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段义孚关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用处的观点 - 范文中心

略论段义孚关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用处的观点

07/23

略论段义孚关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用处的观点

段义孚为什么能在美国产生甚至超出地理学界的影响,是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问题。这些“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东西,究竟有何用处?我试译他的原作中的一段话为复:

“地理学提供有用的知识。斯特拉波曾宣称,“它服务国家的需要”。什么是有用性?一个标准是:如果一件工作有酬劳,则它是有用的。另一个标准是对人们生活和土地有可辨别的影响。第三个是从人类的目的定义:如果对人类福利有贡献,则它是有用的。什么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用处?除了宽松自由的艺术院系,人本主义地理学家很难在其它部门就职。在传统部门他也难以找到一席之地,因为处理大量的统计材料不是他的技术。人本主义者对现实世界有何影响?当然,学生是现实世界一个部分而且致力于教学能够解放思想。事实上,以影响他人为标准而判定,人文学者在他的教室比那些规划办公室的、讲究实际的同事更有用。数据收集并不能保证有用。大量的土地利用图、公园和休闲报告、城市和政府规划未见天日。梦想在书桌上开始,常常在文档盒里逗留,然后就永远被束之高阁。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怎样对人类福利有贡献?以设计更好的自然环境为例。他的科学家同事能够建议修建更有效的交通系统,选择理想的新产业和下水管厂房的区位。人本主义者能做什么?一般而论,人本主义者的特长在于解释人类经历的模糊、矛盾和复杂。作为地理学家,他的主要作用在于澄清那些属于空间和地方的概念、工具和渴望。这包含一个他如何去做的暗示。人本主义的作用之一就是揭示文化的美德和缺陷。他应该能够建议规划者同种文化的人倾向于生活在一起,他应该能够提醒人们,尽管抱团令人渴望,但是它必须付出某种人生价值的成本。人本主义者将展示,地方怎样是一份共享的感情、一个就像一个区位和一个自然环境的概念。它能够建议地方感觉被提升的方式。除了这些可能的服务,人本主义方法将从不会真正流行。原因不简单,因为与那些直接的自然环境的人工方法相比,它很少有效率。一个更基本的原因在于,很少有人关心深入剖析自己。知识为己,人本主义事业的最初奖赏,在西方文化中常被怀疑。考虑一下地方感和民族身份形成时的问题。在这样一个任务中,它有助于生动地表述邻里或民族成就;借助麦迪森大道技术,它有助于提升一个地方的形象;在更深层次上,通过象历史的盛会和咖啡桌上的书籍这样的方式,它有助于唤醒人们过去的自我意识。这个探究和经历应止步于何处呢?正如个人的历史只是枯骨一具,人类的历史更是如此。那些通过告诉他的邻居如何修饰形象而有一个良好开端的人本主义者也失去了他的客户,因为它揭露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常是美好的过去。” 请注意上面的多处警句。尤其是“一个更基本的原因在于,很少有人关心深入剖析自己。”(比较中国古人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现之学者又在为啥?)

研究地理为了什么呢?到底为了什么呢?

为了自己!那么是不是地理学的问题和学问可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不是人的地理,是不是“人”的新地理。段的理论、思想可能并不是新的或者特别宏大和具有震动性的,因而他无法与那些大哲学家相提并论;但是,在哲学贫困的地理学领域,他将二者,或数者联系起来,却无疑身逢其时和其地。

另外,段义孚的成功是丰富的个人敏感性、西方哲学素养、东方文化背景三者结合的结果。

关于应用及“有用性”的学科意义,舍费尔(Schaefer, F.K.)在他的例外论一文中曾指出,“根本性的要点在于,只存在科学及科学的应用,而不存在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明确划分。无论这种划分的根据是实际,个人兴趣还是研究重点等理由。“纯”科学家寻求与他的“应用”科学家同事所用的的法则并无区别。相反地,一些重要的理论思想来自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举一个人们长期确信的学科的例子,相比热力学和机械学,工程物理学不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应用这个概念也不是像人们想当然的那样清晰。它至少有两层意思。区域地理学家应用法则解释一些区域特征,而区域规划者或土壤保护专家则应用同样的法则工作,但他的“应用”含义却与区域地理学家不同。他是一个社会工程师。”。 说到底,不同的人看待“应用”不同的价值观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社会分工再与现实的经济利益挂钩,就会产生两重效果。一方面,它促使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更重视和产生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它会使我们评价东西的价值标准变为经济和功利、工具主义,以至产生马克思批判的人的异化。这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

事实上,社会分工不应该成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我们自己的障碍,而是条件,一个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和打破的有利条件。 地理学家,在享受分工带来的专家地位的同时,能跳出这种学术或社会分工的桎梏,使人类(包括自己)更加自由吗?为什么二战以后人文地理学几乎十年一变,并容易受哲学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我想,与这个问题不无关系。重要的不在于思潮的变化,而要看到维系它变化的主线和核心。尤其对人文和社会科学而言,古老的问题和思想似乎永远不会过时,它们在新的时代和条件下对我们重新提出挑战。这是我们把握常新的西方人文地理学时应有的立场。否则,一味地追风,就只能是捕风捉影。

段义孚正是在破解这一难题上提供了一个并不崭新却发人深省的视角。


相关内容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略论革命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形式,在大革命时期动员发动民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当代要充分认识革命统一战线的巨大价值,使新时期统一战线得到充分巩固. 关键词:革命统 ...
  •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综述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通过概括总结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在学界的研究情况,阐释 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质内涵,客观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的历 ...
  • 略论豫南皮影戏在地方传统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摘要:以罗山皮影戏为典型代表的豫南皮影戏是一种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和地域文化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造型特征.演唱技法等均具有保存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样式的作用.作为民间文化载体,其关联的民间仪式及信仰具有映射与存留地方传统文化的效果, ...
  • 略论和谐国际社会构建中的经济因素
    一.和谐国际社会的内涵 所谓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国际社会是由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法主体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发生相互联系的共同体.和谐的国际社会是国 ...
  •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对于幸福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辞海>中这样界定幸福:"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在此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幸福既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N自我实现. ...
  •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2007年) (一)法理.宪法 1.论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论违宪审查制度 3.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的基点 4.地方人大制度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5.论美国宪法的特点 6.三权分立学说述评 7.宪 ...
  • 历史系必读书目
    [教 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 ...
  • 略论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
    摘 要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教育的文化传递.选择.创新三个功能进行分析的同时,并对大学校园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创新进行深入的探索,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更好地对大学校园进行文化创新,从而为大学校园文化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