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范文中心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07/24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 .人步行速度约4km/h C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C .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3.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 .冬天,冰冻的湿衣服晾干——液化 D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消失了——汽化 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减少噪声危害的方法是:

A.在汽车底盘上安装减震弹簧 B.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C.在宾馆的地面上铺上厚地毯 D.给噪声大的机器加上隔音罩

5.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6.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D .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7.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

A .平面镜 B .凹透镜 C .凸透镜 D .凸面镜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2中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甲 乙

图2

9.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即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运动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即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及运动所用时间长短无关

10.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飞机或卫星上向地面拍照(简称“航拍”),是我国测绘卫星用精密照相机拍摄的某地卫星航拍图,如果所用长焦距相机的镜头焦距为300mm ,则所成清晰的像与镜头间的距离为:

A..等于300mm B.略大于300mm C.略小于300mm D.飞机飞的太高,无法确定 11.如图3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 .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 .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 .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图3

12.天平用久了,会造成砝码磨损,用这种受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 质量,其测量结果将: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受影响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我们国家是少数几个拥有空中加油技术的国家。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必须保持相对 (选填“运动”或“静止”)。通常所说的飞机在空中的飞行速度是多少,是以 为参照物的。

14.2013年1月19日北京再度遭遇重度污染,局部地区PM2.5实时指数达611,PM2.5中2.5是2.5 (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m = nm. 15.如图4所示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界面是__________(填“PQ ”或“MN ”),它的侧是玻璃(填“左”或“右”);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度。

16.“做一做”:对着手背吹气、哈气,你的感觉是吹气时手背较图4 (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的流动,使手背上的水分_______加快,且需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所以出现了刚才的感觉;而哈气是因为哈出的热气温度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珠,并且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

17.如图5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选填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 状态.

18. 自行车的尾灯有许多角反射器组成,它实际上是由互成直角的 组合而成的,当汽车的灯光从任何方向射向它时,它都能使光线沿与原光线相反的方向反射回去,以便引起司机的注意,此时,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图5

“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 的时

-8

21. (6分)根据要求作图:

⑴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7中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 ⑵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8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⑶如图9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 和光心O ,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2. (4分)一列长为360m 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 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108s 。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23. (4分)下表是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动时刻表的一部分:

根据该列车运动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如果列车在苏州到常州路段上的平均速度是113 km/h,则从上海到常州的里程为

多少?

24. (3分)如图10所示,用A 、B 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______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 刻度尺______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所测得的木块边长是________cm.

图10

图11

图12

5. (5分)图11是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它

的分度值是______℃,此时它的示数是_______.图12所示的仪表是用来测量________大小的工具,图示读数为_________km/h. 26. (4分)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3所示. (1)从图像中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_______℃.

(2)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图13

时间/min

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

(4)小华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测量的沸点低1℃,她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所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答:__________.

27. (9分)如图14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 、B 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 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

个相同的蜡烛A 和B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

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 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 并在原蜡烛B 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 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28. (9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 (2)如图15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 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40 cm 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

29.(3分)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林学习小组在长约1米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水,管内留有长约0.8厘米的气泡,他们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用胶带将玻璃管固定在中间有数字的木制米尺上。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如下现象:

(1)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请你提出一种使气泡动起来的方法

(2)在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他们的视线随气泡一起移动,则通过气泡观察到米尺上面的数

字与原来相比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实验时,要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

图15

30. (5分)小明注意家里摆钟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如图甲) ,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 越长,周期T 越 (选

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 2与摆长

l 的关系图像。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的单摆T 2与l 成 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

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


相关内容

  •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09-10-11 10:18:21|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
  •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拼搏,七年级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完成了进入中学生涯的第一次语文答卷.面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几多欢喜,几多忧虑.现将本次语文试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七年级语文 ...
  • 甘肃省兰州一中20**年-20**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政治 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 卷(选择题 ...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科段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80分) 一.文言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高中一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中一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 治 试 题 命题人:王虹 老师请你注意: . 1.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请甩钢笔或鲴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 ...
  • 八年级生物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生物检测质量分析 在县教育局及中心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校于2015年1月28日 --29日组织了对中心学校各学科进行了检测.从本次考试.阅卷. 统计的过程来看,程序严谨.总体效果较好.能够客观地反 ...
  •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数学苏教版六上-课课练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 时间:60分钟㊀㊀ 满分:100分 题㊀ 序得㊀ 分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031=(㊀㊀ ) 一㊁ 仔细推敲.(每空1分, 共25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㊀ 分 结分人 核分人 5( ʈ ㊀㊀ ) ...
  • 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1
    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植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主要依靠细胞的__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__使体积增大. 2.根的功能是把植物体固定在__里,从中吸收__和___.根执行吸收功能的主要部位是__. ...
  •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7班 张静茜 本学期以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一定的成果.现对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一.成绩分析 1.班级综合成绩: 全班34人,其中3人借读.班级总体来看比较平衡,每科成绩 ...
  •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发言稿[1]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讲话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首先对大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的行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作为本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把本班的情况向家长们做个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