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 范文中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

06/14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3、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法:演示法、归纳法、启发法。

学法:操作法、总结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法。 教具: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方格纸、直尺、三角板、小棒、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思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吗? 生齐答:喜欢!

师: 喜洋洋今天想和我们一起上课,首先喜洋洋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1)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请同学们具体说一说哪部分是长方形?哪部分是正方形?生回答:嘴、脖子、胳膊、身子、腿是长方形。头、手、脚是 正方形。 师:(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1:桌子、凳子、黑板是长方形。 生2:地板砖、手帕是正方形。 生3:铅笔盒的面。

生4:教室窗户上的玻璃表面。„„

师重点强调某一物体的面,例如桌子的面、凳子的面、黑板的面等。有些学生找的物体的面是近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应强调“有些”,例如有些铅笔盒的面是长方形的等。只要学生回答的正确或接近正确就应给以不同方式的鼓励。例如“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眼力真准,你表述的很完整等等。

2、小结导入: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前边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师:(3)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按要求操作:(课件出示)

1、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边摆边说,你分别用了几根小棒。 3、动脑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4)量一量,折一折,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生: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生1:上边、下边都是8厘米,左边、右边都是4厘米。 生2:上边、下边都是7厘米,左边、右边都是3厘米。 生3:上边、下边相等,左边、右边相等。

师:上边、下边我们叫做对边,左边、右边也叫做对边。所以我们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接着课件出示: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吗? 生独立操作后上台演示。

师再演示一边重点强调两边重合。(接着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的角,你能发现什么? 生1:4个角都与三角板(或直尺)的直角相等。 生2:4个角都相等。 生3:4个角都是直角。

接着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二)归纳自主探究的方法 1、学生自己归纳探究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的? 生:用数一数的方法。

师: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的? 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

师: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的? 生:用比一比的方法。 师:我们刚才用数一数的方法可知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用量一量或折一折的方法可知长方形对边相等,用比一比的方法可知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师边总结边课件出示) 数一数:4条边4个角 量一量:对边相等

比一比:4个角都是直角

(三)合作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用刚才的方法来探究正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好吗? 生:好! 1、(课件出示要求)

探究方式:小组合作交流。

探究方法: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 探究时间:三分钟。

探究内容:①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②量一量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折一折) ③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正方形的角, 你能发现什么? 2、小组合作交流。(4人一组,由组长负责) 3、小组代表汇报。

生1:我们组认为: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一样,4个角都是直角。 生2:我们组认为: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师:(对于以上答案都要给予肯定)谁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生上台演示。

师再演示一遍重点强调4条边都重合。

接着用课件进行演示,进一步验证学生们合作探究的“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四)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进一步探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谁能完整地告诉大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学生总结。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长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并且4条边都等); 4个角都是直角。

3、比一比,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点?(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4、过渡语:懒洋洋被灰太狼和红太郎抓走了,你能想办法救出懒洋洋吗? 师:好,请同学们帮喜洋洋勇闯每一关,成功救出懒洋洋! 二、 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我会填:(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强调学生把题读完整,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1、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1、正方形有(4)条边,(4)个角;(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师对回答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鼓励,例如“你真棒!”“第一关你已成功闯过!”“你真是小勇士”等。接下来请同学们巧夺第二关:慧眼识图,眼疾手快!(课件出示) 第二关:慧眼识图,眼疾手快!

判断下列各图是不是长方形、正方形?

形式:采取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同桌一人回答“是或不是”,一人判断“正确或错误”,个别地方教师适当要求学生说:“为什么?”例如图5为什么不是长方形?等。 师在学生回答完毕后,说:“能独立闯过这一关的同学给自己以掌声鼓励。”生拍手说:“嘿!嘿!我真棒!”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胜利闯过两关了,还想不想继续闯关? 生:想!

师:那么请同学们接着挑战第三关:手脑并用,心灵手巧!(课件出示)第三关:手脑并用,心灵手巧!

1、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

形式:找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判断。 2、我能用小手摆出漂亮的图形。

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①学生独立用小棒拼摆。

②上台演示,并说说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③评价:小手真巧!思维真明了! 3、我能用小手画出美丽的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①学生独立用彩笔在方格纸上画。 ②上台展示作品。

③评价:色彩多鲜艳!大小多匀称!线条多专业!

4、我会动脑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①学生独立折。 ②互相帮助折。

③找个别学生演示折的过程。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智取第四关:团结协作,智中取胜! (课件出示)

第四关:团结协作,智中取胜! 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 形式:小组合作交流。 要求:先具体指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再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

生1:长方形有4个,正方形有3个。 生2:长方形有6个,正方形有3个。 师:同学们到底哪组数得对呢?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数对的同学给自己以掌声鼓励! 过渡语:同学们真聪明!连闯4关,小刺猬“咕咚”都想问候大家了:“你们学的快乐吗?

生:快乐!

师:为什么快乐?

生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生2:我学会了用数一数、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生3:„„ 生4:„„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从你们那里也学到很多知识,我也很快乐,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 4条边4条边

对边相等 对边相等 并且4条边都相等 4个角 4个角

都是直角 都是直角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设计是粘近学生生活的,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教室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在探求新知时是让学生先猜想长方形对边可能有什么特征,再让学生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猜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再在班内交流,可以加深对长方形特征的认识。在探究出长方形的特征后再探究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方法的再一次迁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设计和反思

徐沟东北坊学校

张玲玲 2011.11


相关内容

  • 小学中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_课题
    小学中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 椒江区海门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家庭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必 ...
  • 活动中知理---[几和第几]教学反思
    活动中知理 --<几和第几>教后反思 <认识几和第几>这节课是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几"表示物体有多少,指的是一共是多少的意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白坡小学 席争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的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 .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 ...
  • 二上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 ...
  • 二年级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 ...
  • 职业技能实训作业封面(打印)
    宜宾电大职业技能实训(一)作业册 教学点:宜宾电大 专 业:学前教育 年 级: 学 号:姓 名: 15春学前教育 [1**********]98 赵宇琴 作业日期2017年11月22日 幼儿观察记录 串项链 区域活动开始啦!明明小朋友选择了 ...
  • 大队委演讲稿
    1.小学数学案例与反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 ...
  • 长方形面积教学反思
    长方形面积教学反思 长方形面积>教学反思(一)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活动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教师的作用是借助活动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发现.案例2中,三次不同的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学习本册教材要初步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图形的变换,理解乘法与面积的联系,体验统计平均数的必要性,以及能够列出简 ...
  •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