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范文中心

激光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0/30

<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增刊

综述

激光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肖荣诗,陈铠,陈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100124)

摘要:激光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十分活跃。简要介绍了激光连接、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微纳制造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激光连接;激光快速成形;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微纳制造中图分类号:TG665

ReviewofLa靶r

Advanc“ManufacturingTechnolo科

0fTechnology,Beijing

XiaoRongshi,ChenKai,ChenTao

(BeijingUniverSity

100124)

Abstracts:There同earch,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advancedlaSermanufacturingtechnology

are

very

active.1nthispaper,thep∞gressinlaserjoining,laserrapidmanufacturingofmetallicpar.

ts,lasersurfacemodification,lasermicrdnanomanufacturingisbrieflyreViewed.

Keywords:laSerjoining;laserrapidmanufacturing;1aSersurfacemodification;laSer

micro,nano

manufacturing

20世纪以光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基础所积累的丰硕成果,已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1世纪将是光子技术进一步大发展的时代,激光技术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以激光技术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重要驱动力量。

激光制造技术是最为广泛和活跃的激光应用领域之一,它具有柔性、高效、高质量等综合优势,可应用于从计算机芯片生产到大型飞机制造等几乎所有的加工领域,在减量化、轻量化、再制造、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激光先进制造技术重点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一简要评述,以期抛砖引玉。

在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以汽车工业为例,欧洲50%~70%的汽车零部件生产采用了激光焊接技术,仅德国大众一家公司在生产线上使用的激光焊机就达到700多台。第五代Golf车身激光焊缝总长度达到52.5m,由此,在减轻车身重量的同时,车身抗扭刚度增加了80%以上,抗弯刚度增加超过35%。不仅如此,源于激光焊接的高效率,组装工厂的面积减小了5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加速交通运输工具轻量化的进程,以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材料代替钢铁材料成为车辆和船舰轻量化的发展方向。而结构整体化、轻量化和低成本制造的要求,使以焊代铆成为飞机机身制造的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轻质合金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快速发展。目前铝合金激光焊接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应用于空中客车A318、A340和A380下机身和空气进气道铝合金加筋壁板T型接头的连接,取代了铆接或整体数控加工。铝合金激光焊接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促进了全铝结构轿车的发展,如奥迪A2全铝结构轿车车身激光焊缝的总长度达到30m。图1所示为

激光连接技术

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不久即开始应用于小

型、精密零件的焊接。70年代以后随着高功率工业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焊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收稿日期:2009一03一Ol

第一作者简介:肖荣诗,男。1965年生,教授。

一18一

万方数据 

综述

激光焊接的空中客车A3xX下机身加筋壁板,母材为6013,填充焊丝为4047,采用两台高光束质量的

Slab

Co!激光器.焊接速度为10m/min。

图l激光焊接的铝合金飞机下机身加筋壁板

近年来,激光一电弧复合热源焊接的研究异常活跃。并开始走向工业应用。激光一电弧复合热源焊接综合了激光和电弧各自的优点,具有激光焊接的高速度、高效率、低热输入和电弧焊接良好的桥联性和填充金属熔敷效率高的特性。大众汽车公司已将激光一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应用于Phaeton轿车铝合金车门和奥迪A8铝合金轿车侧顶梁的焊接。激光一电弧复合焊应用于造船工业的第一条生产线于2002年在德国Meyer造船厂实现,主要用于船体平板和加强筋的焊接。在航空航天领域,Vaidya等人对√虹%013(T6)航空铝合金激光一MIG复合热源焊接接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激光一MIG复合热源焊接接头的软化区和热影响区较单纯激光焊接扩大30%,但是接头的拉伸强度并没有下降。相反,延伸率和疲劳性能还有所改善。原因是激光一MIG复合热源焊接改善了焊缝成形,避免了焊缝表面缺陷。

将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可以综合利用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因此异种材料激光焊接受到重视,其中激光熔钎焊接正在成为新的研究、应用热点。激光熔钎焊接是通过对激光能量、光斑大小、作用位置和作用时间的精确控制,利用两种母材熔点的差异,使低熔点母材熔化而高熔点母材保持固态的一种连接方法,即在低熔点母材一侧为熔化焊。而在高熔点母材一侧则为钎焊。这种方法避免了熔焊时两种金属液相混合而生成大量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因而可以获得优质的接头。2001年德国不来梅应用射线技术研究所(BIAS)采用YAG激光熔钎焊接新工艺率先实现了1mm左右铝合金(灿Mg0.4Sil.2)与钛合金(Ti灿6V4)、铝合金(6000系列)与钢(Stl4)异种合金薄板搭接接头连接,接头抗拉

万 

方数据<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增刊

强度达到220MPa。国内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在铝/钛、铝/钢异种合金激光或激光一电弧复合热源熔钎焊接技术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了一种激光深熔钎焊的方法,成功实现了黄铜一低碳钢的高效连接,如图2所示。

图2黄铜一低碳钢激光深熔钎焊

激光焊接也可用于塑料、陶瓷、玻璃等非金属材料的连接。塑料的激光焊接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最显著的优点是能生成精密、牢固和密封的焊缝。激光焊接塑料可以采用激光直接进行焊接,也可以采用掩模焊接。采用掩模焊接时,由于掩模板只暴露出下面塑料层的一个很小的、精确的焊接部位,所以可以实现小至10肛m的高精度焊接。在汽车制造业中,激光焊接塑料技术可用于制造很多汽车零部件,如燃油喷嘴、变档机架、发动机传感器、驾驶室机架、液压油箱、过滤架、辅助水泵、前灯和尾灯等。

2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

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是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与激光熔覆技术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种制造高性能致密金属零件的快速成形技术。首先对

计算机上生成的零件a蛐模型进行切片处理,把复

杂的三维零件离散为一系列的二维平面图形,并由此获得扫描轨迹指令,然后,采用高功率激光将同步送入的金属粉末熔化,根据轨迹指令逐层熔覆堆积出任意形状的金属实体零件。1995年该方法由美国首先提出,并随即在国际上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高性能新材料制备与复杂零件近净成形新技术。美国AeroMet公司同美国三大军用飞机制造商合作,针对海军舰载F/A—18E/F飞机及F22机身机翼关键钛合金零件激光快速成形开展了工业应用技术研究。2001年起即批量生产内机翼拼接接头,机翼转动折叠接头及拉梁支座等大型钛合金飞机机翼零部件。与此同时,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及Los

一19—

<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增刊

舢amoS国家实验室,分别研究开发出了以小束斑、低功率(300~750w)Nd:YAG激光逐层沉积为特色的激光净成形技术,已制造出了IN718等镍基高温合金、316等不锈钢以及Re、Ir、W、Ta、NdFeB等难熔金属与难加工材料小型金属零件,其中所制造的Re难熔金属零件已在火箭发动机上得到应用。图3所示为美国AeroMet公司采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造的双发战机机身钛合金隔框。

图3双发战机机身钛合金隔框

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ILT)还提出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方法(selective

1asermelting,

SLM),该方法在小型、复杂零件的快速制造上具有技术优势,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钛合金假牙、不锈钢注塑模具的制造。图4所示为该所制作的纯钛牙修复体。

图4纯钛牙修复体

国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在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的相关理论、技术及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601所合作,突破了飞机钛合金次承力结构激光快速成形制造工艺及装机应用关键技术,2005年以来,激光快速成形TAl5钛合金角盒、座椅上下支座、腹鳍接头等飞机钛合金结构件,已成功应用于多种飞机。零件材料利用率提高了5倍、制造周期缩短了2/3、制造成本降低了1/2以上,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及装机应用技术的国家。

3激光表面技术~20一

万 

方数据综述

激光表面技术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激光相变硬化、激光表面合金化和激光熔覆是工业应用较广的加工工艺,主要应用于金属表面改性及零件表面失效修复。图5所示为激光熔覆高温耐磨涂层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实例。

图5激光熔覆高温耐磨涂层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由于纳米复合粒子的涂层可以有效避免单一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纳米粒子

的优异特性,提高使用效果,因此,纳米复合涂层及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得到较快发展。如浙江工业大学进行了激光熔覆镍包纳米氧化铝的实验。纳米氧化铝粒子的加入增加了基质金属的成核率,起到了细晶强化以及弥散强化的作用,使得复合涂层的机械性能大幅度提高。复合涂层的平均硬度比基体提高了1.5倍,耐磨损性能比淬火态基体提高了1.25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镍基纳米wC/Co复合涂层结果表明,在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见粒度≤100nm的纳米颗粒,复合涂层的断裂韧性Kc比常规喷焊镍基WC/Co涂层的Kc提高了约1.2倍;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纳米Ni包h—BN—CaF2复合涂层。有效地改善了BN对基材的润湿性,而加入部分

CaF2也大大改善了激光熔池的流动性,形成了具有良好冶金结合和组织致密的熔覆层。清华大学采用铌基金属问化合Nb一12Ti一22舢和Nb一40Ti一15舢两种混合粉末,用激光制备出不同层厚比的脆韧相间叠层结构金属问化合物基复合涂层。叠层结构Nb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室温和高温强度。

除金属基涂层外,近年来激光制备生物陶瓷复合涂层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基材主要是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钛合金。大连理工大学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Ti6舢4V合金上制备了梯度钙一磷基生物陶瓷复合涂层,对其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重庆大学研究了TC4基材表面激光熔覆同步

原位合成生物陶瓷涂层的工艺条件对涂层和基材界

综述

面物质相互传输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稀土能够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抗弯及抗拉强度。

固体表面形貌对其摩擦行为及抗磨性影响很大,摩擦系统的功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表面织构化处理而不是单纯将其光滑化来改进。织构化技术是在机械零件表面形成有规律的人造表面形貌,起到捕捉磨粒而减少犁沟形成,作为储油器给接触表面提供润滑剂以防止咬合、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以增加承载能力等作用。近年来关于摩擦表面如汽缸/活塞系统、密封面及导轨等表面的激光织构化处理取得了突破。激光以其能量密度高、柔性和无接触等特性成为表面织构化加工的有力工具。激光表面织构化处理还具有表面硬化效应,会对所形成的表面形貌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改善零件表面的摩擦学性能。

4激光微纳制造技术

进入20世纪末的信息时代后,各先进工业国家开始追求制造越来越小的机械。当今细、小、精、微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渗透在航空航天、国防、材料、医学、生物等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诸多应用领域中,图6所示为激光加工的心脏血管支架。

进入21世纪,激光微纳加工从简单的紫外曝光发展到直接刻蚀、微细沉积、微纳粉末成形、固化成形、辅助压印、微焊接、微弯曲等多种工艺方法,微加工所用激光光源也从采用传统工业激光光源向采用超短、超快、高光束质量光源方向发展,包括二/三/四倍频激光、准分子激光、氩离子激光、氦镉激光、光纤激光、皮秒/飞秒激光等。短波长激光微纳加工技术中,一方面是通过深入研究曝光系统和工艺来提高光刻分辨率,并在微电子芯片、光纤光栅的制作中扩大应用;另一方面是利用深紫外激光光化学作用机理,在有机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上实现直接加工。北京工业大学采用准分子激光在高聚物材料上直接加工制作微流控生物芯片,制备出线宽30~350弘m、30个循环、微流路长度2m的PCR芯片。而具有高光束质量的Ar离子激光、He—Cd激光和光纤激光,由于采用简单光学系统即可获得小的聚焦斑点,因此较多研究集中在以直写工艺进行器件开发尤其是光电子、集成光波导器件开发上。除刻蚀工艺外,生长法的研究也较为活跃:北京工业大学采用微纳粉末烧结制备获得微零件;华中科技大学

万 

方数据‘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增刊

采用微熔敷扫描布线技术获得30肛m左右的微细印刷线路。作为微纳制造的工具,飞秒激光在超精细加工制造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世界科技工作者高度关注的目标,成为研究热点和非硅微加工代表技术之一。2002年欧盟就开始实施由24所大学和研究

所参与的“纳米光子学”计划,其中纳米光子加工的

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利用飞秒激光的超快、超强效应进行物质的超精细加工。飞秒激光表现出的超强效应使聚焦光强极易达到和超过物质的破坏阂值,从而实现物质表面以及透明材料内部的刻蚀加工。利用亚衍射极限烧蚀技术加工制备纳米结构;根据不同材料的破坏(激发)阈值控制飞秒激光的输出强度,可实现对任何材料的精细加工。已有典型研究包括采用飞秒激光制作二维/三维光子晶体和信息存储器件,密度达500G/co;采用飞秒激光双光子分层直写扫描方法加工真三维微结构,由光敏树脂扩充到复合材料微小零件微结构的直接加工。加工精度突破了100nm。图7所示为德国LZH激光中心采用飞秒激光的加工实例。最近有报道利用飞秒激光诱导制作固体表面周期性微纳米结构(LIPSSs)(图8),为今后高性能隐形技术、手机辐射屏蔽技术、si探测器、超硬材料表面摩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实施手段。

图6激光加工的心脏

图7飞秒激光加工的

血管支架

真三维微结构

图8飞秒激光诱导固体表面周期性微纳米结构

在加工方法上,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陆永枫教授利用微球/微针近场光学效应来提高激光束作用材料的分辨率,可获得亚微米到十纳米尺度

一2l一

<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增刊

的结构。瑞士西诺瓦公司(SYNoVAS.A.)利用微细水射流导引激光技术。获得长距离、高平行度的微细光束,从而大幅度降低微加工对焦要求,同时利用水射流的冷却作用降低了加工的热影响,提高了加工质量,可适用于金属、超硬非金属等多种材料的切割和打孔。

结束语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呈加速发展趋势,被

加工材料的范围、工艺方法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必将成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其他高新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左铁铡.等著.21世纪的先进制造一激光技术与工程[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左铁钢,等著.高强铝合金的激光加工(第二版)[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钟敏霖。刘文今.国际激光材料加工研究的主导领域与热点

[J].中国激光,2008,35(11):1653一1659.[4]

Cla∞B。Fl锄mif唱o

o.RevieⅣofla辩rhyb^dwdding[J】.J.

La∞r

Applicati∞5,2005,17(1):2一14.

[5]ManeA,Beyer

E.Hy晡dlaserbeam

weldirIg.classific8t妇.

char卵t酣stic8.andappli∞tiolls[J].J.La驼rAppbcati∞.2006。

18(3):169一180.

[6】肖荣诗,吴世凯.激光一电弧复合焊接的研究进展[J】.中国激

光。2008。35(11):16∞一1685.

[7】VaidyawV。Horstma衄M,SeibE蚰d

et

a1.A酾∞鲫l曲tof

ffacture蛳dfatiguecfBck

p代)p日gat疏of

laser

be啪and

frict记n

吼ir

welded

al啪ifIium锄d

magIlesium

alIoys[J].Adv蚰cedEngi.

neering

M8te血ls,2006。8(5):399—406.

【8】ChenK.wangz.Y,Xi∞R.S曲d

et

a1.Mech柚b帆of1a靶r

welding帆dissirnilar腓taIs

betw神nstahle站steel粕dW—Cual—

Ioy[J].Chine踺opticsLette巧,2006,4(5):294—296.

【9】倪加明,李俐群,陈彦宾,等.铝/钛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头

特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4):617—622.[10】皮友东,董鹏,杨武雄.等.黄铜.低碳钢异种金属激光深熔钎

焊[J].中国激光,2007,34(11):1562一1566.

[11]

Ch∞K,)【i∞RS.PiYD柚d

et

a1.La鸵rP蚴etrationBr犯岫

of

B黜andLowCarb∞St代l[P].Pfo。eedin静of26th

Intema-

tional

C∞gr鹤s∞Appli∞tionofLa∞墙&El∞tr争Opti∞(1CA.

LEo).Nov.2∞7.orlando.FL。USA.

[12]

sBri

F,Hofh弛阻wM。Pop地we

R.Appn傀ti∞sof

Ia蝌

tmn酬嚣i∞p∞ce鹞酷for

the

joinif培of

pl鹅ti∞.Sili。0nand

gla鹞micropans[J].Microsy吼Tech∞I.2008.14:1879一

1886.

[13]黄卫东.等著.激光立体成形[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一22一

万 

方数据综

社.2007.

[14】

王华明。张述泉.汤海波,等.大型钛合金结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研究进展[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8,44(6):28—

30.

[15]王东生,田宗军,沈理达,等.激光表面熔覆制备纳米结构涂层的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08,35(11):1698一17lO.[16]章小峰,王爱华,张祥林,等.激光熔覆Ni基纳米Ni包h—BN—caP2涂层组织性能[J】.2009,37(1):9—13.

【17]

张光钧,李军,李文戈,等.激光熔覆纳米wC/Co复合涂层组织与抗裂性能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7,32(5):I一5.

[18】姚建华.张伟.激光熔覆镍包纳米氧化铝[J】.中国激光,

2006,33(5):705—708.

[19]

钟敏霖.何金江,刘文今,等.激光沉积制备A15一Nb3刖B2

叠层金属问化合物复合材料[J].中国激光.2007,34(12):

1694一1699.

[20]刘其斌.郑敏.钛合金表面宽带激光熔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J】.功能材料,2005。36(1):50一53.

[2l】邓迟,张亚平,高家减.稀土对激光熔覆生物陶瓷涂层强度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26(5):28—32.

【22]Schr∞kS,ZumGahrKH.La3er.啦istedstnlctu血g

of

c瑚ed

sleel鼠lrfacesfor

impw恤tribologic8王p∞perties【J].Apphed

SurfaceSden∞,2005,247:616—622.

C23】万轶,熊党生.激光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j].摩擦学学报,2006,26(6):603—608.

[24】

Rapoport

L,Moshka“chA.Pe删ycvV∞d

et

a1.RFrictioII

andwearofMoS沦filIrIs

oII

Iasertexturedsteel3urf{lces.Surface

&CoatiT培sT∞hnolo科,2008。202:3332—3340.

[25】

勋valcheIlkoA。内ayi0,ErdefnirA卸d

et

a1.Theeffectof

l锹r

surf扯e

texturing∞tl孤sitions

in

Iubric8tiorI托gjmesd晡ng

uni-

directionalslidingcontact【j],Tribolq时Intematbnal.2005,

38:219—225.

[26】恚武,任露泉,刘祖斌.激光织构仿生非光滑表面抗磨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4。24(4):289—293.

【27]Schrnjdt

M,E跚r

G.La鸵r

Mic∞P∞c∞sirIr一‰ts柚d

Trend《P].P比。篾dillgsof

sPlE

V01.5063(2003):163—

171.

[28]

PflegiIlg

W。P亿ybyl5kiM,B蚰clⅡlerHJ.Exdmerla盯mteri・

alp∞。e鹞ing-stateofthe

art鲫d

new

approach荡in

micrnsyst锄

tech∞Iogy[P].P∞c.ofsPIEV01.6107(2006):61070G.

[29】

ostend。rfA,ChjchkovB

N.Tw争Phot∞Polyme妇ti伽:A

new

appro∞h

to

IIlic∞fn雏hinmg[J].Ph∞Dnb

Spect总.20(}6,

40(IO):72—80.

[30】10stendorfA,BauefT.KorteF锄d

et

al。Developmentof硼

industrial

femto鸵∞ndIaserIIlicro-nlachiningsyst锄[P],Pro.

ceedin静ofsPIEVd.4633(2002):128—135.

[31]

SbinadaM。Gatta鹪RR蜘d

M删rE.Fa眦o∞condla靶r.ill—

ducedfo哪tion

of帕n硼eter.widthg∞0v∞onsylltheticsingb

cryst8J

di蝴d眦rfao鸭[J].Jo岫1al

ofAppIiedPhysi∞,2009,

105:053102.

[32】

Vorob”vA

and

G∞CL.cc,brizirIgmetalswithf既lt∞eo∞d

la辩r

pU【ls∞[J】.AppIiedPhysi∞Lette玛,2008,92:041914.

激光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肖荣诗, 陈铠, 陈涛, Xiao Rongshi, Chen Kai, Chen Tao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100124电加工与模具

ELECTROMACHINING & MOULD2009,(z1)0次

参考文献(32条)

1. 左铁钏 21世纪的先进制造-激光技术与工程 20072. 左铁钏 高强铝合金的激光加工 2008

3. 钟敏霖. 刘文今 国际激光材料加工研究的主导领域与热点[期刊论文]-中国激光 2008(11)4. Claus B. Flemming O O Review of laser hybrid welding 2005(01)

5. Mahrie A. Beyer E Hybrid laser beam welding-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and applications2006(03)

6. 肖荣诗. 吴世凯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激光 2008(11)

7. Vaidya W V. Horstmann M. Seib E Assessment of fracture and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of laser beamand friction stir welded aluminium and magnesium alloys 2006(05)

8. Chen K. Wang Z Y. Xiao R S Mechanism of laser welding on dissimilar metals between stainless steeland W-Cu alloy[期刊论文]-Chinese Optics of Letters 2006(05)

9. 倪加明. 李俐群. 陈彦宾 铝/钛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头特性[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7(04)10. 皮友东. 董鹏. 杨武雄 黄铜-低碳钢异种金属激光深熔钎焊[期刊论文]-中国激光 2007(11)11. Chen K. Xiao R S. Pi Y D Laser Penetration Brazing of Brass and Low Carbon Steel 2007

12. Sari F. Hoffmann W M. Poprawe E R Applications of laser transmission processes for the joining ofplastics,silicon and glass micro parts 200813. 黄卫东 激光立体成形 2007

14. 王华明. 张述泉. 汤海波 大型钛合金结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08(06)15. 王东生. 田宗军. 沈理达 激光表面熔覆制备纳米结构涂层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激光 2008(11)16. 章小峰. 王爱华. 张祥林 激光熔覆Ni基纳米Ni包h-BN-CaF2涂层组织性能 2009(01)

17. 张光钧. 李军. 李文戈 激光熔覆纳米WC/Co复合涂层组织与抗裂性能的研究[期刊论文]-金属热处理 2007(05)18. 姚建华. 张伟 激光熔覆镍包纳米氧化铝[期刊论文]-中国激光 2006(05)

19. 钟敏霖. 何金江. 刘文今 激光沉积制备A15-Nb3Al/B2叠层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期刊论文]-中国激光 2007(12)20. 刘其斌. 郑敏 钛合金表面宽带激光熔覆梯度生物陶瓷复合涂层[期刊论文]-功能材料 2005(01)21. 邓迟. 张亚平. 高家诚 稀土对激光熔覆生物陶瓷涂层强度的影响[期刊论文]-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5(05)22. Schreck S. Zum GahrK H Laser-assisted structuring of craned steel surfaces for improvingtribological properties 2005

23. 万轶. 熊党生 激光表面织构化改善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摩擦学学报 2006(06)

24. Rapoport L. Moshkovich A. Perfilyev V R Friction and wear of MoS2 films on laser textured steelsurfaces 2008

25. Kovalchenko A. AjayiO . ErdemirA The effect of laser surface texturing on transitions in lubrication

regimes during unidirectional sliding contact 2005

26. 志武. 任露泉. 刘祖斌 激光织构仿生非光滑表面抗磨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摩擦学学报 2004(04)27. Schmidt M. Esser G Laser Micro Processing-Facts and Trends 2003

28. Pfleging W. Przybylski M. Brückner H J Excimer laser material processing-state of the art and newapproaches in microsystem technology 2006

29. Ostendorf A. Chichkov B N Two-Photon Polymerization:A new approach to micromachining 2006(10)30. 1Ostendorf A. Bauer T. Korte F Development of an industrial femtosecond laser micro-machiningsystem 2002

31. Shinoda M. Gattass R R. Mazur E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formation of nanometer-width grooves onsynthetic single-crystal diamond surfaces 2009

32. Vorobyev A Y. Guo C L Colorizing metals with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2008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jgymj2009z1009.aspx授权使用:燕山大学(ysdx),授权号:9e14dd94-785b-4683-8db5-9ea701169191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5日


相关内容

  • 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张文毓 (河南省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39) 摘 要:激光焊接是激光加工材料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激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将激光技术列入国家发展计 ...
  • 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快速成型技术凭借其加工原理的独特性和相对 传统加工时间的大大节省,在模具工业和修复医学方面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是一种结合计算机.数控.激光和材料技术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并提出快速成型技术未来 ...
  • 非线性光学晶体现状及发展趋势
    非线性光学晶体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 赵斌 沈德忠.王晓洋.陈建荣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前言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发展程度与激光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可 ...
  • 激光加工在工业制造业中的市场分析
    FEATURE |Laser Processing 激光加工在工业制造业中的市场分析 卢飞星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E-mail:lfx@hglaser.com中图分类号:V261.8 doi :10.3788/ ...
  •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 与金属材料相比,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成本高,所以必须在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过程中广泛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相结合的现代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以达到降低飞机全寿命周期内成本的目的. 国外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 ...
  • [前沿]长输管道焊接技术的未来
    1. 我国长输管道焊接现状 (1)我国长输管道焊接现状?随着社会技术进步和人类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的急剧增加,长输管道在向着大口径.长距离.高压力.高钢级方向发展,焊接技术及相关的设备.材料性能也在同步提高.国外的管道焊接技术与国内相比大致 ...
  • 水下机器人发展趋势
    自然杂志第33卷第3期特约专稿 doi:10.3969/j.issn 0253-9608.2011.03.001 水下机器人发展趋势 徐玉如① 李彭超② ①中国工程院院士,②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哈 ...
  • 我国地铁接触网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_马金芳
    都市快轨交通·第26卷第2期2013年4 月 快轨论坛 doi :10.3969/j.issn.1672-6073.2013.02.007 我国地铁接触网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马金芳 (1.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 广州 1 于龙 2 510310 ...
  • 工业自动化对我国传统产业发展有何作用
    工业自动化对我国传统产业发展有何作用 摘要:我国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但由于我国传统产业粗放式发展始终伴随着能源物质的高消耗,带来的资源和能源问题已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 ...
  •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_屠海令
    专题研究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DOI 10.15302/J-SSCAE-2016.04.014 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屠海令,张世荣,李腾飞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 100088) 摘要: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