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定语后置句 - 范文中心

文言文之定语后置句

06/23

文言文之定语后置句

学习目标:1、回顾已学过的定语后置句,探究定语后置句的构成规律。

2、掌握定语后置句的句式特点并学会翻译。

学习重点:归纳小结定语后置句的构成规律,并学会翻译句子。

计划学时:1学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句子中前置的中心语并在原句中还原为现代汉语语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中心语: )

翻译: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中心语: )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心语: )

翻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心语: )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中心语: )

翻译: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中心语: )

翻译: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7、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中心语: )

翻译:

8、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中心语: )

翻译: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9、遂率子孙担荷者三夫 (中心语: )

翻译:

10、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中心语: )

翻译:

归纳规律: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

以上是定语后置句的几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

课堂巩固:

1、下列选项中不含有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

A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 、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天下官吏趋势利者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 、楚人有涉江者

3、选出下列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 、夫晋,何厌之有?

4、选出下列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 )

例句: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5、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③.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客有吹洞萧者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6、阅读文段,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师旷琴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

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

②师旷侍坐于前

句式特点: 翻译: ③太师谁撞

句式特点: 翻译: ④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句式特点: 翻译: ⑤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句式特点: 翻译: 课外积累:

1、选出下列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 )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 、戍卒叫,函谷举

B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句式特点: 翻译:

C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选出下列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

例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 、洞庭君安在哉 B、以勇气闻于诸候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惟兄嫂是依

④得双石于潭上 ⑤居则曰:不吾知也 ⑥竖子不足与谋

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卮酒

A 、①⑧/②⑦/③⑤/④/⑥⑩/⑨ B、①⑤/②⑦/③⑥/④⑨/⑧⑩

C 、①⑧/②⑤/③⑥/④/⑦⑩/⑨ C、①⑧/②⑤/③⑥/④⑩/⑦⑨

4、将下列文言语句按不同句式归类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臣未之闻也 ⑤洎牧以谗诛 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⑦不能容于远近 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⑨战于长勺 ⑩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⑾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⑿何故不使知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④使:假如。⑤咎繇(y áo ):即皋陶,唐尧时任法官,主持审判。

1、是为何谷?

2、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3、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相关内容

  • 高考常见的文言文句式类型总结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 ...
  • 意动和使动的区别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 ""以...... 为...... "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 ...
  •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一.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 ...
  • 高中语文人教版课文中出现的倒装句
    倒装句 必修1-2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正常语序:以其于晋无礼) 佚之狐言语郑伯(正常语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若亡郑而有益与君(正常语序:若亡郑而与君有益) <荆轲刺秦王> 燕 ...
  • 高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 ...
  • 考点三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 ...
  • 高中语文知识脉络图01
    古典诗歌流变:脉络: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 先秦:诗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体式:★风(国风):民歌 / 雅(大.小雅):宫廷宴饮.朝会时的乐歌 /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前11C 周初到前6C 春秋 ...
  • 文言句式的归纳与整理
    文言句式的归纳与整理 文言特殊句式的基本类型: 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1."„„者„„也"."„„者也"."„„者"."„„也" 师者,所 ...
  •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
    高考文言文句式翻译 古文翻译表达题存在的问题: 1语言表达:简洁.准确. 2语境分析: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翻译原则:字字落实(本题错误多表现为译错.译多.译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 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 ...
  • 高中文言文与妻书20**年
    <与妻书> 复习学案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