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方史 - 范文中心

安徽地方史

10/08

安徽地方史

第一部分 安徽地方史

一、古代史

1、芍陂安丰塘古名芍陂,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他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富民强国政策是分不开的。安丰塘位于寿县县城南30公里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颖上人。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3、《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今潜山县)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是乐府诗的典型作品。

4、华佗出生在东汉未年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的一个普通士族家庭,约生于汉冲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我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泛运用。

5、曹操与建安文学(2007高考已经考过)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 “ 慷慨悲凉 ” 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 “ 建安风骨 ” ,也叫 “ 魏晋风骨 ” 。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6、肥水之战公元383年发生的淝水之战,是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同北方氏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政权之间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大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弱小的东晋军队临危不乱,利用前秦统治者苻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和前秦军队战术部署上的不当而大获全胜,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7、马鞍山太白楼马鞍山太白楼位于古镇采石矶西南一公里处,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浓荫蔟拥是一座金壁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太白楼原名谪仙楼。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周折修葺,面貌一新。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包拯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他当过的大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

9、欧阳修与醉翁亭《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写景抒情的名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上疏为主张革新的范仲淹辩诬,被贬官到滁州(今安徽滁县)。这篇文章即作于贬居除州的第二年。欧阳修主张散文要写得言简意深,《醉翁亭记》就是言简意深的典范作品。全文只有四百多字,内容却丰富深厚,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读后使人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强烈感染,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10、朱元璋与明朝元末农民领袖之一,他出生于濠(Hao)州(今安徽奉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352年,郭子兴率领农民在濠州起义,朱元璋参加到这支队伍中来,作战勇敢又足智多谋,很快就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了这支队伍的首领。1356年3月,朱元璋亲自带领大军,攻占了集庆(今南京),并改名为"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明,史称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秋天,攻克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此后,他又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统一大业。

11、胡宗宪与戚继光抗倭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人)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兵部尚书,也是一位驰聘抗倭名臣。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父死,袭官登州卫指挥佥事,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御倭兵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积极抗御倭寇。他鉴于卫所军有不习战阵的弱点,恳请获准后亲赴“俗称慓悍”的义乌招摹农民和矿工,组织训练一支 3000 多人的新军。他治军有方,教育将士要杀贼保民,严格军事训练,“教以击刺法,长短兵选用”,排演自己创制的鸳鸯阵。由于新军将士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

12、明末清初的文字狱左光斗:(1575~1625) 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明桐城人(今枞阳横埠乡忠毅村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与杨涟同学进士,授中书舍人。四十七年,升浙江道监察御史。天启元年(1621) 领直隶屯田事,上“足

饷无过屯田,屯田无过水利疏”淮行,奉委通判卢象观,主持水利。后任左佥都御史,参与杨涟劾魏忠贤,又亲劾魏忠贤32斩罪。次年七月,与杨涟同被诬陷,死于狱中,后追赠太子少保,谥“忠毅” 戴名世: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因家居桐城南山,后世遂称“南山先生”,也称为“潜虚先生”。。《南山集》案牵连人数达三百人之多,是清前期较大的一桩文字狱案。而戴名世、方孝标的所有著作及书板被清查以烧毁,列为禁书。

13、芜湖浆染业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说“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16世纪芜湖的浆染业为全国之最。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说芜湖浆染业与松江棉纺织业、苏杭丝织业、铅山造纸业和景德镇制瓷业并称为全国“五大手工业区域”。明嘉靖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使本已有十几家染纺且初具规模的浆染业迈上新台阶。芜湖浆染业规模迅速扩大,质量明显提高,产品畅销全国,终为全国同行业之首。“五方争购者益集其所,转毂遍于吴、越、荆、梁、燕、豫、齐、鲁之间”,“又分局而贾要津”,还在交通要津设立分局,实现连锁经营。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后裔李伯行也在芜湖经营此业,拥有百余架木织机和十几家工场作坊,光绪二十六年芜湖浆染业公所成立。芜湖浆染业的全国领先地位一直延续三百年之久。

14、徽商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成“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喜靖以降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徽商的本质是儒商。徽商研究是徽州文化研究中的不配课题,向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

15、安徽古民居(人教版本选修五内容) 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座落于黄山南麓,

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二、近代史

1、定海三总兵的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王锡朋,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安徽寿春镇总兵。鸦片战争爆发後,被调往上海吴淞口,协助江南提督陈化成抗击英军。1841年春率兵增援定海,9月底,英军再犯定海,他与葛云飞、郑国鸿协力御敌,固守城西晓风岭,浴血奋战,以身殉职。

2、姚莹(2008年高考已经考过)中国清代文学家,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姚鼐侄孙。任台湾道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积极抵御,曾击败英国侵略军。做官清廉自守,注意时务,有政声。在文学上,他承袭家学,亲聆姚鼐教诲,崇尚程朱理学。是当时姚门四弟子之一,为桐城派古文家。诗文中颇多关于西藏、台湾的资料。

3、三河大捷与安庆保卫战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今属肥西县)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三河镇位于界河(今丰乐河)南岸,东濒巢湖,是庐州西南的重要屏障,在军事上、经济上都居重要地位。 1860年6月21日,湘军在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大军进军长江下游之际,合围太平天国天京的门户安庆(今安徽省安庆)。湘军吸取了三河惨败的教训,水陆马步配合,稳扎稳打。1861年4月27日,英王率部折回,冲入重围,与湘军进行一系列战斗,终未能解安庆之围。1861年,9月5日,安庆失陷,1万多人壮烈牺牲,太平军自此节节败退。

4、李鸿章与淮军、洋务运动(请大家注意,书中史料很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安徽合肥人。创办淮军,改变了清朝军队的格局;出任重臣,改变了满汉官僚机构;从事洋务,开创了中国近代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清朝苟延残喘了半个多世纪;签定〈马关条约〉等条约,有的史学家认为是忍辱负重,有的人认为是投降卖国。等等。既然如此,李鸿章应该是值得研究的人物。

5、刘铭传与台湾安徽肥西人,其一生,有功有过,一生做过三件大事:一是跟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因功晋升为直隶提督,也就是说,他与其他汉族官僚一样,是靠镇压人民革命而起家的;二是督办台湾军务,领导台湾军民英勇抗击法国入侵者,这应该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三是首任台湾巡抚(也是最后一任),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是当之无愧的台湾近代化之父。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据《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刘铭传闻讯悲愤至极不久而死。

6、段祺瑞与民国政治安徽合肥人,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首领,人称“不嫖、不赌、不抽、不贪、不占”将军,一生玩弄权术,自以“三造共和”的功臣自居:一造是南北和谈期间,段于1912年初秉承袁世凯意旨,两次电促清廷退位,3月,袁世凯继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二造是因不满袁世凯自为帝制,称病辞职,袁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洪宪帝制,6月,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实权。三造是张勋以调解黎段冲突为名,带兵进京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乱平,黎被迫去职,段迎原副总统冯国璋代-理总统,自任总理,再次执掌北京政府实权。1926年3月18日,段竟然唆使执政府卫队向北京各界人民反帝请愿队伍开枪,死伤百余人,造成“三8226;一八”惨案;再加上军阀内部的纷争,最终结束他的政治生涯。

7、陈独秀父子三(高考已经考过)安徽安庆人,结合人教版教材,主要事迹有:

(1)发起和领导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1月,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为北大文科学长。在此期间,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文学革命论》等许多文章,高高举起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反对封建军阀专制,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孔教;提倡科学,提倡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倡导者和主将,对当时的青年一代,有着巨大的影响。

(2)领导和支持五四运动: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6月11日,他到天桥新世界游艺场散发自己起草的传单,因此而被捕入狱。

(3)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由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影响,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创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次会议上,他缺席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领袖,直到大革命的失败。

(4)右倾机会主义,葬送了国民大革命,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也葬送了自己的家人:中共三大,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主张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形成了右倾投降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蒋介石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事件中,陈独秀都采取了右倾、妥协、退让的政策,蒋介石乘机篡夺了国民党的党、政、军领导权,为后来发动反革命政变提供了条件,致使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

(5)悲观、沉沦、贫困中去世: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上,对陈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了批判。八七会议后,陈独秀隐居上海,专门研究文字学,在政治上更加动摇,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抗战爆发后在江津居住,靠写文章和北京大学校

友及同乡亲朋的一些接济度日,晚年贫病交加,1942年5月,因心脏病在江津去世。

8、王明和他的左倾错误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人,在共产国际米夫支持下中共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评了这种错误,结束了他们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抗战爆发后,又推行右倾机会主义,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他的思想得到清算。

9、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为顾全抗日大局,决定将驻在安徽省的新四军移至长江以北。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奉命率军部及部队9000余人,由安徽泾县云岭出发,拟绕道苏南北移。7日,行至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局预伏的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被迫自卫,激战至14日,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悲壮的一页。

10、冯玉祥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教材中主要事迹有:一是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改所部为中华民国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邀孙中山赴京共商国是。但迫于形势,又同反直系的军阀张作霖、段祺瑞妥协,组成以段为临时执政的北洋政府。二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6年9月17日在绥远五原(今属内蒙古)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正式宣布全体将士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三是1928年率部参加第二期北伐,完成国家的统一,后因军队编遣等问题与蒋发生利害冲突,在1929年和1930年爆发的蒋冯战争和蒋冯阎战争中失败下野,所部被蒋收编。四是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推动下,与方振武、吉鸿昌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被推举为总司令,指挥所部将日军驱逐出察哈尔省(今分属河北、内蒙古),谱写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壮丽的诗篇,后继续从事抗战活动。五是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当选为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7月应中共中央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自美国回国乘“胜利”轮途经黑海在向敖得萨港(属乌克兰)行进途中,因轮船失火遇难。

11、张治中与北平谈判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教材中主要事迹有:一是1946年1月代表国民党参加军调处三人小组赴延安,主张和平解决国内问题。二是1949年4月任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到北平同中国共产党代表

谈判,双方议定了《国内和平协定》,遭国民党政府拒绝后,他毅然留在北平,并发表《对时局的声明》。同年9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

12、胡适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引起很大反响。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作为政治人物,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1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由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7个纵队,在鲁西地区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建立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从而揭开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毛泽东称之为: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全国的战局,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也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近百年统治由发展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14、徽剧与京剧为庆祝清乾隆皇帝80岁生日,徽剧三庆班人等都北京演出。徽班进京之后,徽腔逐渐取代当时流行于北京的秦腔地位,成为北京剧坛的主流。清道光至咸丰年间,徽班为适合北京人的口味,逐渐结合北京语音演唱,向京腔衍变。徽剧糅合汉剧等剧种的优点,产生京剧。京剧不仅继承了徽剧声腔,而且从剧本、脸谱到舞台表演艺术,乃至伴奏音乐,都秉承了徽剧的传统。

15、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从事平民教育运动,主张知行合一,创办晓庄师范。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办学精神和“三子”办学理念,不仅在当时,而且为后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史

1、凤阳大包干应该说,小岗村农民举动的本初目的是为了摆脱饥饿和贫穷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才有了1978年12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小岗十八户农民齐聚严立华家,以中国最古老、最传统、最朴实、最直接的“签字画押”方式,按下了十八颗鲜红的手印,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举动,掀起了我国农村体制改革的巨大浪潮,也是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积极的探索。

2、开放城市 1992年合肥市被定为对外开放城市, 1992年7月,芜湖成为沿江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为安徽经济的腾飞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3、邓稼先邓稼先,安徽省怀宁县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劳动模范。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随后投入对氢弹的研究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1986年逝世。被称为“两弹元勋”

4、全国首批“211工程”大学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的简称。实施“211工程”,是中国政府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国家的扶持和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省的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成为全国首批“211工程”大学。对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5、许海峰与奥运安徽和县人,从小并未受过射击方面的专业训练,立志成为神枪手,他凭借自己塌实努力,1982年入安徽省队,1984年入选国家队。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以566环的成绩获得该届奥运会首项冠军——男子自选手枪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冠军的运动员,从而实现了我国奥运会史上“0”的突破,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的英雄。现担任国家射击队总教练、国家体育总局射击中心副主任。

第二部分 地方特色文化高考命题思考

地方特色文化进入高考命题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

1、这是新的教材观、课程观的要求。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资源;高考强调的是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教材不是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学生要立足教材,跳出教材。与安徽有关的材料可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

2、安徽高考历史自主命题,必将独具安徽地方特色、“徽文化”特色。 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应概括了解安徽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自身文化的独特性。

2、关注与安徽相关的历史学科知识点。

3、关注时政热点在我省的体现。

地方史参考考点:自主命题强调考查地方史内容,应该特别注意经济、人物和文化三个维度:

古代——老庄、朱熹、徽商与胡雪岩、佛教与九华山、道教与齐云山、徽剧与京剧等。

近现代——李鸿章与洋务运动、陈独秀和胡适与新文化运动、王稼祥与遵义会议、戴安澜与二战、刘邓挺进大别山、大包干与农村改革、安徽与沿海经济开放区(长三角)等。

一、展现“徽文化”底蕴与独特性的命题资源

(一)徽商的兴起与衰落。徽商是由徽州商人所形成的商人集团,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商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商而兼士,贾而好儒,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

【例1】 [2009安徽皖智教育模拟卷] 徽商有儒商之称,下列楹联不能体现徽商特点的是

A.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B.书作良田何必嫌无厚产,仁为安宅由来自有享衢

C.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为

D.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诗

【例2】[2009安庆市二模] 王世贞《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

A.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注重买田置地

C.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D.注重多样化经营

【例3】[2009安徽画龙点睛模拟卷] 古徽商是明清两朝泛长山角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新徽商则应该并能够成为今天泛长山角振兴的重要支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上的安徽和长三角同属一个经济区,而徽商一直是长三角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南宋崛起之后,直到清末它才开始走向没落。明清时期南京、扬州、杭州、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大批徽商在活动。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业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或弃商从文,直入杀敌战场。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在经商中他们坚持“入宁贸诈,吾宁贸信”。徽商吴鹏翔信守儒家“明允笃城”“取予有义”,一次发现购进的八百斛胡椒有毒,便付之一炬,还有致富以后,他们都很重视兴学弘延师课子,等等。

(1)联系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社会环境基础方面分析徽商兴衰的客观原因。

(2)据材料一,指出古徽商哪些为人处世和经商理念值得今人效仿。

(3)指出古徽商对于我们今天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其最值得借鉴的价值观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兴起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商业中心和城市的发展。(6分)衰落原因:重农抑商(或两淮盐务特许权利的废除)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后外商进入带来的巨大冲击。(6分,只要答出三点可给6分。)

(2)理念: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重教兴学的风尚。(8分,言之成理答出4点即可,每点2分。)

(3)价值观:坚守中国传统伦理原则和以诚为本的经营思想。(4分)

(二)影响较大的文化学术流派

1、老、庄学说。老子,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庄子,鄙视功名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思想悲观消极,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不如无用。

2、理学学说。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在中国儒学史上,朱熹理学的作用和影响力仅次于孔子。朱子理学传到了朝鲜,再传入日本,在日本一度形成朱子学热,影响颇大。在我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文化学术流派还有建安文学、桐城文派、新安画派、皖南考据学派,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等。

【例4】[2009安徽画龙点睛模拟卷]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段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安徽传统文化艺术与工艺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特色是斗墙白粉,马头墙高耸,砖木雕刻装饰。黟县西递、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是徽州古民居的精品。歙县明代大学士许国的八角牌坊是古牌坊中的瑰宝,牌坊是表彰节孝。徽剧。徽剧则是京剧的前身之一,有徽剧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黄梅戏已成为中外广受欢迎的大剧种。

【例5】[2009安徽高考模拟卷] 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反映了哪种经济形态?其特点是什么?

二、与民主革命相关的命题资源安庆保卫战陈独秀与胡适,新文化运动王稼祥:遵义会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1943年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新四军、皖南事变、戴安澜与中国远征军和平将军张治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淮海、渡江战役

【例6】 [2009安徽高考模拟卷]

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戴安澜将军(安徽无为籍)率所部万余将士在东瓜战役中,击毙日军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的安全撤退,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大捷。中国远征军出征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B.履行与缅甸国的军事政治协议

C.缓解美、英两国对国民政府的压力 D.保卫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的通畅

三、时政热点问题与地方性特点的结合的命题资源

(一)安徽区域经济发展 洋务运动和安庆军械所。

[例7]19世纪末,晚清重臣李鸿章出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俄等国家。下列选项与他此行时的实际状况相一致的是

A.以上国家都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道路

B.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C.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缩短访问航程

D.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以上国家先后进行

(二)改革30周年

1、管仲改革。

2、朱元璋与明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3、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4、 凤阳小岗村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例8】[2009合肥市二模] “某某教授。1949年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淮北上山下乡;1978年初考进安徽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安徽大学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他的成才至关重要

C.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发展提供了机遇

D.获取高等学位成为他追求的主要目标

【例9】[安庆市2009年二模] 地处祖国中部的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黄山、九华山,名噪一时的桐城学派,“无徽不成镇”的徽商都足以让安徽人引以为自豪。在中国历史上安徽名家辈山,敢为天下先,多次引领历史发展的潮流,为社会进步竭尽全力、奔走呼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被讥为”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鸿章是洋务领袖,曾被梁启超点评为”一时言富强者,知有兵事,不知有民政;知有外文,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不知有国务。”

材料二

陈独秀说”人民程度与政治之进化,乃互为因果,未可徒责一方也。多数人民程度去共和过远,则共和政体固万元成立之理由。”

——《答常乃德》,原载1917年4月1日 《新青年》

材料三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在一张”包产到户”的契约上,庄重地把下手印。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三十年前仅仅是出于”填饱肚子”这种原始冲动的冒险尝试,却在无意间成为史诗般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李鸿章参与发动的洋务运动从哪些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材料一中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是否中肯?根据梁启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局限是什么?

(2)洋务运动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救国之路己深入到制度层面,试举两例加以说明?结合材料二分析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是什么?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除宣传民主、科学外有何突出贡献?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实,就是近代化的延续和进-步发展。建国后我国农村士地政策经历了哪些阶段性变化?材料三所反映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你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安徽人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军事工业、民用工业采用大机器生产,促进了经济的近代化;创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创建新式海军促进了军事的近代化;总理衙门的设立和外交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外交的近代化。(8分)是中肯的。洋务运动的主要局限在于只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科技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丝毫没有触动中国封建社会体制。(6分)

(2)举例:维新变法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学习民主共和制。(6分)原因:痛感辛亥革命虽然建立起民主共和制,但人民依然遭受专制之苦,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就必须扫荡封建文化,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努力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民主政治意识。(4分)贡献: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文章“须言之有物”,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3分)

(3)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土地流转承包。(3分)(答出三点即可)内容:经营体制的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和村民委员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产业结构的改革:鼓励发展乡镇企业。(8分)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的中国近代化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只有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才能真正走向近代化、现代化;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近代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继承发扬杰出的安徽先辈们忧国忧民,引领历史潮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相关内容

  • 机械专业个人简历模板
    茉莉花 电话: 1300000000 邮箱: 000000@000000000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南京路地达街32号 邮编: 000000 求职意向 机械类技术岗位,机械工程师 教育经历 2009.09 - 2013.06 - -次进步奖 ...
  • 安徽的由来
    古代本没有安徽行政区域.在康熙三年,江南省因人口增多,税收不好管理,当时清朝中堂鳌拜大臣和索尼大臣就会议将江南省东西一劈两半,东边新省叫江苏省(江宁/苏州简称),西边新省叫安徽省(安庆/徽州简称),因江苏省靠大海无法扩展,故分地时地域面积就 ...
  • 20**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
    2012安徽高考满分作文: 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 在美国西部的一个乡村,有一位清贫的农家少年,每当有了闲暇时间,他总要拿出祖父在他8岁那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幅已被摩挲得卷边的世界地图,他年轻的目光一遍遍地漫过那上面标注的一个个文明的城市 ...
  • 安徽大学20XX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安徽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MBA中国网讯]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AHU),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 ...
  • 安徽模式-不是新医改的原动力
    安徽模式-不是新医改的原动力 史立臣 北大纵横 医药合伙人 什么是安徽模式 安徽模式也称安徽基药采购模式.安徽省8月出台<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2010年版)>(下称"方案"), ...
  •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11日 李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 ...
  • 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1年12月23日安徽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7年11月2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镇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
  • 谈加快防汛物资储备库建设的重要性
    上建立省防汛物资储备库. 一.防汛物资储备库在防洪保安中的作用 长江.淮河横贯安徽,安徽防汛任务十分艰巨,但安徽水利工程抗灾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江.淮河主要堤防和重要城市圈堤还不能安全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最大洪水:二是中小河流的 ...
  •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我看今年安徽高考作文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我看今年安徽高考作文 安徽  叶光鑫 吴兴杂诗 (清) 阮  元 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 ...
  • 北京.甘肃等地新增因健康免职官员待遇表述|领导干部|组织部
    原标题:至少15省份出台干部"能上能下"细则 2015年7月中央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机制.截至目前,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至少有甘肃.浙江.青海.北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