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人教版)3 - 范文中心

2.5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人教版)3

06/28

第 5 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案

教 学 目 标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 1929--1933 个性化处理 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与纳粹党和德国法西 斯专政的建立,日本二、二六兵变,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七 大” ,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西班牙内战。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和发展的分析和认 识,培养学生通过史料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 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是埃塞俄比亚和 西班牙两国反法西斯失败的主要原因。

教学 重点: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反犹狂潮 重点、 难点: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难点 教 学 手 段 教 学 步 骤 及 过 程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讲授新课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 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利用这样的条件,墨索里尼在 1922 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0 年代下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英、美资本。1929 年经济危 机爆发后,英、美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 成为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另外,由于德国是战败国, 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 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 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思考《凡尔赛和约》的签 订,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现实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 宣传,煽动民族复仇情绪,骗取了社会各阶层日益广泛的支持, 势力大增。 在此基础上,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 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 对于政权武装力量的支柱——国防军, 希特勒也极尽争取拉拢之能事,最终换取了他们的支持。

1933 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 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了。 一、 反犹狂潮 德国法西斯政权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最后大量犹太人 被迫抛弃财产,逃离德国。 (爱因斯坦) 三、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紧缺,再加上原有 的经济基础

薄弱,这次经济危机对它的打击就更显严重。1931 年经济危机发展到最严重的地步。日本政府加强推行国民经济 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 润。同时,无论是经营电力、化学、飞机等行业的新财阀,还 是生产钢铁、煤炭和造船的老财阀,都更加依靠国家政权和军 事部门的支持,大力发展与军事有关的新工业新产品,使得原 本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日本社会更加军国主义化。在这种形势 下,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解 释注①)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要 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在此 之前,我们已经对纳粹党能够在德国夺取政权的原因进行了探 讨,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比较找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 与德国有什么不同呢?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31 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6 年 3 月,受 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四、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在扩张过程中,三国相互勾结,相互承认掠夺的成果,于 1937 年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 的威胁,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从此法西斯国家依仗联盟, 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板 书 设 计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世界经济危机 2、希特勒和纳粹党 3、 “国会纵火案” 二、反犹狂潮 1、种族主义理论

2、 “水晶之夜” 三、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墨索里尼 2、日本军部 3、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教 学 后 记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必修1材料题训练
    高中历史必修1材料题训练(4道) 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三公九卿示意图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 ...
  • 中流砥柱镇边陲
    中流砥柱镇西陲 1954年,10.5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就地转业,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掀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从此,兵团人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肩负起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重任. 60年来,兵团在新疆两大沙漠边缘,在边境沿线,忠实 ...
  • 历史选修3_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资料整理
    历史选修3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动荡不安的世界 背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表现:①纠结军事集团②扩军备战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同英 ...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导学案
    教师寄语: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塞涅卡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4.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 ...
  • 20XX年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2011年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专题一列强侵华史(1840-1953) 一.列强侵华史实--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 1.军事侵略---- ...
  • 张宏良教授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剖析
    张宏良按:美国向中国台湾省出售导弹一事,再次以中国老百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口头抗议不了了之,这已经是自那个人答应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以来第五十多次口头抗议了.由于这次卖的是最先进导弹,为了安慰中国大陆的愤怒青年,中国大陆便在自己家里也试验了同 ...
  •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以及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曲折,只有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 ...
  • 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1
    一..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进程大致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趋 ...
  •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 ...
  •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分册: 1. 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 2. <吉尔伽美什>史诗 3. <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和历史价值 • 作用: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 历史价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