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依据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 范文中心

选题依据 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06/22

开题报告

一、 论文题目

论文方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论文题目

扩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的可行性分析

二、 选题依据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之中,自其诞生之日起即以马列主义等先进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思想进行推翻旧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制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树立了党的政治权威以及塑造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伟大领袖形象。中国共产党通过这种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革命领袖的个人魅力维持其在中国执政60年的合法性,并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巩固了其执政合法性。

但是随着革命战争年代的渐远渐去、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公民社会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历史定位,党的执政合法性的传统基础受到极大的冲击及削弱。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就其执政寻求新的合法性基础。

在当前及将来的社会主义中国里,中国共产党获得其合法执政权力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民主,二是法治。实际上法治也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上的。民主选举,就是其中得打广大人民普遍认同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我国,这种形式是在通过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然后由人大代表选举和监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

同时,现在及将来一段时间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其自身在制度设计、运行体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导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供稳固和真实的合法性基础方面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实现其长期执政并实现共产主义愿望的途径目前是而且只能是继续坚持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中的重点就是实现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也就是说普选人大代表。这样做既能够实现选举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够增强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从而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不动摇。

三、 选题意义

围绕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恶化发行来研究实现各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共产党有步骤、有秩序的推进下,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就是民主程度提高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但是不符合我国实际的民主化进程极易导致我国的政治秩序混乱,政府权威消弱,社会动荡不安,,从而丧失大好的发展时机。而紧紧围绕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这一重大问题,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产生,既可以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与政治稳定的有机结合,逐渐向有实质意义上的“人民当家做主”,又有完善的民主制度保障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前进。

从民主制度化的角度来看,人大代表实现全民普选的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各阶层不断实现自身民主权利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党和政府根据当前时机的政治需要对不合实际的制度和体制机制不断改革的过程。同时,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还必须保证新旧制度之间的环环相扣,以适应新旧制度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对立、磨合、适应的过程。

从政党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实现各级人大的直接选举产生能够促使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实现中国共产党在走向现代化政党的进程中取得进展。在今后的选举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执政党正确认识自身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领导功能,引导选举发展有序进行,又不操纵选举,损害民众应有的民主权利;一方面,选举的发展又促进执政党设立专职选举的党内机构以深入群众,通过发表政纲和施政纲领回应选民的民主诉求。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同时具备“执政党”和“选举党”的综合优势,成长为一个既能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又具备高超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政党。

四、 论文提纲

题目: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的可行性分析

1.选举与执政合法性的关系

1.1 选举及其相关概念

1.2 选举的两个基本形式

1.3 选举缺乏自由和公正导致执政合法性危机(现行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问题) ,

2.我国选举与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关系

2.1 影响我国选举与党的执政合法性关系的惯性因素

2.2 影响我国选举与党的执政合法性关系的制度因素

2.3 人大代表选举对党的执政合法性关系的影响

3. 人大代表选举实行直接选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选举制度的设计原则方面存在不足

3.2 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产生的方式是要引入选举的竞争机制(引入竞争机制现存几个障碍:思想上、理论上和法律制度上的障碍)

3.3 党组织对人大代表选举的消极影响(实现直接选举有利于加强对党执政的监督,实现党外监督的进一步完善)

3.4 选举具体操作存在的弊端

3.5 对反对实现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论点的反驳

4.人大代表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对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影响

5.以改进人大代表选举为切入点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4.1 以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为出发点推动人大代表选举

4.2 转变党对选举的认识推进人大代表选举的改进

4.3 以人大代表专职化为出发点克服人大代表的官员化倾向

4.4 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4.5 党内选举的适当突进及其与人大代表选举的融合性发展

4.6 民主党派参加选举人数的增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积极影响

4.7 对人大代表实现直接选举的设想

五、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 刘彤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政党现代化论》 王长江 江苏人民出版社

《政治学基础》 王浦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

  • 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测试题7
    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测试题 7(仅供学习参考)1.(单选题)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要按照( )的原则,着力抓好执法改革.   A.减少层次.多重执法.综合执法 B.多重执法.综合执法 C.整合队 ...
  • "两学一做"专题知识竞赛答案
    1.[单选题] 总分:3.5 得分: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不同方式,多次表达了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从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依纪依法严惩腐败 ...
  • 20**年南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试题
    考生答题情况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33 内容: 1956 年 4-5 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 ...
  •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及题目说明 (一)宏观金融调控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 [提示] 此题的论点在于,必须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进行调整,在论述过程中,可以介绍过去我国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讨论,以及<中华人民共 ...
  • 经济法论文选题
    经济法论文选题 1.加强经济立法是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障 2.试论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试论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4.试论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5.试比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异同 6.论网络经济 ...
  • 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蔡孝箴 教授 编者按 为指导教师更好地申报各类研究课题,社科处特约多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的蔡孝箴教授撰写了<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文.此文教益良多,启发殊深,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很值一 ...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
  •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 选题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在财会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财会专业的特点,毕业论文选题应当分为规定性命题和自选命题两种.选题时应当结合我国财会实践,选择应用性强或当前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和主 ...
  •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 ...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专题
    党的八十届中五全精会神习专学题     通知消 息课 件试考 回 帮助返 试考交时提间:016207-18 1-:70319.:98考 分试:9数70. 1 . 型:题断判 题值:1分得分 1.: 十八0届五全中会出提必顺应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