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高考名师推荐语文文科分段函数Y - 范文中心

20**年高考名师推荐语文文科分段函数Y

12/25

1. 按要求默写。(共8分,每小题1分)

【小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题2】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小题3】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小题4】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小题5】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小题6】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

【小题7】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8】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朱自清《春》)

2.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小题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2】 __________,荷月带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3】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小题4】 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小题5】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6】 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

【小题7】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__________, ”一语双关,

既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又说出了=佛家的一个道理,即:要达到“清净无为”、“息

心去欲”的=境界,先得经过一段曲折修行的道路。

【小题8】在汽车高新技术领域竞争中,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少落伍者被淘汰出局,使我们认

识到优胜劣汰残酷性的同时,也看到技术创新具有的无可比拟的巨大动力。正所谓: __________, 。(填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句)

3. 根据课文默写。

【小题1】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小题2】;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小题3】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小题4】,受上赏。(《战国策》)

【小题5】小大之狱,__________,必以情。(《左传》)

【小题6】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小题7】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小题8】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潼关怀古》)

【小题9】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10】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1. 寻 春

韩少华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 可也正因为

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 ”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 又寻春的

什么呢? „„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

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 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 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竞泛出一片新绿! 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 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竞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 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 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问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11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12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镪作响; 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选自《韩少华散文选》有改动)

【小题1】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 ”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 (3分)

【小题2】第⑦段“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好,为什么? (3分)

【小题3】第⑨段和第⑩段都引用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其用意是否相同? 为什么? (3分)

【小题4】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3分)

【小题5】朱自清《春》的结尾是: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从综合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等方面,这样的结尾与本文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4分)

2. 现代文阅读

(一)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 秋天' 两字去掉好吗? 为什么? (4分)

【小题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3】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3分)

【小题4】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4分)

【小题5】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 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1.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

【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话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人琴俱亡》)

【乙】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②笔也。有一龌龊③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④之画。章侯头裸体⑤,谩骂不绝。显者不听,

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释】①诞僻:怪僻。②搦(nu ò)握。③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④强:强迫。⑤头裸体:不戴帽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诱之入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 .余悲之(《捕蛇者说》)C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D .何陋之有? (《陋室铭》)【小题2】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A .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读画录》)B .何以都不闻消息? (《人琴俱亡》)C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D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小题3】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答】

(2)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答】

【小题4】子猷先“了不悲”“都不哭”,后又“恸绝良久”,这是为什么呢? 请简答。(2分)

【答】

【小题5】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陈章侯的品性。(3分)

【答】

2. (12分)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犬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BB 跬步②,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__________,便不相出。”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即而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还。(选自《搜神后记》)

【注】①周章:急得团团转。②跬步:半步。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身洒生左右草上”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祭以尉首B .策之不以其道C .以其境过清D .以塞中谏之路也【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晋朝太和年中,广陵人杨生养了一只狗,非常喜爱它,出行时常把狗带在身边。B .“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的朗读停顿为:“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C .“巧救杨生免于火灾”、“为救杨生跟随路人回家”、“从路人家逃离回到杨生身边”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D .文中“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这一处细节突出地表现了杨生对狗的“甚爱怜之”。【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怪此狗向井号怪:②若尔尔:

③乃语路人语:④狗夜走还走: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

(2)即而出之,系之而去。

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4分)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其父康,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夫一样怀归,①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三国志? 吴书? 陆绩传》)

【注释】①盍:何不。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曾为庐州太守()②是橘甘()

③术奇之()④绩跪下对曰()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精于天文、历法A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B .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C .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D .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陆 郎 幼 而 知 孝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2分)

译文: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2分)

译文:

【小题4】请简要评价“陆绩怀橘”的行为。(2分)

1. 阅读古诗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 请从修辞、关键词的角度,赏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阅读下面的古诗。

(甲)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乙)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霜影:月影。③羁人:旅人,旅客。④隅,角落。

【小题1】甲诗题目中“十五夜”是指中秋之夜,前两句诗中的“地白”、“ ”、“ ”等词语都暗示了这一时间。

【小题2】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落”字的妙处。

【小题3】甲乙两诗中三、四句的抒情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1. 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一种力量。不是每个人都有美丽的外表,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文章有魅力,人们就会爱不释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靠近与之交往。刘白

羽《日出》:“登高山看日出,这是我幼小时就对我有魅力的一件事。”...... 请以“的魅力”或者“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相关内容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
  • 新学期(文理分班后)第一节语文课
    新学期(文理分班后)第一节语文课 (学情分析:新学期上课一周后,文理科分班,学生来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科任也要接受新的班级,此时,最关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洗脑",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它.) 一.导入: ...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年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5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A .2+i B .2﹣i x =( ) C .﹣1﹣2i D .﹣1+2i 2.已知集合P={0,1,2} ...
  • 04高考试卷分析
    04高考湖北卷数学试题评价报告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试题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新颁布的<数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的各项要求,在遵循"在三个有肋于"原则 ...
  • 安徽省20**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
  • 20**年陕西文科数学高考试题
    2012高考文科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集合M={x|lgx>0},N={x|x2≤4},则MN=( ) A.(1,2) B.[1,2) C.(1,2] D.[1,2] 2.下列函数中,既 ...
  •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10首
    奥数网首页| 小升初| 招生|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奥数竞赛| 课件教案| 趣味乐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超常教育| 进入初一 奥数 > 趣味乐园 > 诗歌鉴赏 > 正文 描写 ...
  • 20**年教研会邀请函
    <招生考试通讯>第四届辽宁高考备考暨阅卷交流研讨会 主办:招生考试通讯杂志社 时间:2014年9月20日 邀 请 函 各地教研室(教育学院).高级中学: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
  • 不跪着教书--王栋生
    浏览量:1777 发表日期: 2006-9-4 来自: 市教育局办公室 [字体:大中小] 主编先生要我做一次封面人物,在我而言是为难的事.作为<语文教学通讯>最早的读者,多年没有给<语通>写过稿,是欠了人情的:然而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