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和元素周期律 - 范文中心

推断和元素周期律

10/16

1.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3+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D.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如图是以铁屑为原料制备K2FeO4 的工艺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与铁屑反应生成FeCl3 的条件是,其生成物氯化铁也可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为。

(2)流程图中的吸收剂X 为(选填字母代号)。

a.NaOH 溶液 b.Fe 粉

c.FeSO4 溶液 d.FeCl2 溶液

(3)氯气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氧化剂Y 的离子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K2FeO4

的净水原理是,该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粗K2FeO4 需要提纯,可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洗涤剂可选用稀KOH 溶液,原因是。

(6)测定制备的粗K2FeO4 的纯度可用滴定法,滴定时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现称取1.98 g 粗K2FeO4样品溶于适量KOH 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CrO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在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每次取25.00 mL 加入稀硫酸酸化,用0.100 0 mol·L-1的(NH4)2Fe(SO4)2 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93 mL。则上述样品中K2FeO4 的质量分数为。

3.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下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铁主要以Fe2O3存在)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

活化硫铁矿还原Fe的主要反应为: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他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Ⅰ步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2)检验第Ⅱ步中Fe是否完全还原,应选择(填字母编号)。

A.KMnO4溶液 B.淀粉-KI溶液 C.KSCN溶液

2+(3)第Ⅲ步加FeCO3调溶液pH到5.8左右,然后在第Ⅳ步通入空气使溶液pH降到5.2,此时Fe不沉淀,

滤液中铝、硅杂质除尽。通入空气引起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

(4)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FeS2(二硫化亚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 FeS2= Fe +2Li2S,正极反应式是。

(5)FeSO4可转化为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

已知25℃,101kPa时:4Fe(s) + 3O2 (g) =2Fe2O3(s) ∆H=-1648kJ/mol

C(s)+O2(g)=CO2(g) ∆H=-392kJ/mol

2Fe(s)+2C(s)+3O2(g)=2FeCO3(s) ∆H=-1480kJ/mol

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6)假如烧渣中的铁全部视为Fe2O3,其含量为p。将b kg质量分数为c的硫酸加入到a kg烧渣中浸取,铁的浸取率为q,其他杂质浸出消耗的硫酸以及调pH后溶液呈微酸性所残留的硫酸忽略不计。按上述流程,第Ⅲ步应加入FeCO3 kg。

4.(7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又如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3+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1。 请回答下列问题 2

(1)写出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其晶体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

(2)A2B与A2D的沸点:A2B________A2D(填“高于”或“低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X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H2O2的化合物类型是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5.(12分)有关元素X、Y、Z、D、E的信息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的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EY

3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保存EY2溶液时,需向溶液加入少量E单质

②通常实验室配制EY3溶液时,直接用水溶解EY3固体即可

③EY2只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EY3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④铜片、碳棒和EY3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

(3)用电子式表示D2Z的形成过程:,D2Z水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4)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等多国连接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专家表示,含Y消毒剂和过氧化物可防甲型H1N1流感。Y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YO3在H2ZO4存在下与D2Z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将一定量的Y单质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Y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g,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6.(10分)有A、B、C、D、E、F六种主族元素,已知:

(a) A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K、L层电子数分别与N、M层电子数相等

(b) B、C原子核外电子层比A原子少一层,B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等于零.C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是H2C.

(c) D、E的阴离子都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D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E元素没有对应的含氧酸. (d)F与A属同一周期且是上述六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

(1)它们的元素中文名称为:A: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F:____

(2)A、C、D、F四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B、C、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

7.(12分)锶(38Sr)元素广泛存在于矿泉水中,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20Ca和56Ba同属于第ⅡA族。

(1)碱性:Sr(OH)2 Ba(OH)2(填“>”或“<”);锶的化学性质与钙和钡类似,

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2)碳酸锶是最重要的锶化合物。用含SrSO4和少量BaSO4、BaCO3、FeO、Fe2O3、Al2O3、SiO2的天青石制备

SrCO3,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将天青石矿粉和Na2CO3溶液充分混合,过滤;

Ⅱ.将滤渣溶于盐酸,过滤;

Ⅲ.向Ⅱ所得滤液中加入浓硫酸,过滤;

Ⅳ.向Ⅲ所得滤液中先加入次氯酸,充分反应后再用氨水调pH约为7,过滤;

Ⅴ.向Ⅳ所得滤液中加入稍过量NH4HCO3,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净,烘干,得到SrCO3。 已知:ⅰ.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BaSO4<SrCO3<SrSO4<CaSO4

ⅱ.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①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Ⅱ中,能与盐酸反应溶解的物质有。

③Ⅳ的目的是。

④下列关于该工艺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2-a.该工艺产生的废液含较多的NH4、Na、Cl、SO4

b.Ⅴ中反应时,升高温度一定可以提高SrCO3的生成速率

c.Ⅴ中反应时,加入NaOH溶液一定可以提高NH4HCO3的利用率

8.(8分)A、B、C、D、E、F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及C、F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A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0.75倍,B元素的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请回答:

(1)A、D、F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2)工业上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用A2C和BC反应制取单质A2。在2L

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A2C和1 mol BC,一定条件下,2 min达平衡时生成0.4 mol A2,则用B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增加BC2的浓度始终不能提高正反应速率

B.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则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C.A2是一种高效优质新能源

D.若生成1 mol A2,转移2 mol 电子

(3)用A元素的单质与C元素的单质及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构成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

9.(9分)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R在自然界中有质量数为35和37两种核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互为__________,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Z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XR>YX4

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________。

10.(7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又如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1。 请回答下列问题 2

(1)写出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其晶体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

(2)A2B与A2D的沸点:A2B________A2D(填“高于”或“低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X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H2O2的化合物类型是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11.(16)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 盐酸,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退色,证明A中反应有(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2)装置C的作用是。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②。

(4)实验证明,Na2O2与干燥的HCl能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Na2O2+HCl===Cl2+NaCl+H2O

该反应(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要求答出两点)。

12.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1)测定硝酸的物质的量反应结束后,从如图装置B中所得100 mL溶液中取出25.00 mL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则Ag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生成的N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2)测定NO的体积

①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________装置进行Ag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_______。 ②选用如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填各导管口编号)。

③在测定NO的体积时,若量筒中水的液面比集气瓶的液面要低,此时应将量筒的位置_______(填“下降”或“升高”),以保证量筒中的液面与集气瓶中的液面持平。

(3)气体成分分析

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 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Ag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______(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3+ 13.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

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 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 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 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 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 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 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3+

Fe2

(6)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2+2-查阅资料:Fe(aq)+ SO3 (aq) FeSO3(s)(墨绿色)[来源:学。科。网Z。X。X。K]

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溶液E和F分别为、。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14.A、B、C、D、E、F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物质A由1~2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常温下A为有色气体。

①当F是一种金属单质时,请写出一定浓度的B溶液和适量F反应生成C与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当C为直线形分子时,E具有漂白性,物质F焰色反应呈黄色,则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D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淡黄色固体,D为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且A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15.(13分)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该离子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由元素④、⑥、⑦、⑧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②、④、⑤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分别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均为10e的阴、阳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10e的分子,写出该

离子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四种元素形成X、Y、Z、M、N等常见物质,X、Y

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

X焰色反应呈黄色,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X、Y与水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N→⑦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将Y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3+试题分析:A.流程设计意图是用硫酸把Fe2O3、Al2O3,转化为硫酸盐,除去SiO2,然后用铁粉还原Fe得到

3+硫酸亚铁,A正确;B.固体1为SiO2,分离FeSO4和Al2(SO4)3采用的是调控pH的方法,使Al转化为Al

(OH)3沉淀从而与FeSO4 分离,B正确;C.溶液1为硫酸铁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是Fe(OH)3 ,再用硫酸溶解生成硫酸铁,硫酸铁溶液结晶分离得到的是硫酸铁晶体,

2+得不到FeSO4·7H2O,C错误;D.Fe容易被氧化,所以在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要防止其被氧化

和分解,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反应、物质分离、试剂的选择、溶液pH控制、硫酸亚铁性质、实验条件选择和控制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以流程图的形式考查离子反应、物质分离、实验流程、实验评价、实验条件控制等。涉及试剂的选择、溶液pH控制、硫酸亚铁性质、实验条件选择和控制等。化学工艺流程题近几年是高考的热点,所占的分值也相当大,但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我们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量大,容易产生畏惧感,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流程图解题的基本步骤:

(1)审题:

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并在流程框图上,标出原料中的成分,找出原料中的杂质。 ②审流程图:看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找三线,物料进出线、操作流程线、循环线。

(2)析题: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知道“四个什么”: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④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3)技巧: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流程下题目中所提的问题,有时对我们分析流程中某一步的作用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做题时,不仅要把题中所给信息及流程图审一遍,还要把题中所提问题浏览一遍。

3+2.(1)点燃;Fe水解生成的Fe(OH)3 胶体具有吸附性

(2)d

---(3)Cl2+2OH = Cl+ClO+H2O

(4)2FeCl3+3NaClO+10NaOH=2 Na2FeO4+9NaCl+5H2O 3:2

(5)碱性溶液中,上述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可减少洗涤时K2FeO4 的损失

(6)63.1%

【解析】

3+试题分析:(1)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所以条件为点燃;氯化铁可用于净水是因为Fe水解生成的Fe

(OH)3 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

(2)尾气为Cl2,与吸收剂FeCl2 溶液反应生成FeCl3,以备后续操作使用,所以选择d。

---(3)NaOH 溶液与Cl2 反应生成NaCl、NaClO、H2O,氧化剂Y 为NaClO,离子方程式是Cl2+2OH = Cl+ClO+H2O。

(4)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3NaClO+10NaOH =2Na2FeO4+9NaCl+5H2O,其中氧化剂为NaClO ,还原剂为FeCl3,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5)由题给的可逆反应可知,OH-为生成物,故在碱性溶液中,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可减少洗涤时K2FeO4 的损失。

2-2-2-2+2-2+(6)根据反应①②③,可得关系式2FeO4~2CrO4~Cr2O7~6Fe,FeO4~Fe,则样品中K2FeO4的质量分

数为0.1000mol/L×0.01893L×1/3×250mL/25mL×198g/mol/1.98g×100%=63.1%。

考点:考查对制备K2FeO4 的工艺流程的分析及实验操作

+3+3.(12分)(每空2分)(1)Fe2O3+6H=2Fe+3H2O

(2)BC

2+3+3++(3)Fe被氧化为Fe,Fe水解产生H。

(4)4FeCO3(s)+O2(g) =2Fe2O3(s)+ 4CO2(g) ∆H=-256kJ/mol。

-2-(5)FeS2+4e= Fe +2S

(6)58bc/49-377apq/280kg

【解析】

试题分析:硫铁矿烧渣用硫酸浸取,过滤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铁和未反应的硫酸,用活化硫铁矿还原铁离子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碳酸亚铁调节溶液pH,过滤后再通入空气,调节溶液的pH,除去溶液中杂质离子,

+过滤浓缩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1)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

3+2Fe+3H2O。(2)淀粉碘化钾可以和铁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显蓝色,硫氰化钾可以检验铁离子,显红色,所

2+3+3++以选BC。(3)氧气可以将Fe被氧化为Fe,Fe水解产生H,使溶液的pH降低。(4)根据盖斯定律,

①-③×2+②×4即可,4FeCO3(s)+O2(g) =2Fe2O3(s)+ 4CO2(g) ∆H=-1648-2×(-1480)+4×(-393)=-256kJ/mol。(5)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 FeS2= Fe +2Li2S,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是二硫化亚铁

-2-得到电子生成铁和硫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S2+4e= Fe +2S。(6)氧化铁含量为p,akg烧渣中氧化铁

33的质量为ap×10g,铁的浸取率为q,则参见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ap×10×q,其物质的量为

3ap×10×q/160mol。硫酸的物质的量为b×103×c/98mol。

加入碳酸亚铁,浸取时加入的硫酸,活化硫铁矿还原铁离子时生成的硫酸完全转化为硫酸亚铁,根据

3FeS2---7Fe2(SO4)3------7Fe2O3,可知参加反应的二硫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硫酸铁的1/7,则为ap×10×q/

(160×7)mol.

33根据硫元素守恒计算硫酸亚铁的总物质的量= ap×10×q×2/(160×7)+ b×10×c/98。

333根据铁元素守恒知碳酸亚铁的物质的量= ap×10×q×2/(160×7)+ b×10×c/98- ap×10×q/(160×7)

3333- ap×10×q×2/160,其质量= [ap×10×q×2/(160×7)+ b×10×c/98- ap×10×q/(160×7)- 3ap×10×q×2/160] ×116=58bc/49+377apq/280kg.

考点:实验设计和评价

4.(1) 离子键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2)>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间没有氢键 (3)HSO3 + H =SO2↑+ H2O

14(4) 6C 共价化合物

【解析】

试题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则B是O,D是S;又如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1/2,因此二者的原子序数是12,则A是H,C是Na。

(1)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电子式为,其晶体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2)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间没有氢键,因此水的沸点高于H2S的沸点。

(3)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X是亚硫酸氢

-+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 + H =SO2↑+ H2O。

14(4)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6C 。H2O2中含有共价键,化合物类型是

共价化合物。

【考点地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律)、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的书写、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化学家与化合物等

【名师点晴】本题通过元素的推断,重点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和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根据元素的

性质和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各元素,然后根据分析物质的性质和运用有关化学知识解答本题,体现了化学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联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等。“位—构—性”推断的核心是“结构”,即根据结构首先判断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预测其可能的性质;也可以根据其具有的性质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而推断出其结构。一般的解题思路是:

5.(1)2H2O2O+O2↑ (2)①④

2-(3)2Na+S→Na+S

-+2-Na+碱性 S2-+H2O2-HS+OH --(4) 2ClO3+2H+SO3=2ClO2 +SO4+H2O (5)16.8g 0.21mol

【解析】

试题分析:O、F无正价,X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nm,则X是O元素;Z原子半径为0.102nm,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其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中,品红褪色,则Z为S元素;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电解质,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则D为Na元素;E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则E为Fe元素;Y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满足该条件元素为O或Cl,由于X为O元素,Y为Cl元素,即X为O元素,Y为Cl元素,Z为S元素,D为Na元素,E为Fe元素,据此回答:

(1)根据上述推断,X为O,O的一种氢化物H2O2 ,H2O2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O+O2↑;

(2)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 EY3两种化合物为FeCl2 、FeCl3 ,①FeCl2易被氧气氧化,保存FeCl2溶液时,需向溶液加入少量Fe单质,①正确;②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水解导致溶液浑浊,通常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 固体溶液在浓盐酸中,在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②错误;③制备FeCl2 可以通过Fe+2FeCl3=3FeCl2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③错误;④铜片、碳棒和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铜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④正确;答选①④;

(3)用电子式表示的Na2S的形成过程是2Na+S→Na+S2-Na+;

2---Na2S 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水解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原因是S+H2OHS+OH。

-+2-(4)根据题给信息可写出氯酸钾、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ClO2 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2H+SO3=2ClO2

2-+SO4+H2O;

(5) Y为氯元素,将一定量氯气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Cl

----元素的离子,由图可知有ClO、ClO3生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还有Cl生成,图中n(ClO)=0.06mol,

--n(ClO3)=0.03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氯离子n

(Cl)=0.06mol+0.03mol×5=0.21mol,根据

物料守恒可知n(K)=n(Cl)+n(ClO)+n(ClO3)=0.21mol+0.06mol+0.03mol=0.3mol,所以该苛性钾

-溶液中KOH的质量是 0.3mol×56g/mol=16.8g;该反应中Cl元素由0价得电子生成Cl的数目就是转移的

-电子数,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Cl0.21mo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也是0.21mol。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化学用语,半径比较,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知识。

2--+2+6.(1) A:钙;B:硅;C:硫;D:氯;E:氟;F:钾;(2) S>Cl>K>Ca;(3)HCl>H2S>SiH4

【解析】

试题分析:(a) A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K、L层电子数分别与N、M层电子数相等,则A核外电子排布是2、8、8、2,该元素是20号元素Ca;(b) B、C原子核外电子层比A原子少一层,B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则B是Si元素; C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是H2C,则C是S元素;(c) D、E的阴离子都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D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则D是Cl元素;E元素没有对应的含氧酸,则E是F元素;(d) F与A属同一周期且是上述六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则F是K元素。(1)它们的元素中文名称为A:钙;B:硅;C:硫;D:氯;E:氟;F:钾;(2)A、C、D、F四种元素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2--+2+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因此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Cl>K>Ca;(3)元素的非

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B、C、D元素的非金属性:Cl>S>Si,所以相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HCl>H2S>SiH4。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形成的离子半径比较及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的比较的知识。

7.(1)

(2)① SrSO4+Na2CO3=SrCO3+Na2SO4

② SrCO3 BaCO3 FeO Fe2O3 Al2O3

2+3+3+3+③ 将Fe氧化为Fe,使Fe和Al沉淀完全

④ a c

【解析】

试题分析:(1)Ba、Sr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由于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因此碱性:Sr(OH)2>Ba(OH)2;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2)①天青石主要成分是SrSO4及少量BaSO4、BaCO3、FeO、Fe2O3、Al2O3、SiO2。将天青石矿粉和Na2CO3溶液充分混合,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难溶性物质会发生反应,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二者会发生反应:SrSO4+Na2CO3=SrCO3+Na2SO4。②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反应产生的SrCO3及BaSO4、BaCO3、FeO、Fe2O3、Al2O3、SiO2。向滤渣中加入盐酸,SrCO3、BaCO3、FeO、Fe2O3、Al2O3都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是:SrCO3+2HCl=SrCl2+H2O+CO2↑;BaCO3+2HCl=BaCl2+H2O+CO2↑;FeO+2HCl=Fe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Al2O3+6HCl=2AlCl3+3H2O;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盐酸不能反应,因此加入盐酸后,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

2+-2+BaSO4和SiO2。③在滤液中含有Fe,该离子有还原性,而ClO有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Fe

3+3+3+氧化为Fe,同时加入氨水调pH约为7,可以使Fe和Al沉淀完全;④该工艺中加入了Na2CO3溶液,引入

++-了Na,加入氨水会引入NH4;加入盐酸又会引入Cl。结合天青石主要成分是SrSO4,可知该工艺产生的废

++-2-液含较多的NH4、Na、Cl、SO4,选项a正确;由于在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BaSO4<SrCO3<SrSO4<CaSO4,

所以Ⅴ中反应时,升高温度不一定可以提高SrCO3的生成速率,选项b错误;Ⅴ中反应时,加入NaOH溶液,

2-可以使NH4HCO3电离产生更多的CO3,因此就可以得到SrCO3。即加入NaOH溶液,可以提高NH4HCO3的利用率,

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的知识。

8.(8分)

(1) (2)0.1mol/(L•min) CD +---

(3)H2-2e+2OH=2H2O O2+4e+2H2O =4OH

【解析】

试题分析:A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则A为H,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0.75倍,则F为S元素,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B为C元素,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E为Al元素,C、F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则C为O元素,A、D同主族,A为H元素,则D为Na元素,据此回答。

(1)A、D、F形成化合物为NaHS,NaHS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它的电子式为。 ----

(2)根据题给信息,发生的反应为H2O+CO=CO2 +H2, 一定条件下,2 min达平衡时生成0.4 mol H2,根据化学方程式,CO反应掉0.4moL,则用C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2L×2min)=0.1mol/(L•min);

A.增加CO2 的浓度能提高正反应速率,A项错误;B.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密度始终不变,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无法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也无法说明反应达到最大限度,B项错误;C.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是一种高效优质新能源,C项正确;D.根据H2O+CO=CO2

-+H2 转移2e,则若生成1 mol H2,转移2 mol 电子,D项正确;答案选CD。

--(3)由氢气、氧气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 =4OH。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燃料电池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9.(9分)

+-(1)同位素 第三周期VIIA族 (2)2Na+2H2O = 2Na+2OH+H2↑

(3)Cl bc (4)大于0.099nm 小于0.118nm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X为H,Y为Si,Z为Na,M为O,R为Cl,Q为Al,据此回答。

3537(1)根据上述推断,R为Cl,Cl和Cl互为同位素,Cl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7,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ⅦA族。

+-(2)Z为Na,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 = 2Na+2OH+H2↑。

(3)Y为Si,R为Cl,位于同一周期,根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可知,Cl的非金属性大于Si;a.物质的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a项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b项正确;c.Y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Y呈正价,说明R得电子能力强,非金属性强,c项正确,答案选bc。

故答案为:Cl;bc;

(3)Y为Si,与Al、Cl位于相同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Si的原子半径比Al小,比Cl大,即大于0.099nm小于0.118nm。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0.(1) 离子键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2)>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间没有氢键 (3)HSO3 + H =SO2↑+ H2O

14(4) 6C 共价化合物

【解析】

试题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则B是O,D是S;又如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1/2,因此二者的原子序数是12,则A是H,C是Na。

(1)由B、C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电子式为

,其晶

体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

(2)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间没有氢键,因此水的沸点高于H2S的沸点。

(3)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X是亚硫酸氢

-+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 + H =SO2↑+ H2O。

14(4)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6C 。H2O2中含有共价键,化合物类型是

共价化合物。

【考点地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律)、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的书写、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化学家与化合物等

【名师点晴】本题通过元素的推断,重点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和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各元素,然后根据分析物质的性质和运用有关化学知识解答本题,体现了化学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的联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11.(1)Cl2;4H+4I+O2=2I2+2H2O;(2)吸收氯化氢和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收集到较纯净的

气体。(3)①过氧化钠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可能得到氧气。②氧气可能是过氧化钠与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的。(4)1Na2O2+2HCl=1Cl2+2NaCl+H2O。不能,理由有过氧化钠与生成的水反应有氧气生成;氯化氢混在氯气中,水混着氯气中,实验室没有直接使用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固体和气体反应较慢。

【解析】

试题分析:(1)过氧化钠有氧化性,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能使红色纸条褪色,所以说明产生了Cl2;若为碘化钾淀粉试纸,可能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

+-的氧气与碘化钾反应生成了碘单质,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2)氢氧化钠能吸收氯化氢和过量的

氯气,防止污染空气,使D中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3)①过氧化钠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可能得到氧气。②氧气可能是过氧化钠与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的。(4)根据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分析,过氧化钠做氧化剂,生成水,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方程式为:1Na2O2+2HCl=1Cl2+2NaCl+H2O。该反应不能快速制取氯气,因为过氧化钠与生成的水反应有氧气生成;氯化氢混在氯气中,水混着氯气中,实验室没有直接使用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固体和气体反应较慢。

考点:过氧化钠的性质,氯气的性质

12.(16分) (每空2分)(1)0.008 268.8

(2)①A 因为A装置可以通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 ②123547 ③升高

(3)有 因为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小于收集到的NO的体积(89.6<112.0)

【解析】

试题分析:(1)B容器中是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100mL溶液中取出25.00mL溶液,用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做指示剂,终点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4ml-0.4ml=20.00ml;所以生成硝酸25.00mL溶液中含有0.02L×0.1mol/L=0.002mol;则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08mol;由3NO2+H2O=2HNO3+NO可知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物质的量为0.012mol,其体积为0.012×22.4=268.8L。故答案为:0.008mol;0.012mol;

(2)①一氧化氮气体易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对验证产生干扰,AD相比A装置利用氮气可以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净;故答案为:A;因为A装置可以通入N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NO被空气中O2氧化。

②用A进行银和浓硝酸的反应,用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导气管长进短出,可以用排水量气法测定一氧化氮气体的体积,排水集气瓶导气管应短进长出,连接顺序为:123547,故答案为123547;

③读数之前应保持内外压强相同,恢复到室温下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故答案为:等液体冷却到室温,并使集气瓶和量筒内液面相平;

(3)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mL(已这算到标准状况),依据上述计算得到银和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物质的量为0.012mol,依据3NO2+H2O=2HNO3+NO;计算得到一氧化氮气体物质的量为0.004mol,标准状况下体味为0.004×2.4L/mol=0.0896L=89.6mL

因为NO2与水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小于收集到的NO的体积89.6

考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13.(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2)NaOH溶液

(3)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4)70%的硫酸中c(H)比98%的硫酸大,因此反应速率更快

(5)乙、丙 (6)① Na2SO3(或可溶性亚硫酸盐)、FeCl3

3+ 2-2-2+2- ②Fe消耗 SO3,c(SO3)减小,使平衡Fe (aq)+ SO3(aq) FeSO3 (s)逆向移动,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

【解析】

试题分析:(1)打开K1~K4,关闭K5、K6,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氧气,防止氧气干扰后续装置中的反应。

(2)为了防止Cl2、SO2挥发出去,污染环境,所以棉花中浸润的溶液是NaOH溶液,吸收未反应的Cl2、SO2。

(3)A中发生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 + 4HCl

(浓)

MnCl2 + Cl2↑+ 2H2O。

(4)因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98%的硫酸中水太少,70%的硫酸中的氢离子浓度比98%的硫酸中的氢离子浓度大,所以反应速率快。

3+2+2(5)甲、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Fe无Fe,氯气可能过量,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SO4‾,可能是

3+3+2+氯气氧化SO2生成的,不能证明Fe的氧化性大于SO2;乙、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既有Fe又有Fe,

3+说明氯气不足,氯气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硫酸根离子,说明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Fe

3+2+氧化性大于二氧化硫;丙中第一次有Fe,无Fe,则氯气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第二次有亚铁离子,说明

3+ 发生二氧化硫与铁离子的反应,则氧化性铁离子大于二氧化硫,故乙、丙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 SO2。

(6)①FeCl2溶液加入E后,溶液变为墨绿色,说明生成了FeSO3,说明E为Na2SO3(或可溶性亚硫酸盐);加入F后溶液变为红棕色,放置一段 时间后变为浅绿色,说明F为FeCl3溶液。

3+ 2-2-②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Fe消耗 SO3,c(SO3)减小,使平衡

2+2- Fe (aq)+ SO3(aq)FeSO3 (s)逆向移动,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移动。

+—3+14.(1)①Fe+4H+NO3=Fe+NO↑+2H2O ②

3+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2)Al+3H2OAl(OH)3+3H

(3)Mg3N2+6H2O=3Mg(OH)2+2NH3↑

4NH3+5O24NO+6H2O 【解析】

试题分析:(1)①若F是一种金属单质,由转化关系可知,F为变价金属,应为铁,B与铁反应生成铁离子,由于A为有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B和E,则A为二氧化氮,B为硝酸,E为一氧化氮,C为硝酸铜,D为硝

+—3+酸亚铁。B与适量F反应生成C和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为:Fe+4H+NO3=Fe+NO↑+2H2O

②A为有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B和E,E具有漂白性,则A为氯气,B为盐酸,E为次氯酸,物质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C为直线型分子,结合转化关系可知,F为碳酸钠,C为二氧化碳,D为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D为碳酸氢钠,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2)A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则A为过氧化钠,物质A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则B为氢氧化钠,C为偏铝酸钠,F

为铝盐,D为氢氧化铝,E为氧气,铝盐显酸性是因为铝离子水解造成的,离子方程式为:Al+3H2O

+Al(OH)3+3H。(3)若物质A中一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总数的1/5,则该元素为镁,B

和D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按恰当比例混合,可得一不含金属元素的盐溶液,为铵盐,A含有氮元素为氮化镁,则B 为氨气,F为氧气,C为一氧化氮,D为硝酸,E为氢氧化镁,A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 B到C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3+

考点:无机推断

【名师点睛】无机推断有很多的突破口,相对分子质量是其中一个,

其中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

20:Ne 、HF;

28:N2、C2H4、

44:C3H8、CO2、N2O

56:Fe 、CaO、KOH

40:Ar 、Ca、MgO

60:CH3COOH、CH3CH2CH2OH、HCOOCH3

64:SO2、 Cu

78:Na2O2 、Al (OH)3

98:H2SO4、H3PO4

100:CaCO3 、KHCO3

-2-+3+15.(13分)(1)硝酸铵;r(Cl)>r(O)>r(Na)>r(Al);H2O>HF>CH4;

(2)OH+NH4

3+-+NH3↑+ H2O; -(3)Al+3AlO2+6H2O=4Al(OH)3↓;2Al2O34Al+3O2↑;③Al2O3。

【解析】

试题分析:(1)表中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之间能相互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该元素是③表示的N元素,其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NH4NO3;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对于电子层结构不同的离子来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④、⑥、⑦、⑧分别是O、Na、Al、Cl。O、Na、Al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都是2、8电子层结构,Cl形成的是2、8、8

-2-+3+电子层结构,因此他们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Cl)>r(O)>r(Na)>r(Al);③、④、

⑤元素分别是N、O、F,由于它们的原子半径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在分子之间除了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由于氢键强弱比较是:H2O>HF>CH4,因此这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

-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2O>HF>CH4;(2)分别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均为10e的阴、阳离子,在加热条件

下反应生成两种10e的分子,该离子分别是NH4、OH,二者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是OH+NH4-+--+ NH3↑+ H2O;

(3)⑦号元素是Al,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电解,则N是Al2O3,分解产生Al2O3的Z是Al(OH)3,X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Na元素,同时含有Al元素,则X是NaAlO2,Y含有Al元素,同时X、Y反应产生的另外一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产生,说明Y是AlCl3。①X、Y与水混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AlO2+6H2O=4Al(OH)3↓;②电解熔融氧化铝产生铝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Al2O34Al+3O2↑;③AlCl3是强酸弱碱盐,加热促进盐的水解,水解产生Al(OH)3、HCl,随着水分的蒸发,水解产生的HCl也挥发,因此蒸干得到的固体是Al(OH)3,再灼烧,由于Al(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Al2O3和水,所以若将Y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得到的物质的化学式是Al2O3。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微粒半径比较、物质的熔沸点的比较及盐的水解的

3+-


相关内容

  • 构建知识框架 形成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框架 形成知识体系 --化学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一.复习方法--三轮复习法 (一)一轮复习:(从上轮高考结束至下一年2月) 夯实基础知识,对以前所学知识再回顾,再认识,加深理解,初步归纳. (二)二轮复习:(3月1日至4月20日,计 ...
  •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后期复习策略 受李云松老师的委托,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有关高考化学后期复习的问题,我准备从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我们怎么做三个方面谈点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2006年高考考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了5套2006年 ...
  •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堂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 ...
  •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012考纲解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 ...
  • 高中化学必修二各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对于同一个原子的下列电子层中,能量最低的是( ) A.K 层 B.L 层 C.M 层 D.N 层 2.下列粒子中,其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不相同的是 ( ) A.F - B.S 2- ...
  • 无机框图推断题专项练习
    无机框图推断题专项练习 1.(2016年第25题,6分)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 略去).A 是常见的非金属固体单质,F 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B .C 是常见的强酸,D . G .I 是常见的气体,D 与I 的组 ...
  • 元素的教学设计第2课时
    篇一:元素第二课时教案及说课稿 <元素>第二课时说课 一 教材内容分析: 元素这节课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它处于全书的中心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初学化学者第一次接触到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用语的基 ...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初三化学元素
    <元素1>导学案 明确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学会物质分类的方法 2. 掌握元素符号的意义,熟记1-1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一.前置自学:(5分钟) 1.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________,它就是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 置换反应的类型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置换反应类型归纳 置换反应类型在解答无机框图推断试题过程中具有其特殊的功用,以其特殊的形式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但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积累,缺乏总结,置换反应的实例在头脑中没贮存多少,因而对这类试题总是感到束手无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