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_秦风_蒹葭_意境管窥 - 范文中心

诗经_秦风_蒹葭_意境管窥

01/07

2014

.2

《诗经·秦风·蒹葭》意境管窥

聂英杰

《诗经》是我国诗歌生命的起点,是商、周社会的形象史、风俗画,广泛而深刻地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貌和他们的喜与忧、爱与怨等内心处境。《蒹

葭》是《诗经》中的抒情名篇,历来备受赞赏。明代学者

钟惺在《诗经评点》中评价《蒹葭》:

“异人异境,使人

欲仙。”[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诗·蒹

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2]《蒹葭》是十首秦风中的第四首。秦风中的诗歌大都体现征伐之气,慷慨激昂,而《蒹葭》则凭借独特的朦胧幽眇之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堪称《诗经》中最有韵味的一首。

一、意象与意境

(一)中国文论中的“意象”与“意境”

我国最早提出“意”与“象”概念的典籍当推《易传》。

《易传》在论及“象”的意义的同时,提出了“象”

与“意”的关系问题,指出描摹客观事物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象”反映“意”。不难看出,此番对于象与意关系的认识与文学艺术是相通的,文艺作品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使读者领悟或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3]我国文论中表达“意境”含义的典籍最早见于《庄子·天地》篇的“象罔”。宗白华评论庄子的“象罔”:“非无非有,不曒不昧,这正是艺术形象的象征作用。

‘象’是境相,

‘罔’是虚幻,艺术家创造

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真理闪耀于艺术形象里,玄珠的皪于象罔里。”[4]“意境”这一概念在中唐诗僧皎然的探论中更加明了,他认为:意境是贯注主观“众象”,诸如景、风、色等之间多重复合联系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图景、气氛、情调、韵味,“可以偶虚,亦可

以偶实”,是一种虚实相生的艺术化境,是意象与意象相

互作用而产生新质的艺术空间。[5]

(二)西方文论中的“象征形象”与“意境”

在西方,理论家们更钟情于以“象征形象”或“象征”这样的术语来表述我国文论中的“意象”概念。

黑格尔认为“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示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别事物本身。因此,象征形象仿佛是一种课题,要求我们去探索它背后的内在意义。”[6]加拿大学者弗莱认为象征是“文学作品中可以孤立出来研究的任何单位”[7]。

综上可见,

“意象”和“象征形象”虽然名称各异,

但是其内涵和意义是同一的,即作品中寄寓了作者某种情感的客观物象。而“象征”这一术语后来一般用以指代使用意象抒发情感这一现象。关于“意境”这一概念,我国当代著名学者童庆炳结合了中西文论中的相应观点,较为深刻全面地阐发了“意境”的内涵: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8]

二、《蒹葭》意境品藻

《蒹葭》一诗共三个诗节,方玉润言“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9]因此,第一个诗节所造之境,即可概括全篇

之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前两句既点明了时间、地

点,又营造了氛围。深秋季节的一天清晨,抒情主人公独自来到苍茫的芦苇丛畔,肃杀的秋风,凉气袭人,苍茫的秋水上覆盖着密匝匝摇曳生姿的芦苇,呈现出空寂悲凉,凄清幽眇之境。此情此景之下,不由人不生起莫名的愁绪。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此二句不仅点明了诗歌主

旨,也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渺远的地方。抒情主人公隔河远眺、翘首企盼他所思念和追慕的那位“伊人”。“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此四句描述了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追寻。逆流而上去找寻,道路艰险又漫长。顺流而下去找寻,伊人恍若水中央。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形式,不仅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美感,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白露之“为霜”“未晞”

“未已”,体现了时间

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在水

一方”“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

暗示了追寻对象的缥缈、难寻。

“道阻且长”

“道阻且

跻”

“道阻且右”,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

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深切企望伊人,而四处寻觅,四处寻觅而终不得见,此时抒情主人公心中的怅惘之感又与首二句营造的氛围相契合。即便可望而不可即、可思而不可往,使得抒情主人公心生悲凉,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追寻的意念,而是矢志不渝、锲而不舍。

如是,我们可以把“伊人”看作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秋水”则是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和坎坷。

“溯洄

从之,溯游从之”向我们昭示了追求之美、行进之美。正像这位抒情主人公“上穷碧落下黄泉”,道路曲折且艰险,

113

古代文学研究

gudaiwenxueyanjiu

仍然锐意追求,百折不挠,始终在追寻,在行走。行走者是最美的。所以我们要出发,要行走。

三、

《蒹葭》诗旨解读

黑格尔说:

“象征(意象)到了极致就变成了谜语。”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也认为“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诗写出来原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

[10]

由于《蒹葭》一诗朦胧幽眇,读者历来对其诗的意境与主旨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诗歌中的中心意象“伊人”亦真亦幻、朦胧迷离,引发读者畅想。故而对伊人的不同解读直接导致了对于诗歌意境及主旨的理解不一。现梳理如下:

说法一:伊人———周王朝礼制。认为诗歌旨在讽刺秦襄公不用周礼。此说出自《毛诗序》:“蒹葭,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11]

说法二:伊人———贤人。认为“伊人”是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此说始自苏轼《诗集传》:

“君子以为未成,

故告之曰:有贤者于是不远也,在水一方耳……不以其道求之也,则道阻且长,不可得而见矣。如以其道求之,则宛然在水中耳。”[12]清代学者姚际恒也指出:

“此自是贤人

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13]清代学者汪凤梧亦持此观点。清代学者方玉润则综合了讽刺说与招隐说两种说法,指出:

“盖秦处周地,不能用周礼,周之贤臣遗老,隐处

水滨,不肯出仕。诗人惜之,拖为招隐,作此见志。”[14]

说法三:伊人———意中人。持此观点认为本诗为爱情诗。近代以来,更多人把伊人解做心上人,把此诗视为爱情诗。傅斯年指出“此亦相爱者之词。”[15]余冠英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

[16]

程俊英指出“这是一首抒写思

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17]

说法四:不知伊人何所指。此说始自朱熹:“言秋水

方盛之时,所谓彼人,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18]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历数前人对《蒹葭》的诗旨解读,并援引王照云的说法,对前人的说法进行了评判:

“《蒹葭》一篇最好之诗,却解作

刺襄公不用周礼等语,此前儒之陋,而《小序》误之也。自朱子《集传》出,朗吟一过,如游武夷、天台,引人入胜。乃知朱子翼经之功不在孔子下。”又引用黄中松的观点“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人之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象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并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

[19]

诗歌境界幽邃,意蕴无穷。

“伊人”飘忽不定,给人

以扑朔迷离、幽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其实,

“在水一

方”这一象征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遇,贤才难觅的迷惘、情人难得的惆怅,乃至前途渺茫的感伤、理想不能实现的落寞,诸种心灵的回响,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呼应。

114

至此,

“伊人”何谓与诗旨为何已经不显得那么重

要,重要的是其中朦胧含蓄的韵味与似真亦幻的情境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赋予我们的思想启迪。正如扬之水在《诗经别裁》中所述:

“伊

人”究竟是贤臣还是美女,都无关紧要,诗人知识倔强与

自己这一份思的执著,若一定要为“伊人”派定身份,怕是要损掉了泰半诗思。[20]应该说,

《蒹葭》带给我们的不

仅是形式之美,意境之幽,更是激发我们无限深思的永恒艺术魅力和多维审美空间。古老的蒹葭吟唱着年轻的秋歌,契合了华夏生而有之的执著。我们研究《蒹葭》不仅仅是完成那遥远的怅惘、千古的张望,而且应该传承追求的执著,失意的洒脱,一起学会珍惜拥有。“始不垂翅,

终能奋翼”,通往未来的路上,我们依旧要抱定志愿、扬

帆远航,乘着歌声的翅膀让心灵飞翔。

[参考文献]

[1]钟惺.诗经评点[A].南山.上古诗韵双葩:诗经与楚辞[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176.

[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3]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5.

[4]宗白华.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A].自蒋凡,郁沅.中国古代文论教程[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58.

[5]蒋凡,郁沅,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192.

[6]黑格尔.美学(第二卷)[A].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9.

[7]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48.

[8]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3.

[10]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A].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6.

[11][唐]孔颖达.毛诗·小序[M].香港:中华书局,1964:587.[12]苏辙.诗集卷(卷6)[A].香港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中六中国文学———课程指定作品参考资料选编[C].

2002:66.

[13]姚际恒.诗经通论(卷7)[M].北京:中华书局,1958:141.[14]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3.[15]傅斯年.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法大学出版社,

2004:68.

[16]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26.[17]程俊英,蒋见元.诗经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0.[18]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76.[19]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20]扬之水.诗经别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15.[作者简介]

聂英杰(1978—

),女,吉林白城人,硕士,大连工业大学外国

语学院对外汉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先秦诗歌
    先秦古诗词资料整理 先秦古诗词资料整理 . .......................................................... 1 <诗经> . ........................ ...
  • 论[诗经]中反兴运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摘 要: 关于<诗经>中的兴,历来解说分歧众多.兴表现形式多样,除了明兴.暗兴.正兴外,还存在较多的反兴.后人在诗歌创作中继承并发扬了这一艺术传统,体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是<诗经>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 ...
  • 古代文学试题7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 ...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咸阳城东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 ...
  • 白居易感伤诗艺术性管窥
    白居易感伤诗艺术性管窥 [摘 要]自居易诗歌三千余首,艺术性较高的是其部分感伤诗.他的感伤诗受外界事物所感,情动于内而形诸咏叹,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 [关键词]自居易 感伤诗 浪漫 现实 叙事 抒情 ...
  • 辉煌灿烂的文学说课稿
    <辉煌灿烂的文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 ...
  • 辉煌灿烂的文学
    沂水四中高二年级历史组导学案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编写人: 审核:高二历史组 编写时间: 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 ...
  • 先秦君子风范20**年.6月22日期末考试答案
    先秦君子风范返回赵敏俐课程评价<先秦君子风范>期末考试(20)姓名:maker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 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的著作:()1.0 分A.<诗 ...
  • 氓采薇教案
    <氓>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教学设想:启发参与,适当分析,强化朗读 教学重点:分析恋爱阶段,男女双方性格特点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丰富人文积累: 2.体味本诗赋.比 ...
  • 诗经的文学阐释--从先秦到清代
    第27卷第4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H ube iN or m a lU n i versity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 V o. l 27N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