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 范文中心

谈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08/29

地理组第7、8周教研学习材料

主讲人:黄立新 时间:2010-3-30 地点:地理教研室

题目:《谈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内容: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受和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对于复杂的地理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认知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值得每位地理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是决定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热情和欲望。

一、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利用问题导入新课可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由生活常识问答引入。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人口》,设问:“世界上哪个国家人口最多?”“现在中国的人口有多少?”“今天的地球上大约有多少人口?”“这么多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等问题引入学习,共同获取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有些是不知道的,由已知过渡到未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分析归纳。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先前所形成的知识,感受知识就在身边,我觉得这种导入法更适合初一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过程。

(二)温故而知新的方法提问引入。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非洲》中的“非洲的地形”时,提问:1、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这部分知识为巳学的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2、非洲主要以哪几种地形为主?非洲地形有何特征?所提问题环环相扣,逻辑性强,符合初一年学生的思维特征。

(三)用归纳的方法提问引入。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中的“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可以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几个方面”导入,既复习了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相对位置,还引入了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

(四)联想题引入。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一节时,可以先后出示几个词语“鸭嘴兽”、“羊”、“袋鼠”、“大堡礁”,请学生根据这几个词语猜测所指的国家。这几个词语都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在学生的联想中引入新课。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发

挥想象,掌握知识。因为初中学生具有喜爱想象的特征,所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二、地理图表导入新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具有形象、直观、易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因而利用地理图表导入新课也就成为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经常选用的方法之一。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中的“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时。首先教师出示“卫星云图”照片,这是一张色彩十分清晰的图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后老师让学生根据颜色判断天气情况,从而导入所学的知识内容。第二依次出示“主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最后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天气符号(或写出描写天气状况的词语),学生回答;或者由学生变换角色,考察同学的记忆力。通过图文结合,师生互动,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同时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寓教于乐。

三、多媒体课件导入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结合学生的思维特征,上课初,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内容,使学生立即明确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状态。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和降水》,分析三种类型的降水,利用动态的课件演示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既满足初中学生的视角神经特点,又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学生能很快地分析出三种不同的类型的降水发生的条件。对长期以来传统旧教材的平面图的模糊理解消除了,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掌握更明确,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四、从生活实践导入

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应该走向生活,地理教学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重视对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学习。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时,讲到人口过多带来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联想自身周围谈谈,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从学生亲身经历与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引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等,都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五、联系社会热点导入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异常快捷,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有了解的欲望,所以联系社会热点来创设情境,就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在学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时”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地表和探索太空的历程,当时正值“神舟七号”发射之际,我就利用这一个热点创设了教学情境。首先让了解“神舟七号”的同学来介绍有关知识,然后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

过程中,学生对人类探索太空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导入教学,一定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关内容

  •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几个月所走过的足迹,我校教研组在中心校小教部的宏观指引下,在校领导的正确组织下,在各位老师的大力合作下,我们围绕"创设有效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 "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我 ...
  • 关于语文课堂导入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
    关于语文课堂情境导入教学的几点经验 河北省武安市北安乐乡迂城学校-------王书斌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各种适用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 ...
  •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方法 十五里沟小学 郭占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教学中,"导入"是很重要的一步, 它是课堂教学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导入得当, 就会为整节课起到一个良好的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口语交际"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
  •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事实证明:好的导入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 ...
  • 认识质量单位克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 ...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
    让学生享受语文 看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学生们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而语文教师们也对如何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颇费心机,然而效果却不明显.笔者对此深感纳闷,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为何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多姿.摇弋生辉 ...
  • 如何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体验给予了抹杀,甚至忽略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关键词:新课程 尊重 创设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 ...
  • 丰收了说课稿
    中班数学:丰收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起数学,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单调,但是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 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培养幼儿观察.思 ...
  • 三年级作文能力培养
    (2009-02-07 10:53:10) 转载  (转)_shuoer_新浪博客 标签:习作 指导 泡泡 杂谈 分类:理论学习 一. 导入方式要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