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说课 - 范文中心

极地地区说课

06/22

极地地区说课

一.说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明某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海陆的分布.

2.说出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说教材的作用

通过这一章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全球意识和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念,增强现代意识,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三.说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1.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相同点

2.两极地区的自然特征 不同点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资源的种类

1.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2.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3.世界各国对南极的考察

我国对南极展开的考察.长城站,中山站.

课文在极地地区的位置进行讲述后,接着提出南极洲将成为南半球空中交通基地的可能性,进一步评价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对人类活动可能发生的影响.暖季是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11月到次年3月)

2.德育内容

世界上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的女科学家—中国南京矿产研究所金庆民,1988年赴南极考察时,只身一人在苔原冰海中进行了4天地质考察,发现了一个大型赤铁矿,使五星红旗在南极的铁矿岩上高高飘扬.

1989年7月---1990年3月,中科院兰州冻土研究所秦大河参加了美,日,英,原苏联,法,中六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沿途收集了大量雪样和气象资料.经过5986千米的长途跋涉,终于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南极大陆的`万里长征`.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探险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和为科学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并从思想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投身科学探索的激情,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

3.重点,难点处理

纬度位置高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有显着影响,这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也是后面部分知识的基础.所以,必须让学生从一下3个方面正确掌握。①极地地区的纬度位置特点②极地地区的海陆位置特点③使学生了解极地投影地图

上判定方向的方法,避免出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错位读图方法,同时借助教材及地图册上的南极洲地图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心理地图,并结合课堂填图训练加以巩固。

南极洲气候特征突出,成因复杂,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我从感性知识入手,补充一些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事实材料。如中国科学考察队关于南极气候的记述,教材中南极气象资料的记载,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力,加深对南极地区气候特点的理解。进而分析气候成因——纬度高、地势高、气压高,将学生对气候特点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理解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成因。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1

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空间思维、联系能力较差。因此,我在讲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时,采用直观教学法,出示地球仪,将南极点和北极点朝向学生讲解。说明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最南点在南极上,图中的上下左右各点都在南极的北,其次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运用在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汇集成两个点——南极和北极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南极洲的跨经度最多的大洲的新知识点。使学生在顺向思维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对《极地地区》一章的教学非常适合。

课前先指导学生观看《动物世界》中内容反应南极大陆的企鹅生活场景,学生在观赏企鹅笨拙的姿态时,也看到了南极洲冰天雪地、气候严寒的情景。讲“冰雪高原”时用多媒体上的彩图冰雪覆盖冰川等。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寓教于乐。

3、讨论分析法

本章教材潜在知识点教多,恰当运用讨论分析法,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如冰天雪地,植被稀少的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南极大陆素有“白色沙漠”之称,却有巨厚的冰盖等等问题均可结合教材“观察与思考”提出适当的思考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五、说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作用,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地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读图,用图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使学生熟悉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并能运用极地地图判别方法,是本章教学中重要的技能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心理地图的形成,指导认真仔细的观察图,同时适当讲解,使学生对要掌握的地理事物形成准确完整的印象。然后对极地地图、版图、教材中的插图,完成填图练习,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填图技能。

2、采取启发式教学,促经学生思维发展

教师要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考。例如,讲述南极洲气候成因时,可以提问,南极的暖季与人类活动有哪些联系?讲到南极冰盖时,可以提问学生冰川前缘断裂入海后,形成冰山漂浮在南极周围的洋面上,时南极一景,但是它对我们人类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相应分析。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中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三者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3、采取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适量的图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本章教材知识重点难点不多,趣味性突出。把教学中心定位在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上是比较恰当的。以新颖的导言引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三实材料,图片。适当补充图像资料,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难点,重点。把教材潜在的知识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正确的人地观念,突出环境保护的意义。同时将各教学目标分解,细化融入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第十章 极地地区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1、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列表方式)

九、说教学反馈:我认为这样讲《极地地区》这章内容,能使学生从认识方面,掌握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极地地区为什么能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人类应该怎样和平利用极地地区;另外从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综合的基本功;再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投身科学探索的激情,自觉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毅力。能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从知识积累上,我有意拓宽、拓深本节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自己的课堂增加更富知识性和趣味性。


相关内容

  • 三圈环流形成过程
    低纬环流 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 ...
  • 高中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从容说课 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①气压带和风 ...
  • 教师版高一地理大气环境
    姓名: 班级: 小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4课时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1. 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重点难点]1. 学生能理 ...
  • 浅论大气旋转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论大气旋转力 作者:刘亚娟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15期 [摘 要]因为地球是旋转式运动,而空气由于有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等对大气 ...
  • 世界洋流分布简图
    世界洋流分布简图 那么,洋流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啊,影响洋流的因素有很多,在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 盛行风 .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盛行风.在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 中我们了解到,全球可分为五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他们从赤道到两级依次 ...
  •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 一. 选择题 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 .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 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 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 .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 .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 ...
  • 如何解决某区域降水的成因 Microsoft Word 文档
    如何解决某区域降水的成因 ---------以高考试题为例 甘肃武都二中 李小红 降水的成因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影响降水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气温的变化.降水的根源是有源源不断的水汽由饱和变为过饱和,实验证明:当特定容器中的气体由不饱和变为饱和 ...
  • 4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案
    4.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过程与方法:用模拟实验.直观演示.示意图等多种方式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情感态度 ...
  •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饱和空气: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汽量有一定限度,如果水汽含量达到此限度,空气就呈饱和状态. 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饱和水汽压,也叫最大水汽压. 2.饱和差(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的水汽压之差. ...
  •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3月6日报道,"格利泽58ld"行星大小约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