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 范文中心

机械手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12/20

机械手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

1. 绪论

1.1机械手概述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

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的操作。它的特点是具备普通机械的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才做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用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以外,

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

在国外,目前主要是搞第一类通用机械手,国外称为机器人。本课题所做的机械手是属于第三类机械手。

1.2研究机械手的意义

一、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应用机械手有利于实现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二、以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

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他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的场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险或根本不可能的,而应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的完成作业,使劳动条件得以改善。

在一些简单、重复,特别是较笨重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可以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三、可以减轻人力,并便于有节奏的生产

应用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侧面,同时由于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的工作,这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因此,在自动化机床的综合加工自动线上,目前几乎都没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的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的进行工作生产。

综上所述,有效的应用机械手,是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然趋势。

1.3机械手的应用现状

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化工等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因此,装卸、搬运等工序机械化的迫切性,工业机械手就是为实现这些工序的自动化而产生的。

有资料统计:美国偏重于毛坯生产,日本偏重于机械加工。随着机械手技术的发展,应用的对象还会有所改变。

机械手在锻造工业中的应用能进一步发展锻造设备的生产能力,改善热、累等劳动条件。

国内机械手工业、铁路工业中首先在单机、专机上采用机械手上下料,减轻

工人的劳动强度。

国外铁路工业中应用机械手以加工铁路车轴、轮等大、中批零件。并和机床共同组成一个综合的数控加工系统。

国内外机械工业、铁路部门中机搬运械手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1. 热加工方面的应用热加工是高温、危险的笨重体力劳动,很久以来就要求实现自动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尤其对于大件、少量、低速和人力所不能胜任的作业就更需要采用机械手操作。2. 冷加工方面的应用冷加工方面机械手主要用于柴油机配件以及轴类、盘类和箱体类等零件单机加工时的上下料和刀具安装等。进而在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等机床上应用,成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最近更在加工生产线、自动线上应用,成为机床、设备上下工序联接的重要于段。3. 拆修装方面拆修装是铁路工业系统繁重体力劳动较多的部门之一,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目前国内铁路工厂、机务段等部门,已采用机械手拆装三通阀、钩舌、分解制动缸、装卸轴箱、组装轮对、清除石棉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拆修装的效率。近年还研制了一种客车车内喷漆通用机械手,可用以对客车内部进行连续喷漆,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喷漆的质量和效率。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在机械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工业机械手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采用机械手进行装配更始目前研究的重点,国外已研究采用摄象机和力传感装置和微型计算机连在一起,能确定零件的方位达到镶装的目的。

1.4机械手的发展趋势

目前工业机械手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造、热处理等方面,无论数量、品种和性能方面还是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将机 械手各运动构件,如伸缩、摆动、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以及根据不同类型的加紧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所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

基加紧机构,即可组成不同用途的机械手。既便于设计制造,有便于更换工件,扩大应用范围。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

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在国外机械制造业中工业机械手应用较多,发展较快。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

此外,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更。如位置发生稍许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视觉功能即在机械手上安装有电视照相机和光学测距仪(即距离传感器)以及微型计算机。工作是电视照相机将物体形象变成视频信号,然后送给计算机,以便分析物体的种类、大小、颜色和位置,并发出指令控制机械手进行工作。

触觉功能即是在机械手上安装有触觉反馈控制装置。工作时机械手首先伸出手指寻找工作,通过安装在手指内的压力敏感元件产生触觉作用,然后伸向前方,抓住工件。手的抓力大小通过装在手指内的敏感元件来控制,达到自动调整握力的大小。总之,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机械手装配作业的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

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手也越来越多的地被应用。在机械工业中,铸、焊、铆、冲、压、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检验、喷漆、电镀等工种都有应用的实理。其他部门,如轻工业、建筑业、国防工业等工作中也均有所应用。

2. 机械手机械结构

2.1传动机构

1.螺旋机构

螺旋机构由螺杆、螺母和机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转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并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按螺旋副中的摩擦性质,螺旋机构可以分为滑动螺旋机构和滚动螺旋机构两种类型。按用途可以分为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和调整螺旋三种类型。

螺旋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传动平稳,无噪声易于自锁等优点。

2. 滑动螺旋机构

螺旋副内为滑动摩擦的的螺旋机构,称为滑动螺旋机构。滑动螺旋机构所用的螺纹为传动性能好,效率高的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

滑动螺旋机构由螺母和螺杆组成。根据机构的组成及运动方式,滑动螺旋机构又分为以下两种。

(1).由螺母和螺杆组成的滑动螺旋机构,螺母与机架固联,螺杆转动并移动(如图1-1b 所示),这种螺旋机构以传递动力为主,故又称传力螺旋机构。一般要求用较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力,多用在工作时间短,速度较低的场合。

(2).由螺母、螺杆和机架组成的滑动螺旋机构,如图1-1a 所示,螺杆转动,螺母移动,这种螺旋机构以传递运动为主,故又称为传导螺旋机构。

本文所介绍的机械手的竖轴就是用的传导螺旋机构。这种传动形式结构紧凑,刚度较大,传动效率高,精度高。

图1-1

(a )螺杆转动,螺母移动(b)螺母固定,螺杆转动并移动

3.滚动螺旋机构

螺旋副内为滚动摩擦的螺旋机构,称为滚动螺旋机构或滚珠丝杠。其机构特点是在螺杆和螺母之间设有封闭循环滚道,并在其间放如钢球,当螺杆转动时,刚球沿螺旋滚道滚动并带动螺母作直线运动。按循环方式的不同,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形式。

滚珠始终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螺杆保持接触的循环

叫内循环。滚珠在返回时与螺杆脱离接触的循环叫

外循环(如图1-2所示)。外循环螺母只需设置一个

反向器,当滚珠进入反向器时,就被阻止而转弯,

从返回通道回到滚道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循环回路。

机械手的横向运动采用的便是滚动螺旋传动。滚动

螺旋机构摩擦阻力小,动作灵敏度高,传动效

率高,可达90%以上。用调整的方法可消除间

隙,传动精度高。

图1-2

2.2机械手夹持器和机座的结构

机械手的机械夹持器多为双指手抓式,按其手抓

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平移型和回转型。回转型手抓有可

分为单支点和双支点回转型,按夹持方式可以分为外

夹式和内撑式。按驱动方式可以电动、液压和气动三

种。

回转型夹持器结构较简单,但当所夹持的工件直径有变动时,将引起工件轴心的偏移。对平移型夹持器,工件直径的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但其机械机构繁杂,体积大,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当设计机械手夹持器的时候,在满足工件的定位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采用结构比较简单回转型夹持器。

本文设计的机械手采用的是楔槽杠杆式回转型夹持器。如右图所示,装在杆上端的滚子3和楔块之间为滚动接触。当电机带动连杆前进时,通过楔块4的斜面和杠杆1,使两个手抓产生加紧动作和加紧力。当楔块后移时,靠弹簧的拉力使手指松开。这种末端执行器由于楔块和滚子之间为滚动接触,摩擦力小,活动灵活,且机构简单。

2.机座

机座是机械手的支撑部件,机座承受机械手的全部重量和工作载荷,所以

机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另外机座还要求有足够大的安装基面,以保证机械手工作时的稳定运行。

如图1-3所示,机械手采用普通轴承作为支撑元件的机座支撑结构。这种结构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调整方便等优点。图中电动机3经减速器4、主动小齿

轮5、中间齿轮6、大齿轮7驱动丝杆2旋转,从而驱动升降台上下运动。整个机座安装在基座8上。

3. 可编程控制PLC

3.1 PLC简介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以来,PLC 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PLC 的功能也不断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PLC 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今天的PLC 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离散控的制的首选产品,PLC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PLC 年增长率保持为20%~30%。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PLC 市场容量基数的不断扩大,近年来PLC 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PLC 的增长十分迅速。综合相关资料,2004年全球PLC 的销售收入为100亿美元左右,在自动化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PLC是由摸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 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 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PLC 的CPU 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

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 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PLC 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不同型号的PLC ,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PLC 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 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大型PLC 使用另外一个CPU 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把计算结果送给PLC 的控制器。

相同I/O点数的系统,用PLC 比用DCS ,其成本要低一些(大约能省40%左右)。PLC 没有专用操作站,它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维护成本比DCS 要低很多。一个PLC 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几千个I/O点(最多可达8000多个I/O)。如果被控对象主要是设备连锁、回路很少,采用PLC 较为合适。PLC 由于采用通用监控软件,在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要容易一些。

近10年来,随着PLC 价格的不断降低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设备开始采用PLC 进行控制,PLC 在我国的应用增长十分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一段时期内PLC 在我国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通用PLC 应用于专用设备时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嵌入式控制器,但PLC 相对一般嵌入式控制器而方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稳定性。实际工作中碰到的一些用户原来采用嵌入式控制器,现在正逐步用通用PLC 或定制PLC 取代嵌入式控制器

3.2 PLC内部原理

PLC 实质上是一种被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和微机是基本一 的。如图2.1所示, PLC硬件的基本结构图所示:

图2-1 PLC硬件的基本结构图

(1)中央处理单元(CPU )

中央处理单元(CPU )是PLC 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受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检查用户程序的语法错误。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受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 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术运算等任务。并将逻辑或算术运算等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以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止。

(2)存储器

与微型计算机一样,除了硬件以外,还必须有软件。才能构成一台完整的PLC 。PLC 的软件分为两部分: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PLC 存储空间的分配:虽然大、中、小型 PLC的CPU 的最大可寻址存储空间


相关内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方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经典二级学科有四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以及车辆工程.其中机械制造以工艺流程.工装夹具为主,机械设计以人机工程.结构设计为主,机械电子工程以信息处理.自动控制 ...
  • 毕业设计目录
    目 录 1 毕业设计(论文)简介------------------------------------------------------1 2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要求 --------------------------------- ...
  • 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务I泣止勺矽似 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席俊杰1.2,徐颖3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450015: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3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北京100011) 摘要:高速切削技术已成为切削加工的主流和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中国计量学院 现代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直臂与夹持部件的三维 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学生姓名 XXX 学号XXXXXX 学生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械XX 系 机电 指导教师 XX 副教授 致 谢 大学四 ...
  • 矫形外科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研究
    2005年4月第31卷第4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JournaI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priI 2005VoI.31No.4 矫形外科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
  •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数控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 实验室用简易滚动轴承试验装置的原理与初步的结构设计 2. 滚动轴承振动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3. 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模拟实验课件制作 4. 光纤位移(Y 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模拟实验课件的制作 5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 业 设 计(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姓 名: 学 号: [1**********]5 指导教师: 叶俊华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2010年秋季 ...
  •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的有限元求法
    2005年第3期航空兵器2005No. 3 2005年06月AERO WEAPONRY Jun. 2005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的有限元求法 董志航,廖志忠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 471009) 摘 要:疲劳计算已经成为现代机械零件强 ...
  •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专用盖章机设计与实现
    机械设计与制造 18 文章编号:1001-3997(2010)06-0018-02 Machinery Design&Manufacture 第6期2010年6月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专用盖章机设计与实现肆 林凯宏t游林儒1阳如坤2 ( ...
  •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
    机械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 以下是机械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采用论文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比对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机械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机械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