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注]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采桑子重阳[注]阅读答案

11/1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采桑子 重阳[注]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1929年10月。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的意见不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也未能当选为前委委员,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毛泽东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直到11月26日,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当时的心情在这首词里也有所反映。

(1)

自古吟秋之诗词多抒发凄凉、寂寞之情,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否也是如此?试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词的开头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带有大彻大悟的意味,可以想见这是词人登高望远所见。

B.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表明了“人生易老”,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之情。

C.

“黄花”即菊花,写菊只用一“香”字点出,显得明快利落。

D.

全词仅“战地”二字透露出当时一点环境气息,不用笔墨渲染,这基于作者宽广阔大的胸襟。

阅读答案:

答案:2.B;

解析:

(1)

不是。这首词虽然写的也是肃杀的秋景,但表现的是乐观豪放之情,是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念之情。

(2)

B项中“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未表明“伤感之情”,而是一种乐观精神。


相关内容

  • 九九重阳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班会主题 九九重阳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 ...
  • [节日大全]重阳节习俗故事,精彩美图诗句精选集锦大全
    转眼明天十月九号,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是登高赏菊时,有关于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故事,有哪些精美的诗句还有精彩美图,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一下,呈现上来. 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重阳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 ...
  • 我的小剪刀作文
    我的小剪刀 今天晚上,爸爸和妈妈还有我一起去买了一把小剪刀.我们去吴山广场一家老字号里面买了一把小剪刀.我看了好长时间才选了一把. 回到了家里我立刻打开剪刀并用了起来,我试着用剪刀剪纸,剪刀飞快地把纸剪成了两半. 我的小剪刀像一只长劲鹿,它 ...
  • 武胜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武胜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卷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
  • 话说重阳阅读答案
    话说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 ...
  •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句子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 ...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完成时间:6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遒劲(jìn) 遏制(è) 碣石(jié) 百舸争流(ɡě) B .颓圮(qǐ) 团箕(j ...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 比较?探究 阿长与 ...
  • 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作业3---2
    作业三:思考题11: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她以突出的才能另辟天地,形成了易安体艺术格调的独特性.李清照的词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无论哪一时期的作品,李清照都能写得独具韵味.真切动人,因此, ...
  • [窦太后]阅读答案及译文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