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语文课堂的气氛 - 范文中心

浅谈如何调动语文课堂的气氛

08/24

  教师的教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同样,学生的学又对整个课堂氛围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每一节课教学时都要注重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教师面带微笑,学生更易亲近  微笑如一缕阳光,可以拨开心里的阴霾;如一缕春风,可以慰藉心中的荒漠。教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容易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可以使得课堂氛围轻松、和谐。哪怕教师心情不好,但是当教师走进教室面对学生时,就得抛下烦恼,将微笑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二 教师授课时应洋溢着激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一位教师在对梁实秋的《雅舍》一文进行分析的,按理说梁实秋的这篇文章写出了一种超然、豁达,居于陋室却怡然自得的心态。其中更是有着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但是整个课堂上,从教师的授课语言甚至朗诵中均感觉不到抑扬顿挫,更谈不上饱含深情,整个语音语调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情感的变化,声音“没精打采的,如瞌睡人的眼”。这样的声音,容易抑制学生的思考状态,让学生困倦欲眠。但是,另外的一次听课中,一位教师在讲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时,教师用饱含深情的声音为课堂创设了一种凄婉哀伤的氛围,把苏轼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很好地表达了出来,这样的情绪也影响了学生,在配乐朗诵这一环节中,有学生在朗诵中甚至带了哭腔,朗诵完后伏在课桌上抽泣。  三 教师的语言应是诗化的  于漪老师说过:“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教师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地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引导他们追求生活的真谛,奋然前行。”教师的语言要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染力,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在执教一些语言生动优美的散文时,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锤炼自己的授课语言,让学生于诗化的语言中感受文章的优美。  四 为课堂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  语文课的教学,总会有一些诗歌、散文。在实践中发现,不用音乐的朗诵与合适地配乐朗诵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样还是在《江城子》的授课中,当教师配上精心挑选的《哀歌》作为背景音乐时,听着凄迷哀婉的曲子,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氛围。笔者在一次《再别康桥》的授课中,让学生讨论了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小组讨论得非常火热,看得出同学们都比较喜欢这一首诗。正打算让学生发言时,下课铃声却不合时宜地响起了。为了避免情绪搁浅,学生在下次课中无话可说,笔者找到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飞的理由》作为背景音乐,在第三天上课开始的时候,放上音乐,由几名学生进行配乐朗诵,大家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感氛围,笔者再让学生说说上次课的讨论结果。这样的处理,使得学生又回到了上节课的情绪当中,效果非常好。  五 及时鼓励、表扬学生  热情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中学生不断进步的助推器,只有具有热情的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在课堂上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所以,语文教师最好是以“主导者”的身份,用“鼓励、表扬”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发现,受鼓励、被表扬次数越多的学生,思想越活跃,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越高,进步也越快。一位教师在执教《我的空中楼阁》时,提出一个问题:“我的小屋,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这句话中的“立”字可不可以换成“建”或者“筑”字。当一个女生在思考之后回答:不能,因为用“建”或者“筑”就感觉是人为地修建在山上面,而用“立”就觉得小屋与山融为一体,是浑然天成的。在她回答完后,教师对她的答案进行了肯定,并且满面微笑地鼓励全班同学说:“谢谢这位同学的思考,让我们大家分享了思考的愉悦。每次进教室之前,老师总有一些期待,而每一次,同学们的积极思考总没有让老师的期待落空。谢谢大家!”当这番话说出之后,同学们在后面的环节中更是积极思考,整个课堂时不时地闪现智慧的火花。由此看来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是需要教师时不时地点燃的,学生的积极性也是需要教师调动的。  六 适当的课堂提问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同样体会到,考虑不周到、不切实际,轻率随意提出的一些问题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导致学生学习无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听一位教师在执教《荷塘月色》时,原本想告诉学生从主题、结构、语言三个角度来赏析散文,但是当他向学生提了“我们拿到一篇散文时,应该怎么读”这个问题时,学生们当时就愣了,有的学生说:应该大声朗读。又有学生补充道:“其实有时默读,于无声处也能读出味道。”笔者认为此教师在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明确地问:“我们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鉴赏散文?”这样的提问就是明确的。  打铁需要自身硬,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学者,然后才是一名教师。语文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这不是简单的“一桶水”或“半桶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那些知识渊博、自身素质好的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很受学生的欢迎。在学生的眼里,这样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学生敬佩和信任他们,愿意接近他们,乐于接受他们的教育。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自觉性,师生的关系便融洽了,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正是教者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教学因素之一。所以,当学生盼望着上语文课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为教师的教学打开了大门。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内容

  • 语文组公开课听评课分析总结
    莲花中学语文组公开课听评课总结 为了全面深入推行"四维立体四段式 "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了使本组教师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得到收益,得到提高,我们全组教师参加了由教导处统一部署,语文组组织实施的组内听评课活动. 一 ...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
    让学生享受语文 看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学生们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而语文教师们也对如何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颇费心机,然而效果却不明显.笔者对此深感纳闷,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为何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多姿.摇弋生辉 ...
  • 关于语文课堂导入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
    关于语文课堂情境导入教学的几点经验 河北省武安市北安乐乡迂城学校-------王书斌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各种适用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 ...
  • 职高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中职语文期末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暮然回首,我同那些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在不知不觉间已共度了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虽紧张而忙碌,但无不充满着快乐与幸福.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肩负一名教师的责任.期末将近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进具体措施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新语文课标正式提出了 ...
  •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要紧紧抓住关键之处和正确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个性发展来设计教学方法,探讨怎样搞好适应性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 ...
  • 在语文中学生活
    在语文中学生活 萍乡实验学校 肖莎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 我的大学古汉语老师就说过:"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对母语感兴趣,还期盼外国人吗?"传统 ...
  •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探寻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小 ...
  • "研学后教"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效果量化评估研究
    摘要:"研学后教"教育理念作为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凸现师生的双向提升,致力于构建高效活力的课堂教学,这必然对课堂效果评估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因其尚无相适应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故本文 ...
  • 让琅琅的读书声走进高三语文复习课堂
    [摘 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三语文复习课堂气氛沉闷,琅琅读书声与之绝缘.我们应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寻找各种朗读机会,加强朗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朗读兴趣,让琅琅读书声走进高三语文复习课堂. [关键词]朗读 朗读方法 朗读兴趣 高三语文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