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原文 - 范文中心

[温病条辨]原文

06/11

1、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

2、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3、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

4、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5、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

6、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8、湿温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9、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10、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11、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

12、《金匮》谓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此热少湿多,阳郁致病之方法也。瓜蒂涌吐其邪,暑湿俱解,而清阳复辟矣。

13、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

14、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15、但热不寒,或微寒多热,舌干口渴,此乃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五汁饮主之。

16、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

17、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兼秽,舌浊口气重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18、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19、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

20、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

21、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22、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23、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24、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25、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26、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27、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28、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瘛疭,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

29、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

30、阳明温病,实热壅塞为哕者下之。连声哕者,中焦;声断续,时微时甚者,属下焦。

31、阳明温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32、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

33、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34、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35、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脉洪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6、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清燥汤主之。


相关内容

  • 伤寒论--伤寒例
    伤寒例[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 ...
  • 1.医古文考试大纲
    医古文考试大纲 (摘自<广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大纲>,广东省中医药局编印,2004年) 一. 目的: 掌握阅读古医籍的方法,培养理解中医药古文献文意和读出其学术信息与学术价值的能力.并从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医史文 ...
  •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 ...
  • 家庭主妇眼中的经方中医
    家庭主妇眼中的经方中医 作者:竖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8059 更新时间:2009-4-21 中医复兴,经方先行 经方复兴,人人有责 推广经方,我有永不退转之决心 终其一生,将尽己绵薄之力宣传 我是一个100%的家庭主妇,家有 ...
  • 20XX年吉林通化市事业单位招考笔试试题
    2014年吉林通化市事业单位招聘298人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 1.下列哪项是我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的科技成就( ). A. 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 ...
  • 勤求古训_观舌善诊_姜树民教授脾胃病舌诊经验_韩雪_姜树民
    20134012·2435· 勤求古训,观舌善诊 ---姜树民脾胃病舌诊经验 韩雪,指导:姜树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摘 要:舌诊作为中医重要的诊疗手段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姜树民教授熟读经典,勤求古训,结合长期临床经 ...
  • 解表药歌诀
    辛温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表证. 麻黄汤(麻黄9 桂枝6 杏仁6 甘草3)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桂枝9 芍药9 甘草6 生姜9 大枣3枚)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 ...
  • 中医护理:食管癌中药治疗
    1)痰气交阻证. 主证:吞咽梗阻,胸膈痞满,情绪舒畅时可稍减轻,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细而滑. 治法:理气降逆,燥湿化痰. 方药:旋覆代赭汤(<金匮要略>),旋复花10g (包煎),代赭石15-30g ,人参10g , ...
  • 医痴叶天士:通络止痛要法
    关键词:叶氏通络止痛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乃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即是叶 ...
  • [中国医学史]试题
    <中国医学史>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