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第九章外用膏剂 - 范文中心

中药药剂学第九章外用膏剂

10/10

第九章 外用膏剂 (1-3分)

 外用膏剂、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后者亦称经皮给药系统(简称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简称TTS)。

1、特点: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2、分类:软膏剂;膏药(黑膏药、白膏药);贴膏剂(橡胶膏剂、凝胶膏剂、贴剂)。

3

4、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完整表皮--主要途径;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

5、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

⑴ 皮肤条件:应用部位,皮肤的病变、温度与湿度、清洁。

⑵ 药物性质:理想药物: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既具有一定脂溶性又具水溶性。

⑶ 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① 吸收:乳剂型基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基质。

②基质的pH影响弱酸性与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当基质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药物的分子型显著增加而利于吸收。

③附加剂: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

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也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水合作用。

⑷ 其他因素:还与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与皮肤接触时间等密切相关。

注:水溶性基质聚乙二醇对药物的释放较快,但对药物的穿透作用影响不大,制成的软膏较难透皮吸收。  软膏剂

1、特点: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具有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作用。

2、常用的基质:油脂性(油膏)、水溶性和乳剂型(乳膏--水包油型、油包水型)。

②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③性质稳定,与药物无配伍禁忌。 ④无刺激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 ⑤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油脂性基质:

⑴ 特点:优点--①润滑、无刺激性;②能封闭皮肤表面,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③能与多种药物配伍。

缺点--①油腻性及疏水性较大;②药物释放较差;③不易与水性液混合;④用水也不易洗除;⑤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⑵ 分类: 口诀:软膏油基分四类,油脂动植氢化油,类脂羊毛动物蜡,

烃类石蜡凡士林,硅酮乳膏不宜眼。

油脂类:动物油--豚油; 植物油--麻油+蜂蜡→中药油膏; 氢化植物油--不易酸败。

类脂类:羊毛脂--吸水性好,提高药物渗透,黏稠; 蜂蜡(黄、白)--调节稠度,辅助乳化; 虫白蜡--增加稠度; 鲸蜡--增加稠度。

烃类:凡士林--黄、白; 固体石蜡--调节稠度; 液状石蜡--调节稠度。

硅酮(硅油):二甲聚硅与甲苯聚硅→乳膏(无毒,但对眼有刺激作用,不作眼膏基质)

注:凡士林:白凡士林对皮肤与黏膜无刺激性。油腻性大而吸水性较差、(仅能吸水5%),故不宜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合用羊毛脂、鲸蜡醇、胆甾醇→增加吸水性。合用表面活性剂→改善药物的释放与穿透性。 调节稠度:四蜡--蜂蜡、虫白蜡、鲸蜡、石蜡。

乳剂型基质:

⑴ 特点:①对油和水均有一定亲和力,有利于药物的释放与穿透;②可吸收创面渗出物,易涂布、易清洗;③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病,忌用于糜烂、溃疡及化脓性创面;④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制成乳剂型软膏。

⑵分泌物太多,分泌物会反向吸收进入皮肤而使炎症恶化(反向吸收),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分泌物太多不宜用(反向吸收)

例如,一价皂(肥皂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的0/W型乳剂基质:

处方:硬脂酸120g,单硬脂酸甘油酯35g,液状石蜡60g,凡士林10g,羊毛脂50g,三乙醇胺4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处方分析:①三乙醇胺皂:三乙醇胺与部分硬脂酸皂化生成硬脂酸胺皂--为0/W型乳化剂。 ②未皂化的硬脂酸:作为油相被乳化成分散相,并可增加基质的稠度。 ③羊毛脂:增加油相的吸水性和药物的穿透性。 ④液状石蜡和凡士林:调节基质的稠度,增加润滑性。 ⑤单硬脂酸甘油酯:增加油相的吸水能力,辅助乳化、稳定、增稠。

⑥尼泊金乙酯:防腐剂。 ⑦甘油:保湿剂。

例如,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司盘)作乳化剂的W/O型乳剂基质:

处方:凡士林400g,硬脂醇180g,倍半油酸山梨醇酯5g,尼泊金乙酯1g,加水至1000g。

分析:①倍半油酸山梨醇酯:司盘,W/0型乳化剂。②硬脂醇(十八醇):辅助乳化。

水溶性基质: ⑴ 特点:①释药较快。②无油腻性和刺激性。③能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糜烂创面和腔道黏膜。④润滑作用较差。⑤易失水、发霉,故需加保湿剂与防腐剂。 ⑵ 分类:①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CMC-Na等。 ②聚乙二醇(PEG):本品与苯甲酸、鞣酸、苯酚等混合可使基质过度软化,可降低酚类防腐剂的防腐能力;长期使用可致皮肤干燥。 ③卡波姆(卡波普):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④其他:海藻酸钠、甘油明胶。

液体药剂良好的助悬剂、增稠剂和辅助乳化剂,还可用作黏合剂、包衣材料及缓释、控释材料。

3、软膏剂的制备

⑴ 基质的处理:油脂性基质:加热熔融,并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必要时150℃×1h干热灭菌并去除水分。水溶性基质:溶胀、溶解制成溶液或凝胶后备用

⑵ 药物加入基质的一般方法:

1)不溶性固体药物:①制粉+甘油、蜡→研匀→渐加基质。②粉+熔融基质→搅拌致冷。

2)植物油提取饮片:①+植物油溶剂→加热提取→加基质混匀。 ②+油与基质的混合液→加热提取→冷凝。

3)可溶性药物:①水溶性药:与水溶性基质混合→加入基质中;与油脂性基质混合→少量水溶解→以羊毛脂吸收→与其余基质混匀;与乳剂基质混合→溶于相应的水相或油相中。②油溶性药→直接溶解在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4)中药浸出物:①中药煎剂、流浸膏等→浓缩至稠膏状,再与基质混合。②固体浸膏→加少量溶剂(如水、稀醇等)使之软化或研成糊状,再与基质混匀。

5)共熔成分:可先将其研磨共熔后,再与冷至40℃左右的基质混匀。

6)挥发性药物或热敏性药物:待基质降温至40℃左右,再与其混合均匀。 ⑶ 制备方法

1)研合法: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余基质研匀。

适用:当软膏基质稠度适中或主药不宜加热,且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均匀混合时。

2)熔合法(热熔法):将基质先加热熔化→渐加药→搅拌至冷凝。适用:含有不同熔点基质,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主药可溶于基质;需用溶融基质提取饮片有效成分者。

如:熔点较高--蜂蜡、石蜡等应先加热熔融,熔点较低--如凡士林、羊毛脂等随后加入熔化。

3)乳化法:油相加热熔融;水相加热至同温(约80℃)→两相混合→搅拌至冷凝。

油、水两相混合方法:①分散相加至连续相中,适用含小体积分散相的乳剂系统。②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适用多数乳剂系统。③两相同时掺和,适用于连续的或大批量的操作。

 眼膏剂:(灭菌制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眼用的无菌软膏剂。 常用基质--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关键地位:吸水性,黏附性,表面活性)=8:1:1。尤适用于抗生素和中药眼膏。

制备要点:基质--干热灭菌 150℃ 1~2小时。配制用具--干热灭菌。包装用软膏管--苯酚溶液或70%的乙醇浸泡(消毒剂消毒),用时灭菌蒸馏水冲洗。操作--洁净、无菌条件。

质量要求:⑴ 基质除符合软膏剂的要求外,应均匀、细腻,对眼部无刺激性,易涂布。 ⑵ 基质在配制前应滤过并灭菌。 ⑶ 每个容器的装量应<5g。⑷ 混悬型眼膏剂不得检出>90μm的粒子。⑸ 每10支中每支内含不小于50μm具有光泽的金属性异物数超过8粒者不得过1支,其总数<50粒;如有超过,复试20支; 初试、复试结果合并如上法计算。

 膏药:)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前者称为黑膏药,后者称为白膏药。黑膏药常用。

1、黑膏药的特点:1.黑色的油润固体。2.基质3.用前需烘软,贴于患处,经络穴位。

4.局部作用:保护、封闭及拔毒生肌、收口、消肿止痛。5.全身作用。

2、黑膏药基质的原料:① 植物油:麻油(最好)、棉籽油、豆油、菜油、花生油。 ② 红丹:又称章丹、铅丹、黄丹、东丹、陶丹,为橘红色非结晶性粉末,其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含量要求在95%以上。注:使用前应干燥,并过筛使成松散细粉,以免聚结成颗粒,下丹时沉于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 3

(1)药料提取(炸料):油温--200~220℃。 炸料程度--植物油炸至枯黄。后下--质地轻泡不耐油炸的(花、草、叶、皮),待其他药材炸至枯黄后加入。研粉摊涂前加入--挥发性成分、矿物药、贵重药(温度不超过70℃)。

(2)炼油:油温--300℃。炼油程度--滴水成珠。过“老”--膏药松脆,黏着力小,贴用时易脱落。太“嫩”--膏药质软,贴后容易移动,且黏着力强,不易剥离。

(3)下丹成膏(油丹生成高级脂肪酸铅盐):下丹油温--270℃。 油丹皂化温度--300℃。 油:丹=500:150~200(冬少夏多)。

膏药老嫩判断(取少量滴于水中):嫩--膏粘手,应继续加热,或补加铅丹加热。 合格--膏不粘手,向度适当。 老--膏发脆,添加炼油或掺入适量较嫩膏料调整。

(4)去“火毒”:水中浸泡、或动态流水。 火毒:醛、酮、脂肪酸等,具刺激性。火毒刺激反应: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骚痒,重者发疱、溃疡。

(5)摊涂:膏药团块,文火或水浴上热熔,60℃~70℃保温,加入细料药搅匀,竹签蘸取规定量,摊涂于裱背材料(皮革、布、多层韧皮纸)上,折合后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 贴膏剂全身的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凝胶膏剂(原巴布膏剂)、贴剂。

1、橡胶膏剂:药材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制成。

⑴ 组成:①裱背材料:漂白细布、聚乙烯、软聚氯乙烯片。②膏料:治疗药物、基质(橡胶)、辅料。③膏面覆盖物:塑料薄膜、硬质纱布或玻璃纸--避免黏着及挥发性药物的挥散。

⑵ 基质的组成:①主要是橡胶。 ②增黏剂:甘油松香酯、氢化松香、β-蒎烯。 ③软化剂:可使生胶软化,增加胶浆的柔性和成品的耐寒性,改善膏浆的黏性。常用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植物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④填充剂:氧化锌(药用规格)、锌钡白(俗称立德粉)。⑤溶剂:溶解基质,汽油、正己烷,需回收除去。

含挥发油及挥发性药物较多,软化剂应酌减。挥发性药物不宜过加,易损失使膏面干燥。

氧化锌:与松香酸生成锌盐,增加膏料与裱背材料的黏着性;亦能减弱松香酸对皮肤的刺激,还有缓和的

收敛作用。

锌钡白:热压法制橡胶膏剂时常用作填充剂,其特点是遮盖力强,胶料硬度大。

⑶ 橡胶膏剂的制备:①溶剂法(常用)。②热压法。

溶剂法工艺流程:药料提取→膏浆制备→涂布→回收溶剂→切割→加衬→包装。

2、凝胶膏剂(巴布膏剂):提取物、饮片细粉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特点:使用方便,贴敷舒适,对皮肤无刺激性。由于基质亲水,膏层含有一定量水分,贴用后皮肤角质层易软化,水合作用增加,有利药物的透皮吸收。缺点是黏性较差。

组成:裱褙材料--漂白布、无纺布。保护层(膏面覆盖物)--聚乙烯薄膜。膏料层--药料+基质(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

制备工艺流程:药物→基质→混匀→膏料→涂布→压防粘层→切割→包装。

3、贴剂: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 组成:背衬层,药物贮库层,粘胶层,防粘层。

常用基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和聚乙二醇等。

 1.软膏剂的质量要求

⑴ 软膏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黏稠性,易涂于皮肤或黏膜上并无刺激性。⑵ 软膏剂应无酸败、变色、变硬、融化、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⑶⑷

2.黑膏药的质量要求

⑴ 黑膏药的膏体应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⑵ 黑膏药应乌黑、无红斑。⑶ ⑷ 应符合规定。

3.贴膏剂的质量要求

⑴ 贴膏剂的膏料应涂布均匀,膏面应光洁,色泽一致,无脱膏、失黏现象。背衬面应平整、洁净、无漏膏现象。涂布中若使用有机溶剂的必要时,应检查残留溶剂。

⑵ 贴膏剂每片的长度和宽度,按中线部位测量,均不得小于标示尺寸。 ⑶ 贴剂的重量差异限度应在平均重量的±5%以内,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⑷项下的有关规定。

2 ⑸ 橡胶膏剂每10cm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

菌。

 例1:复方南星止痛膏:橡胶膏剂

例2:徐长卿软膏的:【处方】丹皮酚1g,硬脂酸15g,羊毛脂2g,液状石蜡25ml,三乙醇胺2g,甘油5ml蒸馏水50ml

处方分析:1.基质:乳剂型基质——O/W型。 2.乳化剂:硬脂酸胺皂。 3.乳剂基质的制备:新生皂法。

4.软膏剂制备方法:乳化法。 5.未皂化的硬脂酸作为油相被乳化成分散相,并可增加基质的稠度。6.羊毛脂可增加油相的吸水性和药物的穿透性。7.液状石蜡和凡士林用来调节基质的稠度,增加润滑性。8.甘油:保湿剂。


相关内容

  • 外用膏药简介
    外用膏药简介 外用膏剂系选用相宜的基质与药物,采用适宜的工艺过程与制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有的对皮肤起保护作用,有的对皮肤或粘膜起局部治疗作用,也有的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
  • 20**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2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药剂学部分 > 第四章胶囊剂和丸剂 > 胶囊剂不需要检查的项目是() A.装量差异 B.崩解时限 C.硬度 D.水分 E.外观 正确答案:C,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 ...
  • 液体制剂中防腐剂选用的体会
    海峡药学 2009年 第21卷第3期 019995,线性范围:3~15mg#L-1),替硝唑为$A=010349C+010225(r=019997,线性范围:4~20mg#L-1) . 215 混合溶液的配制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取1个100 ...
  • 中药制剂分析期末重点复习归纳
    考试题型及分值: ①填空题1x10 ②单选题1x20 ③配伍题1x5x2 ④多选题2x10 ⑤对下列方法的画线部分做出解释(变相问答题)3题(共20) ⑥计算题3题(共20):一题必为杂质限量 第一章 绪论 ☆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内容(了解) ...
  • 合理用药知识100问
    合理用药知识100问 发布日期: 2010年09月18日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1.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西药(包括化 ...
  • 河南省基本药物增加品种1
    河南省基本药物增加品种 第一部分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一.抗微生物药 (一)青霉素类 1.氨苄西林舒巴坦(注射剂) ★(5)阿莫西林(颗粒剂) ★(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 (二)头孢菌素类 2.头孢拉定(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 3 ...
  • 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剂型设计的研究_夏海建
    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剂型设计的研究 1,2111,2* 夏海建,张振海,姚冬冬,贾晓斌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2.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摘要]化学 ...
  • 当归的药理作用_刘如秀
    2014年第27卷第11期 动态·研究进展 当归的药理作用* 刘如秀,刘 宇,汪艳丽,彭 杰,刘金凤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53 [摘 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当归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归纳分析,对当归的药理作用进行 ...
  •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用药原则 儿童用药应慎重选择,不可滥用,必须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尽量不用,用一种能解决的就不要用两种,合并应用几种药物时应注意避免由于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毒副反应或药效相抵消的问题:用口服剂能解决的 ...
  • 生物医药专业英语词汇
    Vazymebiotechco,.ltd. 生物制药专业英语词汇 A absolutelethaldose;LD100绝对致死剂量 absorptionrateconstant吸收速率常数 acceleratedtesting加速试验 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