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初恋] - 范文中心

周作人[初恋]

12/02

那时我十四岁,伊大约是十三岁吧。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往杭州的花牌楼,间壁住着一家姚姓,伊便是那家的女儿。伊本姓杨,住在清波门头,大约因为行三,人家都称伊作三姑娘。姚家老夫妇没有子女,便认伊做干女儿,一个月里有二十多天住在他们家里。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宅的老妇感情却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事,仍旧推进门来游嬉。伊大抵先到楼上去,同宋姨太太搭讪一回,随后走下楼来,站在我同仆人阮升公用的一张板桌旁边,抱着名叫“三花”的一只大猫,看我映写陆润痒的木刻的字帖。

我不曾和伊谈过一句话,也不曾仔细地看过伊的面貌与姿态。大约我在那时已经很是近视,但是还有一层缘故,虽然非意识的对于伊很是感到亲近,一面却似乎为伊的光辉所掩,开不起眼来去端详伊了。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了的性的要领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

我在那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每逢伊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地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的迷朦的喜乐。并不问伊是否爱我,或者也还不知道自己是爱着伊。总之对于伊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并且愿为伊有所尽力,这是当时实在的心情,也是伊所给我的赐物了。在伊是怎样不能知,自己的情绪大约只是淡淡的一种恋慕,始终没有男女夫妇的问题。有一天晚上,宋姨太太忽然又发表对于姚姓的憎恨,末了说道:

“阿三那小东西,也不是好东西,将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去做婊子的。”

我不很明白做婊子这些是什么事情,但当时听了心里想道:

“伊如果真是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去救伊出来。”

大半年的光阴这样的消费过去了。到了七八月里因为母亲生病,我便离开杭州回家去了。一个月以后,阮升告假回去,顺便到我家里,说起花牌楼的事情,说道:

“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象伊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读周作人《初恋》杂感

一、           感情色彩

语言为感情服务

不少人认为,周作人的散文艺术之所以难以企及,就在于他做到了“平淡”,平淡是散文艺术的极境。如黄开发所说:其“貌似平淡”与实质的“不平淡”之间产生艺术张力。古希腊的均衡节制是周作人所欣赏的,他主张人的脸只需淡淡的表情,讨厌一切强烈的情感,认为那是狂热和虚华的东西。《初恋》便是这样一篇看上去平淡如水,而又柔软唯美的美文。平直的语言,自然的诉说,却又变得高雅而有韵味。

“那是我十四岁,她大约十三岁”一句轻描淡写,便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懵懂的年少时代,那些如花骨朵般美丽的日子。

“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寨的老妇感情却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事,仍旧推门进来”,孩子们的心灵是小的,用来盛放美好的东西已经足够了根本没有任何空间去理会大人们的利益纷争、勾心斗角,他们所想要的也只是单纯美好而已。

于是,她“抱着名叫三花的一只大猫,看我映写陆润痒的字帖”,寥寥几字,少女形象的单纯可爱便跃然纸上,没有浓情蜜意,没有卿卿我我,只是一种无所希求的快乐,对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便不自觉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

然而“自己的情绪大约只是淡淡的一种恋慕”,仅“淡淡”二字便把全文的感情烘托出来。语言是如此的淡,表达是如此的淡,可感情却在淡淡之中愈演愈深了。

“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去救她出来。”有一种“英雄救美”式的中国古典情结,年少的单纯,却又如此的笃定,看似荒唐却又如此的真诚,因为内心深处是绝不相信三姑娘会沦落为婊子的。有人说:只有这一句话,却有一种点到为止的感觉,他是不屑于说上一堆的。如果他写上一堆,那他就不是周作人了。这一句话即彻底的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

当听到三姑娘的死讯“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经典的结尾,表面冷,其实骨子里更热,周作人在二十年后在飞机上还与同行的人谈起三姑娘,谈论他的初恋。死亡也许更多时候是一种解脱。那个时代,那种环境,三姑娘成年后也许得不到更多的幸福,哪怕是平稳的生活,她与年少时离开带走的都是最美好的回忆,便再不怕受到伤害,与她与我都是件好事吧。

人们都说,“平淡冲和”是周作人一直没有放弃追求或者努力靠近的创作方向和心境。他的平淡不是不用技巧,相反是匠心独运,只是不露痕迹而已,周作人自己也很欣赏日本作家森鸥外与夏目漱石的文章,认为他们的文章“清淡而腴润”,也可以作为自评。

《初恋》标志着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精致极化到淡化——结构从封闭到散漫化——语言从雅致到絮语的转变。这篇看上去很淡的文章,就其写作背景而言,或许意义不仅在于回味过去了,它真正的高度潜藏在淡淡之后的思虑,他选择的是一种温和的淡化,力求用平和的语言向人们播撒新的思想。

二、           原因

(一)  成长经历

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家中排行老二,与排行老大的鲁迅性格有很大的差别。鲁迅的性格峻急、热烈而又冷峻,而周作人则比较安静、和缓、低调。因为鲁迅排行老大,是“承重孙”,所以责任心比较重,父母对他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期望值也高。周作人是老二,幼时得过天花,身体较弱,父母对他的要求就放松,对他的培养样也不像老大那么重视,两个兄弟在一块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有老大做主,他只跟在后面就行了,所以,周作人依赖性强,不太喜欢抛头露面。连鲁老太太都说:周作人因为排行老二,依赖性强,事事要依赖家里,特别是依赖老大。他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在他心里,家里的事都应有长兄负责,他比较自私。

(二)  自身性格

1、 性格安静、和缓、低调。

即使有偶然强硬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被激发出来的自卫性的决绝和反击。

2、 有一种“居家和尚”式的淡漠。

对亲情和世事都看得很淡,时时要把自己从所属的一切人事纠缠中解脱出来,遗世独立,以获得一种逍遥出世的自由和安宁。

鲁迅对周作人的唯一评价是“昏”:现在八道湾只有老二一个中国人了,可他又是如此的昏。此字并非谴责,而是说周作人是一个沉溺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内倾、固执、自负、不通世故的人,不愿与外界沟通,社会现实感薄弱,很可能会孤行己意,陷入被四面包围的绝境。

3、 回避激情、崇高及戏剧化。

周作人写于20世纪60年代的《知堂回忆录》说鲁迅具有一种小说家、诗人的天性,而他自己则纯是散文家的天性,追求平淡之自然,不愿陷入情感的漩涡,喜欢冷然旁观,或以诙谐幽默、自嘲来化解心中的块垒。

4、 沉静性格之中包含的清高、孤傲因素。

他有个笔名叫“鹤生”,典处于日本留学时蒋抑卮给他起的外号“鹤”,便是清高、孤傲之意。

(三)  社会价值观

1、  对传统载道主义的古代文学的排斥和反抗,开美文一派。

2、  不问政事。

即使在五四之前,他也曾经斗志昂扬,1921年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的反响。但是,五四之后,悲观主义、消极主义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精神,在他看来抗争失去了全部意义。一方面,他对民众失望,对政治厌恶,对文化启蒙怀疑。在周作人看来,作为一个百姓,不管在谁的统治下,都要吃饭,不要用国家概念来定位人。另一方面,有更切合他心灵的东西在呼唤他,沉醉于明清人的笔记远比沉浮于现实生活要熨帖的多。

三、           与现代人观念的对比

对于初恋的描写,张爱玲曾写给胡兰成:“见了他,她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是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现代人有多少穷其一生也不定有这样的时刻吧。我们所写的初恋不是有太多的男女性别的吸引,就是肉麻造作,又或连爱情都变成了名利战争,让人索然无味。然而,谁该为这样悲哀的现实负责呢?作家曹有方女士说:我们从小到大,所有的精力与才华都放在求学与工作上,感情的花园自然是一片荒芜。现在,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我们对“初恋”总有个特殊的名称:“早恋”,其实,这是一个尴尬的字眼,因为它是不科学的。初恋是无可非议的,初恋是人生第一朵绽开的鲜花,因为纯真,因为年轻,两颗未被世俗污然的心灵在一起,才是最值得珍视的感情。然而这么美好的东西我们却过早的遗失了,所以,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么?难道我们只有在像周作人先生这样的文章里才能体味这种纯真么?

四、           小结

我们在这里跑开周作人的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单就这篇文章来说,对于我们这些日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的人们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沉下心来,慢慢品味这种生命的本真。

最后,我们就用何其芳先生的话作为结束。他说:读鲁迅、周作人的散文,总有不同的感觉。一个使你兴奋起来,一个使你沉静下去;一个使你晒着太阳,一个使你闲坐在树荫下;一个沉郁的解剖黑暗,却能给你以希望和勇气,一个安静的谈说这人生或其他,却反使你想离开人生,去闭起眼睛来做梦。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fb7580100fk51.html


相关内容

  • 火热的高考,也许,我们只是冷漠的看客
    火热的高考,也许,我们只是冷漠的看客 那一段岁月是单纯的.我们有梦想,只要努力去追.看着自己一点点进步,看着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能作人生的第一次选择.高考能满足我们的虚荣心,能给年轻的我们带来功名.老师用史诗般的语言向我们描绘大学的样 ...
  • 我喜爱的影视片 [与歌同行]
    与歌同行 目录 基本资料剧情介绍影片特点人物简介相关内容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中文片名:与歌同行 更多中文片名:一往无前 英文片名:walk the line 影片类型:剧情 / 音乐 / 传记 片长:136 min 国家/地区:美国 导演: ...
  • 论方文山歌词_歌中有诗_歌中有画_的创作特色_朱贤高
    第27卷 第1期 V o l . 27 No . 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2月 e b . 2011J O U R N A LO FL A N Z H O UI N S T I T U T EO F E D U C A T I O N ...
  • 初恋这件小事
    初恋这件小事 我的初恋故事一直被我藏着掖着,不为什么,怕现在的女友知道后会黑着脸几天不搭理我.今天勇敢的重提旧事是因为最近看到合肥女孩被毁容的这条新闻.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年龄,兴许我会像浏览广告一样只看看标题.因为现在男女因情反目并不是那么的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
    2.分析<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我"的形象 答:吕纬甫:作为曾今热爱于辛亥革命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生活理想及人生追求.但随着革命的失败,社会陈腐,在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和人生的价值而倍感无望, 因此颓唐消 ...
  • 云也退 : 迎春花开在坟地时的初恋回忆
    智量先生每年要在医院里住两三回,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心脏坏了,心还没坏." 这两年我见过他好几次,每次电话联系,总是很乐于听到那一声"喂--"老人是没什么东西可以伪饰的,表情.语气.语调.口头禅,样 ...
  • 从[红星佚史]看周作人早期翻译与林纾的离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红星佚史>看周作人早期翻译与林纾的离合 作者:周旻 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第02期 摘 ;要:本文以1906年由周作人主导.鲁迅参与完成的翻 ...
  • 论周作人散文风格的形成
    作者:杜春海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7年01期 摘要 本文运用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形成周氏散文风格有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影响周氏散文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叛徒"与" ...
  • 作文:我的初恋
    记得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偷偷的暗恋我们班上的一个男孩.当时的我知道他是不会喜欢我的,因为他总是说我.虽然我不喜欢被人说的感觉,但也没有办法,谁叫我身上的味道令人讨厌呢. 从不受异性的欢迎,班上没有人会喜欢我这么平凡而又普通的我.我不喜 ...
  • 拒绝初恋的最后恳求
    输完液,田花的气色红润了许多,她的眼神,久久停留在丈夫消瘦的脸上.丈夫说:"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田花说:"几十年过去了,心里一直是个疙瘩,这次再不说,恐怕得带到地下去了,说了又怕你不高兴." 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