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舒婷的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 范文中心

浅析舒婷的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08/03

浅析舒婷的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女性三部曲(《致橡树》、《神女峰》、《惠安女子》)

英林中学 语文组 洪金杯

【摘要】朦胧诗人舒婷的诗歌创作,独具女性特质,开创了新时期女性诗歌的新纪元。舒婷的诗歌,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以鲜明的女性意识,构建出崭新而独立的女性意象,融古典与现代于一体,带着女性话语的芳香气质,独具女性魅力。

【关键词】女性意识 舒婷 朦胧 独立的宣言 爱情

舒婷是我国当代最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的个性,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寻求人的自我价值,对祖国、对人民的炽热的爱,是舒婷诗歌创作的源泉,她在诗歌除中,以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于清隽蕴藉之诗意境界,传达她独自深入的灵魂的歌吟,将传统面影与现代气质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在女性诗歌的创作还比较凋零的季节,作为一位真诚而本色的女诗人,舒婷用她温婉细腻而饱含着淡淡忧伤的笔调,深沉而冷静地吟唱着一曲曲动人的女性之歌。她谱写的女性诗歌以其对人的尊严的倾诉与提升,对爱的世界的理想与渴求,对意象的自然景物化及疏密有致的组合,对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及平朴、纯净、接近口语的诗歌语言的追求,显示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舒婷女性诗歌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她诗中所蕴含的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爱情理想。这两者是相辅相依的,正是舒婷用她的女儿心时刻关切生命,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类关系的平等,基于如此伟大的人格力量才使她具有了一种平等的建立在人格独立之上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崇高理想,而其人格力量又因理想而更加光辉。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的扭曲,形成了对男性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相夫教子成为女人的生活内容,夫唱妻随成为女人的生活准则,夫荣妻贵成为女人的生活理想。几乎所有的女人都默默忍受甚至盲目屈从,只有舒婷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致橡树》

这首诗可视作新时期女性人格的骄傲宣言,它集中体现了诗人崇高的爱情理想。诗中的“凌霄花”象征依附式的爱情观,“鸟儿”象征奉献性的爱情观,诗人通过对这两种爱情观的批判来确立自己的爱情理想。在诗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也就是说,爱情并不是一个人的进身之阶,更不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双方保持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女性不再是陪衬,不再是附属,而是首先以一个独立的人的身份出现,他们首先意识到自己是人然后才是女人。正如诗人所言:花和蝶的关系是相悦、木和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受到另一棵树的体验,感受鸟们、阳光、春雨的给予。因此,相爱的双方不仅是心灵的相通,更是人格的相映,又是命运的“分担”和“共享”。也因为“两个人

只有在生存的中心进行相互交融时才可能产生爱,因此任何一方都能从这一生存中心体验到自己和自己的存在,唯有这一‘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真实所在,唯有这,才使人充满了活力;唯有这,才使爱有了基础。这样产生的爱也才能成为不断鞭策、鼓舞双方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和共同前进,而不是埋葬感情的坟墓。双方关系的深度以及双方各自表现出来的蓬勃朝气和力量,这才是爱情存在的唯一证明,才是爱情存在的必然结果。”

追求心灵相通的爱情,成为舒婷笔下的理想爱情的重心。在历史长河中,作为女性,只是“事夫如事天”,只是“深宫固门,阍寺守之”,从来女性只生活在狭小的天地里,从来都是为“他”而存在的。在爱情或婚姻中,女性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更好地“顺从”于对方,本本分分地服侍好丈夫。因此,根本谈不上精神上的两情相悦,纵然有《孔雀东南飞》中“死同穴”的“完满”爱情,纵然有《倩女离魂》中痴情的杜丽娘,但争取理想爱情的过程是那般艰难!其中的悲凉足以让人感叹和同情。所以,追求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默契,才是舒婷歌唱的理想爱情的最高境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撼动着传统文化“相夫教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爱情观,如一缕温暖的春风,吹醒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爱情梦想。《致橡树》所象征的纯洁、美好的爱情,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寻觅爱情伴侣的感情参照,以崭新的意象和独特的女性意识,传达出对完美爱情的憧憬与歌颂,在反传统的审美价值追求中,构建着新时期诗坛新的美学原则和精神向度。

诗人把伟大的女性人格诠释的近乎完美:从独立人格到平等相待,从外形到内心,从理想歌唱到现实生存,给爱情一个实在的归宿——现实。“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而“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从小范围来讲,便是“爱人”的亲朋好友, “爱”一个人就要接受和理解“他”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这是“爱”的含义的延伸;再扩大一点来讲,诗人将“爱”提升一层,赋予“爱”更为深广的含义:即把爱情与爱国、爱事业以及爱自然、大地融合在了一起。但无论怎样,这“伟大的爱情”,只有在两人“同分担”和“共分享”的现实生活中,才有意义。正如舒婷在另一首诗《神女峰》中所写:“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多么犀利的揭露,多么真实的表白!当舒婷为理想爱情深情歌唱时,透过柔情弥漫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说不出的悲凉:“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当“神女”被世人无数次地瞻仰、称赞时,便成为古代“贞女”的现代版。根植于世人灵魂深处的“贞节烈女”的封建思想,在新的历史场景下清晰地再现,这加深了“神女”的悲哀。当舒婷从现实的角度,从女性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把“神女”还原为一个“人间女子”时,这是“神女”的幸福,更是“神女”在风雨中伫立千年的心酸。夜以继日的眺望,是一种期待,但更多无望。与其在无数次的无望中等待,不如正视现实,重新选择,因为“人只有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然而,“神女”无法选择,因为她被世人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赞美”包裹着“供奉”于此,她无法回到现实。不是她不想,而是不能!这就是“神女”的真正悲哀!是啊,“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敏感多情的舒婷,在回眸的瞬间,一语道破了“神女”内心掩藏千年的凄楚和渴望,纵然无法更改。相信“神女”在听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样痛彻心扉的诗句时,也会柔情满怀,肝肠寸断而泣不自已!这便是最现实的爱情,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誓言相比,这种 “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爱情显得更真实,更贴心,更容易让人接纳。

而诗人在另外的一首女性诗歌——《惠安女子》中,更是向那些愚昧麻木的世人发出严正的抗议,也是对我们社会尊重女性的人格独立,关注女性的生存环境的真诚的呼唤。“以古老部落的银饰/约束柔软的腰肢/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啊,浪花无边无际”。头两句描绘了惠安女子独特的外形服饰,但诗人随即将笔触

轻轻一提,转向了惠安女子对幸福的追寻。表面上看,诗人将女子的外貌和幸福相连似乎有些简单化,但事实上惠安女子的服饰确实相当独特且装饰性较强,惠安女子的典型装束是: 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银腰链、宽筒裤。她们如此地站立在海边,天真地以为这能吸引她的亲人早日归来。无数次希望的破灭也并没有动摇她们的信心。“蒲公英”、“海面”、“浪花”这些意象的使用暗示了她们最终的失落。正因如此,她们在对外在服饰追求中的悲剧意味更突现了出来。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唤醒普遍的忧伤/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是诗人对惠安女子坚忍个性的刻画。“洞萧”、“琵琶”、“晚照”等意象为惠安女子的忧伤增添了古韵,使这份忧伤有了历史的纵深感。“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一个“咬”字写出了一种动感,包含了惠安女子对所有不幸的饮吞和她们的自制。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诗人表达了她对世人以猎奇心态关注惠安女子的不满。惠安女子独特的生活状态下所铸就的美使她们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她们奇异的生活习俗和装束成为了人们口头流传的故事。他们在对惠安女子发生兴味的同时恰恰忽略了她们的苦难,这就使她们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在这背景下,舒婷对她们苦难的抒写就有了意义,也显示出作者强烈的女性意识。

《致橡树 》、《神女峰》、《惠安女子》 是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表达对长期受压抑的女性的愤激和忧伤。舒婷的这三首诗无疑体现了女性意识在新时期的觉醒和张扬。

参考文献:

1、孟悦.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J].上海文论.1989,(2)

2、张爱玲.烬语尽.张爱玲散文全编[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相关内容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一首诗要从什么地方读起--北岛的诗
    北岛和朦胧诗 今天我讲北岛的诗,讲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我要讲到北岛的诗出现的背景,一些具体情况.因为,在座的同学有很多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出生在文革以后.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北岛,或者说"朦胧诗"."新诗潮 ...
  •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教案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 学写现代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能写作现代诗. 3.德育目标: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 ...
  • 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 2 英语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 3 奴隶制下的压迫与爱--浅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4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 ...
  • 英汉恭维语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语言 2 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研究 3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 4 商务合同的语篇特征及其汉英翻译策略 5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6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 ...
  •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2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 3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4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5 A St ...
  •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 2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3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4 浅谈商务合同 5 浅议中西 ...
  • 人物形象分析
    ● 諶容<人到中年>--------陆文婷 1, 陆文婷身上凝聚着作者的满腔同情与挚爱,熠熠闪光,栩栩如生.她身兼三职:医生.母亲.妻子. 2, 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她所从事的医疗事业,毫无怨言,全身奉献,把精力投入病人身 ...
  •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