两个环节,有信心吗?出示自主学习单。

2、检查自主学习单。

指生读词语。

师评:声音洪亮,字正腔圆。

师: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这两组词语都是描写谁和谁的? 生:第一组是描写陶罐的,第二组是描写铁罐的。

师评:你真是火眼金睛!

3、整体感知

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师:初读课文你就能讲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

师:这篇寓言故事里有两个场景,分别是哪两个场景?

生:第一个场景是国王的御厨里,第二个是荒凉场地上。

师:那么课文就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了吧。怎么分?

生: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后面是第二部分。

三、精读点拨,随文得法.

(一). 学习第一部分。

1、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9段,用横线画出铁罐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陶罐说的话,并把描写它们神态的词语圈起来,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古人说读书时应该“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老师看见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2、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1)初次品读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出示第一段,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一段,全班齐读一遍。)

师:在这一段当中你最先关注到了哪一个词语?骄傲的铁罐对陶罐是什么态度?生:奚落

师:“奚落”什么意思?我们先不要着急来解释,慢慢向下读。 师: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我们看第二至第九自然段。出示对话。文章第一部分就是通过对话来写故事。他们说这些话时,语气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对,每一句都不一样。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画出了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谁来说说这些词语是什么?

. 生:这些词语是:傲慢,谦虚,轻蔑,争辩,恼怒。

师:瞧瞧,你真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师:现在,请同学们关注这些词语,再加上动作,相信你一定会读的更生动!请一位男生读铁罐,一位女生读陶罐,其余同学读旁白。 师:同学们真会利用提示语来读句子,看来读对话的时候关注提示语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贴副板书)

师:首先从第一句对话中话中,你读出了一只什么样的铁罐? 生:(傲慢)(板书)

师:我们再来看看陶罐,他说话时的神态语气是怎样的呀? 生:(谦虚)(板书)

师:是啊,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 生:称呼上,陶罐称铁罐为兄弟。

师:是啊,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生:陶罐子!

师:铁罐真是太骄傲了,太没礼貌了。“傲慢”是一个表示神态的词,关注了它,再加上你的表情和动作,再读,就有味道了。试试?(预设动作:掐腰、瞪眼、拍桌子、指对方,仰头,眼神)生读— 评价:目空一切,天不怕地不怕,不可一世。

师:这就是动作和神态描写的魅力!难怪有人说关注神态和动作,能让人物活起来。那看看还有哪些描写神态的词?

生:更加轻蔑!(板书)

出示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你看,傲慢和轻蔑的意思很接近,但说话时的语气一样吗? 生:不一样。傲慢是高高在上,趾高气扬的语气。轻蔑是别人在自己眼里很小很小,声音不大,不屑一顾的感觉。

师:你能来做个动作吗?(学生做表情动作)

师:你们看到他刚怎样做的?(眼睛眯起来,抬起来,下巴还往上翘)师:好,你能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师:铁罐奚落陶罐就是想让别人知道陶罐很懦弱。什么叫“懦弱”呢?想想“懦弱”的近义词是什么?

生:弱小。

师:“弱小”是“懦弱”这个词里面哪个字的意思?

生:弱。

师:那“懦”是什么意思呢?看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生:是竖心旁。“懦”是心小,胆子小,性格软弱。

师:“弱小”是力量小,力量小不一定被人看不起;胆量小就要被人看不起,“懦弱”就成了嘲笑人的词语。所以铁罐不说陶罐弱小,而是用“懦弱”一词,表示瞧不起。

师:你还找到了哪些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

生:恼怒。(板书)

师:铁罐为什么恼怒了?铁罐刚才是奚落陶罐,还没有恼怒。可是他听到陶罐说了一句话,立刻就恼怒了,陶罐说的哪些话让他恼怒? 出示句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指生读。

师:这是陶罐在争辩,陶罐在争辩些什么?

生:陶罐说:“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师:这里面暗含着一个什么样的意思?

生:我和你是一样的,是平等的。这让铁罐恼怒,因为铁罐是看不起陶罐的。

师:你看,就是因为陶罐的话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并且跟他争辩,他就恼怒了。有原因才会有结果,句子和句子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你抓住这些联系去读课文就能理解的比较深刻。

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

生: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

师:他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

生:我是陶的,你是铁的,我也碰不过你啊。

生:再说你也比我坚硬啊!……

师: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生:(不)

师: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指名1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师:铁罐开始是傲慢、轻蔑,后来恼怒,再后来呢?课文还有一段对话,大家看看应该是怎样的语气,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还能给添上哪些合适的提示语?还可以怎么说?

生:蛮不讲理地说、勃然大怒的地说、万分恼怒地说、怒气冲冲地说、火冒三丈地说、雷霆大发地说、气急败坏地说、暴跳如雷地说、蛮横、威胁、恶狠狠、气势汹汹……

师:亲爱的同学们,就这样,就这样,铁罐越发觉得陶罐不配和自己呆在一起,于是他的脾气越来越大,火气也越来越大(图片依次出现铁罐越来越怒不可遏的样子:带着火苗),而陶罐呢,他只是谦虚地回答,只是平静地争辩。

师: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铁罐总是用尖酸刻薄地话讽刺陶罐,让它难堪,让它受到羞辱。这样的行为就叫做什么?

生:奚落。

师:看,我们通过读句子,将“奚落”这个词语理解的这么透彻,这就叫: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贴:副板书)

出示:奚落: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2)、再次品读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

师:同学们,课文不厌百回读,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朗读这段对话好吗?找同学上来演一演陶罐和铁罐(师指导加动作、神情到位)

出示铁罐和陶罐的对话。

师评:一切语言都是多余,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你们最高的褒奖。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瞧这小眼神)

师:下面男生做铁罐,女生做陶罐,分角色再来读这部分对话。 师总结:是的,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千万不能丢。谦虚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难。希望同学们也能向陶罐学习,做一个谦虚的人。

(二)、学习第二部分

1、 师配乐朗读: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生接着读:“哟,这里有一个罐子!”

一个人惊讶地说。“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师接读:多美的陶罐(师捧的动作)“小心一点,这可是——” 师问:孩子们,那个坚硬无比的铁罐呢?(生答)那个傲慢无礼的铁罐呢?(生答)那个什么也不怕的铁罐呢?(生答)——

师:那铁罐到底到哪里去了?出示小资料。

2、说话训练:陶罐发现铁罐消失了, ()地说:“()。”

3、说话练习

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话想对铁罐、陶罐、自己说吗?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

师:课文读到这里,你突然领悟到什么道理?

生:做人不能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生: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生:一个人可以骄傲一时,但不能骄傲一世。

生:不能看不起比你弱小的人,不能以强凌弱。

生:一个东西的优点有时候也会变成缺点。不是永远是优点。 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看一个人要全面去看。

生:人们应该和睦相处。

4、小结

师:同学们的感受可真多,在这个故事中你们能悟出这些道理真不简单!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长处和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既要相互尊重,也要和睦相处。

四、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一)、师:这么深刻的一个道理本文作者黄瑞云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那么同样的道理在其他故事中也有。下面让我们快快走

进语文主题学习丛书48页《五官争功》这个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出示:1、自由朗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48页《五官争功》,用横线画出描写五官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2、读了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汇报交流:

师:你找到了哪些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指生回答。

师:你能选择一处并带着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吗?指生读句子。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呀?指生回答。

生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

生2: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师小结:通过这两个故事地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朗读训练的学习方法,我们还从这两个故事当中明白了一定的道理和得到了一些启示。出示对比图。

师:其实每个人在社会上或班级里都有自己的职责所在,也各自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脱离集体。都要相互团结、

相互协作,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好的目标。

师:学到这里,老师不禁也想到了在书上看到的一些关于“正确认识自我”的名言,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出示: 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师:有人说寓言故事就像魔法师,当它向你走来时它是一个故事,当它转身离开时,却成了一个道理,小故事,大道理,一个小小的故事往往就能影响一个人一生为人处世的方法,今天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的出处---《黄瑞云寓言集》、一本是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希望同学们多读寓言,这样可以让你变得更加睿智,聪慧!

五、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抄写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2、课下把这个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六、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铁罐(贴图)陶罐(贴图)副板书

坚硬易碎贴(关注提示语)

傲慢谦虚(联系上下文)

轻蔑

恼怒


相关内容

  • 陶罐和铁罐教学分析
    <陶罐和铁罐>文本赏析与教学设计 一.重点段落赏析 <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态度的. 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刻画了寓言故事中的形 ...
  • 三年级语文课文中词语理解
    解词专项练习资料 第一单元 1. 鲜艳:本意是鲜明而美丽,文中指各民族小学生的服装颜色鲜明而且美丽. 绚丽多彩:本意是颜色多,灿烂美丽,文中指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很漂亮. 2. 一本正经:本意是形容很规矩很庄重,文中指我为了吸引谢廖沙 ...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四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iǒnɡ nǎo chǐ fǔ fú ( )态 ( )怒 羞( )( )蚀 音( ) pàn ɡuàn zǔ chā ǎi ( )断 桂( ) 险( ) ( )曲 和( 二 ...
  • 铁罐来我家发生的故事
    铁罐来我家发生的故事 铁罐是一个傲慢无礼的罐子. 一天,我吃完早餐后,就独自到房里写作业.突然,我感觉好像看到了一个罐子似的,并且是铁罐.等我再次转过头去看铁罐的时候,它却又不见了.我想:也许是我看错了吧.于是,我就继续写起作业来.突然,我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内容解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孟令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一:听名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11月来,我去聆听了"绿城之秋"的多节语文.教学课,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真的是受益匪浅.人们常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在课堂上并非单纯作为教师在讲 ...
  • 我喜欢上美术课(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喜欢上美术课(600字) 作文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中有许多新奇好玩的课程.比如:能在室外进行的体育课,同学们期盼的信息课,能画出自己心境的美术课······在这些种类繁多的课程中,我最喜欢上音乐课. 美女老师 音乐课是一位姓秦 ...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生字表一组词
    二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表生字表(一) 第一单元 1.找春天 羞(害羞)(羞愧)(蒙羞)(恼羞成怒) 遮(遮挡)(遮阳)(遮盖)(一手遮天) 掩(掩饰)(掩护)(掩映)(掩耳盗铃) 躲(躲藏)(躲避)(躲雨)(躲躲闪闪) 探(侦探)(探索)(钻 ...
  • 圆柱的表面积应用题
    圆柱的表面积应用题 1.一个圆柱形无盖的水桶,底面的直径是0.6米,高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2.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内半径是2米,高是1.5米,在池内周围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 3 ...
  •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类型彩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 旋纹彩陶罐 马家窑又称马家窑期或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4650年.彩陶器型丰富多样,仍以盆.钵.壶.瓶为主,但扩展到罐.豆.瓮等器类,甚至在少量的夹砂陶上也饰彩,多为橙黄陶.施以浓墨式的黑彩,有时辅以少量白彩,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