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比较研究 - 范文中心

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比较研究

12/15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2):70~72

JournalofAnhui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

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比较研究

宗 蔚,李加强

(宿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美国意象派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在意象创造上有共同之处,如对情景交融与精炼简洁的语言的强调。由于历史﹑文化及语言等因素,如意象创造中主客体统一的方式,意象的审美追求及表现力度。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美国意象派诗歌;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B:-)02-0070-03

inImagist

ChineseClassicalPoetry

ZONGWei,LIJia-qiang

(EnglishDepartment,SuzhouCollege,Suzhou234000,China)

Abstract:ImagistpoetrywasgreatlyinfluencedbyChineseclassicalpoetry.Theysharesomecharacteristicsincommonsuchastheemphasisontheunityofaffectionandscene,therefinementandconcisionoflanguage.Be2causeofhistorical,culturalandlinguisticfactorstheyalsohavesomedifferentcharacteristicsconcerningthemodeoftheunityofsubjectandobject,aestheticpursuitandimpactoftherepresentationofimage.

Keywords:Chineseclassicalpoetry;Imagistpoetry;Image

一、两种意象的相通之处

意象的注重是中国古典诗歌固有的传统。美国意象派诗歌的旗手-庞德,还有其他绝大多数意象派诗人,都非常钟情于中国古典诗歌。可以说,中国古典意象论和中国诗歌对美国意象派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美国诗人埃温说:“到如今,不考虑中国诗的影响,美国诗就无法想象。这种影响己成为美国诗传统的一部分。”这种影响使得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具有相通之处。

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的实质都在于主观情意与客观物景契合交融,创造出“象外之意”。在中国,意象这一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三国时代的魏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阐述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后来,《文心雕龙》以“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揭示了意象创造的真谛,即诗人在创造活动中“心物交融”,“情景交触”,达到内意与外象契合交融的境界。意象派诗歌运动领袖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一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他还强调,意象“不仅仅是思路,它是漩涡一般的或集结一起的溶化了的思想,而且充

收稿日期:2008-12-2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007sk299zd)。

作者简介:宗蔚(1977-),女,安徽省宿州市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2][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23卷第2期        宗 蔚,等 中国古典诗歌与美国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的比较研究 

[3]71满了能量。”对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解释:“意象”是一种复合体,它内在包含着作家对生活理性的认识

和感情的体验,这种认识和体验是构成“意”的两个因素,它们纠合在一起的,相互交融,在“一刹那间”通

(形象)来呈现。过“象”

美国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的表现形式上都强调语言的精炼简洁。中国诗人讲究凝炼,讲究删繁就简,几乎是祖传秘方。清朝诗人李西涯提出“作诗不用闲言助字,自然意象具足。”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十个字的组合构成象的组合,写出早行道路辛苦与早行人的羁旅愁思,充分表现了诗歌意象的简洁凝练。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语言的精炼简洁也是意象派诗人的追求目标。由意象派早期成员之一弗林特执笔写成的、发表于1913年的《意象主义》,,

[4]其中第二项为“绝对不用无助于表现的词语”。,。

他们之间流传着很多惜墨如金的佳话。庞德的《,,一年后凝炼为仅有的两行。,《天鹅》压缩成十二行。。

,但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差异,。首先,从意象形成的主客体关系来看,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虽然都强调情景交融,主客体的统一,但是,它们的统一的方式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主客体是和谐的统一关系,是以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天人合一为其理论基础的。天人合一指人与宇宙同一,人可以感应和认识天道,从而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体现在意象创造上,即人们以自然的方式看人,以人的方式看自然,从而使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中国古代诗人在客体上投射了自己的全部情绪,使“我”与“物”溶为一体,即将我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也使自然景物体现我的情感和心境。例如:马致远的《大净沙・秋思》中多个并置的意象为作者情感的表达及读者情感的共鸣进行了充分的铺设。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大涯”,将前置的意象统一在“忧愁”的主题之下。客观外在宇宙体的描述,也存在着主体的内在宇宙,令人感到“人化”,孤单凄楚地令人颤栗。美国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主客体是对立中求统一的关系。西方受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亚里士多德的“普遍逻辑结构”理论的影响,认为人是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整体,把自我与非我划分成两元,强调以自我来解释非我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对于西方人来说物我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都是互相对立的。意象派诗人还受到哲学家叔本华的美学观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的影响。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了挣扎和痛苦,而美的观照则可以消除物我之间的差别,达到物我合一以至忘我的境界,暂时得以解脱。”柏格森的“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

[4]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两者的理论表明通过对美的事物的关照和直觉这一理智的体验,西方

人可以创造一种他们还很陌生的物我交融的世界,即在主客体对立的世界里创造一种短暂的主客统一。很显然,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一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受到了他们的启发。但是在这种近似无预期目的的情形之下,瞬间生成的情景交融,对于读者而言,也只有通过刹那间的直觉,才有所领会,而且这种情感的力量也是片刻即逝,缺少内涵的。

在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美学特征不同。中国古典诗歌追求意象的朦胧模糊之美,这是诗歌中“隐”与“秀”统一的产物。“秀”是指“象”的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突出于外。“隐”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意”是内在的、隐蔽的、寄寓在“象”之中的,不借文字说出,要从“象”中流露出来;第二是指“意”的深刻性,丰富性、即通过读者的丰富想象和联想,获得多重意义。中国古典诗歌正是因为运用鲜明生动的物象(秀),表达含蓄而又丰富的意义(隐),由实到虚,虚实相生,而获得一种朦胧之美。李白的《玉阶怨》体现了“意”的含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4]

72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 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生动鲜明的意象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李商隐的《嫦娥》体现了“意”的深刻与丰富。其中的嫦娥,究竟借以指谁,十分不确定,对其意蕴历来也众说纷纭。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相反,追求意象的硬朗清晰之美,强调求真求实、“精确”地描摹事物而不加任何解释或评论,创造硬朗清晰与严谨的诗歌。意象派诗人认为精确是对所写的东西高度精神专注的产物,在创作过程中要自始至终的精神专注,对“事物”进行直接处理,杜绝抽象概念的侵入。“精确”的呈现给读者带来的物体感受恰象诗人写这首诗时,物体在诗人头脑中呈现的那个样子。H.D的《山林仙女》﹑弗林特的《天鹅》﹑洛厄尔的《秋》都是寥寥数行,围绕一个或几个意象,用最简明的语言进行白描。优点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但同时又存在着缺点:只是体验的搜集(尤其是视觉效果的数据),容量不大,静止的描写,单调,缺乏立体感,缺乏力度。诗人很难运用这一艺术形式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意象派诗人将具象与抽象划分得十分严格,的艺术抽象也一并否定了。具象是诗歌的一只翅膀,,在美丽的想象王国平稳翱翔。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固有的差异,。芬诺罗莎认为中国文字有两个特征使其最适用做诗,.因为它是象形

[6]的,最接近自然。,所引起的意象联想,要比一个英语单词

丰富得多。例如”旦,本身就是一种激动人心的,具有自主的主动性,因而可避免很多文字

[6]的拖累、格、时态的变化,而且可以不拘人称,主语常常省略。汉语中不用冠词.(如介词、连词等)而自然成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由四组意象构成,彼此并列,中间不用关联词语,只靠诗人将它们巧妙安排,直接组合,增加了意象密度,加强了含蓄效果。这种由于语法的超脱和词性自由所达到的高度浓缩和空灵的境界是意象派诗人,或者说是英美语言所无法摹仿的。英语是表音文字,在模仿人的思维活动,表现抽象观念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直接处理事物”上,却比汉语要稍逊一筹。另外英语语言的丰富语法形态变化和条分缕析的系统化规则限制了意象派诗人,使他们在意象表达方面不能像中国古典诗人那样充分自由。在简约之至的《地铁车站》中,虽然省略了指示“人群中忽隐忽现的脸庞”和“黑色而湿润枝头的花瓣”这两个意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连接词,把两个意象直接并置,冠词、介词、代词等词类却不能像汉语那样省略。[5][4]

三、结束语

如果省略了这些词会影响英语的表达,带来意思表达上的困难。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决定了表达的不同特点,意象表现的不同力度。综上所述,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创造上有共同之处,如对情景交融与精炼简洁的语言的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象派创作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翻版,他们的艺术观念也决非是对中国传统诗学的移植。由于历史﹑文化及语言等因素,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创造中主客体统一的方式不同,意象的审美追求不同,表现力度也不同。这些构成了两种诗歌鲜明的民族特点。

参考文献:

[1]赵毅衡.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热[J].读书,1983,(9):129-131.

[2]彼德・琼斯.意象派诗选[M].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2-3.

[3]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6.

[4]陈良运.诗学・诗观・诗美[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95-98.

[5]孙宏.论庞德的史诗与儒家经典[J].外国文学评论,1999,(2):21-23.

[6]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2.(责任编辑:郭万红)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相关内容

  • 关于中国诗的意象
    关于中国诗的意象 意象是中国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古代,没有确定的含义,也没有一致的用法. <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
  • 渊源学(比较文学理论概要)
    渊源学 渊源学研究文学作品中主题.题材.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因素的来源,换句话说,即考察作家作品所吸收和改造的外来因素.这种研究是以影响的接受者为基点探讨放送者的溯源研究,其目的是揭示出一定的因果关系.用基亚的话说,这里触及作家的创作秘 ...
  • 一首诗要从什么地方读起--北岛的诗
    北岛和朦胧诗 今天我讲北岛的诗,讲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我要讲到北岛的诗出现的背景,一些具体情况.因为,在座的同学有很多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出生在文革以后.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北岛,或者说"朦胧诗"."新诗潮 ...
  • 抑扬五音步
    一 节奏 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音符的流动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配合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中基本的节奏有两种,即强--弱(2/4拍)和强--弱--弱(3/4拍).举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教案
    高一语文作文指导 学写现代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能写作现代诗. 3.德育目标: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 ...
  • 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 2 英语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 3 奴隶制下的压迫与爱--浅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4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 ...
  • 84象征--论李金发[弃妇]的象征意象
    人生悲苦命运的象征 --论李金发<弃妇>的象征意象 质向君 (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科研处,山东日照276826) [摘 要]李金发是我国二十年代有代表性的象征派诗人.<弃妇>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意象内涵具有多义 ...
  • 浅谈如何欣赏古诗
    浅谈如何欣赏唐诗 赵波 摘要:在中国封建时期,唐代是国势强盛和经济繁荣的巅峰时代.其时,诗歌 创作更是前无古人,后难为继.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唐诗则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这是一个令人自豪.值得引吭高歌的时代! 明 ...
  •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之死亡主题研究
    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之死亡主题研究 [摘 要]"死亡"和"永生"是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和永恒主题.这位独立于19世纪美国文学的主流之外的诗人却开创性地通过不拘一格的韵律,含义隽永的意象,深刻而恰切地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