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的饮食管理 - 范文中心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管理

03/17

  【摘要】 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使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正确CKD饮食管理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饮食管理;低蛋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72-01

  1 何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绝大多数的肾脏疾病(诸如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肾病)的临床统称[1];除了急性肾炎和急性尿路感染(肾脏急性炎症性疾病)外,都可以归属慢性肾脏病的范围;本病是一个缓慢发展相对良性的疾病(或共同的临床病理过程);但若未能及时有效诊治,均可导致病情恶化进展或随病程迁延,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

  2 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三分治,七分养”,在临床实践中,药物加合理的营养治疗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改善CKD患者营养状况、缓解尿毒症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现代CKD营养治疗的重要临床地位是显而易见的[2]。

  2.1 不同时期的CKD患者营养治疗目标有所不同 非透析期CKD患者营养治疗的目的是减少代谢产物,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况,从而延缓CKD的进展,推迟透析开始时间。而透析的CKD患者营养治疗的主要目的补充透析丢失的营养,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2.2 不良饮食习惯 饮水量少或过多饮用饮料,用药不当,或食用来路不明的药品或食品,摄入过多的盐,不合理摄入高蛋白食物,不合理食用蔬菜水果。

  2.3 减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恶化,降低尿素氮、肌酐的指标;缓解高血钾、高磷、高嘌呤对机体的影响;降低蛋白尿的排泄率;改善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症状。

  3 如何正确饮食

  3.1 充足的热量摄入 非透析CKD患者推荐其热量摄入需要量为30-35kcal/(kg/日)。炎症、透析等会增加热量摄入,推荐热量为35kcal/(kg/日)。推荐热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如山药、红薯、芋头等[3]。

  3.2 补充维生素。

  3.3 合理的蛋白饮食限制 KDOQI(美国肾脏病与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导指南)指南推荐非透析CKD患者蛋白的摄入量为0.6-0.8g/(kg/日),血液透析患者蛋白摄入量为1.2g/(kg/日),腹膜透析患者蛋白摄入量为1.2-1.3g/(kg/日),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标准。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适当放宽0.05-0.1g/(kg/日),必要时补充必需氨基酸。举例:高生物价的优质动物蛋白如鸡、鸭、鱼、瘦肉、牛奶、鸡蛋等。

  3.4 正确限制水的摄入 “量入为出”,饮水量为前1天尿量+500ml(基础补液量)。最好每天测量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5%或2kg。当口渴时含小冰块或漱口使口腔粘膜湿润。具体做法如:水、饮料、汤、稀饭、液态牛奶等。

  3.5 限制钠摄入 一般饮食中,95%的盐分是从肾脏排泄,盐中的钠会阻碍人体水分的排出,摄入过多的盐会直接导致高血压和水肿,同时加重肾脏的负担。每天摄盐量应控制在6g以内,其中有3g可直接从日常食物中获得,因此,用于食物调味时食盐量应控制在2g左右。含钠高的食物有:酱油、味精及各种调料,熏制、腌制、烘烤及罐头食品。

  3.6 限制钾摄入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衰竭期/水肿患者24h尿量  3.7 限制磷摄入、补钙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衰竭期由于钙磷代谢紊乱,磷酸盐排出少,使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又由于肾功能衰竭、维生素D合成障碍,影响钙的吸收。此外由于氮质滞留,使小肠粘膜机能受损,也影响钙的吸收。

  3.8 其他 补充维生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B族;脂肪要求:30%热量来自脂肪小于10%来自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少于300mg/日[4]。

  综上所述,饮食治疗与药物治疗在缓解肾衰的进展中有着同等的作用。作为患者应该重视科学的饮食治疗方法,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从最大程度上保护肾功能,以达到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39-1946.

  [2] 吕式瑗.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94.

  [3] 阳碧.80例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09):3437.

  [4] 于树平,沈学飞,梅长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6):554.


相关内容

  • 慢性动脉血压调节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慢性动脉血压调节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范少光 吴静吕昂 北京大学医学部 生理及病理生理学系 一.动脉血压调节的类型 二.肾脏和慢性动脉血压调节. (一) 肾脏在慢性动脉血压调节中的作用. (二) 压力-利尿作用(Pressure-diuresi ...
  • 老年人常见疾病
    老年人常见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脑血栓.心梗 颈椎病 肩周炎 腰腿疼痛 骨质疏松症肺气肿 结石 前列腺增生 风湿性关节炎 中风 腰椎间盘突出 痛风 帕金森病 老年痴呆症 肾及输尿管结石 尿失禁 尿路梗阻 脑梗塞 ...
  • 代谢性疾病与营养
    代谢性疾病与营养 ---痛风 ---肥胖症 痛风的定义 是长期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5-磷酸核糖+ATP 尿酸的排泄 痛风的发病机制 痛风的分类 原发性痛风: 尿酸排泄减少(≈90%):肾小球滤过减少.肾小 ...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A1/A2型选择题(1-88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在我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疾病是 A.慢性肾盂肾炎 B.慢性肾 ...
  • 慢性支气管炎4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与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急性感染发生期15例,缓解期33例,根据病情给予抗菌素和对症疗法37例,7-14d为一疗 ...
  • 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原则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专题讲座·5版 2009年11月15日 栏目编辑:王忆卓电话:(010)58302828-6886美编:代代 资料表明,近10余年来药物性肾损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能够导致不同 程度肾损害 ...
  •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估和治疗原则
    ・691・ ・进修苑・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估和治疗原则 ---2005ACC/A HA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简介 卢永昕1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治疗指南 [中图分类号] R541.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14 ...
  • 泌尿.生殖.消化腺多发畸形1例并文献复习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48―01 患者 女,23岁.以"间断右腰部疼痛1月"为主诉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疼痛.拒按,伴发热,体温最高38 ...
  • 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详细]
    单 元细 目 1.细胞膜的物质转 运功能一.细胞的基 2.细胞的兴奋性和 本功能 生物电现象 3.骨骼肌细胞的收 缩功能 1.血液的组成与特 性 二.血液 2.血细胞 3.血型1.心脏生理 三.血液循环 2.血管生理 3.心血管活动的调 节 ...
  • 住院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住院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 (注释:厅与部文件对比, 红色为增加性修改, 绿色为删改) 一.基本要求 (一)凡本次修订的病案首页与前一版病案首页相同的项目,未就项目填写内容进行说明的,仍按照<卫生部关于修订下发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