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模拟题 - 范文中心

公共政策模拟题

02/21

公共政策模拟题

一、单选题:

1. 公共政策是(B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 .企业 B .政府 C .个人 D .社会组织

2. 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 奖励性 B .惩罚性 C .温和性 D .权威性

3.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A ),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 .倾斜性 B .合法性 C .系统性 D .权威性

4. " 政策科学" 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A )最早提出的。

A .拉斯韦尔 B .西蒙 C .伊斯顿 D .史密斯

5. ( A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 .政府主体 B .非营利组织 C .非政府组织 D .社会公众

6. 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A )。

A .伙伴 B .对立者 C .被统治者 D .被管理者

7. 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B ),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利益 B. 权力 C. 关系 D. 制度

8.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C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C. 个人负责制 D. 集权者

9.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 )。

A. 外脑 B. 助手 C. 领导者 D. 秘书

10.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D )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社会团体 D. 行政

11. 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 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C )。

A. 协调 B. 补充 C. 排斥 D. 一致

12.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A )。

A. 共识 B. 选择 C. 理解 D. 互动

13. 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A )的失效。

A .正常状态 B .特殊状态 C .终结状态 D .起始状态

14. (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 .拉斯韦尔 B .史密斯 C .西蒙 D .克朗

15.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D )。

A .互动模型 B .对策模型 C .系统模型 D .浴盆模型

16. 史密斯认为, 政策执行中有(A )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 .四 B .三 C .二 D .五

17.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 )。

A .反映 B .深入 C .内化 D .响应

18.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B )判断。

A. 利益 B. 价值 C. 事实 D. 可行性

19.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A)所做的判断。

A. 效果 B. 结果 C. 结论 D. 方案::

20. 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A )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

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 .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B .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C .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 .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

21. 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C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 职业行为" 思维类型,

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 .不闻不问 B .积极介入 C .公事公办 D .退避三舍

22.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 )

A .直觉思维 B .创造性思维 C .灵感思维 D .豁然开朗思维

23.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B )

A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B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

理性的。

C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D .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

的。

24. 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D )提出" 一般系统论" 的概念为标志。

A .戴维伊斯顿 B .西蒙 C .克朗 D .贝塔朗菲

25. " 系统分析" 最早是由(C )提出并使用的。

A .美国国防部 B .麦克纳马拉 C .兰德公司 D .贝塔朗菲

26.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B )。

A .社会主体知识化 B .社会组织层级化 C .政策信息公开化 D .民主参与大众化

27.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 )。

A .基础型政策理念 B .发展型政策理念 C .理性型政策理念 D .综合型政策理念

28.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A )。

A .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B .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 .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 .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29.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 )。

A .社会问题 B .公共利益 C .公共事务 D .公共问题

30.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 .公共利益 B .政策方法论 C .政策过程 D .公共问题

31. 公共利益是公众(B )的资源和条件。

A .共同拥有 B .共享 C .独享 D .共同创造

32. 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 )。

A .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B .对社会进行管理

C .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 D .塑造公共价值观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选择 B .综合 C .分配 D .落实

2.政策的导向是(AB )的导向。

A .行为 B .观念 C .条件 D .文化

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BCD )。

A .规制功能 B .导向功能 C .调控功能 D .分配功能

4.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ABCD )。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司法机关 D .执政党

5.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ABC )。

A .核心主体 B .准公共政策主体 C .社会公众 D .政党

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ABCDE )。

A .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C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D .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E .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 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 )等子系统。

A. 信息 B. 智囊 C. 决断 D. 监控

8. 外部监控体系是由(ACD )等组成。

A. 人民群众 B. 政党 C. 新闻舆论 D. 社会团体

9、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BCD )。

A. 选择政策方案 B. 确定政策目标 C. 设计政策方案 D.界定政策问题

10. 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

A. 目标具体明确 B. 目标有效协调 C. 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 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11. 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ABCD )。

A. 多方案原则 B. 排斥性原则 C. 多要素原则 D. 可操作性原则:::

12. 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ABC )。

A. 交换 B. 说服 C. 强制 D. 妥协

13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 )。

A. 回溯分析 B. 非零起点 C. 双重优化 D. 心理效应

14.史密斯认为,(ABCD )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A .理想化的政策 B .执行机构 C .目标群体 D .环境因素

15.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ABCDE )。

A .抵触型 B .僵化型 C .滞后型 D .折扣型 E .结构型

16.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 )。

A .多样性 B .动态性 C .交叉性 D .突发性

17.公共政策评价由哪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所组成(ABCD )。

A .规范 B .信息 C .分析 D .建议

18.对公共政策评价进行分类可以由这样几个角度:(ABC )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C .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D .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19、公共政策效果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 )。

A .直接效果 B .附带效果 C .潜在效果 D .象征性效果

20.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AB) 。

A .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B .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C .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 D .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有

21.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 ) 。

A .直觉 B .灵感 C .判断 D .顿悟星魂论

22.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 。

A .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B .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 思维共振" 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 .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D .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23.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 ACD )。

A .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 .随机决策 D .非确定型决策

24.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BC )

A .战略决策 B .非程序化决策 C .程序化决策 D .策略决策星魂论坛

25.决策支持系统由(AB )提出。

A .基恩 B .斯科特 C .克朗 D .贝塔朗菲

26.下列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

A .社会主体知识化 B .社会组织扁平化 C .政策信息公开化

D .民主参与大众化 E .社会组织层级化

2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DE )。

A .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实现政策创新 B .公共政策可以反作用于知识经济的发展

C .知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公共政策创新 D .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扶植

E .知识经济的发展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

28.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ABCE )。

A .创新超前观念 B .科学民主观念 C .公平优位观念 D .效率优位观念 E .人本观念

29.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CDE )。

A .集权式决策体制 B .精英决策体制 C .多者博弈决策体制

D .民主参与决策体制 E .网络化决策体制

30.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包括(ABDE )。

A .产业政策 B .教育政策 C .科技政策 D .财政政策 E.金融政策

31.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BCDE )。

A .多变化 B .民主化 C .高效化 D .科学化 E. 知识化与信息化

32.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AD )。

A .公共性 B .可行性 C .权威性 D .管理性

33.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BCD )。

A .风险型公共政策案例 B .未来公共政策案例

C .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D .完全公共政策案例

34.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BC )。

A .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 B .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

C .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D .价值分析

35.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CD )

A .全国性公共问题 B .国际性公共问题 C .管制性公共问题 D .服务性公共问题

36.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的说法有( BCD )。

A .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 B .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

C .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 D .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题后括号中填写对或错)

1.公共政策是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x )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V )

3、公共政策系统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要素,不包括外在环境。(x )

4、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不包括有效性、对称性。(V )

5、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不涉及个人。(x )

6、政策理念是指政策主体进行公共政策活动时所秉持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是结果的真正决定者,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政策。(V )

7、公共政策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V )

8、公共政策主体选择哪些问题制定政策,就意味着一定要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调控。

9、作为一个系统,在各主体不具备独立性、但有较高能力的情况下,公共政策体系有一种天然的整合能力和机制。x

10、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x )

11、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

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V )

12、中国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是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不独立行使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x

13、中国的职业团体不属于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x

14、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x )

15、心理效应在追踪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追踪决策的特征之一。(V )

16、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是决策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要明确提出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并告知执行者不得随意机动。x

17、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决策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决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V )

18、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是指明确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V )

19、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V )

20、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V )

21、因果理论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V )

2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V )

2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制定是一个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x )

24、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x )

25、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V )

26、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V )

27、由于公共政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不宜放到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x )

28、绩效是公共政策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绩效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但不包括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x )

29、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x )

30、顺序决策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主张走一步看一步。(x )

31、头脑风暴法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x )

32、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x )

33、剧烈变革思维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这种思维方法最初用于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后来逐渐用于其他领域。(x )

34、在运用思维方法时,决策者一方面要注重理性选择的关键性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地发觉灵感和注重直觉。(V )

35、在公共决策中,决策者必须首先具有职业行为的思维方法,将决策过程作为一种普通的职业来对待。(V )

36、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是挑拣出那些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没有这些性能,这个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V )

37、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V )

38、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V )

39、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V )

40、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V )

41.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V )

42、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只要坚持使用系统分析法就可以解决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x )

43、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V )

44、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内部层级,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V )

45、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x )

46、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知识化与信息化是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与基础。(V )

47、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V )

48、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x )

49、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1)明确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V

50、公共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与他们对其个人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无关。(x )

51、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V )

52、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V )

53、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是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V )

54、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这些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V )

55、突显" 公共性" ,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是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之一。(V )

56.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

制定的行为准则。V

57、中国的国家权力由人民代表大会之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分享。(V )

58. 中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但不包括行政机构的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x )

59. 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程。( V)

60. 各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能力不是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x ) 61.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有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x )

62.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内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x )

63. 在各个国家中,议会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x )

6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中国的各种利益团体也将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将对公共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V )

65. 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V )

66. 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并不影响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x )

67. 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 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 。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V )

68.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V )

69. 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V )

70. 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V )

71. 任何一项政策不可能一劳永逸。政府要随着国情的变化,不断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新政策或调整已有的政策。V

72.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V

73. 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V

74.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德尔菲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x

75.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还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如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V

名词解释(20个)

1.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

制定的行为准则。

2.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 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 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活动。

9. 组织理论: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10. 因果理论:包括两类内容:一是把决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二把政策中潜在下因果假设合成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技术能力。

11.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后过程。

12.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3.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的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作出评价。

14. 正式评价:指导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评价。

15. 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

16. 头脑风暴法:它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17. 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在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 德尔菲" (Delphi )命名。

18. 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19. 系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20.公共责任:

21. 扁平式组织:组织中自个职位的权力、责任都有明显规定,按照固定程序办事,组织内的所有职位都按权力等的进行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等的严密的指挥体系。

22.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时期和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核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3. 公共决策体制:指担负着公共决策任务的机构和人员所组成的组织体系以及制定政策的基础程序和

制度。

24. 公共决策问题: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要成为公共决策者处理的对象,要经过一个认识上的逻辑发展过程。

25. 公共问题:是那些有广泛影响,包括受到交互过程的间接影响,以及所有这些影响都达到了必须认真对待程序的问题。

26. 系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7. 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在主体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28. 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29.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补足的一种研究法。

30. 公共利益:是公众共享的资源和条件。

四、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的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律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决策目标:所谓决策目标,是指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决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选择好决策目标是公共决策的主要内容。

9.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10.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w11.因果理论: 大致包括三类内容:①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②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③重点关心两类因果问题。

12.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同义语。

13.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14.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5.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内部因素、环境变量的不断变化,会带来更大的不可知性。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6.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7.正式评价: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8.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9.完全理性思维: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20.经济合理性思维: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1.渐进思维: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22.顺序决策思维: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地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23.剧烈变革思维: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制定剧烈变革性的决策方案,迅速解决问题。

2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Alex.. Osborn)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5.德而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Delphi )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25.系统: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7.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8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

29.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

统。30.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31.扁平式组织: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32.公共决策体制: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3.公共政策案例: 公共政策案例就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34.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35.社会问题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36.公共利益: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7.公共责任: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38.公共政策理念: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

五、简答

1.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四个:1) 规制功能;2) 导向功能;3) 调控功能;4) 分配功能。

2.公共政策分析要素:1) 政策问题;2) 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星

3.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应该包括政府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4.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5.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职责: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有:①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②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③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①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②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③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①界定政策问题;②确定政策目标;③设计政策方案;④选择政策方案。监控系统的作用①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②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③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这些子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6.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1)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2)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

7.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②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③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8.决策方案内容: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9.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1)效益标准2)方案协调性标准;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10.决策方案拟订和调整的原则:

拟订:多方案、排斥性、多要素和可操作性原则。调整:反馈、动态和整体原则

11.试分析在确定决策目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所谓决策目标,是指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决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选择好决策目标是公共决策的主要内容。注意1)目标具体明确,用简明语言明确规定目标的价值标准和实现时限和步骤,2)目标有效协调,强调多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实现目标的组合和协调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主客观条件和国情。4)目标与手段的统一,实现上一级目标的手段往往是下一级的目标。

12.简述史密斯模型: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史密斯模型与已往的政策执行研究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它三个因素。人们习惯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想化政策的制定上,似乎政策执行是简单地照章办事,不太注意目标群体,更少考虑到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践证明,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对政策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3.简述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服从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低层次。认同是接受政策反应的中间层次。内化是接受政策反应的最高层次,它表现为对政策内容及其意义准确而深刻理解,并积极地自觉行动。

14.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

(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5)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对政策的认识逐步加深,执行的自觉性也会不断提高。当某项政策已被社会多数成员认同时,即使那些不理解或反对这项政策的人,也能从利益比较中接受政策。

15.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存在问题及推进评价的途径:问题;1)以研究取代服务;2)以好恶取代科学;3)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4)以形式取代实质;5)人为制造信息障碍;6)人才、经费的缺乏。改善评价途径;1)提高对评价工作意义的认识;2)公共政策评价制度化;3)建立独立的评价组织;

4)明确公共政策目标、精选评价对象;5)建立公共政策评价信息系统。

16.政策环境因素及其基本特征:狭义的政策环境是指政策制定系统外的一切与之相关的因素,它们是决定或影响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1)社会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科学技术因素;(5)文化因素;(6)教育因素;(7)人口因素;(8)自然资源因素;(9)生态因素;(10)心理因素。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1)多样性;(2)动态性;

(3)交叉性;(4)突发性。

17.公共政策评价在政策运行中发挥作用:1)可以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2)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3)监督着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4)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5)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18.现代公共政策评价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概括起来,它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1)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2)政府外部动力。3)政府内部动力。4)技术手段的完备。

19.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评价活动的区别:(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就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3)公共政策是对社

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分配和落实。

20.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哪些方面:(1)投入工作量;(2)绩效;(3)效率; (4)充分性;(5)公平性; (6)适当性;(7)执行力;(8)社会发展总指标。

21.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特点:公共决策是一种特殊的决策类型,公共决策中的思维方法同样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 和“公共性”的双重特征。

23.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矛盾辨析: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地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1)渐进思维不等于优柔寡断,有的时候同样需要当断则断。(2)渐进思维同样具有条件性,当社会需要根本性变革时,渐进缓行似乎就不太适用了这样会丧失很多机遇和造成更大的变革阻力,这时候剧烈变革思维就更加符合实际。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制定剧烈变革性的决策方案,迅速解决问题。二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

24.无为思维是否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就是一种有为。“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25.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运用:这只虚构的驴子刚好被置于距两堆完全相等的干草垛同样远近的中心点。这头驴子终于饿死了,因为它始终无法决定何去何从,两垛干草的绝对平衡使这头驴子进退两难。巴拉姆驴子思维法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 “巴拉姆的驴子法”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如某地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就很长时间无法改变用途,而百姓都在注视着政府的一举一动,好端端的土地空了很长时间。基本方案有:(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优势,增加财政收入,但周围商厦很多,能否真正盈利也是问题。(2)建一个大型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但对于财政没有贡献。(3)盖政府办公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新面貌,但现在政府办公条件并不差,再大兴土木,会造成不好的社会舆论。(4)建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未免浪费这么好地段,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就可以。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就成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26.系统的基本属性: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动态性。5)层次性。6)环境适应性。

27.系统方法应用于政策领域遵循原则:1)整体性。它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主要是把公共政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2)综合性。3)最优化。这是用系统方法实现政策目标的理想要求,或者说是追求一种最实用性的结果。4)可行性。

28.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和作用:(1)系统分析首先把所研究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确定给定系统的边界范围,把它从周围的系统中划分出来;同时,鉴定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必要时逐级划分,确定各子系统。(2)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3)系统分析积极大胆地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分析领域。(4)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而认真对待。(5)系统分析在给定系统的设想与现实、计划与实施之间建立一种“中介”环节,使人们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在认识上逐步接近给定系统的实际,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使它按照人们规定的目标和利益运行。

29.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内容:系统分析指标体系通常包括的大类指标有:(1)政策性指标。(2)技术性指标。(3)经济性指标。(4)社会性指标。(5)资源性指标。(6)时间性指标。

30.系统分析主要作业: 从作业活动来看,应包括系统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量化和系统评价等。简言之,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括系统模型化、最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系统模型化即建立分析模型,进行方案选择;最优化分析即依据模型求解,得出最优解;综合评价即利用模型和各种资料,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对比各种可行方案,考虑成本与效益间的关系,权衡各方案的利弊得失,从整体性出发,综合分析问题,选择可行的优化方案。

31.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内容:(1)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问题;(2)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3)在决策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超理性因素的问题;(4)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观念(偏好)和实际价值(效用、价格)之间加以权衡的问题;(5)解决问题时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衡,而是要对现存系统进行剧烈的改变;(6)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其政策时。A32.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1)知识化与信息化 2)民主化3)科学化4)高效化

33.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1)人本观念(2)公平优位观念(3)科学化观念(4)民主化观念(5)法制化观念(6)创新超前观念

34.案例分析的意义:(1)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①公共政策案例的素材来自于公共政策的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典型性,往往能反映公共政策的本质。 ②案例分析可以加深案例分析者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指导具体的公共政策实践。(2)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3)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 教育质量的提高。

35.案例分析的要素: 1)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 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

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36.如何理解燃油税的迟迟未出台:开征燃油税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路“三乱”(乱收费、乱摊牌乱罚款)问题。其长期目标是从根本上减轻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清理事业性收费,理顺税费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按实际用油多少交税比较公平合理。燃油税迟迟不能出台的主要原因在于:油价居高和波动导致燃油税实施条件的不确定,上路不烧油的交通工具也有不少如何征收,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如何分配也是问题。

37.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联系: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并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38.为什么说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1)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包括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 ;

2)公共机构的特性。

39.公共机构的特性:(1)公共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2)公共机构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 (3)公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

40.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民主化一直都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们的理解中,民主化包括以下几层次的含义(1)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2)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开放性要求。(3)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还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1)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2)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41.如何全面认识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1)公共问题的本质特征:影响的广泛性;不可分性和公共性。(2)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层次维度。

42.如何培育公共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文化是以公共性为特征的。一般说来,公共文化集中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以下认识和观念之上: (1)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是对立的两极,公共利益也并非与个人利益毫不相关。(2)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①公共道德对于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作用;②公共道德约束着人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行为方式;(3)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这些维度的共同点在于,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非制度性的规范和意识形态来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它们构成了公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和途径:

必要性(包括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包括哪些内容)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

(1)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公众的观念和行为(2)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不佳(3)缺乏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众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途径:1、公共政策主体转变政策理念,政策理念是指政策主体进行公共政策时所秉持的价值观。具体来讲,政策理念包括:(1)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而不是对立者;(2)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是解决公共问题、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支持、鼓励准政策主体的发展;(4)要具有前瞻性,注重“预防”而非“治疗”,掌握政策主动权。2、改善和优化政策的外部环境(1)提倡公共道德,强调公共责任,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公共文化氛围; (2)加强公共政策程序化、公开化的法制建设;(3)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2.试论述政府、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1)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国家的政府主要采取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两种形式,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的政策都直接出自总统之手。在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掌握了巨大权力,特别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的政府首脑的地位突出。就政策制定方面的权力而言,政府重大政策必须通过内阁会议,而不是由政府首脑做最后决定。政府还在许多方面通过“委任立法”的方式,自己“先行立法”,后经立法机关批准,从而取得了本应由议会行使的一部分实际权力。这样,政府通过不断扩大权力和对议会的种种制约方式,使自己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实际上处于主导地位,这也是当代西方各国政府行政权力不断膨胀的重要表现。

(2)中国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作用: 1、我国中央政府即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它的权力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授权立法、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社会管理权、外交管理权等。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总理领导和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总理召集和主持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总理对决策的问题拥有最后决定权。 2、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我国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所辖地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策,因而在地方一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中拥有相当的实际权力。政府的部门也基本与中央政府部门对应设置。地方政府在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时,要把中央的政策要求同本地区的情况相结合,制定指导本地区工作的具体政策。这种执行性政策,在表现和反映地区特点方面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留下很大的余地。

(3)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西方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现的。在执掌政权之后,执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同时,在野的政党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通过在议会中的各种活动,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或制造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活动。西方国家政党活动的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

(4)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保证,而政治领导是核心,是最重要的领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党的政治决策以及制定和运用政策在党的全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中,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八个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合作,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经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形成的有关决策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

(5)西方国家利益集团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 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

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6)我国各级组织和人民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因而,它们的这类活动也是我国人民群众有组织地参与和影响我国政策制定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


相关内容

  • 20**年九江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农业农村知识模拟题20
    2016九江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农业农村知识模拟题20 26.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列哪些土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管理?(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B.蔬菜生产基地 C. ...
  • 二阶运算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苏 州 市 职 业 大 学 实习(实训) 说明书 名称 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5日共1 周 院 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 级 12微电子技术2班 姓 名 院 长 张 欣 系 主 任 指导教师 校外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
  • 公共营养师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公共营养师培训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招生简章 培训优势 1.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共营养师培训首家试点单位. 2.全省公共营养师培训最早.班次最多. 3.广东省<公共营养师>培训教材主编单位. ...
  • 20**年中级审计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
    2015年中级审计师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1 单项选择题 1.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这种股利政策是( ). A.剩余股利政策 B.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股 ...
  • 房地产全程营销策划系列
    项目全程营销服务主要内容 本案采用全程营销服务.按房地产开发全程营销工作重点及产品时间节点排序,服务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阶段五大营销策划系统约36个子系列组成. 第一阶段:产品设计考证阶段 一:[可行性投资分析报告] 一.项目用地周边环境分析 ...
  • 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是下列哪一个文件? A 中发[2006]22号 B 中发[2000]8号 C 中发[2001]9号 D 中发[ ...
  • 20**年届高三文综政治模拟题
    高三政治三轮训练七 12.右图表示某商品M 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横轴为M 商品需求量Q ,纵轴为M 商品价格P ).在 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下列描述止确的是( ) A .人民币升值引起国外对M 需求量的变化符合D 0到 D 2的变动方向 ...
  • 20**年5月能源法律法规模拟题(专本)
    2015年5⽉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证书考试 能源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 12036)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 ...
  • 20**年中国银行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综合知识部分四
    http://nm.jinrongren.net/ 2017中国银行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综合知识部分四 3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32.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常用 ...
  • 美国TPP战略的经济效应研究
    作者:万璐 当代亚太 2012年01期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最初由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于2005年签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