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图腾存在的生命意义 - 范文中心

解读图腾存在的生命意义

12/05

$##%年*月第卷第期【原始宗教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9

解读图腾存在的生命意义!

高红樱,梁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

[关键词]祖先崇拜;氏族标志;图腾祭祀;图腾禁忌;图腾牺牲[摘

要]图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在一定的文化圈中,同一图腾信仰也就意味着

同源共祖。图腾也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它对于氏族内部的团结和实行氏族以外的婚制具有重要意义。图腾演变的轨迹可从服饰等物品中追寻,图腾崇拜的本质含义在于原始初民对其现世幸福生活的祈盼与向往,对自己传统部落势力的珍重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1+%2

,*!"#$%&)&+",!$-)’(’

(!,"#$%&($+",-&-./",01(#-"%1#-.,#.,2"%-",3,-4.5/-&(#-.,#.",06.#7,(%(2"%-",!!"#$%97-,")’)*’)18’,

:,;;;;3’(04&-./0123423056.8,-0:;28

:>9>,;2=,-./012315/13,.C2=

’:,6-1/-,-./122-/023152@2E136;/=23./A

图腾崇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意思为“它121/:”的亲属”和“它的标记”。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物类(动物、植物或非生物)有着亲属或其它特殊关系,而且,每个氏族都以图腾物作为区别的标志。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信奉的图腾,以图腾组织代表氏族组织。被视为图腾者多为鸟兽,例如,华夏族以龙为图腾,融合于华夏族的东夷族以凤为图腾。图腾制起源并全盛行于母系氏族时代,到父系氏族制以后逐渐减弱,仅保留残余形式。奴隶制社会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信仰或习俗,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人类的原始时代,人们往往认为本氏族的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即认定某种物种是本民族最古老的祖先,这一物种常常是某种动物或植物,它便是该氏族的图腾。因此,图腾崇拜与普通的动、植物崇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实质上是对自己祖先的崇拜。在一定的文化圈内,同一图腾信仰也就意味着同源共祖,因此图腾有辨认血缘、认同祖先的功能。比如中国人常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也就是说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原始人常常从某种动物或植物里引出自己的家谱。内蒙古陈巴尔虎鄂温克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嘎勒布勒”———也就是“根子”或“起源”,它们分别是

一、图腾功能与图腾标识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高红樱(—),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大连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学发展比!’"L较。

万方数据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

水鸟、小鸟、天鹅、鹰等动物,这就是他们的氏族图腾。

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体现出来。《魏书・高车传》中记载了一则以狼为图腾的氏族起源神话:“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单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乃筑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请天自迎之’。经三年,复一年,乃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嚎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处此,欲以与天,而今狼不同的氏族图腾。而不同氏族融合的结果,便是复合型图腾的出现,如《山海经》中的鸟首蛇身和华夏族的龙、凤图腾等等。这类复合型图腾的大量涌现,不但意味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老的氏族集团的解体,同时也意味着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集团的诞生。

其次,图腾还具有标志作用。图腾标志体现在族名、人名、地名、服饰、文身等诸多方面。

在大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图腾信仰常常通过来,或神物天使之然’?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繁衍成国。”

朝鲜族始祖传说主要保存在其民族古籍《三国遗事》中。《三国遗事・纪异第二》记载:相传,朝鲜族祖先天王桓雄受父王之托,率三千人马,来到人间,“时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常祈于神雄,愿化为人。时神遗灵艾一柱,蒜二十枚,曰:‘尔辈食之,不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得而食之,忌三七日,熊得女身。虎不能忌,而不得人身。熊女者无与为婚,故每于檀树下,祈愿有孕。雄乃假化而婚之。孕生子。号曰檀君王俭。以唐高即位五十年庚寅,都平壤城,始称朝鲜。”

在中国北方的鄂伦春族,也流传着不少大同小异的有关熊图腾的故事。一个故事说:有个猎人被母熊掳去,关在山洞,同雌熊住在一起。不久,雌熊生出一个半人半熊的小崽。后来,猎人趁雌熊携子出洞觅食之机逃走,雌熊发觉后一路追来。猎人沿河岸奔逃,恰逢上游漂来一只木筏,于是跳了上去。雌熊追赶不及,愤怒地将所带小崽撕为两半,一半掷还猎人,一半留给自己。从此,随雌熊生活的一半变成熊,随猎人生活的一半变成鄂伦春人。鄂伦春人认为:“熊与其他动物有明显差异,这便是熊从形体到动作,都更接近于

人。”[!]所以鄂伦春人认为人熊同源,彼此有血缘

关系。“在鄂伦春,公熊被称之为“雅亚”(祖父)或(伯父);母熊被称之为“太帖”(祖母)。谈到熊,不能说“熊死了”,只能说“雅亚(或太帖)

睡着了”,否则会遭报应。”

["]图腾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当一个氏族分裂时,图腾也随之分裂;而当不同氏族融合时,其图腾形象也随之融合。如傈僳族的熊氏族后来分成三个女儿氏族

后,其图腾也分别分成了狗熊、万 方数据猪熊、大熊等三个

族名体现出来。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这个图腾同时也是这个氏族的名字,到后来这个名称也就发展成了这个氏族全体成员的姓。如云南新平鲁魁山彝族的方姓源于樟、白鸡图腾,杨姓源于绵羊图腾,范姓源于水牛等图腾。

同样的图腾文化在苗族则是通过人名体现出来的。苗族崇犬,认为五彩斑斓的盘瓠犬就是自己的祖先,为了缅怀自己的祖先,苗族人在为孩子命名时,常在孩子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狗”字。据苗族学者龙正学介绍,在贵州松姚县二区的大红岩,这个只有八、九十户人口的苗寨中,凡石姓人家,祖祖辈辈不论男女(从外面娶来的媳妇不在内),即使是从那一姓氏分出去的人,老幼名字后面,必附加一个“狗”字。如某男性的名字叫“光德”,后面附加一个“狗”字,变成“光德狗”;某女性的名字叫“秋英”,后面附加一个“狗”字,变成“秋英狗”。

在有些白族地区,人们深信自己是金花鸡的后裔,起的名字也多与“金”、“金花”或“鸡”有关。但随着汉文化的渗入,人们渐渐觉得姓“鸡”或姓不甚雅观,便将“虎”改为和、何、胡、鲁,将改为金、纪、姬、奚等姓,至于他们的小名却少有改动,并一直这样因袭下来。此外,以图腾为居地命名,也是初民社会的普遍规律。

从以上的列举中可以看出,族名、人名、地名之所以常常与图腾发生关系,是因为人们想借此说明自己的血缘谱系,同时也可以借此标示出自己部落的势力范围。

服饰具有着保护身体、抵御严寒的实用功能,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也具有着纪录历史、传承文化的符号功能。在有些民族和地区,图腾文化对服饰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某类图腾物的模仿,有时他们甚至将与图腾有关的故事都融汇

“虎”“鸡”“阿玛哈”

第"期

高红樱等:解读图腾存在的生命意义

・・

到了他们的服饰文化中,从而大大增加了服饰文化的内涵。

图腾标志在原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功能。同时人们也希望通过图腾标志得到图腾认同,受到图腾保护。此外,由于同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图腾也就成了禁止氏族通婚的标志。像高山族等一些民族将图腾作为文身内容,人们根据不同的了”,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江苏宜兴人古代以蛇为图腾,因此对家蛇绝对不能打杀,他们认为在床上、米囤上发现家蛇为吉,在檐、粱上发现蛇是凶,应立即回避。有时还要点燃香烛用食品来供奉,图腾禁忌的重要性可从此略窥一斑。

三、图腾圣餐与图腾牺牲

一般来说,图腾物被视作神物应受到特殊的图腾文样寻找通婚对象,这时的图腾标志对禁止血缘婚,实行氏族以外的婚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图腾膜拜与图腾禁忌

视图腾为始祖的必然结果,首先便是对图腾偶像的顶礼膜拜。每个部落对本始祖图腾都有一整套的祭祀仪式,都定期或是不定期的祭祀,以求得图腾的保护。祭祀时往往装扮成图腾的模样,模仿着它的动作,表示人与图腾合一。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载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祭犬习俗:“岁首祭盘瓠,杂揉鱼肉酒与木槽,扣槽群号为礼。”清代刘锡蕃《岭表纪蛮》记载苗人祭犬习俗更为详尽:“每值正朔,家人负狗环行炉灶三匝,然后举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食,必扣槽蹲地而食,以为金礼。”生活在云贵高原的彝族、傈僳族、白族和纳西族中,以前都有以虎为图腾的部落,因此每年的祭虎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历史上,祭祀图腾有时甚至是很残酷的,例如土家族先民在祭白虎图腾时,就有实行人祭的习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凛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明代土家族永顺土司祭虎时,“杀人亦献首于其庙……闻楚缴外,保靖、石柱、酉阳诸土官皆然。”明代陈继儒《虎荟》亦有“房陵间有白虎神,好饮人血,每岁其民杀人祭之”的记载。据《恩施地区土家族简史》介绍,在土家族地区,人祭风俗在历史上存续了很长时间。一百多年前,有个田姓族长的儿子犯了白虎,买一乞丐代替,但因乞丐与其子同宿,还愿时误杀了自己的儿子,遂下令禁止。

其次,每个部落都有着严格的图腾禁忌。对图腾要敬重,禁杀、禁捕,甚至禁止触摸、注视图

腾,不准提图腾的名字。图腾物死了要说万 方数据“睡着

尊敬与保护。但是,有的部落却定期猎取图腾兽,举行“图腾圣餐”,甚至以图腾牺牲来祭祖。澳洲土著的袋鼠氏族,每年都要举行袋鼠圣餐。仪式在一个神秘的山坡上举行,那里有两块大石头,被描绘为一只雄袋鼠和一只雌袋鼠。他们把这两块石头搬下来,在上面涂上红色和白色,红色表示袋鼠的毛,白色表示它的骨骼。然后几个青年人爬上岩石,刺破自己的经脉,让血流在圣石上面。其他人则在下面念着迫使袋鼠繁殖的咒语。然后,青年人去捕获一只袋鼠回宿处交给长老们,大家分食袋鼠肉,这是他们能吃袋鼠肉的唯一机会。最后用袋鼠油涂擦参加仪式的人的身体。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唱起歌颂祖先袋鼠功绩的歌子。这样的图腾圣餐在原始部落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圣餐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果腹,而是为了使人与图腾合一。在他们眼里图腾太完美了,吃了它,图腾就会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的智慧、力量、勇气就会融汇到自己体内,并且会保佑自己。由于图腾圣餐的神圣性质,它往往只能在某个特定的日子或仪式中举行,只有这个时刻,才能破除禁杀图腾兽的禁忌。此外隆重的仪式和一些巫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来求得图腾的原谅。

以图腾兽作为牺牲来祭祖,是一种与祖先神灵沟通的方式。例如,新墨西哥祖尼印第安人在夏至日祈雨仪式中,便用他们的图腾———乌龟来祭祖,希望祖先的在天之灵能够让老天爷多降些雨水。祭祀前几天便由祭司带领着一只庞大的队伍,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虔诚地去“圣湖”迎回乌龟。将他们放在水盆里,一些扮成神的人围着乌龟跳舞。然后带回各家,家人像迎接贵宾一样喂它吃的,抚摸它,对它祈祷,竭力地讨好它。到杀祭的时候,“又是祈祷,又是温柔的祈求,又是羽毛,又是祭品”,杀死乌龟后,它的壳被小心地保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

存起来,成为全家的圣物。如果有不知情的外人提到乌龟死了,他的话会引出主人一大串泪水,于是他就会被提醒,乌龟不过是“搬了家,永远住在我们失去的亲人的家里”,在这里图腾兽充当了信使的角色。

在原始思维中,阳间的人与阴间的人是不能沟通的,要想让祖先的灵魂知道自己的愿望,必须死去或是通过某种媒介,这种媒介可以是巫,也可以是图腾兽。先民们认为,自己族类的灵魂与图腾兽的灵魂是平等的,只是阳间的躯壳不同。死,只是灵魂脱离躯壳换了一个家,而在阴间的家里,自己族类与图腾族类的灵魂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没有任何区别。杀图腾祭祖,是以杀死图腾兽的方式,送其灵魂去阴间自己族类的家中,捎信给祖先灵魂,让其在冥冥中帮助自己。因此,在杀图腾兽之前,也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要千方百计地讨好图腾兽,向它表示敬意并诉说自己的愿望。

由此可见,图腾圣宴与图腾牺牲也是图腾崇拜的表现方式,这是由图腾在原始信仰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在这种以杀害图腾兽为手段的仪式中,原始人心中充满了因破坏禁忌而产生的负罪感。因此,除了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极力讨好圣物

及杀后表示哀悼外,往往还使用各种象征性的巫术手段,尽可能地掩饰自己的罪责,减轻破坏禁忌后可能遭受的报复。如鄂温克人猎得熊,只能说它睡着了,举行圣餐前要一起发出乌鸦般的叫声,说明是乌鸦吃了肉,不能怪罪鄂温克人。且不能吃心、脑、肺、食道等部位,因为这些都是灵魂的居所。吃后,对遗骸要进行风葬,用树条捆好,然后放在木架上,与他们葬人的方法基本相同。在古希腊的雅典,人们在杀祭仪式之后,都要对杀死圣物的刀进行庄严的集体审判,并且意见一致地判处那把刀犯有谋杀罪,应处以极刑———将其扔进大海,这样就把杀死圣物的罪责转嫁给了一把没有生命的刀。

图腾崇拜不同于普通的灵物崇拜,其中蕴含着先民独特的原始思维方式及对祖先灵魂的信仰。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它在建立和维护最初的社会组织及社会秩序方面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也曾因其在信仰中的独特地位给先民们以精神上的慰藉。更主要的,这是他们对现世生活的美好追求的一个朴素的寄托。人们在图腾面前祈求的总是今生今世的幸福,只不过是运用了这种古朴而原始的方式而已。

[参考文献]

[]鄂伦春自治旗甘奎努图克调查报告["]铅印本,!#!$%&#[]黑龙江黑河专区逊克县鄂伦春民族乡补充调查材料[]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责任编辑:王德明]

万方数据 

解读图腾存在的生命意义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高红樱, 梁海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3,35(3)3次

参考文献(2条)

1.鄂伦春自治旗甘奎努图克调查报告 铅印本 19602.黑龙江黑河专区逊克县鄂伦春民族乡补充调查材料 1999

相似文献(0条)

引证文献(3条)

1.罗玲玲 水族鱼崇拜的图腾文化浅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9(12)

2.蔡艺.刘小华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仿生性探究[期刊论文]-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6(05)

3.蒋芝芸 幽深的林莽丰厚的意蕴--评李传锋长篇小说《最后一只白虎》[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nsfdxxb-zxsh200303024.aspx

下载时间:2009年12月22日


相关内容

  • 狼图腾--不朽的精神象征
    狼图腾--不朽的精神象征 一,主要内容 1. <狼图腾>是一篇记实体长篇小说,是唯一一部研究狼的奇作.狄戎各族以狼为图腾,高车祖老狼,突厥族狼,薛延陀祖狼头人,蒙古族以苍狼白鹿为图腾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进行大屠杀?中国人 ...
  • "云纹"的造型和寓意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云纹"的造型和寓意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琪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2期 摘要:"云纹"是具有典雅东方美的传统图案,其优美.流畅.饱满.飘逸的艺术形象,美好而丰富的寓 ...
  • 浅谈狼与蒙古族之间的相关性
    浅谈狼与蒙古族之间的相关性 专业:社会学 姓名:徐鸿望 任课老师:王雪老师 摘 要 蒙古族是中华名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重要的一体,狼在成千上万的动物中亦是独树一帜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密切.也争论.于是,本文在仔细介绍狼和蒙古族的基础上,从蒙古族 ...
  • 信仰的重要性及当代中国人信仰现状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题目: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理论体系概论 信仰的重要性及当代中国人 的信仰现状 信仰的重要性及当代中国人的信仰现状 [摘要]最近,关于信仰及中国人信仰缺失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 ...
  •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光明日报/2012年/8月/30日/第015版 光明讲坛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演讲人 叶舒宪 地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叶舒宪 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9 ...
  • 萨满文化象征性装饰语言的艺术表现
    [摘要]萨满文化作为原生性宗教,其通过最初原始人类的审美观将艺术赋予萨满文化之中,萨满文化通过象征意义装饰了宗教文化并将这种象征性装饰语言传承至今,人类通过对神灵文化的崇拜无形中将精神.意愿.寄托与审美情感交融相汇,借助萨满文化象征性装饰语 ...
  • 研究龙图腾参考书目
    Will Dragon reamain as Chinese totem ? The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 of China---always harmany 目的 述说中国龙图腾的由来,对中国龙做进一步解说, ...
  • 民族学博士论文选题
    民族学 序号 中文题名 1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 2 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 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 4 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 5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 6 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7 ...
  •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第4卷第1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Vol.4No.12008年3月2008 中国古典园林的铺装文化探析 陈萍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00) 摘 要:铺地由于其地位低下往往被人忽视.其实,小中见大,铺地和其他园林要素一样,源远 ...
  •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六中学九级语文上册[蒙古草原狼]教案长春版讲义
    <蒙古草原狼> 教学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合作探究小说主题. 3. 了解蒙古草原狼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身上的精神魅力.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