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人文环境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亚洲的人文环境教学反思

11/10

反思一:亚洲的人文环境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区域地理知识,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上还比较陌生,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地理区域类型外,还应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的培养。最终让学生自己能读图分析四大地理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等方面的特点。读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首先要通过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把界线A说成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界线B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界线C是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效果会更好,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位置分布更加明了清晰。但是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出现不理解界线A的划分,而且这个季风的依据比较抽象,也忘了在课堂上讲相关的山脉。而对于界线B、C主要让学生自主找出划分的依据,而对于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也通过在相关活动中完成,大部分重点班的学生还可以回忆起相关学过的地理意义。总的来说,本节课重点的内容多,但是难点不多,比较容易理解。

反思二:亚洲的人文环境教学反思

亚洲的人文环境是属于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本学期学生初次接触区域地理,学习地理的方法要求有较大转变。怎样学习区域地理,老师应该在方法上多给学生以指导。一般地讲,综合性与差异性是区域地理的两大主题,要完整的理解掌握该区域的特征,就得一方面要归纳出该区域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这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区域相比较而显示出来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出该区域内部的差异性。显然,教师只把这些抽象的方法说教给学生,学生肯定越来越糊涂。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集体研究亚洲某一方面的问题,这种研究当中既要归纳共性又要突出个性,学生们实际上已经在按照综合性与差异性两方面来研究区域地理了,但是学生在进行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是体会不到的。为了让学生自己体会出这种研究方法,最后又安排了小组汇报活动,这个汇报活动不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种研究区域地理方法的演示,因为把这些成果集中放在一起的时候,同学们就会明白要想全面整体理解亚洲的人文环境,就得从诸如人口、文化、经济等这些方面归纳出共性,同时也知道这些共性是在比较各个国家不同的人文环境基础之上得出的。这样学生既实践了研究区域地理的方法,又锻炼了地理信息资源收集、处理与总结的能力,同时集体学习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发展了学生们之间的交往能力,突出了学生之间学习品质的差异性,让他们在活动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应作好学生的勤务员、服务生,关心各组的研究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在成果汇报活动中,要控制好各小组汇报的时间,尽量让每组同学都有汇报的时间和机会,以保护好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亲临到个小组,询问他们的讨论情况,以便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评价时,做到多元化、多标准、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把态度与成绩、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小组内外、成员之间、师生之间结合起来进行立体评价。

反思三:亚洲的人文环境教学反思

关于亚洲的气候特点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通过看图来解决。气候的复杂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两个特点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获得这个结论。而对于影响气候复杂的因素主要让学生先回忆影响气候的因素,通过日常生活的感受来回忆然后通过读图和相关的例子来总结这些因素,大部分学生可以总结得出来。而对于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的理解,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是难点,所以简单介绍海陆是存在差异,并不涉及到高低压的风向流动,在八年级该内容会逐步加深。对于亚洲的人文环境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的感受来加强学生的认识,通过相关的图表来呈现知识,对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因为人口的知识点过于注重计算导致文化部分的时间安排不够。

初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个区域地理知识,本课内容是在前面中国总论知识中接触过的,因此在难度上不是特别大,重点是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来,并学会运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知识。但是新教材比旧教材减少了很多内容,将注意的重点集中在地形、气候及其一些简单的人文环境上,所以在该节的内容设计上增加了人文方面的内容,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图片和图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理解、概括总结、讨论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比如增加了南方和北方的饮食习惯、运动爱好等等,通过一些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反思四:亚洲的人文环境教学反思

人文地理从教材内容上看比自然地理简单得多,而且很多学生认为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好学,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比如从平时的做题中就可以看出来,直接问课本中的知识时,学生能回答上来,但试题微微变动,考察内容相同时,学生就不容易回答出来。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死板,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灵活运用的效果。

我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1、教师备课充分搜集材料,充实知识储备,把握课标精神,吃透教材内容,预设教学过程。

2、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必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课前提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去调查、访问。

3、课堂上要让学生多提问。人文地理图比较多,内涵丰富,课堂上要注意让学生对图表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

4、课后反思: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不足和闪光点都记录下来有利于以后改进。第二方面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对每节内容回顾,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每章结束以后再把本章内容进行知识整合,形成网络达到对本章内容的融会贯通。


相关内容

  •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案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 (2)重点与难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3)教学准备: 课件 学习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的生长和繁殖来 ...
  • 西南交通大学公管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百年交大一所年轻的学院,是培养和造就从事行政管理.社会事业管理(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国际经济.教育经济与科技管理等领域专 ...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反思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 ...
  • 英语新课标
    历经十年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更加突出,进一步 ...
  • 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
    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己平时上课,以及听了许多优秀同事讲公开课,我真切地 ...
  •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当代教育科学 2005年第20期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罗儒国 摘要: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 ...
  • 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反思
    反思一: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反思 这是自己第一次讲这样的课,当看到那么多的老师坐在后面时,说实话,我的头脑中轰的一声,然后就是空白.十分感谢王校长.李主任和刘老师对我的鼓励与包容. 这节课备了有一段时间,李主任亲自帮我一点点解析文本,理清思路 ...
  •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文学文化-论文中心
    2001年度的中国文艺理论虽然依旧保持着世纪之交特有的活跃状态,但就其关注的问题而言,理论的创新意识正在相对减弱,长期困扰理论界的当代文论的体系建构等问题始终得不到令人满足的解决,传统的理论范式和话语系统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效力,而新的理论格 ...
  • "智慧教育"在校园
    摘 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应该是"有智慧"的教育,本文从打造"智慧型"教师队伍.开设智慧课程.构建智慧课堂.开展智慧德育活动.创造智慧校园五个方面阐述了"智慧教育"在 ...
  • 教学反思该反思什么
    教学反思该反思什么 作者:陈廷海 向-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2013.2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13-2-21 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他的发展则需要用心去努力达成.其中,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