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文言知识点整理 - 范文中心

[赤壁之战]文言知识点整理

07/11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

题……………………………装…………………订…………………线……………………内……………………不…………………准…………………答………………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冲刺系列

《赤壁之战》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实词(解释加点画线词语的意思) 1) 此帝王之资也( ) 27) 奄有其地( ) ..2) 二子不协( ) 28)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 ) ..3) 与操有隙( ) .4) 寄寓于表( ) ..

5)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 .6) 以济大事( ) .7) 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 ...8)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 ) ..9) 晨夜兼道( ) ..10) 比至南郡( ) .11) 致殷勤之意( ) .12)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 .13)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 ..14)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 .15) 今操芟夷大难( ) ..

16)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 ..17)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18)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 .19) 英才盖世,众士慕仰( ) .20)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 .21)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22)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23)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24) 曰‘必蹶上将军’( ) .25) 与豫州协规同力( ) ..26)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 .

29) 权起更衣( ) ..30) 向察众人之议( ) .31)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 .32) 品其名位( ) .33)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34) 今卿廓开大计( ) ..35) 兼仗父兄之烈( ) .36) 兵精足用( ) .37) 英雄乐业( ) .38) 不复料其虚实( ) .39) 今以实校之( ) .

40)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 .41) 各顾妻子,挟持私虑( ) .42)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 .43) 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 .44) 助画方略( ) .

45) 上建旌旗,豫备走舸( ) .46) 盖以十舰最著前( ) .47) 延及岸上营落( ) .48) 顷之,烟炎张天( ) .49) 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 .50)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 ) .51)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 ..52)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 ..

二、通假字(圈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 将军禽操( ) 3) 顷之,烟炎张天( ) 2) 五万兵难卒合( ) 4) 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 三、词类活用(圈出活用词语,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

1) 敬贤礼士( ) 4) 乘犊车,从吏卒( ) 2)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 5) 除残去秽( ) 3) 可烧而走也( ) 6) 英雄乐业( ) 四、古今异义(圈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1) 致殷勤之意( ) 7) 当横行天下( ) 2)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 8)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 3) 鼎足之形成矣( ) 9) 北面而事之( ) 4) 犹不失下曹从事( ) 10)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 5) 其实汉贼也( ) 11) 邂逅不如意( ) 6) 地方数千里( ) 12) 初一交战( ) 五、一词多义 1) 迎 4) 治 ① 肃径迎之( ) ①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 ②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 ②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 2) 卒 ③ 刘表治水军( ) ① 鲁肃闻刘表卒( ) 5) 次 ② 乘犊车,从吏卒( ) ①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 ③ 五万兵难卒合( ) ② 余船以次俱进( ) 3) 方 6) 略 ① 操军方连船舰( ) ① 略已平矣( ) ② 助画方略( ) ② 助画方略( ) ③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六、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类型)

1)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5) 荆州之民附操者( ) 2) 将军起兵江东( ) 6)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 3) 受制于人( ) 7) 卿欲何言( ) 4)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 8)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七、重要语句翻译

1)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3)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

能复为之下乎!

4)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

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5)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6) 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烛之武退秦师》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 ...
  • 考点三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 ...
  •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课后反思 蔡飞 <孙权劝学>是一篇 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这篇文言文课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1.先介绍文中 ...
  • 高中语文知识脉络图01
    古典诗歌流变:脉络: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 先秦:诗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体式:★风(国风):民歌 / 雅(大.小雅):宫廷宴饮.朝会时的乐歌 /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前11C 周初到前6C 春秋 ...
  •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单元测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潮阳区黄图盛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单元测试 命题人:姚惠华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 ...
  • 古诗文朗读节奏
    近几年,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题.这种题型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一种好形式.看来,古诗文节奏划分题将会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掌握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很 ...
  •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爱而不见, 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静女> 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季氏将 ...
  • 虚词不虚:高中文言文虚词新运用
    虚词不虚:高中文言文虚词教学新运用                          深圳科学高中    罗佰方本文发表于<特区教育>随着高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工作者对学科素养的关注越来越强烈.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具体体现在语言上 ...
  • 赤壁赋活动单(学生版)
    <赤壁赋>课前预习单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及能力目标: (1) 浅易了解"赋"的有关特点:(2)了解苏轼的思想背景和<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3)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
  •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