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 - 范文中心

中世纪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

03/12

科技信息

音体美

中世纪早期的格里高利圣咏

陇东学院音乐系

刘湘

[摘要]早期基督教音乐作为西方文明史中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 是西方文化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载体, 也是早期西方文明的标志之

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的早期基督教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是西方音乐的重要源头。本文主要以格里高利圣咏的产生、特征及一。

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为主线, 对格里高利圣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关键词]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

中世纪时期,历史上也称之为“黑暗时代”———The Dark Age 。这一称法是相对于中世纪之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两个西方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而言的。在当时,无论在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方面都要逊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加上当时战乱和疫症流行,广大平民生活水平低下,是名副其实的“黑喑时代”。十字军东征,黑死病与鼠疫的肆虐,阴森的哥特式古堡……提起中世纪,不可避免地总会和这些影像画面联系在一起,而在音乐上,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Gre-gorian Chant ———格里高利圣咏。

一、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实际上,格里高利圣咏的出现要略早于中世纪,约在西元十世纪左右,作为西方早期的系统化宗教音乐类型,它对整个西方音乐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格里高利圣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希腊、希伯

莱、

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音乐,因此,它使我们了解了已失传的古代地中海地区的音乐文化。格里高利圣咏也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来的音乐艺术。这是在罗马天主教会的正式礼拜仪式中所唱的圣歌,起源于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当时有位教宗叫格里高利一世

(Gregorius M agnus ,任职期间公元590~604),他曾将这些圣歌编辑成册,因此后世

人称其为

“格林高利圣歌”。格里高利圣咏具有以下特征:歌词全是拉丁文,是无伴奏、无和声的单一旋律线,节奏非常自由,采用不同于“大

小调系统”

的调式音阶,同时还具有客观的、非个人的与超世俗的性质。这种圣歌音乐与礼拜仪式密不可分,它们可以算是“功能性的音乐”,亦

即具有特殊功用的音乐,不具娱乐价值。

它们主要旨在表达歌词的宗教内涵,而不注重官能美感或情感诉求。但有趣的是,中世纪许多俗乐与民谣却改编自格里高利圣歌的曲调。

随着公元313年基督教被合法化,各地发展出不同形式和风格的素歌。在西班牙产生了莫扎拉布素歌(Mozarabic Chant) 。这个名称原指711年摩尔人入侵后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而实际上这种素歌

是在7世纪时写作完成的,

之后鲜有改动。在米兰出现了安布罗西安素歌,意为尊崇圣安布罗斯。在高卢也就是今天的法国,有高卢素歌Gal-lican chant ,在罗马,有古罗马的和格利高里素歌,在英格兰,有塞勒姆素歌,在东方教会,有叙利亚的、拜占庭的、埃及的、埃塞俄比亚的和亚美尼亚的素歌。其中的一些为极力促成一元化的礼拜仪式和音乐的罗马教皇所禁止,其余的则在该地区决定采用被认为是最好的素歌和礼

拜仪式后被废止。

到8世纪时,格利高里素歌已经成为西方的主流礼拜仪式音乐。

尽管人们总是认为格利高里素歌与教皇格利高里有关,但实际上在他之前的多位通晓音乐的教皇都对罗马素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成立素歌学校,建立修道院已保存和传承甚至是创作素歌。教皇大格利高里(540-604) 编纂了一套供“教会年”用的素歌和一本日课交替合唱集,这些作品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将格利高里素歌传播到遥远的国度中。他不但编辑整理了素歌,而且狠抓过素歌学校的教学。执事约翰,一

位九世纪的格利高里转几所家这样写道:

“至今那里仍陈列着当年他教授演唱课期间休息时躺过的床,而他威吓男孩们所用的鞭子也被作为圣物被保存并受到崇敬”。尽管如此,我们并不知道他本人是否创作过素歌。

那么如此看来,似乎与教皇格里高利本人没什么联系,以他的名字命名圣咏的缘由又在何处呢?在一些音乐史著作中,有一些说法,说他曾派人到各地搜集圣咏,并编了两本圣咏集(一本弥撒唱经本,一本日课唱经本),还创建欧洲最早的圣乐学校,还有传说格里高利听象征圣灵的鸽子对他唱圣乐,从而记录下曲调,形成圣咏。但可以肯定的是格里高利一世在6世纪末上任时,确实在统一罗马礼仪音乐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他在整顿教会内部的纪律、财政管理和礼拜制度着手,以政治家的魄力和手段,使罗马教会的势力得以巩固和扩大。后来,为了维护教皇的权威,赞扬格里高利一世的功绩,在加洛林王朝当权者的重视下,罗马教会的圣咏(格里高利圣咏集及之后编写的新圣咏)统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二、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格里高利圣咏一般特征:无伴奏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旋律:一般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音域经常控制在比较狭

窄范围内。

格里高利圣咏的歌唱方式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演唱和应答演唱。

格里高利圣咏旋律根据歌词与歌声的结合关系分为三种类型:音节式———一字对一音;纽姆式———一字对一个多音;花唱式———一字对若干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

格里高利圣咏以极简单、极低沈的管风琴为背景(或完全无背景音),压抑的男声如潮水般连绵起伏,时而徘徊于幽沈的低音部,时而又突然攀升至难以想象的高音区,音域跨度之大和对人声要求之高,是其他Early M usic 所不能比拟的。格林高利圣歌只用人声,没有和声和对位,旋律简单,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过八度。虽然它的旋律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

圣乐对中世纪的欧洲人而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时,社区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参加宗教聚会,并在聚会中唱圣歌。天主教的主要礼拜

仪式有两种:

“弥撒”与“日课经文”,格里高利圣歌就是应用在这两种天主教的礼仪歌曲。例如,弥撒常用部分的歌曲包括《垂怜曲》或《慈悲

经》

、《光荣颂》或《荣耀经》、《信经》、《欢呼歌》或《圣哉经》、《羔羊赞》,在中世纪时都是用格林高利圣歌来吟唱。因此一般民众对于格林高利圣歌的熟悉程度就如同今日一般民众对于本地流行歌曲的熟悉程度。

今日弥撒所用之素歌是基督在圣殿和会堂中所听之素歌的变体。早期的基督徒既没有考虑改组礼拜仪式,也没有委托作曲家写作新的素歌,早期基督教的礼拜仪式几乎未作改动的承袭了犹太礼拜中的祈祷式和素歌。大约在公元385年,Etheria ,一位前往圣地朝拜的修女,提到赞美诗(hymn),诗篇歌(psalm),应答(responsory)和交替圣歌(antiphon)这三种犹太礼拜式的基本形式作为耶路撒冷复活节礼拜仪式的一部分。

大量的弥撒和日课所用的素歌是佚名的。多数专用素歌,即歌词与

音乐因不同节日或季节而异的素歌[包括进台经、

升阶经、哈里路亚(悔罪时则用特拉克图斯)

、献祭经和圣餐经)]作于5~8世纪,尽管新的专用素歌伴随着新的宗教节日不断涌现,直到后梵二时代[即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天主教第二十一次普世会议)以后的时代,也就是当今时代]。今天我们所唱的常规素歌,即弥撒中各段经文不变的段落[慈悲经

(Kyrie )、荣耀经(Gloria )、信经(Credo )、圣哉经(Sanctus )、羔羊经(Agnus Dei )]创作于9~12世纪,即素歌创作的第二阶段。和犹太教一样,这些佚

名作者,很可能是牧师、

修士或是教会素歌学校的领唱者。三、格里高利在近代的复兴格里高利圣咏流行百年后,其重要性为其他种类的圣乐所代替了,直至十九世纪才由索莱姆的本笃会修士苦心发掘,经多次发表学报且

为教廷所赞赏;至1904年教宗庇护十世设基金委任全权重订,

又经过三十多年几番查证,才能于1934年出梵蒂冈的日用圣歌本,并重新提倡咏唱格里高利圣咏。圣诞节凝聚了一切基督教的亲和与庄严,这一备受瞩目的节日是为了庆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神从天堂下入凡间来拯救人类。圣诞节纪念耶酥这一人们期待已久的弥赛亚的降临。

今已知的格里高利圣咏大约有三千首之多,它们在多年的口头传唱后,直到9世纪才被记下谱来,成为西方音乐文化遗产中的一批古老的珍宝。同时也是西方艺术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我们将会看到,正是从这些单音部的圣咏中,逐渐孕育和发展出一种丰富的复调音乐的传统。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尤其是17世纪之前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格里高利圣咏的历史意义是深远的。参考文献

[1]古文娴. 西方艺术音乐的渊源———格雷高里圣咏[J ]. 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0(2):41—49.

[2]孔繁洲. 罗马基督圣咏———格里高利素歌[J ].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58—59.

[3]张丽娜. 格里高利圣咏早期传播的历史条件[J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1):100—103.

[4]张曾祥. 唤醒内心的声音———教堂音乐应予重视[J ]. 爱乐,2003(11):38—42.

[5]张曾祥. 教堂音乐与古典圣乐[J ]. 天风,2000(11):47—48.

—633—


相关内容

  •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分析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形象分析 摘 要 <静静的顿河>以史诗般谱写了人类的悲剧,小说的灵魂人物--葛利高里的生活悲剧. 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战争那个年代背景下人民的不幸遭遇, 也真实地感受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在战争 ...
  • 第2课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第2课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走进课堂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释加牟尼 导学目标 学习要点一:尼罗河的赠予 1.学习提示:了解古埃及国家出现的自然条件-----尼罗河:理解古埃及国家出现与统一:知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金字塔:知 ...
  • 智慧树 20世纪西方音乐 毕明辉 章节小测正确答案
    20世纪西方音乐 智慧树 章测答案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音乐的史纲 1.<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 2."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 3.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 ...
  •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版)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板) 十大经济学名著: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导读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 ...
  • 农历腊月说农历
    农历腊月说农历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格里历)和农历,都属于一个叫"历法"的东西.所谓历法,通俗地讲,就是安排与协调年.月.日以明确一个时间序列的法则或者说制度.历法的制定,虽以天文学为基础,但严格意义上讲属于" ...
  • 佛罗伦萨大教堂
    节选自<艺术与观念> [美]威廉·弗莱明 玛丽·马里安 著,宋协立 译,北大培文出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章版权所有.转载务请注明来自"阅读培文"微信(ID:pkupenwin) 在那个(1464年)3 ...
  • 名著童年,鲁
    <鲁滨孙漂流记>复习纲要 整理者: 刘 健 作者简介: 笛福:在英国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中,笛福排名第一位置,他所写的<鲁滨孙飘流记>在当时有 很大影响,至今是雅俗共赏的名著. 笛福生于1660年.1640年,英国 ...
  • [十二星座导演]之射手座
    [十二星座导演]之射手座 [十二星座导演]之射手座 射手座的朋友可以知足了,有这两位就够了:文艺片有戈达尔,商业片有斯皮尔伯格,都是导演界帝王级的人物.另外还有小津安二郎,木下惠介,百岁老人奥利维拉,卡索维茨,库斯图里卡,伍迪艾伦,弗朗兹· ...
  • 曼德拉风云
    7月18日是一个普通的周四,没有一份日历将那一天标成红色.但事实上,根据第64届联大的决议,自2010年起,已经把每年7月18日- -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生日- - -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他为和平与自由 ...
  • 论社会排斥
    作者:阿马蒂亚·森 翻译:王燕燕,中央编译局当代所实习研究员.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年09期 一.引言 从词源学看,"社会排斥"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在25年前,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