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_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 范文中心

实验:_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01/11

实验三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智能演练场

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时,可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和m′)以及小车质

M′+m′量M,直接用公式a求出 M

答案:B

2.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按实验要求装置好器材后,应按一定步骤进行实验,下述操作步骤的安排顺序不尽合理,请将合理的顺序以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

A.保持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C.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的质量

D.平衡摩擦力,使小车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

E.挂上小盘,放进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小车,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

的点

1F.根据测量的数据,分别画出a-F和a-M的图线

答案:DCEABF或DCEBAF

3.(2010·淮安模拟)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实-3-9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图实-3-9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

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Δt1、Δt2、D、x表示).

解析:(1)如果气垫导轨水平,则不挂砝码时,M应能在任意位置静止不动,或推动M

后能使M匀速运动.

(2)应满足M≫m,故m4=400 g 不合适.

DD2(3)由v1=,v2=,v22-v1=2ax Δt1Δt2

DD2-2Δt2Δt1可得:a=. 2x

答案:(1)取下牵引砝码,M放在任意位置都不动;或取下牵引砝码,轻推滑行器M,数字计时器记录每一个光电门的光束被挡的时间Δt都相等.

DD2-2Δt2Δt1(2)D (3)a= 2x

4.(2009·上海高考)如图实-3-10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图实-3-10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

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

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实-3-11所示).①分析此图线的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解析:(1)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必须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才能找出二者的关系.

(2)①OA段在实验的允许范围内,图线是一条直线,因此可得出a与F成正比的关系.

②由实验的原理a=m钩gF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车≫m钩造成的. M车+m钩M车+m钩

答案:(1)小车的总质量(或:小车的质量)

小车所受外力(或:外力、合外力)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②C

5.如图实-3-12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记为M

.

图实-3-12

(1)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子,装入沙桶中,称量并记录沙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取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外力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F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①a-F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把沙桶的总重力mg当作合外力F是否合理?

答: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③本次实验中,是否应该满足M≫m这样的条件?

答:________(填“是”或“否”);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保持桶内沙子质量m不变,在盒子内添加或去掉一些沙子,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总质量不变,故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变. 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以加速度a为纵横,应该以______倒数为横轴.

解析:(1)将车内的沙子转移到桶中,就保证了M+m不变,即系统的总质量不变,研究对象是整个系统,a

F合mg1==,可见a-F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mg,不M+mM+mM+m

必满足M≫m这样的条件.

(2)向小车内添加或去掉部分沙子,是改变系统的总质量M+m,而系统的合外力仍等于所悬挂沙桶的重力mg,保证了合外力不变.

答案:(1)①

(2)M+m

1 ②合理 ③否 因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系统,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就等于mg M+m


相关内容

  • 物理经典实验整理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用公式v 二.实验原理 v 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
  • 高一物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 在实验中掌握打点计时器的用法 3. 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二) 过程与方法 4 ...
  • 福建高中会考实验专题
    福建省崇中高中物理会考专题一:实验精选 2014-1-10 实验题一:"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 答:①两次应拉到同一位置(效果相同)②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与纸面是平行的 ③本实验中用到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1.在做<互 ...
  • 初二9单元集体集体备课
    第九章 力与运动 南湖二中 赵宇 课标要求: 1.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2.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考点提炼: 考点1.识别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考 ...
  •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一.伏安法测电阻 1.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 滑动变阻器 "一上一下") "滑片远离接线柱&qu ...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_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实验原理] 1.控制变量法: ⑴保持m一定时,改变物体受力F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研究a与F关系 ⑵保持F一定时,改变物体质量m测出加 ...
  • 初二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寒假作业)
    寒假教师寄语 "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在各位同学的求学路途.人生的关键时期,能够携手相牵,共渡一段"艰难创业"的美好时光,实为一种缘份!值得彼此珍惜."时光飞逝,日月 ...
  • 实验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六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二力平衡的过程: (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到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
  • 8.3摩擦力--课时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8.3摩擦力 课时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课前预习归纳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_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一般用符号f表示.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
  • 牛顿定实验
    xxx 学校2016-2017学年度8月同步练习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9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1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 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9道小题, 第1题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