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内涵 - 范文中心

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内涵

02/25

主体性作文教学的内涵[转载]

当我们决心走近主体性作文的时候,首先需要简单地了解几个概念:主体、主体性与主体性作文。

主体性作文是这样一种作文类型:它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教师自觉地、能动地发展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民主、开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人文积累、语言积累,促使学生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学习主体,并实现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

那么,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指的是什么呢?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的解释有三,其中,它的哲学意义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主体”是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的实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是有生命、有头脑、能思维,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对象性活动,并在其中处于发动者的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的人。

一、主体性作文教学中的主体

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主体”指的是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两极实体,即教师与学生。

1.学生

作为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人”,学生这个“主体”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1)相对“作文”这个认识对象而言,作为“有生命、有头脑、能思维”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学生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毫无疑问的。学生要认识作文,要练习作文,要评判作文,要修改作文,在这一切主动的活动中逐步把握写作的客观规律,最终实现对于作文的有效“控制”。在整个作文教学活动中,“作文”始终是学生认识、实践的对象,相对这个客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稳固的。

(2)相对作文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实体──教师而言,学生是未成熟或者说未完全成熟的主体,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自己认识、提高、变化的对象,要把学生写作素养的发展视为自己本质力量的实现,要把自己的内在需要、高级需要“外化”于学生。而学生却并不把教师当做自己改造、提高、发展的对象。这样,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又毫无疑问地处于“客体”的地位。(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正是强调了这一点而忽视了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另一方面,学生对写作的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他能够对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采取接受或排拒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只有在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有能力接受的情况下,才能“内化”为他们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或情感意志结构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学生又是作文学习的主体。

2.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这个主体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1)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有知识、经验、能力、地位、威望的优势,具有确定的主体地位:作文教学内容主要由教师把握;作文教学程序主要由教师确定;作文教学活动主要由教师设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灵活组织、相机引导,凸显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写作的水平、能力和风格,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明确的。

(2)现实告诉我们,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无法代替学生学习,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全赖于自己的努力。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质疑、写作、交流时,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已经倾向于学生。不少时候,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态度甚至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所谓“教学相长”。因此,作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稳定的和一成不变的。

(3)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认真地反思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自己被自己肯定或者否定,自己被自己赞赏或者批判,自己被自己监督或者鞭策,自己被自己阻泄或者提升。两个“自己”在同一个“活动场”中,充当不同的角色。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督促、自我发展之中,教师才能永远处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才有能力去发挥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人格平等、尊严共享,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同、共同发展。他们谁也离不开谁,谁也缺不了谁,否则,作文教学活动就无法实施。所以,从本质上看,学生与教师都是作文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相互关系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特征。

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作文学习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主体性的影响下,在对作文的情感、态度方面,在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生命的感悟和理解方面,在积累人文和语言素养方面,在用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方式有

创意地表达方面,在与教师、同学分享感受和沟通见解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创新等功能性特征。

“教师的主体性”是指在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调动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准确地把握作文教学目标,深入地认识教育对象,恰当地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地设计作文教学程序,充分地调动学生写作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在写作素养方面主动发展的功能性特征。

那么,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在作文教学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教育活动的最高目的在于发展未成熟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在主体性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自身的改造与发展并不是主体性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本质目的,而只是派生目的或者次级目的。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在更大的意义上,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人生价值,也正是体现在学生良好的发展上面。

其次,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是活动在同一个“生命场”中,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不再仅仅具有个体主体性色彩,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教育活动联合体中的群体主体性和活动主体性,它集中表现在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协同、融合、统一上。

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主体性作文教学活动结构图

从图2-1中可以看出,在主体性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体性

各有自己的发展系统和发展途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协同、共同发

展。正是在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互动中,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才得以确立,并在不间断的运动中逐步实现二者的高效性和最优化。


相关内容

  • 作文调查报告
    学生阅读观 表4单位:省庄教育办公室 现在大学生不会写文章,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普遍存在,这不得不归罪于小学时期作文教学的 不得法.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学生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并非像数学一样简单的套用模式 ...
  • 浅谈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一.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近些年来,由于小学教学极为重视"听.说.读"的训练,在小学考核中这三方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 ...
  • 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类 别:中小学信息技术 题 目: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单 位:周口市扶沟县城郊乡第一初级中学 作 者:王瑞侠 作者简介:王瑞侠 女 1972年12月出生 . 1992年6月毕业于周口师专. 中学一级 . 教 龄20年. ...
  • 20**年九年级下计划
    2013-2014年度九年级(2) 班 语 文 下 册 教 学 计 划 海二中 高中佳 2014.03.02 2013-2014年度九年级(2)班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海二中 高中佳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具有时代特 ...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年最新修订版]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和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优秀文化的熏 ...
  • 在生活中学作文
    在生活中学作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作文是生活的反应,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作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作文.生活中到处存在 ...
  • Eiaxnre小学语文学科视导报告议案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 ...
  • 小学语文6-10知识点(1)
    小学语文(29)2011年暑期培训复习提纲 朱志明:<写字教学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 1.理解写字教学应遵循的规律. 有效,就是要不断提高写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生动,就是要使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 变得直观.形象.有趣,使教和学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