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 - 范文中心

向沙漠进军

05/31

宋丽梅教学目标: 1, 简介作者;2, 了解课文中采用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顺序及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 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 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掌握新的生字及基本词语,如竺,逞,肆虐, 6,感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快了改造自然环境的步伐。 一. 导入:同学们,平常大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都有气象预报,那么你知道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谁吗?竺可桢。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竺可桢不仅是气象学家,而且还是地理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竺可桢老人写的一篇事理说明文《向沙漠进军》。 二. 题目   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题目:进军,本意是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如红军渡过乌江,向川滇边境进军。今天竺可桢老人却响亮地提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口号。昨天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你在读了课文后,觉得这个题目中用“进军”,包括了哪几方面意思呢,或者说说明了什么呢? 回答后归纳: 1.标题表明治理沙漠难度很大,因为如果是轻而易举的事,就无需进军了。 2.表明治理沙漠行动规模很大,因为“进军”指的是众多军事人员的行动。 3.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 4.标题表明治理沙漠的行动是有计划的。因为“进军”都是有计划的行动。 5.还表明治理沙漠的目的是征服沙漠,使它为人类服务。这就像“进军”的目的是征服敌人一样。 三.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由第3点引入课文学习。)   刚才有同学说了 “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8,看看沙漠对人 类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又是怎样危害人类的,人类该如何治理沙漠,向沙漠进军呢? 我们课文一开头就说:“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大家划一 下主干会发现是“沙漠是敌人。”因为沙漠是敌人,所以我们要向沙漠进军。一开头就点题。 1) 问:去掉“之一”行不?有何作用?(你能否举个例子?)说明除了沙漠是我们的自然敌人外,还有其他的自然敌人。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地震,桑美台风。 2) 问:这个自然敌人作者用了什么词语加以修饰?“最顽强”为什么说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范读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从哪些词语可看出“最顽强的敌人”。(“有史以来”)“不断地斗争”“没有能征服”,(“反而”)“并吞(将别人并入自己)” 小结:这段总说了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这段中心句就是这一句。 3) 为了说明沙漠是人类的敌人,作者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增强说服力?举例子。举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沙漠的危害?请一个同学朗读2,3两段,其他同学用简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所举的事例。 明确:A,曾是西方文明摇篮的地中海沿岸两三千年来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西方文明摇篮——荒漠)B,曾是天然草原区的我国陕西榆林地区由于风沙侵入,关外三十公里变成沙漠。(由天然草原区——沙漠) 小结:为了具体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作者举了“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榆林地区”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两三年前古代西方的事例,一个是几百年前中国的例子,时间久远,地域跨度大,充分说明沙漠对人类危害由来已久,处处存在。从而突出了它“最顽强”的特征,唤起人们征服沙漠的紧迫感。 第一部分其实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如何征服沙漠   沙漠既然有如此的危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御沙漠侵袭,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呢?我们要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首先必须了解沙漠进行危害的特点,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敌人,才能征服敌人,只有了解了沙漠这个敌人的特点,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科学方法,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 (1) 听课文录音(第4,5,6段),思考沙漠侵袭进攻有什么特点,采用何种武器和方式,作者采用什么样说明方法作具体介绍,人类如何防御风沙侵袭?思考完成下列表格。沙 漠 侵 袭                           人 类 防 御 说明方法:                                    方    法 武器        进攻方式 特点 明确: 1,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2,风沙进攻方式主要有两种:“游击战”和“阵地战”。( 这里的“武器”“游击战”“阵地战”都用了引号,起什么作用?表示特殊含义。) 3,按风沙不同的进攻形式和造成危害程度定义: 游击战:风沙飞扬袭击禾苗。 特点: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 阵地战:狂风移动沙丘埋葬田园。 特点:风推行动沙丘,缓缓前进,造成危害。问:课文中提到: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如何理解?它是怎样移动的呢?我们用文字结合图示说出狂风推动沙丘前进的过程。 提示:沙丘的移动 1. 客观条件: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 2. 沙丘移动部位:迎风面的沙粒 3. 移动的沙粒数量:成批 4. 移动方向:随风移动 5. 移动过程:从底部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 小结:沙丘向前移动过程一起来叙述一下。可见这篇说明文语言非常简洁,明晰。沙丘前进不是整体移动,而是波浪式前进。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速度虽然不快,但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表现在哪里?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这段文字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先总说后分说。 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 列数字 (2)针对风沙袭击和沙丘进攻这两种沙漠侵袭方式,人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御。 问:防御风沙袭击可采用什么方法?培植防护林。它的作用是什么,效果怎样?针对风的。那么防护林培植中有什么要求吗?并行排列,两列距离有要求。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什么方法?培植草皮, 它的作用是什么?针对沙的,减少沙的来源。 问: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什么?植树种草。 课文中有两句话中的“固定”充当什么成分大家必须先理解:1,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偏正短语)2,湿水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动宾短语) 由于沙丘可分为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根据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对一部分(已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的)固定沙丘: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过度和任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对流动沙丘:植树种草。(湿水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需要) 上述方法的确能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但是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还只是采取守势,是被动地防御风沙袭击。我们应该是主动向沙漠进军。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主动地向沙漠进军,并且使沙漠为我们所用,在向沙漠进军中取得彻底的胜利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回去后可以思考一下。 如有时间,先朗读课文,后课后练习二中3小题分析。 五.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三四。 附板书: 向沙漠进军(事理说明文) 竺可桢 一.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最顽强:有史以来,不断斗争,没有能征服,反而并吞 举事例:1,西方文明摇篮变成荒漠。 2,天然草原区变成沙漠。 二.怎样向沙漠进军? 沙 漠 侵 袭                           人 类 防 御 说明方法: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方    法 武器 进攻方式 特点 1, 培植防护林(减少风的力量) 2, 培植草皮(减少沙粒来源)


相关内容

  • 夜半驼铃声悠悠
    六十年代初的一个春天,为了阻止乌兰布和沙漠东进,地处沙漠之中的哈腾套海林场照例发起了向沙漠进军的植树造林活动.正在林场实习的我们林业学校的一个班的同学也投入其中.男生的任务是去沙漠腹地的三作业区砍红柳做树秧子.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我们必须在 ...
  • [我有一个梦想]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讲辞的中心是号召黑人为实现自由与平等,为争取公民权而共同斗争.演讲者马丁·路德·金满怀信心地描述了自己对未来在平等的绿洲上创建生活的梦想,表露了自己坚信有朝一日必将获得自 ...
  • 20XX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4
    说明文阅读 [知识网络]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其作用是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者阐明事理.它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理所当然地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了解有关说明文的基本常识和考 ...
  • 浙江省 高中地理主观题答题思路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⑪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 河流峡谷 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⑫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⑬ ...
  • 5月7日信息一箩筐[旌旗]
    2013.5.7信息一箩筐 以下消息,是旌旗精心统计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新增环节:传闻消息求证 [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 中国证券报 国务院要求出台扩大股转系统试点范围方案 外汇局收紧金融机构外汇综合头寸 债券市场"去行政化&q ...
  • 初中语文目录
    人教版 语文初一上目录 第一单元 1. 短文两篇 散步(莫怀戚) 金黄的大斗笠(高风) 2. 背影(朱自清) 3. *我儿子一家(舒婷) 4. *金盒子( 琦君) 5. *羚羊木雕(张之路) 第二单元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 ...
  • 说明文训练1
    [说明文考点技巧] 说明文的类型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我们阅读此类文章把握表示时间和空间的关键词语,以便区分.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阐述前因后果,为此,我们须从总体上把握说明内容,以便了解文章的 ...
  •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1.<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老当益壮)的句子是: 2.<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以动显静, ...
  • 能力训练(二)
    短语的概念及分类: 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语言单位,它用来构成句子. 分类:并列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介宾短语 风俗习惯( )变化规律( ) 经济发展( ) 历史悠久( ) 历史悠久( )整修一新( ) 发展经济( ...
  • 进军初三,我们辛苦并快乐着
    进军初三,我们辛苦并快乐着 文/虫虫 "不苦不累,初三无味:不拼不搏,初三白活." --题记 初一时,我们仰望蓝天:初二时,我们眺望远山:初三时,生活变成了三点一线.快节奏的初三生活的确很让人吃不消,往往一天我们要做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