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 范文中心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10/14

教学课题 本课题教时数: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课型 备课日期 9 月 14 日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从而解释发声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养成 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 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用杯子演奏的 美妙歌曲,引发学 生的好奇心,从而 引出本课的课题, 也启发学生运用更 多的方法观察物体 发声。 师: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 学生欣赏音乐。 请同学们仔细听。 视频中两位表演者使用什么来 学生根据视频内容 演奏的? 回答是装水的杯 子。 在视频中我们欣赏到了用杯子 演奏的美妙歌曲。 在大自然和我们生 活中还有很多不同的的声音。 声音的 世界可真奇妙, 各种各样的声音是如 何产生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带了直尺,大家 认真准备值得表扬。 我们用什么方法 使钢尺发出声音?动手试一试。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做的? 那如果只是用力弯曲尺子, 尺子 能发出声音吗?(教师演示) 用力弯曲直尺,直尺并不发声; 轻轻拨动直尺,直尺就能发出声音, 这是为什么?可以和你的小组成员 讨论一下。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引导得出轻轻拨动直尺能发声是 因为直尺振动了。 ) 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橡皮 筋, 我们用什么方法使橡皮筋发出声 音?动手试一试。 谁来说说看你用了什么方 法? 学生动手使直尺发 出声音。 学生介绍使尺子发 声的方法。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思考。

二、 使物体 发声, 得出 结论

在这一环节中,通 过两个对比活动, 使学生体会用力弯 曲直尺或是拉伸橡 皮筋,虽然在力的 作用下物体产生了 形变,但是没有振 动不能发声,从而 避免学生认为物体 只要受到力的作用 就能发声的误解。

学生根据讨论的情 况回答。 学生动手使橡皮筋 发出声音。 学生介绍使橡皮筋 发声的方法。

那如果只是用力拉伸橡皮筋, 橡 皮筋能发出声音吗?(教师演示) 用力拉伸橡皮筋, 橡皮筋并不发 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 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引导得出轻轻拨动橡皮筋能发声 是因为橡

皮筋振动了。 ) 再次观察发声的直尺和橡皮筋, 观察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 它们发声 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再次动手观察 并思考。 学生根据讨论的情 况回答。例如:直 尺和橡皮筋发声时 都振动了。 简单了解振动的概 念。

再次同时观察直尺 和橡皮筋发声,进 一步体会两者发声 时都在振动的特 点。

给出振动的概念:一个物体(比 如直尺、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不 断重复地往返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振 动。 那我们该如何描述这些物体是 怎样产生声音的呢? (引导学生得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 三、 验证发 声物体都 在振动吗 师: 我们通过直尺和橡皮筋的实验总 结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但 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我们用 其他的物体来试一试。 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 音叉) 那你还记得怎样使音叉发出声 音吗? 下面请同学们敲击音叉,然后 用手摸一下敲击后的音叉, 小组每个 同学都可以试一下。 谁能来告诉大家,手触摸被敲 击后的音叉你感受到了什么? 通过用手摸我们感受到了音叉 在振动, 但是我们并不能像直尺和橡 皮筋那样看到明显的振动。 你们想不 想看看音叉是否在振动呢? 用小棒敲击音叉,将音叉放入 水中,看看有什么现象? 通过观察音叉的振动,我们进 一步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 产生的。 师: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观察并回答音 叉。 用小棒敲击音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感受音叉的振动。 学生根据体验的活 动回答。 想。

上节课学生已经接 触过音叉,继续用 音叉来探究,可以 使学生的知识更加 连贯。

通过不同的感官来 观察音叉的振动, 使课堂的内容更丰 富,激发学生的兴 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观察音叉的振动。 学生明确声音产生 的原因。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通过不同的声音开

四、总结

了, 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 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 最后, 有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 今天的收获吗?

来回答。例如:夏 天蝉鸣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始,并用自然界奇 特的声音结束,使 整堂课的内容更完 整。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相关内容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主体: 二.类比分析 三.个人反思 四.参考文献 [1] 常俊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OL] http://www.pep.com.cn/czwl/jszx/tbjx/tb8s/tb8s1/sj1/201008/t201008 ...
  •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建宁县溪口中学 袁国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对教材和 ...
  • 声乐基础1教案
    声乐基础Ⅰ教案 音 乐 舞 蹈 系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 时:15 学时 学 分:1 学分 课程编号:0508307b2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1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 使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
  •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下[小雨沙沙沙]教案设计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 课 题: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 课 时:第一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认识沙锤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激发和培养学生对 ...
  • 幼儿园优秀教案有趣的声音
    小班科学:有趣的声音 教学内容:科学--有趣的声音(小班) 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通过探索,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回形针.黄豆.白沙.硬币.串珠.海棉球每组各一盘.各种容器每人一个 教学 ...
  • 大班教案故事[听雨]
    幼儿园大班散文诗欣赏:听雨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学习象声词沙沙沙.滴滴答.吱溜溜.叮叮叮.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像.创编. 3.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沙锤.盒子.袋子. ...
  •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教案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内容为第一章第4节内容,课本内容理大,专业术语多,如果全部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枯燥乏味,又不易理解,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课堂效率不高.所以在本节课的安排上,主要是从感性 ...
  • [G大调小步舞曲]教案
    <G 大调小步舞曲>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通过对于莱茵河畔的德国这个国家的音乐家巴赫的了解,从而感受巴赫的经典作品<G 大调小步舞曲>的旋律,并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舞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 ...
  • [买菜]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买菜>教学设计 王良英 一. 学情分析 这次教学,我考虑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引导学生说说跟家人一起买菜的经过,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唱这首歌产生强烈的兴趣.然后在教学中注重说唱结合,启发学生或引领学 ...
  • 二年级音乐教案:请你唱个歌吧
    请你唱个歌吧 教材内容:苏少版小学二年级第三册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唱:<请你唱个歌吧> 听:<杜鹃圆舞曲> 动:律动<春天来了> 教材分析: <请你唱个歌吧>是谷诃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通过人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