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亟待关注与研究的弱势群体 - 范文中心

一个亟待关注与研究的弱势群体

07/01

作者:陈石林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7年06期

  时下,社会在热切地关注着教育。传媒对教育收费与招生、现状与发展等全方位的评价与讨论,更把教育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焦点位置。为此,我们教育内部的不少专家、学者和部分一线工作者,也积极参与研究探索,期望谨慎大胆地假设应然,客观地描述事实,学校的“灵魂”——校长们的“论坛”、“在线”、“广角”、“寄语”、“访谈”等等栏目,雨后春笋般涌现,就是一个方面的典型例子。

  不过,笔者却发现,这些栏目里面的“作品”有不少突出的共性,如其作者大多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城市和城镇省市级示范性高中、重点初中的校长,其内容大多是经验型、激情式、理想化、超现实的“粮票故事”、“空中物”、“舶来品”,且鲜明的特点是讲述现在学校面貌翻天覆地、焕然一新,讲将来打造“航空母舰”满怀希望、信心百倍。然而这其中却几乎没有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的影子,看不到他们的文字言论,听不到他们的内心声音。

  实际上,农村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们历经的磨难更大,付出的心血更多,但处境却异常地尴尬难堪,有的甚至令人完全意想不到:他们没有机会参加培训进修,“洗脑充电”;没有筹募经费的渠道;没有倾斜政策拔师选生,“呼风唤雨”;就连最起码的基本的学校正常运转的办公开支、教师的工资福利都难以保障,却还在顽强地承受着学生、家长、上级和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诸如“劝学控流”、“保障安全”、“待遇留人”、“提高教学质量”的巨大的压力,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农村教育难做,中学校长难当。农村教育中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是一群不该遗忘的重要对象,一个亟待关注与研究的弱势群体。

  当前,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尴尬难堪的处境可以这样概括:“灵魂”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巧妇“要”为无米之炊。何以见得?请看下面的事实。

  一、理论现实矛盾抵牾

  扎根于基层的农村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他们面对主流倡导、社会风行的各种各样的“术出众家”的教育理论、“政出多门”的政策口号,缺乏是非甄别、研究论证、全面理解的基础、内功、眼力,因而对此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其实,这些理论和口号中,自然有不少正确并已经或将会成为经典,但也有一些还需不断斟酌完善,有一些则更要继续让实践、时间去反复检验,有一些现在就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

  教育兴国:战略选择英明,但先决条件是国兴教育。

  人民教育人民办:人民教育政府办,这才天经地义。

  义务教育:现实是教育在为政府尽义务!添置设备、维修危房、扩建校舍等大笔经费,政府都很牛气地说“我给你‘政策’,你们自己去弄吧!”于是乱捐款、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的“四乱”“义务”,就顺理成章地转嫁给了教育!

  再穷不穷教育:农村一线教育工作者最能理解、体会这句口号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含金量。

  教育产业化:教育从来就是一项公益事业,一项服务于并有利于百姓公众的功德事业。一旦“产业”,教育必然遭殃;如果还要“化”,农村教育必然毁灭!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泡沫”繁荣的背后,是来自各方压力的被动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

  教育平等:高校在选拔人才,上级在攀升指标,学校在分层教学(分科技班、实验班、重点班、普通班),北京早就在搞单独招生。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主观应如此,客观却残酷。因贫穷不想就学而终弃学者,天性好动贪玩学习兴趣全无者,早就认定“读书无用”而厌学者,习惯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而应受严厉处分者,你把他们全都劝请、强留到了教室里,这样能否保证他们不掉队?

  教育创新:请先亲自到教育基层,到基层一线去沉下心来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住一住,了解客观事实和真实情况,再参照先贤和引进的先进教育理论,然后才有可能创新符合国情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切实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成长、成熟并成为世界公认的将现实、理论融为一体的大教育家的。

  二、社会教育观念滞后

  生活在农村社会的人们,尽管新课改宣传和试行时期已经过去,现今正值推广和攻坚阶段,但他们的改革认识仍然模糊,施教策略确乎幼稚:把启发式教学,操作成简单重复的问答式教学;把机智灵活的体验生成式教学,演化成盲目热闹的表演玩耍式教学;把自主式学习,变味为自由的放羊式学习;把新课改的课程设置,曲解是仅仅加强唱歌跳舞画画打球训练而已……课改课改,改来改去,改到最后,画了一个圆圈,又回到原地上来,质量效果甚至还不如传统的教育教学。这是一种客观、普遍且典型的现实。

  农村中学不少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一本书(教材),一支笔(粉笔),一张嘴;统一传授,统一考试,统一分数评价。这“三一三统”,就是农村中学由长期滞后的教育观念而形成的典型的“一统”教学模式。

  农村里的绝大多数人,他们评判人才的标准是:考上了高一级学校的就是人才,严格说考上了大学的才是人才,否则就不是人才;是农民,当然就更不是人才。这是一种客观、普遍且典型的认识。

  在这样的农村社会教育观念的大背景下,农村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要组织新一轮课程改革,贯彻新思想新观念,推行并落实教育教学的理念与研究,其艰难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学校办学条件寒碜

  优质资源无法引进:现有的优秀教师都已经或可能远走高飞,新来的城市和城镇学校遴选完之后的新手何以优质?

  教学设施严重缺乏:必备的实验器材、纸质图书资料都难以齐全,更谈不上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和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的配置。

  办学经费入不敷出:正常的办公经费、教师的工资福利都难以保障。

  农村乡镇中学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乡镇中学,经费状况到了“掰着批判”、“数米度日”、“无以为继”的地步。在如此困境下,要求农村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去保障办公经费使学校正常运转,添置设备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福利待遇留住优秀教师,“劝学控流”垫补学费杂费,维修危房保障师生安全,扩建校舍满足学位需求,美化校园营造幽雅环境,他们能做得到吗?教育投入GDP的4%何时才能实现?他们多艰难,多为难啊!

  四、师资整体水平低下

  正常情况下,通过考察选拔或公开竞聘而上任的农村乡镇中学的校长们,是志存高远、想干一番事业而有所作为的,但是面对着素质不高的教师队伍,他们也只好望“师”兴叹,深感力不从心,回天无“术”。

  农村乡镇中学师资的基本现状大体如下:

  数量相对不够。有不少人特别是当地政府一些领导有一种错觉,认为它们不但数量足够而且有余,而事实是小学教师有余、初中教师不够、高中教师紧缺,其中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教师缺编严重。截至目前,有不少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师,是从小学调过来经过短期培训而拔高使用的;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信息技术、音体美教师从来就没有配齐过。

  结构极不合理。绝大部分教师学历不够。有个第一学历为正规师范专科的就是佼佼者了;年龄老化已成普遍现象,不少学校多少年来就没有分配、调入过年轻教师;有的学科成批剩余,有的学科异常不足的情况比比皆是;至于成长并成熟于新时期的思想前卫、方法先进、效果显著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素质整体不高。热衷商界、政界,待机弃教经商从政的不乏人在。有思想者寥寥,愿学习者不多,混日子者不少。因没有时间和经费使他们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意识不强,专业知识陈旧,教育科学知识贫乏。不少教师不愿或不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缺乏教育、教学综合能力。部分教师难以适应教师特殊劳动的需要,情绪不稳定,敬业精神较差,创新意识更为缺乏。

  五、教育评价标准唯一

  最让农村乡镇中学校长尴尬难堪的是,社会升学压力的飙高,教育评价标准的唯一。

  为了追求教学质量即升学率,以达到家长、领导和社会对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中考考得好,你就是好学校、好校长、好教师和好学生;考得不好,你就是差学校、差校长、差教师和差学生,因而教师不能评先评优晋职称,校长别想评先评优晋级别还要降级或撤职!为此,校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被迫执著而疯狂地抓中考,抓分数,抓升学率!

  因为这一致命的唯一标准,为了扎实应付中考、刷新升学记录,实现既完成上级不断飙高的指标,又满足家长对子女“成龙”、“成凤”的期望的“责任承诺”,校长们往往在无力改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违背教育规律,强迫教师任意加多教学时数,增删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教师为了强化“双基”知识技能、培养应试能力,《考标》规定要讲的必须讲,过去考过的当然讲,估计要考的更要讲;白天讲,晚上考;七天制复习,节假日补课,这样一来,越讲越多,越讲越难,越考越多,越考越难……校长被“标准”逼得执著疯狂,教师被“指标”逼得精疲力竭,学生被“升学”逼得身心交瘁,哪里还有什么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在为中考服务,都在被中考的指挥棒指挥着!

  农村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们所遇到的境况是学校人力、物力、财力、潜力匮乏,但学生要留住,安全要保住,教师福利待遇、学校办学条件、师生教学质量要上去。生存尚且艰难,发展谈何容易?!

  确确实实,农村乡镇普通中学校长难当。

  农村乡镇普通中学的校长,是一群不该遗忘的重要对象,是一个亟待关注与研究的弱势群体。

作者介绍:陈石林,湖南安仁一中副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相关内容

  • 基于价值累加理论的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规律及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将价值累加理论引入至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研究,剖析出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形式,深入分析了在价值累加理论的六个构成因素--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性信念.触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的实现的作用下,大学生网上群 ...
  • 多元文化背景下医学生理想信念的生成特点
    摘要: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主宰人的心灵世界,制约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的相互涤荡冲击,使得医学生理想信念生成呈现出开放性与自主性并存.现实性与功利性突出.曲折性与反复性明显等特点.了解医学生理想信念 ...
  • 中国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制造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制造业生产总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是,中国制造业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上还处于 ...
  • 北京异地高考改革的制度合理性分析
    北京异地高考改革的制度合理性分析 作者:周桐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5期 摘 要 北京异地高考过渡政策已经开始正式实施,然而针对于大学本科的政策仍未开放.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异地高考政策所内涵的一系列问题 ...
  • [基层反映]普法宣传"流于形式"亟待引起重视
    [基层反映]普法宣传"流于形式"亟待引起重视 近年来,党中央全面升级依法治国的重大方略,各地农村纷纷举办普法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律理念,让农民熟悉法律,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但这些普法宣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
  • 时政热点:"我向总理说句话"征集18万条网言
    网民向总理"说句话",总理听到了吗?听到了多少?中国政府网31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3月15日,由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等11家网络媒体共同开展的"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圆满结束.活动自 ...
  • 小组教学模式
    小组教学模式 一.前言 随着21世纪社会对人才标准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其缺陷,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和群体能动性为教学宗旨的小组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的关注热点之一. 小组教学 ...
  • 浅谈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问题与解决对策-1
    浅谈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问题与解决对策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模式结构的转变,大批的农民走出土地与乡村向城市中流动.伴随这一现象而生的,就是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空巢老人之外,也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远离了家园在大城市里打拼生活 ...
  • 中国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改造
    中国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改造研究分析 The Protective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of Chin ...
  •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消费教育的再思考
    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消费教育的再思考 刘天娥a,赵 娜b (a.湖北襄樊学院 湖北 襄樊 441053: b.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 430079) 摘 要: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