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末历史复习题(整合版) - 范文中心

八下期末历史复习题(整合版)

01/13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

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毛泽东)

A. B. C. D.

2.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

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D )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如右图,这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和行

动的目的是 ( D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战略转移

C.解放军——解放南京 D.志愿军——抗美援朝

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

“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B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D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 A )

A.第三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4.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 B )

A.没收 B.赎买 C.摧毁 D.租赁

17.参考右图:结合《人民日报》连载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芝麻赛玉米,玉

米比人大。”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现象,你认为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 )

A.“大跃进”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

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D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20.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D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4.阿沛·阿旺晋美,因病于2009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B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和平解放新疆 D.解放海南

2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4分,27小题11分,共25分。)

26.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图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修建的?(2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⑵碑文中用“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四十年”三个时间概念将中国革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请你答出这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性事件。(6分)三年:解放战争。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三十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千八百四十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⑶修建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为了纪念那些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可以是人们永远铭记那些英雄。通过凭吊先烈,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⑷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此碑写碑文,你准备添加哪些内容?(2分)

为国家建设工业化,发展科技,平息动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人们永垂不朽。

27.问答题(11分)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⑴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3分)

1. 和平解放西藏;

2.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 土地改革的完成。

⑵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8分)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正式建成投产;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出我国第一辆载重卡车;

3沈阳第一机床厂造出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机床建成投产;

4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飞机试驾成功。

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决定建立右图中纪念性建筑是在( A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七届二中全会

2、某校八年级计划举办一个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准备请一个

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家长做主讲人。下面几位家长的年龄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A )

A、赵家长—74岁 B、刘家长—54岁 C、孙家长—50岁 D、李家长—44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C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农村生产力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4、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是指( B )

A、农村纷纷实行赎买政策 B、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规模开展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

6、右图漫画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B )

A、公私合营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停工“闹革命”

7、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D )

A、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 B、苏联的影响

C、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D、忽视客观规律

9、右图漫画讽刺的现象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C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经过“十年动乱”,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我国的立

法机构是( A )

A、全国人大 B、全国政协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2、我国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的开放格局是( D )

A、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三、识图题

27、读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在A、B、C三处所

取得成就。

A第一汽车制造厂B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个飞机

制造厂)C武汉长江大桥

(2)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所采取的

重大措施,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以

上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党的正确领导(答出具体措施也可,如党领导农村土地

改革,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发展了农业经济;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成一批工业基地;对手工业和工商业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等);中国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各行各业的支援。

3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

请回答:

① 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八大背景:基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中国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需要拨乱反正。人们盼望安定团结的局面。

②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

八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的错误认识,出现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在此期间,经济建设仍有一定的发展(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或广大干部群众对错误路线进行抵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③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结论: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曲折,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历史八下期末练习题(五)
    2017-06-22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20分) 1.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词中称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 ...
  • 八下科学期末测试-A
    八下期末测试卷-A 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Cl 35.5: H 1:O 16:Ca 40:N 14:C 12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质量大于原子质量 B 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C 分子能构 ...
  • 20**年-20**年上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2015-2016上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历史上册共有四单元二十二课的内容,第一单元重点讲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重点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三单元重点讲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四单元重点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 ...
  •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1.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取决于人类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动量,二是取决于人类当时的生产能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和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 ...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 1,走,我们去植树 补充习题答案 一,读一读,再抄写. 二,读一读,根据提示写句子. 1,小鸟是人类的朋友. 2,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沟渠,山坡,欢声笑语,一棵棵青 ...
  • 初中数学学生特点
    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四方面的数学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 2. 运算能力 3. 空间想象能力 4.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 逻辑思维能力 表现为能正确理解各数学对象间的逻辑关系: 能严格从概念.理论出发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能正确识别 ...
  • 九年级计划书
    2013-2014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政史地生组工作目标计划 九年级历史工作目标计划 总 目 标 月份 二 月 份 三 月 份 九年级中考成绩达到以下指标:及格率100%,优秀率60%,高分率10%: 周数 1. 第一周 2. 第二周 阶段目 ...
  • 八下历史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5年春季楼口中学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命题人 何小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题后面括号内) 1."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尊严."这是李克强总理在 ...
  •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一二单元字词名人传(珍藏)
    4.消释:﹤书﹥消融:溶化. 初二语文组2011-4-21 5.褪(tuì)尽:颜色退没了. 一.<藤野先生> 6.凛冽(lǐnliâ):刺骨地寒冷. 坠(zhuì)落 感人至深 发人深省 烂熳 绯红 成群结队 7.升腾:﹤火焰 ...
  • 20**年级八下生物复习提纲
    2014级生物复习提纲 温馨提示: 1.本次生物中考定于6月15号.时间紧.任务重.但只要同学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牢固掌握以下知识点,考出优异的成绩并不困难.家长抽背后,请在相应的地方签字确认. 2.所有知识点都要求先理解再熟记. 3.知识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