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亲子类节目对亲子关系的意义 - 范文中心

浅析亲子类节目对亲子关系的意义

02/08

浅析亲子类节目对亲子关系的意义

摘要

随着《爸爸去哪儿》的大热,我国内地真人秀节目迅速由选秀、婚恋为主的“梦想、爱情”时代,进人到萌娃竞技的“小”时代。

在同类型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中,不得不提的是浙江卫视退出的《爸爸回来了》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回来了》将明星爸爸与孩子相处的场景向观众展现,主要对爸爸与孩子的相处模式进行演播,这是区别与《爸爸去哪儿》节目的主要点。在播放初期,由于相似的剪辑手法与神字幕使得《爸爸回来了》颇受争议,但是,由于《爸爸回来了》有着独特的节目流程,在《爸爸去哪儿》的节目中并没有特意的设置节目流程或是任务,所有的发展都是顺其自然。也正是因为这种顺其自然的关系使得《爸爸回来了》的播出,使亲子类节目对亲子关系的意义的解读成为一大焦点。

关键词:亲子关系 真人秀 意义 建议

一真人秀节目概况

关于真人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定义,真人秀又被称为真实电视,多指“由普通人(非演员)在规定的情景中,按照预定的游戏规则,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电视节目”,也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还有人把它定义为“特定虚拟空间中的真实故事,以全方位,真实的近距离拍摄和以人物为核心的戏剧化的后期剪辑而作成的节目。”

(一)真人秀节目的起源与发展

真人秀的起源普遍认为是1990年荷兰推出的一档电视节目《老大哥》,节目挑选了10个背景地域生活状况完全不同的人,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经过重重选拔竞赛淘汰机制,选出可以获得丰厚奖金的冠军,这档节目在荷兰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并且被其他国家购买版权播出,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之后这种形式的真人秀节目相继在全球各国的电视台上出现,逐渐风靡,中国首次播出真人秀节

目是在2000年央视二套栏目《地球故事》播出的《幸存者》,中国第一次推出真人秀节目是在2000年广东电视台播出的《生存大挑战》,该节目是受《幸存者》的启蒙,因而在节目形态上也有抄袭借鉴之嫌,也奠定了之后中国真人秀节目模仿借鉴的道路,但是它在节目形式上颇具真人秀雏形,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打开了大门。之后中国真人秀节目也随世界真人秀类型的潮流,推出一系列野外生存探险节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成绩,直到一种新形态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出现,才打破这种局面。

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始于2003年,并在2005年掀起了全民观看热潮,其中尤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快乐男声》和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 《加油,好男儿》等节目最为突出,这些以“造星”为目的的真人秀节目将一大批偶像歌手推到了观众面前,并引发社会关注热潮,这些选手一夜成名,粉丝千呼万唤,电视台的收视率也扶摇直上,一时间这类真人秀节目也扎堆出现,导致了选秀节目的泛滥化和同质化,收视群体的疲软,电视台为攫取收视率而做出的一些搏出位举动逐渐为真人秀节目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限娱令”措施,令选秀节目由繁荣走向衰落,直到2012年浙江卫视的一档《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一播出便在各大媒体和社会生活中引起剧烈反响,真人秀节目进入了2.0时代。

《中国好声音》是购买荷兰一档综艺节目《the voice》版权引进的一档歌唱类选秀节目,它与传统选秀节目相比门槛更低,更加平民化,甚至摒弃了一惯的评委而将大牌嘉宾设为导师,分组对抗,这档节目也掀起了购买国外电视节目版权的热潮,湖南卫视《我是歌手》 《中国最强音》,上海卫视《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均是购买国外电视节目的版权,就电视节目形态而言更趋多样化,而14年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购买的韩国超人气真人秀户外竞技节目《running man》将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重新拉到观众视野中来,真人秀节目朝着竞争更加激烈,节目形态更加多样化的道路上发展着。

(二)亲子类真人秀

亲子类真人秀娱乐节目首次出现在屏幕上是深圳卫视推出的《饭没了秀》,该节目是全国首档家庭娱乐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主要以宝宝语言为笑源,突出“家庭秀”这一概念,以真人秀为节目的核心,力捧另类思维,彰显童言无忌。《饭

没了秀》在播出后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受众,但是并没有在真人秀节目取得很显著的成绩。 2013 湖南卫视重磅推出了一档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是以明星父子为主要对象,选用 5 对明星父子或父女进行特殊环境下的生存考验。节目一经播出受到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受众的喜爱。随着《爸爸去哪儿》的大热,我国内地真人秀节目迅速由选秀、婚恋为主的“梦想、爱情”时代,进人到萌娃竞技的“小”时代。

二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原因

(一)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兴起的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开始追求同等层次的精神追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环境日渐开放化,文化生活也日趋娱乐化。电视媒体走进大众48小时,如实呈现老爸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状况。而相较于以往对节生活,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电视媒介作为覆盖率最广,普及率最高的媒介,群众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一些年轻的父母开始选择通过电视媒介学习与孩子的互动与交流,改善,或者是加强亲子关系

这些都是真人秀节目兴起的社会原因。

(二)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兴起的经济原因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兴起的经济原因根本在于新世纪以来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力水平的提高,对于文化娱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消费方向也由物质消费转变为非物质精神文化消费,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内心,重视与孩子的关系。而且真人秀节目满足了群众追求生活本真和窥私欲及大众参与性诉求的要求,年轻父母可以通过节目的形式去了解怎样与孩子沟通交流,并且真人秀节目融合了纪录片的纪实性特点,及电视剧的戏剧化表现,它的个性鲜明符合了当代生活的最基本诉求。在经济形态依赖下的多媒体也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令真人秀节目更加贴近生活了,人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上随时发表看法参与互动,传播媒介也日趋多样化,纸媒与网络相结合,为真人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渠道。

(三)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兴起的文化基础

当下中国“唯物质论”、以马诺为代表的“金钱崇拜”等思想盛行,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亲情成了可有可无的产品,他们牺牲了与家庭团聚的时间,忽略了父母甚至忽略了孩子的成长。《爸爸回来了》让不同的人在这同一个节目中,迸发出自己的情感共鸣。我们由明星爸爸们的故事联想到自己的家庭,隐藏在生活的艰辛下的默默温情,通过《爸爸回来了》这类节目,温柔地传递给每一个观众。当今时代,亲子关系应当成为一个引起社会重视的焦点。人们由于忙碌的生活等种种原因暂时忽视了与孩子、父母之间的相处,类似《爸爸回来了》这类亲子节目必将引起重大反响。

(四)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心理需求

生活总是忙忙碌碌,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迫切需要解脱生活对于精神的捆绑。,观众看电视娱乐节目就是为了娱乐、消遣和休闲。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娱乐时代立足,必须抓住观众的胃口,以标新立异的角度切入。《爸爸回来了》展示的是明星爸爸们与孩子的相处场景,爸爸是主角,观众通过看着节目中的爸爸们与孩子们一起,进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首先是观众们可以看到明星爸爸不同的形象,与孩子单独相处的过程里,总会有“人在囧途”的意外发生,即使是事业成功的明星老爸也要面对孩子的种种困扰。我们也像他们一样,要面对孩子们奇奇怪怪的要求,有时候与父母相处也会哭笑不得。观众与明星父子有一种身份认同感。其次是观众们对明星爸爸有种好奇心和窥探心理。大家特别想要知道他们怎么教育自己的宝贝。《爸爸回来了》同时满足了受众的感官愉悦和消遣心理,孩子天真无邪的语言以及手忙脚乱的爸爸们,感动了观众,从而也使得自己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

三《爸爸回来了》节目亲子关系分析

(一)明星父子(女)的性格分析 我选取了爸爸回来了第一季的节目嘉宾,主要有:王中磊、吴尊、贾乃亮、李小鹏等明星和他们的明星子女,第一季星爸相对于第二季星爸而言更具有代表性,以下表格是对四位老爸的特点的概括:

(二)节目中展现的亲子关系的曲折性

明星爸爸们不再以完美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我们观众看来,他们不再是遥远的明星,而是一位平凡的,可爱的父亲。几位爸爸都是各自工作领域中的优秀人物,例如李小鹏是一位奥运冠军。但是他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爸爸,女儿同样也会抱怨爸爸煮饭难吃。明星老爸身上也有不足之处,儿女犯了错或者与别人家的孩子争吵,明星爸爸也会不知所措弄不出个所以然,甚至孩子不懂事或者不很烦,爸爸也会向孩子发脾气。而这些星二代,平时和父亲的相处较少,而且由于父亲身份的特殊,他们受到了更多的观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就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了。

明星宝宝有时候不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们身上也有普通小孩子的种种毛病,这些都是与明星爸爸相处过程中的小难题。没靠近自己的孩子之前,我们观众也不知道孩子的一些缺点和习惯,孩子不是一直这么乖巧听话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节目对受众的亲子观念的影响

《爸爸回来了》无疑是一档成功的亲子真人秀节目。由它启发,我们应当特别观注和思考亲子关系。虽然我们传统观念的“男主外女主内”有所淡化,但事实上很多家庭还是由妈妈来教育孩子。节目中让父亲体验了把没有孩子妈妈,既当爹又当妈的辛苦生活。观众看了以后应该更能体会妻子的辛苦,坚定自己做一个好父亲的决心。为人父母者,将重新发现未曾了解的孩子,父母将会靠近子女的心灵。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审视其中的不良影响。明星爸爸和孩子毕竟是千

挑万选出来的典型代表,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和他们给孩子创造的物质生活和普通人大不相同。如果年轻的受众群体一味模仿明星爸爸们的教育方式,或者他们期待自己的孩子像明星宝宝们一样优秀,这种错误的亲子观念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四亲子类节目对亲子关系的意义

(一)表现真实情感

一般来说,明星总是与我们遥不可及,很多明星为了保护家人而选择避开受众的视野。而《爸爸回来了》把明星爸爸与星二代推向观众的眼前,大家都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和天下可亲可敬的父亲一样,充满了威严但是对孩子又充满了爱。明星爸爸的父亲身份是真实的。同时亲情是我们中国人传统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看重亲情的真实。其次,明星父子的相处过程中,父亲往往会遭遇种种突发状况,手忙脚乱的爸爸显得真实不做作。孩子不习惯与父亲单独相处,而明星爸爸可能很少知道孩子怎么会突然哭泣,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多“十万个为什么”。明星爸爸也会冲着孩子发火,也会对孩子的顽劣手足无措。这些都是真实的父亲。没有人会怀疑父亲对儿女的爱是假的,真的父爱让我们相信节目的真实性。

(二)改善亲子关系

大多数孩子可能对父亲是陌生的。因为父亲很少有机会和孩子好好相处。很多家庭由妈妈来教育孩子,父亲似乎总是忙碌,总是高高在上充满了威严。《爸爸回来了》对大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节目中父亲要单独照顾孩子,可爱的萌娃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比如说爸爸不会做饭,爸爸不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很多爸爸也不会温柔的安慰哭泣的宝宝,在孩子犯错时爸爸也会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或许现实生活里的爸爸更能体会到养育孩子的不容易,他们以后应该都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清晰明了做父亲的责任。成年人通过这档栏目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重新回忆自己和父亲相处的过程。孩子的心灵天真敏感,父亲靠近自己的孩子必将是小心翼翼的。他们之间有欢笑,有误解,有逃避有勇敢,对亲子关系有极大的改善。

五对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正确阐述亲子关系的建议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如果很好的安排节目的故事情节,就可以很好的阐述正确且友好的亲子关系,但是如果安排过度,则会适得其反。尤其是明星类亲子真人秀,很多观众的期望值往往都很高,一旦期望值没有得到实现,参加节目的孩子与父母都可能会受到观众攻击,所以亲子类真人秀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度,将亲子关系毫无偏差的进行展示。

(一)把握节目的道德尺度,正确解读亲子关系

真人秀节目在中国播放初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电视节目,满足观和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娱乐大众,但是它并不仅仅只是具备娱乐性,它也承担着社会作用,电视节目传播功能的强大,所呈现的内容也变得良莠不齐。一些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为了取得高收视无视道德尺度,将“私密” “暴力” 等为卖点,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求知欲,将嘉宾的隐私放大,打着“擦边球”,却忘了作为媒体人的最基本素质,向观众传递社会正能量。所以节目组,制作方应把握真人秀节目的道德尺度,传递社会正能量也是传媒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引导受众正确解读亲子关系,反思亲子教育问题,不可一味的去追求收视率。

(二)父母抵制诱惑,守护孩子的纯真

人格发展期的孩子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明星爸爸妈妈就要担当“守门人”的职责。孩子们的爆红自然会吸引很多粉丝的关注和经济利益,明星爸妈们此时就要抵制功利的诱惑,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可以不受干扰,自由成长的环境。

(三)观众摆正心态,正确对待参与人

观众在收看节目时,应该摆正心态,不可因自己的喜好对节目参与人误下结论,要分清现实与节目的区别,不要随意下结论,认识到一些情节设定只是服务于节目效果。而对待节目参与者,也应尊重其生活空间,不对其行为进行过度解读。

参考文献

[1]方丹. 基于准社会关系的亲子类综艺节目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传媒学

院,2015.

[2]张丹. 亲子真人秀栏目的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黄英. 我国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创新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

[4]李崇杨. 中国内地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研究[D].河北大学,2015.

[5]江晶珺. 我国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4.

[6]李四方. 电视真人秀的模式化生产与社会化营销研究[D].暨南大学,2014.

[7]武晓丹. 中国亲子真人秀的叙事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

[8]唐琦. 亲子真人秀节目与家庭审美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15.

[9]左潇. 如何策划好亲子教育类真人秀节目——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 艺术教育,2014,04:123-124.

[10]王祎. 家庭典范与媒介呈现——对《爸爸回来了》的分析[J]. 视听,2014,07:15-17.

[11]李尘缘. 内容永远是电视的核心竞争力——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分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5:44-46.

[12]周婧. 娱乐背后的“真实”——解读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J]. 当代电视,2014,09:66-67.

[13]王一星. 探析《爸爸回来了》节目的受众心理[J]. 今传

媒,2014,08:112-113.

[14]王润. 亲子互动:《爸爸去哪儿》节目亲情塑造的成功之道[J]. 新闻传播,2014,09:124-125.

[15]肖辉馨,谭超杰. 明星亲子节目的环节设计式创新分析与反思——以《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为例[J]. 现代视听,2014,08:57-59.

[16]韩沂瑾,罗洁. 我国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研究——以《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为例[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128-129.

[17]胡亚婷. 从《爸爸回来了》看真人秀节目中的受众心理[J]. 新闻世界,2014,12:52-53.

[18]应一骁. 浅析浙江卫视亲子类真人秀《爸爸回来了》[J]. 视听,2015,12:97-99.

[19]刘欣. 论明星效应下的亲子类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J]. 艺术品鉴,2016,01:147+373.

[20]吕琼华,徐烨婷. 爸爸“回来”了——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回归与重塑[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9:79-81.


相关内容

  •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者在教育上出 ...
  • 关于亲子真人秀热潮反映的文化现象的思考
    关于亲子真人秀热潮反映的文化现象的思考 新闻传播学院 贺世祺 2014214417 论文摘要 如今电视屏幕上刮起一阵前所未有的亲子真人秀之风,各大主流卫视纷纷打出萌娃.明星.亲情牌,均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纵观此类节目,无一不是由韩国引进,有本 ...
  • 从传播学视角,浅析[杨澜访谈录]的现状和发展
    从传播学视角,浅析<杨澜访谈录>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本文选取<杨澜访谈录>为个案研究对象,并且从传播学这个独特的视角解构这档节目的现状.优点以及未来发展的探索之路.着重从传播学的5W模式.传播中的符号特色.大众传 ...
  • 浅析[天天向上]中的主持人幽默语言
    浅析<天天向上>中的主持人幽默语言 摘 要:幽默语言是"言语中的盐",能够以其特殊的语言张力给人以奇特的艺术享受.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就凭借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幽默的主持语言受到 ...
  • 亲子沟通的策略与方法教案
    [1**********]4 亲子沟通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亲子沟通,认识到亲子沟通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组织教师和家长进行讨论,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长与子 ...
  • 亲子游调研报告
    去哪儿网发布<2012年亲子游调查报告> 中国旅游新闻网 2012-05-30 10:25:11 手机看新闻 字号:t | t 逾7成家庭每年开展亲子游1-3次 去哪儿网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家长表示自己小的时候曾经与父母一起旅行 ...
  • 保健品电视专题片制作技巧浅析
    打印本页 访问数: 313 发表时间:2008-9-29 0:07:28 专题片应由新闻部或专题部创意,一般不要找广告部,避免广告味太浓,影响传播效果.新闻专题片禁止本企业员工或经理上镜头,尽量让企业外人士说话,这样更显客观.更可信. 专题 ...
  • 亲子园亲子活动方案(共9篇)
    篇一:亲子园招生宣传活动策划(一) 一.活动目的: 1. 通过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游戏,让广大家长了解和初步体验亲子园教育,感受亲子 园教育给宝宝带来的重大影响. 2. 让家长知道----baby亲子园正在招生. 二.活动运作: 正式活动:x ...
  • [新提醒]猴年春节假期,上海最强玩乐指南在这里!
    [兜魔都]猴年春节假期,上海最强玩乐指南在这里![复制链接] MaLgiCe紫荆 徐汇区,湖南路街道 关注 注册申友 Lv5 粉丝 6 注册时间 2015-12-15 最后登录 2016-2-1 主题 24 帖子 207 金币 348 TA ...
  • 浅析[情感传奇]的营销策略
    [摘要]各地方电视台推出的多档情感类综艺节目,成为受众的新宠儿和娱乐节目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以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的<情感传奇>为个案,分析情感类综艺节目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情感 综艺节目 营销策略 央视索福瑞(CSM)全国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