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中传清史]阅读答案附翻译 - 范文中心

[于敏中传清史]阅读答案附翻译

03/14

《于敏中传阅读答案》翻译清史稿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

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

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 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

擢兵部侍郎。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归宗持服。逾年,起署刑部侍郎。二十三年,嗣父枋

殁,回籍治丧。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

恝然①赴官”。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诏原之。 二十五年,命为军机

大臣。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三十年,擢户部尚书。子齐贤,乡试未中试。诏以敏中

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

人。 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

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

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 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三十九年,内监

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

敏中嘱托府尹蒋赐棨。上面诘,敏中引罪,诏切责之曰:“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

即当据实奏闻。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

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

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例,领以世职。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

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部议革职,诏从宽留

任。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勚,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

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于

敏中传》 有删节) 【注】恝(jiá)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 4.对下列句子

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典山西乡试 典:主

持,主管 B. 领以世职 领:引领,引导 C. 过失可原 原:

原谅,宽恕 D. 病喘,遣医视 病:生病,患病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

祀贤良祠/谥文襄 B.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C.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

祀贤良/祠谥文襄 D.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

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 B.于敏中因为嗣父去

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

朱嵇的弹劾。 C.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

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 D.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

的心意。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

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5分) (2)今事垂成,敏中乃

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5分)4.B(领:领受,接受) 5.A

6.C(朝廷是考虑到于敏中在朝为官很久,为官清廉于文无据。) 7.(1)大学士刘统勋认为

这不是施政要领(政治上重要的事),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

和刘统勋全力(尽力、极力)争论,于是(朝廷)任命于敏中作为正总裁,主管这件事。(采

分点:政要,古今异义词,翻译出施政要领等意思1分;寝,搁置1分;善,意动用法,认

为„„好1分;主,主管,主持1分;句意1分)

(2)现在大事将要完成,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福泽有限,不能接受我的深厚的

恩情,他难道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采分点:垂,将要,接近1分;乃,竟然1分;

是,这或翻译出判断句式1分;宁,难道1分;句意1分) 【译文】 于敏中,字叔子,

是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第一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因为文章才华被清高

宗知晓(了解),在懋勤殿当值,朝廷下诏让他抄写华严、楞严两部佛经。多次升迁做官到侍

讲,主管山西的乡试,监督山东、浙江的学政。 乾隆十五年,于敏中在上书房当值。多

次升迁做到内阁学士。乾隆十八年,他又去督查山东的学政。被提升做兵部侍郎。乾隆二十

一年,为亲生父亲守孝,回归自己本宗守孝。过了一年,被征召做刑部侍郎。乾隆二十三年,

过继的父亲于枋去世,他回家治丧。不久,于敏中的亲生母亲去世,他没有上报给朝廷。御

史朱嵇上疏弹劾于敏中“两次的亲人丧事,他蒙骗混为一谈,毫不在意地去做官”并且说“朝

廷的大臣和地方的官员不同,不应该夺情让他们做官”。皇帝下诏原谅了他。 乾隆二十

五年,于敏中被任命做军机大臣。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乾隆三

十年,他被提拔做户部尚书。于敏中的儿子于齐贤,参加乡试没有考中。朝廷下诏因为于敏

中长时间在内廷当值,仅有一子年龄已经到了壮年,特别加恩按照尚书的品级授予他荫生的

身份。又因为于敏中的正室之前已经去世,特别加封他的妾张氏为淑人。 乾隆三十八年,

于敏中晋升做文华殿的大学士,还像以前一样兼任户部尚书。当时朝廷下诏书征求散失的书

籍,安徽学政朱筠请求开局搜求永乐大典中的古代书籍。大学士刘统勋认为这不是政治要务,

想要暂时搁置他的提议。于敏中认为朱筠的奏议很好,和刘统勋极力争论,于是朝廷任命于

敏中担任正总裁,主管这件事。 于敏中作为军机大臣很长时间,和朝外的官吏接触很多,

通报消息。乾隆三十九年,太监高云从泄露朱批的道府记载,被交给大臣审问治罪。高云从

说于敏中曾经向他询问过记载的内容,等到高云从买地涉及到诉讼的时候,他曾经请求于敏

中嘱托府尹蒋赐棨。皇帝当面诘问于敏中,于敏中承认了罪过。皇帝下诏书深切地责问他说:

“内廷的大臣和太监有交涉,有一句话说到私人的事情,立即应当据实上奏使皇帝听闻。我

正要嘉奖公正的人,重重地治你们这些人的罪过,怎么肯转而责怪那些参奏的人呢?于敏中

你在我的身边服侍有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我为了这个原因隐忍着吗?于敏中你每天都被

我召对,我什么话不和你说?怎么还至于转而向太监去探查询问消息?自从川省用兵打仗以

来,你于敏中做事有功劳。大功告成的时候,我想要像张廷玉那样的例子,让你领受世代的

职位。现在大事就要成就,于敏中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是你的福泽有限,不能领受我的深

厚的恩德,难道还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后悔吗?免于治理你的罪过,交给部里严格的议罪。”

部里商议是革职,皇帝下诏从宽处理,留任。乾隆四十一年,金川被平定,朝廷下诏嘉奖于

敏中的辛劳,过失可以原谅,仍然让他在功臣之中,赐予他一等轻车都尉的官职,世袭罔替。

乾隆四十四年,于敏中得了喘病,朝廷派遣医生看视,赐给他人参。于敏中死后。朝廷特意

下诏书体恤,按照惯例拜祭安葬,在贤良祠祭祀,谥号叫文襄。


相关内容

  • 清史稿·吴琠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确山知县.县遭明季流寇残破,琠拊流亡,辟芜废,垦田岁增,捕获盗魁诛之.师下云南,县当孔道,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康熙十三年,以卓异入 ...
  •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经学正统与文学馀业 我们在研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清代的考据学家在他们的小学训诂著作中所引用的材料,几乎遍及先秦两汉经史子集各种著作,但所引的唐宋诗词则屈指可数.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在经 ...
  • 梅英疏淡?-?于敏的工笔人物画
    梅英疏淡 - 于敏的工笔人物画 于敏,女,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后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学习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课程,专攻人物画,是我国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何家英最得意的弟子和研究生.曾任大型文学刊物<时代文学>杂 ...
  • 20**年高考作文素材: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 ...
  • 邓稼先教学反思
    邓稼先教学反思一: <邓稼先>是篇人物传记,课文以小标题形式叙写了邓稼先的光辉事迹,篇幅较长,该怎样讲授这篇课文呢? 如果按照传统讲法,一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讲,泛泛而谈,学生会有多少收获?于是我想就解决两个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 ...
  • 马相伯.马建忠兄弟的籍贯问题
    曾经无处安放青春的故乡 --马相伯.马建忠兄弟的籍贯问题 文/邱隆洪 前不久,镇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镇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编辑出版了<侨海镇江人>一书,记载了48位或祖籍在镇江.或出生在镇江.或长期工作在镇江的侨海骄子,其中排在第 ...
  • 蒋介石的自我角色定位:圣贤 豪杰 革命领袖
    在蒋介石阅读史上,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对各国革命史及与革命有关的书籍,怀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时间大约从1925年一直持续到1935年前后.蒋先后看过<俄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土耳其革命史>.< ...
  • 齐桓公见小臣稷阅读答案翻译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
    齐桓公见小臣稷阅读答案翻译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 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 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 ...
  • 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一: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二:问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问题.(12分)问 说(节选)(清)刘 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
  • 20**年12新版四六级之题型变化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分析 从2013年12月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现有的四六级考试做出适当调整.与改革之前相比,调整之后的四六级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完全相同.改革之后,四六级考试的试卷题型及相关分值比例和考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