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第5单元 - 范文中心

教材分析第5单元

08/29

第五单元《我们和我》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策略指导

一、本单元编写意图

(一)本单元在全册课本中的地位

本册教材共12个单元,其中5个单元与人文社会有关,分别是第三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第五单元“我们和我”;第七单元“集市与超市”;第十一单元“通讯”和第十二单元“过年”。这些单元分别从爱国主义情怀、实际生活场景、联络沟通方式和民俗传统节日等方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景象和人文精神。在这之中,第五单元“我们和我”则重在体现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它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本单元教材选编的课文视角清晰,范围较广。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和我”这一复杂且微妙的人文关系。第一篇主体课文节选自1986年在纽约签署的《儿童和平条约》,本文展现了广大的国际社会,从宏观上表达了全世界儿童对和平的向往;第二篇主体课文《说声“对不起”》则指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微观上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策略和道理。而“语文天地”中“开卷有益”选编的两篇课文《画里少了什么》和《一朵小花》,文笔清新自然,用儿童生活中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对待集体和自己。

本单元处于全册教材的中间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单元中选编的多为记叙文,故事中的人物描写,特别是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细致到位,十分传神。这对于正处于习作入门阶段的三年级上半学年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样本和效仿对象。

(二)本单元的独特作用

本单元的课文既有以诗歌形式呈现的《儿童和平条约》,也有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儿童故事《说声“对不起”》。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上看,本单元的课文有利于学生感受诗歌的体裁特点和表达特色,并把课外相关资料与课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了解记叙文“起因——经过——结果”的叙事结构,有助于学生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掌握习作要领;并学习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人文角度上看,《儿童和平条约》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世界,关

注全球各地儿童的生存现状,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说声“对不起”》则会在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自省,对学生具有切实的教育意义。当然,在教学中,不可将工具与人文分隔开来独立操作,而是应将这二者和谐统一起来,使学生既得到语言文字方面的实践与训练,又受到思维的启迪和升华。

(三)本单元教材的特点

1. 夯实工具

(1)落实基础知识。本单元认字13个,写字16个,生字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训练价值。学习多音字“给”“挨”,理解“宣告”“仇恨”“给予”“道歉”“犹豫”“原谅”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关于相互关怀的成语和6组反义词。

(2)培养阅读能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学习《儿童和平条约》,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文体的特点,全篇围绕开头的中心句“我们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展开;从“我们再也不要„„”和“我们要„„”正反两方面,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呼唤和平,抒发情感。《说声“对不起” 》作为一篇记叙文,可以让学生抓住“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进行把握主要内容的练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段以及文章的意思;并可以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初步的批注训练。

(3)关注读写能力。《说声“对不起”》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作为写事的记叙文结构清晰,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致生动,是学生学习记事作文、描写人物方法的参考范文。

2. 弘扬人文

《儿童和平条约》让身处和平幸福中的儿童知道,世界上还有战乱和饥饿的存在,站在孩子的角度呼吁停止战争,停止仇恨,表达了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大世界与小自我的关系。《说声“对不起”》则引导孩子们能够关注自己的言谈举止,关注身边同伴的感受,从而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两篇文章从不同范围、不同方面引发学生的思考,触及学生的情感,辩证地说明了“我们和我”的关系和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开卷有益”中的两篇文章《画里少了什么》和《一朵小花》 通过生活小事向孩子们说明了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领悟道理。

二、每篇课文教学侧重点

(一)课文内容简析

《儿童和平条约》是国际和平年,即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定的一项条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接着,文中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平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平。本课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首次出现在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内容。因此,就需要用事例充实条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战争、动乱给人民,尤其是给儿童带来的痛苦,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说声“对不起”》这篇课文,是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的一件平凡小事。“我”因为不小心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敢于面对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课文以第一人称叙事,结构层次清楚,重点抓住了小作者在整个事件中的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了小作者内心情感的斗争和变化。文章语言朴实、直白,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小作者当时的心情,产生情感的共鸣。

《语文天地》中的“日积月累”,从形近字组词语、书写难写易错词语、积累反义词和成语等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积累语言文字;而“读一读,比一比”一题,则是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描写的具体和生动。词语的积累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水平进行补充和扩展;句子可以在学习课文时出示并让学生对比体会,这样更加具有实效性。

《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编排的两篇文章:《画里少了什么》和《一朵

小花》,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画里少了什么》一文的题目本身是个疑问句,从一开始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文中的孩子们一起合作画大海,但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画了大鱼?这是需要揭示的更深一层的问题。孩子习惯于以“我”为中心,而缺乏“我们”的概念,分工合作,有时候就意味着要彰显他人,埋没自我。这也是“我们和我”这一主题在这篇课文中体现的意义。《一朵小花》像是给《画里少了什么》陈述的道理作诠释,告诉孩子们“每一种花都以自己的美带给我们快乐”,在生活中,在集体里,我们不能人人都做主角,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角色而感到自豪”。

《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包括两个话题。第一个是向同学介绍自己,听同学自我介绍。学生一般只重视如何介绍自己,但这个活动却是围绕着单元主题而设置的。“我”固然重要,但“我”也应该了解他人、了解“我们”;关心他人、关心“我们”,把“我”融入到“我们”之中。第二个话题是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战争和饥饿谈自己的看法,它配合课文《儿童和平条约》,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并根据需要收集信息,与同学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制定公约。学生先要明确“公约”是大家在共同商议的基础上制定的,公约一经确定,就应该努力遵守,共同维护。在清楚公约的概念后,学生可对课本上的《读书小组公约》和《小足球队公约》进行续写,在续写的过程中体会公约体裁的特点以及意义所在;也可以结合同学们的生活需求制定新的公约,在制定之前要和有同样需求的同伴进行讨论,明确公约主题和条款,然后再着手制定,注意表达要清楚,实施起来要方便。

(二)突出表达特点

《儿童和平条约》

特点1:诗歌式的条约。

条约是国家之间签定的关于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文书。《儿童和平条约》以诗歌的形式分行陈述,语言流畅,内容朴实。

特点2: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模式。

课文开头前两行是中心句,概括了全世界儿童的意愿和企盼:未来的世界,

应该和平。后面的叙述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描述:第3——6行表达了我们对战争的憎恶,从反面具体说明了追求和平的原因;第7——13行表达了我们盼望和平的理想,从正面阐述了追求和平的目的和意义。

特点3:排比句式的运用。

文中“和平”一词多次出现,排比句式循环往复,使情感层层递进。以“我们要„„”、“我们再也不要„„”、“我们将„„”等开头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最后五行反复咏叹,呼吁成年人和“我们”一起,为了“现在的和平,永久的和平,大家的和平”,“丢掉恐惧和悲伤,抓住欢笑和幻想”,防止一切战争。 《说声“对不起” 》

特点1:清晰的叙事结构。

写事的记叙文“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清晰明了。第2自然段写事情的起因:“我”把陆叶的下巴划破了。第3——7自然段写故事的经过:“我”道歉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也是课文的重点。第8、9自然段写事情的结果:“我”鼓足勇气,终于向陆叶道了歉,从此我俩更加要好了。

特点2: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

文中的神态描写:“我一时不知所措,窘得满脸通红。”“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一个字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表现出了“我”心里的紧张、害怕,甚至是委屈。语言描写:从“我——我——”到“陆叶,对不起。”,展现了“我”的变化,勇敢地超越了自己。心理描写真实、生动、细致。第4自然段最集中,写出了“我”内心的矛盾冲突,很符合人物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产生情感共鸣的好素材。我的心理活动是一条明线,而文中的老师“亲切” 和“期待”、同学们的鼓励和宽容则是一条暗线,这些侧面的人物描写也是令我发生变化的助推器。

特点3:意犹未尽的结尾。

课文的结尾可谓轻描淡写,没有过多的渲染。“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从此,我和陆叶更加要好了”,却在平淡之中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勇于面对错误,敢于承担责任,是成长重要的一关;学会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学会主动与他人沟通,改变态度,就会改变结果。结尾看似平淡,却令人回味思考,越平淡就越真实;越真实就越具说服力。

(三)教师教学困惑

《儿童和平条约》

困惑1:课文背景距今久远,又是以诗歌体裁呈现的,怎样教学才适合本学段本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和疑点,再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以此了解当时的背景。诗歌体裁在三年级重在朗读,读出排比句式的特点;借助工具书和生活实际读懂关键词句;读好回环往复的节奏。)

困惑2:条约的内容和意义比较宏大,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怎样才能让文本实一些,和学生的距离近一些,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共鸣?(本课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深远,说明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学习本课前,可以借助资料的查询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课时,可以以资料、图片、视频以及国际新闻事件为媒介,让学生对战争有更加直观的感知,对和平有更加深入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反对战争、热爱生活、追求和平的情感。)

困惑3:如何更好地进行读写结合,从“儿童和平条约”到制定班级公约?(《儿童和平条约》表达了世界儿童对和平的期盼和热爱。而公约是在共同愿望和商议的基础上制定的,语言要简明,操作起来要方便易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班级中同学们的共同愿望和需求,然后再商议运用何种途径和方法能够实现这种愿望或需求。通过讨论、商议,最后制定出具体的公约内容。在语言上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公约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便于执行。)

《说声“对不起” 》

困惑1:课文篇幅较长,如何长文短讲,提高实效?(文中“我”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精华所在,也是本文的重点。对“我”内心矛盾与挣扎的刻画是学生得意、得言、得法的关键点。所以,在教学中可紧紧抓住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教学。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自己犯错时的心理感受体会小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结合上下文来完整的学文,如:“‘我’为什么会这么难受?‘我’原来是个怎样的孩子?”;老师和同学是怎样鼓励我的?令你有怎样的感受?这样既可以教给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又可以抓住重点,提高实效。)

困惑2:本文工具性体现充分,是读写结合的好材料。怎样指导才能更有层

次性?(第一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对于“我”心理描写的句子和词语,通过默读进行感悟。第二步:体会文中对于心理描写的词语的运用传神到位,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矛盾的心情以及渐渐在变化。第三步: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感受心理描写的方法,并把句子读好。第四步: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对于某一件小事的心理感受或变化,并学习文中的写法尝试着写一写。第五步:教师可以组织交流讨论并给予方法指导,如运用恰当的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可以通过神态或表情反应心理活动等。)

困惑3:课后第一题:“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声“对不起”?看似简单,但有一定的深意。学生理解起来容易浮于表面,教师应该如何引导,避免“贴标签”似的回答和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受伤的陆叶,心情会是怎样的?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小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得出合理的答案。)

(四)学生学习疑难

《儿童和平条约》

疑难1:《儿童和平条约》是做什么用的?(对“条约”的概念不熟悉,忽略了书下注释;遇到问题主动查找相关资料没有形成习惯。)

疑难2:文中的一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如:仇恨、恐惧、幻想等。(课文背景离学生生活较远,一些词语接触较少,造成理解障碍。)

疑难3:《儿童和平条约》是写给儿童看的还是写给大人们看的?(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条约内涵不理解,不知道“和平条约”的意义,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疑难4:《儿童和平条约》是1986年制定并生效的,可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是有战争存在?(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生活在现实当中的学生感到迷惘。教师要从积极的一面加以引导,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和平。) 《说声“对不起”》

疑难1:这篇课文里的生字真多,我总是读不好。(文章篇幅较长,生字新词较多,应引导学生先把字音都读准,然后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词的意思。不要急于求成,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自主识字。)

疑难2:“我一时不知所措,窘得满脸通红”这句话中的“满脸通红”应该是别人看到的,我是看不到自己脸红的。为什么课文要这么写?(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语言以及动作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疑难3:文中的“我”不是故意弄伤陆叶的,而且“我”已经知道错了,心里也很难受,为什么非要说“对不起”不可呢?(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使学生和小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应抓住学生心中的矛盾点及时点拨引导,突破难点。如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做错了事,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错误。)

疑难4:课文的结尾: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从此,我和陆叶更要好了。“我”和陆叶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简洁的结尾让学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教师可提问:为什么“我”和陆叶更要好了呢?也可让学生尝试对结尾进行适当扩展,感受这一声“对不起”的神奇之处。)

(五)教学策略参考

“不同程度班级”教学侧重点

基础薄弱的学校、班级: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多与文本进行接触,建立语感,读中感悟。学习《儿童和平条约》时,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应有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疑惑有目的地进行材料的搜集;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字词,积累反义词;在阅读中激发学生渴望和平、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说声“对不起”》文章篇幅较长,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生字新词的学习;课文的结构适合进行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教师可为学生搭梯子,如填空练习,让学生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明白做错事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错误的道理。

基础一般的学校、班级:可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如《儿童和平条约》排比句式的运用,以“读”作为学习主线,学生在读书中感受排比句式的特点和好处,并指导学生把排比句读好。《说声“对不起”》一文抓住关键段落,如第4自然段,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和对比句子等方法体会文中对于人物心理细致传神的描写,并鼓励学生积累人物描写的词汇,习作时进行恰当运用。

基础较好的学校、班级:在读好段、体会写法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儿童和平条约》是以条约的形式编写的,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根据班级的实际需要制定班级公约,制定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先分成小组开展讨论,然后再进行公约制定。《说声“对不起”》可以在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感受这样描写的好处,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还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我们和我”开展口语交际,主题可以是“我和班集体”、“怎样和同学交往更愉快”等等。

“不同层次教师”教学侧重点

五年内教学年限的教师:以读为本,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读中感悟,体会情感,领悟道理。

例如:《儿童和平条约》

1.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帮助学生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把课文读通、读顺,明确“条约”的涵义。

2.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都说了些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引导。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和具体实事帮助学生体会文本。

3. 通读课文,感悟道理。文章内容理解之后,要回归整体,教师可提问:和平条约想要说明什么?你打算怎样做呢?把条约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再如:《说声“对不起”》

1. 朗读课文,学习字词,梳理脉络。本课生僻字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并组织交流,帮助学生把好字词关。在通读课文后,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默读课文,找准问题,体会内容。教师可设计一个大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文本,如: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我”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并让学生尝试着用朗读来表现这样的心情。

3. 回读课文,感悟道理,回归生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文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喜不喜欢文中的“我”呢?为什么?让学生明白道理。教师可结合班级生活教育学生正确与人相处的方式。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以读文本,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落实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体现重点段的教学。

例如:《说声“对不起”》

1. 整体感知,引导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运用填空或串连三要素的方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可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教师要帮助梳理。

2. 细致读文,品词品句。用学生的质疑引领整节课的学习。教师要抓住重点段,即第4自然段人物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小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并读好这些句子。

学习第4自然段:

师:当“我”不小心用铅笔划破了陆叶的下巴后,老师要“我”道歉,“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我”的心情。

师:你读出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是从哪一句话中体会出这种心情的? ① 从“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也吐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我”当时心里难受、紧张、害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

② “在心里,我不知已责备自己多少遍了。”(自己知道做错了,很自责的心理。)

反复朗读,读出“我”难受、紧张、害怕、自责的心理。

师:请同学们再找找还有哪些句子也表达了“我”的这种心情?(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① 我一时不知所措,窘得满脸通红。

② “我——我——”我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③ 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

(引导学生抓住“不知所措”、“满脸通红”体会“我”当时的紧张;抓住“支支吾吾”体会“我”当时的为难;出示:“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很难。”和“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通过对比,体会“我”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3. 感悟道理,读写结合。学生明白了文章所表达的道理后,可指导学生运用

积累的词语,学习本课心理描写的写法仿写一段话,要求把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师: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解读文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比较强,在教学中应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儿童和平条约》

1. 激情导趣,揭示课题。从“条约”的概念引入学习,并说明“儿童条约”与其它条约的不同之处,向学生说明写作背景(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背景)。

2.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即“向往和平——维护和平——创造和平”

3. 入情入境,细读感悟。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悟和平的重要与珍贵,指导学生朗读,要读出层次,读有收获。

4.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小组合作,试着背诵课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其他以和平为主题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诗歌或文章,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结合本课文体特点,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公约。

三、课时分配安排

教学本单元教材可用7——8课时。

其中主体课文建议用3——4课时;《语文天地》建议用4——5课时。字词句练习积累用1课时;阅读“开卷有益”用1——2课时;“畅所欲言”用1课时;“笔下生花”用1课时。

11


相关内容

  •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方法例谈
    例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教材分析是教师剖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优选教学方法.拟定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计划的教学准备活动.它是备好课.上好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分析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开 ...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分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另部分课文后面附有课外知识, 包括语法知识,口语表达,以及一些人物资料介绍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根据给出的从一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教材兼顾小学与初中课本的衔接,为此,这两册教材不 再着眼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在设"语文天地"中的单项练习, 不在通过"金钥匙"学习某一种学习方法或策略, ...
  • 新建 二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整体介绍 (一)教材主要内容 这一册教材共设15个主题单元.其中含三个集中识字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和一个开放单元<书的世界>).每单元大致包括2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 ...
  • 第 三 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教材分析
    第 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教材分析 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和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 ...
  • 教材分析4-4-2
    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与五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结构.板块设计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五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的主句型在 Let's talk 部分只要求达到听.说.认读,在 Read and ...
  • 五下沉与浮
    五下<沉与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大街小学的李晓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第一单元<沉与浮>.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导学单,陶泥,金鱼缸,魔术土豆 一 ...
  • 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数学六上教材解读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各位老师一起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材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工具,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工具,吃透教材,研究好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会使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