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三单元教案(鄂教版语文) - 范文中心

六上第三单元教案(鄂教版语文)

04/07

第三元整组备课

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围绕“爱在人间”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献给老师的花束》赞扬了人间至真至纯的师生情谊;《爷爷的芦笛》写芦笛给强强带来的欢乐, 芦笛给强强带来的坚强与勇敢,展现了人世间至真至诚的亲情;《祝你生日快乐》讲述了作者与他的妈妈关心约翰并为他庆祝生日的事,赞扬了人世间至善至美的友谊之爱。学习这组课文,要注意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4、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提炼、总结出好的读书方法。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单元课时安排:

7.献给老师的花束 2课时

8.爷爷的芦笛 2课时

9.祝你生日快乐 2课时

诗词诵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课时

语文乐园(三) 3课时

课题 7.献给老师的花束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境。

2.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师生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德育目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师生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一、谈话导入单元整体内容。

1.师: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爱的话语,最感人的故事是爱的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单元,去领略一下爱的真谛。

2.学生自读第三单元课题及导读,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目标和方

法。然后自读第七课《献给老师的花束》。

二、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查一查文中不懂的词句。

(3)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诗歌讴歌了老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而无怨无悔的精神,再现了老师时时处处关心学生,教育学生的情境,并借盛开在山野的“勿忘我”赞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的辛苦辛勤培育与无私关爱的感情。)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查自学生字(听写生字)和读书。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课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地讲讲老师献身教育事业而无怨无悔的崇高品质。

第二部分:(2自然段)用具体的事例再现教师关爱教育学生的情境。

第三部分:(3自然段)写学生给老师献花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敬爱之情。

第四部分:(4自然段)写老师高尚的品质给学生的人生带来的启迪。

四、作业:

1.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 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一、.精读诗句,体会感人师生情。

学习第一节,感受老师对工作的热爱。

1.同学们,刚才大家初读了全诗,深深感受到全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爱”。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一节,看看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能读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

2.学生自读第一节,边读边想边勾画重点语句,并在关键词语下做记号,写批注。

3.指名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将体会到的感情出来。

学习第二节,具体感受浓浓的师爱。

1.自读第二节,看看诗中回忆了老师关爱学生的哪几件事。

2.概括出三件事。()

3.指名朗读第一件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4.交流想像,激发情感,练习朗读。

5.读第二件事,说说“无声的语言”传递怎样的千言万语。

6.读第三件事,体会老师说的话,并指导朗读。

学习三四节,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爱。

1.自由读三四节,勾画体现学生热爱老师的语句并作批注。

2.重点交流学生为什么送老师“勿忘我”?联系课文说说老师和勿忘我有哪些相似之处?再次体会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3.想像轻轻地,默默地给老师送花时,学生在心里回对老师说些什么?

4.指导感情朗读三四节。

二、再读全诗,集中体会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赞美和感激之情。

三、联系实际,深化感情。

1.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的老师一定也像诗中的老师一样关心你,爱护你,你能也像作者一样选几件让你难忘的事用“记得”说一说吗?

2.学生自由练说,全班交流。

四、小结全文,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7 献给老师的花束

课题 8.爷爷的芦笛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背诵描写环境的有关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海水就长不大的”含义,明白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接爱实际锻炼,才能健康成长的道理。

2.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了解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德育目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

2.了解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出示课件: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想听吗?

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听爷爷吹芦笛的时发出的美妙声音。因为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读《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整体入手,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查一查文中不懂的词句。

(3)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 (本文通过记叙爷爷的芦笛声为强强驱赶海边风雨交加的夜晚给他带来的恐惧并使他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教育我们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接爱实际锻炼,才能健康成长的道理。)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查自学生字(听写生字)和读书。

三、再读课,理清文章的脉络: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讲在强强的想象中爷爷的小闸屋和笛声给他带来的快乐。

第二部分:(2——6自然段)讲强强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并拉着爷爷做了一支芦笛。

第三部分:(7——13自然段)讲强强独自一个人在遭狂风巨浪袭

击的小闸屋里过夜,并懂得了爷爷说的话的含义。

四、作业:1.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 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研读课文,深入思考

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过度:悠扬的芦笛声是在哪一段提到的?

2.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第一次芦笛声是强强亲 耳听到的吗?(不是,是想象的)你从哪知道的?(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好玩在哪里?谁来读一读。

3.小结过渡:在美丽的大海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丛里,和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起做芦笛、吹芦笛,这样的生活多么令人?……(羡慕、渴望、盼望着去看一看、玩一玩)强强对爷爷的小闸屋充满了(向往)。

二、学习第二次芦笛声

1.过渡:让我们先来学习文中提到的第二次芦笛声。转眼就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爷爷的小闸屋,看,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有关句子。

3.集体交流。

(1)、出示“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拂过强强的脸颊。”感受到:海水是——海面是——海风(柔和温润)

(2)、我想强强一定和大家发出了一样的感叹。该做更有趣的事了。齐读4-6小节。

听到了清脆的芦笛声。真的跟爷爷一起做芦笛、吹芦笛,强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板书:高兴)

三、第三次芦笛声

师述: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觉短暂,刚才还和爷爷一起吹芦笛、看海鸟,转眼夜晚已经来临了,爷爷说:“……”强强是怎么说的?(“放心吧,爷爷,我不怕。”)

1、你能想象一下强强说这话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吗?

真棒!你说此时的强强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十分地——(勇敢,英勇,胆大……)

2、我们可不能光听他说的,要眼见为实,瞧瞧晚上发生什么了?找出相关句子体会。

四、总结全文,提升认识: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不同的笛声,先写了强强想象中的大海和笛声;然后写了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海和笛声给强强的感受;最后写了漫漫黑夜里,风涛里的笛声。这些笛声对强强和我们来说,带来了什么?给予什么?懂得了什么?把你读懂了的,感悟到的写下来。

板书设计: 8、爷爷的芦笛

        大海    心情

        悠扬    美丽      向往

        清脆   柔和 温润    快乐

        奇特   狂怒

  恐惧 → 勇敢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课题 9.祝你生日快乐 课型 讲读课文 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对约翰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写法,并从中体会出“我”和妈妈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受到爱的教育与感染。

德育目标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写法,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1.生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读通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哪些内容让你感动?

三、检查初读,了解学生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正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师生一起理出“初次相见”,“逐步相知”,“最后相好”的层次。

4.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段,勾画体现约翰穷酸的句子和同学们的表现,写批注。

2.全班交流。

(1)交流描写约翰的句子,体会约翰的可怜。

联系课文理解“窘迫”,“尴尬”,“寒酸”

(2)交流同学们的反映,感受大家对约翰的歧视和排斥。

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并现象他们回说些什么?会怎样嘲笑他?

(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4)研读“我”对他的态度。

抓住“屏住呼吸”体会我当时的紧张,感受我对约翰的冷淡。

2.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充分体会到面对寒酸的约翰,我的态度和同学们没什么两样,都很幼稚,不懂事,缺乏同情心。为什么后来我的态度发生了那么大的转变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含义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教学生成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决定跟他交朋友,勾画油有关语句。

2.读后交流,了解“相知

”过程。

抓住“看看四周”,“低声”体会我当时的内心。

三.细读第三段。

1.导入:与约翰真正接触后,我决定做他的朋友,那么“我”会怎样对待约翰呢?

2.指名分角色读11—15自然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看能听出什么?

3.交流听后的感受。

1)“为什么别人总是欺侮约翰呢?”-同情,抱不平(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总是”“欺侮”)

2)“妈妈,明天是约翰的生日,我担心他什么也得不到。……谁也不会关心他是不是过生日”——真诚关心,希望约翰快乐。(

3)“他的生日会无声无息地俏然溜过。”(伤感惋惜痛苦)

4)“我长这么大第一认为妈妈的话错了。”——悲观,认为妈妈只是宽慰“我”。

4.小结:简单朴实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那颗虽幼稚但充满同情,充满关心,充满真诚的爱心。看来,我们在读书时不要放过这些语言、心理的描写,它会带我们走进人物的真实世界,让我们感受人物的真实情感。

5.带着你们的这些感受、体会,再来读这一部分。

6.当我担心无人给约翰过生日时,妈妈只是吻着我说:“别担心,一切都会好的”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默读16—21自然段。读后交流。

7.精读妈妈到学校给约翰过生日的场面,感受浓浓的母爱。

1)妈妈是怎样出现在教室门口的?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2)约翰有什么反映呢?

联系课文理解“不知所措”对比:约翰非常惊讶。

约翰仿佛像一只被捕获的小鹿一样惊慌不知所措。

设想:约翰会说什么?妈妈会怎样说呢?

3)假如你是约翰,此时此刻,你意想不到地听到了唱给你的生日歌,看到了送给你的精美的生日蛋糕,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4)结合前文,教师对文中的妈妈进行小结。

四.讲读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思考回答为什么我认为妈妈送给约翰的生日蛋糕是最美味可口的?

2.深情诵读排比句“但每当……就会想起……想起……想起……想起”。

五.感情延伸,深化教育。

1.回顾全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课堂练习:

当你听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时,你想到了什么?仿照课文最后一段话,写一写。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 教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在诵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相思感情。

3.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大意。

2.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简介陆游及有关的背景知识。(见教参)

二、学生自由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所描写的意境。

三、合作探究,感悟诗意。

1.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教师补充诗中词的意思)。

2.同桌互相说一说诗所描写的画面。

3.讲一讲这首诗的大意: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滚,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直插云霄。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南宋军队恢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

四、再读全诗诗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黄河实际长一万多华里。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夸张、化静为动,使人感到景物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

五、总结、

  ①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百姓的同情。)

③背诵这首诗。

六、总结。

  ①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百姓的同情。)

③背诵这首诗。

语文乐园(三)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年龄的别称,激发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2. 学会抓住句中关键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3. 读懂名人名言,体会爱的力量伟大。

4. 读懂短文主要意思,了解读名著的好处及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并从中学到根据不同内容分段介绍的写作方法。

5. 口语交际“请理解和支持我”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父母经常沟通交流,观点不同时,更应学会有礼貌,主动大胆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想方设法用语言打动方面理解和支持自己。

6. 本次习作是写建议书,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写建议书的方法和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建设等情况,发现不足,用建议书的形式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读名著的好处及方法。

2.口语交际训练学生与人交流时能主动大胆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初步了解并掌握写建议书的方法和作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一读,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读一读,记一记。

一、读一读,

1.创设情境,引出人的年龄有很多说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2.多形式读,读准字音。

3.默读思考: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不同的年龄吗?

4.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补充及介绍。

5

.小结:这样称呼年龄并非随便而说,都是根据所在的年龄特征进行指代称呼。像这样的称呼还有不少。你知道还有哪些年龄的别称吗?

6.打乱顺序,读中记忆。

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读第一个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惊奇”“情不自禁”来思考。

2.回顾课文内容,联系课文说说强强是在什么时候说的这句话,当时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

3.读出强强当时的心情。

4.同法读第二句,体会帕米拉太太当时的心情。

5.小结:丰富的情感可以用多个词来形容,表达,抓住关键词语就能体会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反复练读,直到通顺为止。

2.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合作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3.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4.指导朗读,读出韵味,并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短文,回答问题。口语交际。

一、读一读。

  1.自由读文,了解主要内容。

  2.组织交流,了解读名著的好处和方法。

  3.再读短文,思考:读名著有哪些好处?我们该如何读名著?

  4.学生交流,重点理解茅盾的话。

  5.交流自己平时是怎样读名著的?学了这篇短文,受到什么启发?

  6.课堂练习:指定一篇文章,试着按此方法读这篇文章。

二、口语交际

训练目标: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父母经常沟通交流,观点不同时,更应学会有礼貌,主动大胆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想方设法用语言打动方面理解和支持自己。

训练重点:

交流时落落大方,表达清楚。  

教学准备:

课前先了解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哪些矛盾,尤其了解学生那些正确但得不到父母支持的想法。

教学过程:

1.定向导入,引起学生回忆曾经与父母之间存在着哪些矛盾,尤其是那些正确但得不到父母支持的想法。

2.将矛盾进行归类。

3.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让学生讲述清楚。

4.情境再现:老师扮演家长的角色,故意刁难学生,让学生如同在真实生活中一样,动脑筋想办法来说服“家长”。

5.引导总结“劝说”的艺术和技巧,让学生明白“摆事实,讲道理,用真情”是最好的劝说方式。

6.四人小组进行演练,教师巡视辅导。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作文练习学写建议书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写建议书的方法和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建设等情况,发现不足,用建议书的形式写下来。

指导重点:

讲清格式要求,内容合情合理。

作前准备:

布置学生到学校走一走,看一看,访一访,做个校情调查。

教学过程:

. 学生汇报交流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最满意的是什么?有哪些地方不够满意?激发学生交流欲望。

二.师生共议,征集“金点子”。

三.学写建议书。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学习例文,看清格式,了解写作方法。

   3.梳理建议内容,自由写建议书,教师巡视辅导,了解情况。

   4.全班评议几分有代表性的建议书,再次强化写作要求。

   5.互相评议修改,看看是否表述清楚明白。

四.誊写建议书。课后可交给相关领导。

五.拓展练习:

   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生活情况和社区工作情况,如有地方需要改进,再写一份建议书。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
  • 上天梯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上天梯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们都知道,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们的备课检查只注重数量方面,而忽视了它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合作性,使备课成了机械的教案抄写,费时低效,劳民伤财,对上好课基本 ...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执教者:西江中心小学覃新凤 教学目标: 1.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 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 ...
  • [中学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研究与探索]课题总结报告
    <中学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研究与探索>课题总结报告 吴雅琴 执笔 一 .导言 本课题于1999年被批准为校级课题后,语文组全体同仁即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研究中去,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教材的不同文体,在初高中各个年级开展实验研究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语文教学,尤其是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人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良好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教育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有益的课堂呢?下 ...
  • 语文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主题备课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案 王瑞琴 (六年级上册) 河曲县开元路学校 河曲县开元路学校主题阅读二单元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备课人------------------ 第二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月亮 我眼中(心中)的月亮 教材解读: 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可以写自己对月亮的观察或中秋赏月的情境,也可以自由发挥,写一写未来的月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可以写在月球上的生活.写作范围 ...
  •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结 题 报 告 课题:<以文本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研究进度的加快,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更多的政策和支持投入到教育中去.教育政策的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素质 ...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_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2
    1.4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教材分析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 "假如我变成 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 ...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苏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由课文三篇组成:<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微笑着承受一切>讲的是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伤痛和残疾,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精神.<雪儿>讲了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