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雨霖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05/12

《雨霖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雨霖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教材分析:

《雨霖铃》属于新课程教材必修4第单二元。重在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诵读和鉴赏评价能力,包括朗诵技巧、风格、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以“离情”为线索,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学习本词能让学生对婉约派风格有一个大致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大荆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这里的学生基础相对差但对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采桑子·重阳》,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根据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诵读背诵本词

2、品味意象,体会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深深的离愁别绪。

2、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词中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画面。

⒊,鉴赏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古人伤离别、重真情的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二 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采用诵读法、想象意境法的方法理解作者与友人的难舍难分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 说学法

本节课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三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1.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深深的离愁别绪。

2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词中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画面,教师点拨补充并总结。

⒊通过鉴赏法 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运用到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李商隐《无题》及以前学过的离别诗,创设“伤离别”

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作者简介

诗词鉴赏中知人论世及其重要。有利于学生对词情感的理解。

环节三.整体感知

用“四读法”朗读课文,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与作者在情感上进行交流,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深深的离愁别绪。

环节四.探究文本:

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师: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鉴赏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有什么特点?

(2)哪些句子抒写了作者的感情?

(3)怎样理解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围绕以上教师问题适时点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适当的补充相关诗句,以便学生对意象的理解,情感的把握。通过欣赏名句把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环节五:达标提升

全班同学比赛背诵本词(注意把握伤离别的思想感情)

反思

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习目标落实

3、 自己通过本节课,对新课标的感悟

A、 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B、 通过各种手段,注重学习过程,使学生学有所得

C、 教师的组织、引导更为重要

D、 必要的提升,尤其是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学设计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这节课学生活动地比较充分,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理解词的感情,达到背诵的程度。

2.品味讲解诗歌,师生共同融入美的意境之中,在鉴赏时,学生能用优美恰切的语言诠释对此诗的意境。

3.鉴赏思路清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缺点:1.由于本课容量大,学生没有提前预习,上课前花费时间在预习上,所以上课时间较紧张,没有完成教学既定目标。

2.由于对大荆中学的多媒体不熟悉出现许多失误,导致课堂时有终断,今后要避免教学受多媒体影响,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3.学生独立思考较少。

附:板书设计

《雨霖铃》

感情基调:哀婉、悲伤、凄清

离别前,勾勒环境;

“伤离别 离别时,描摹情态;

离别后,刻画心理。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相关内容

  • 关于"教学反思"的再反思
    [关键词] 教学反思:再反思:落脚 点:系统化:实践性:发展 性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48-01 教学反思不是课堂内容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升华.叶澜 ...
  • (获奖论文)借助教学反思 力推教师成长
    借助教学反思 力推教师成长 ----漫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内容摘要]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和行为进行分析.批判和认证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和升华的成长过程.它作 ...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加以回顾.思考.分析和评价,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 ...
  • 反思伴我成长
    美术教学反思伴我成长 宝坻九中 张华 意大利著名导演--罗思特. 马西里尼曾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再没有比思考更快乐的事,"可见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而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师的& ...
  • 教学反思该反思什么
    教学反思该反思什么 作者:陈廷海 向-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论坛>2013.2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13-2-21 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他的发展则需要用心去努力达成.其中,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 ...
  • 中学物理教学反思
    开发区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 第二学期初四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开发区实验中学 马淑晓 新学期即将开始,对于过去一学期的教学,既有收获,又有遗憾,希望通过自己的总结能在下学期的工作学习中更进一步,先将总结如下.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 ...
  • 新课程反思学习计划
    新课程反思学习计划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课后反 ...
  • 如何写好课后反思
    如何写好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通过自我觉察.自我反思的方法来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成长等于自我的反思和经验的积累. 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有些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 ...
  • 反思性教学
    主动参与"反思性教学",促进自身发展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我主动参加教师发展学校组织的反思性教学活动,使我开始在"教师发展"的理论下思考着教师的日常教学. 一.我理解的" ...
  • 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评比总结
    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评比总结(获奖名单)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师备课,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务处于2012年4月举行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评选"活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