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年观后感(包含全部十个人) - 范文中心

感动中国20**年观后感(包含全部十个人)

03/28

2012感动中国观后感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一个人,究竟要对自己多少残忍,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他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对刘伟来说,命运是残酷的,但他却以顽强的毅力和对生命的热爱创造出了人生的奇迹。意外伤害让他自幼失去双臂,但他却用双脚拥抱了这个精彩的世界。刘伟认为,人应该热烈地拥抱这个世界,很好地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做得完美,这就是很精彩的生活。 被称为“最美妈妈”的吴菊萍,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她毫不犹豫,本能地挺身而出,举起柔弱的臂膀,托起了小女孩妞妞,也唤醒了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自觉;两袖清风,一心为民,退休后仍然义务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的林场也无偿上交给国家,但从未想过给自己的老伴和子女留一丝一毫的积蓄;烈火金刚——刘金国, 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共和国的高级警官,他头顶警徽、心系人民、满腔热血、嫉恶如仇,工作起来痴迷忘我,危难面前不惜生命;来自新疆的“爱心巴郎”——阿里木,辛勤地烤羊肉串,又用赚来的血汗钱只拿出生活费便毫无保留地捐给贫困的学生,他自己都过着清贫的日子,却一心奉献;还有一名时髦女记者张平宜,她跨越海峡从台湾远道而来,心紧紧地系在了四川麻风村,她给了贫困孩子学校,给了教育,更给了他们希望„„

胡忠、谢晓君两夫妇带上自己年幼的孩子,为的是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

不会的抉择。他们是带给高原孩子希望的天使。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癌和新年的坚持,看着生病在床的谢晓君老师,她哭着说:“我本来要在医院里躺着的,但是因为怕耽误学生们的课程我还是来了。”当时眼泪不由自主的就流了下来。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年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百善孝为先,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吴佩杰,她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照顾。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不离不弃。2009年,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四千多个日日夜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激起了养母的生存勇气。放眼现在,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人大多家庭富裕。他们与柔弱的小女孩相比,相隔甚远,真是让人汗颜!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他就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朱光亚。

从22岁赴美国考察原子弹,到35岁成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领军者;从见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到全面领导和组织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朱光亚的一生与中国核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半个世纪以来,他始终处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科技决策的高层。这位传奇科学家虽然已经离开了他始终牵挂的祖国和事业,但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却如同寰宇中那颗明亮的“朱光亚星”,将永远光耀后世。

奉献还是索取、为公还是为私,是高尚与卑劣、伟大与渺小、光荣与耻辱的分界线。吴孟超用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仁爱情怀,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吴孟超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得到多少名利,而在于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多大贡献。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多想干点啥,少想得到啥!”当获得“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时,他问自己:“究竟为党、为军队、为人民做了多少?”当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问自己:“怎样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给予我的荣誉?”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是他忠贞不渝的价值追求;知恩图报、知责思为,是他奋发进取的不

竭动力;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是他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撑。

有一种人,使我们那浮躁许久的心平静下来,用他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心灵;有一种人,用他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心灵;有一种人,让这愈加混乱的世界充满真爱。他们,就是好人。《感动中国》已经和好人约会了十年了,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先后聚合了百位好人。这十年里,他们有的人走了,也有人来了。不管是走还是来,我们都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民族的骄傲,是世界的榜样,使我们的中国人的骄傲!


相关内容

  • [优秀作文]"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观后感
    "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观后感 中央电视台虽然年年都有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就是在为这些曾经奉献过的人送上一束花.端上一个奖杯.这个有意义的节目虽然已经举办十年了,但这才是我看到的第一 ...
  • 观[20**年感动中国]有感
    观<2014感动中国>有感(一) 昨晚我看了CCTV中央一频道,有白岩松等节目主持人主持的"感动中国"现场直播.我看着感动着,也在一旁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着."瞬间的颁奖,却拢聚了一个人的半生时光来兑 ...
  • 王六一:[智慧台湾]读后感
    当台湾动漫创作协会理事长邓有立先生将<智慧台湾>一书赠于我时,见到这一醒目的书名.印制精美的图书,我不禁眼前一亮,心里暗自思忖,该书在2012年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上能够突破重围,得到中外动漫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荣获2012年亚 ...
  • 作文[感动与感恩]读后感
    作文<感动与感恩>读后感 今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感动于感恩>,我感觉作者写得非常好,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的: 首先作者一开头就表明了主题: 感动是人心里的良知让你感觉到人间的疾苦.情爱.生老病死„„等人 ...
  • 20**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2016年2月14日晚,"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观后感一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
  • 对屠呦呦的颁奖词
    个人生平简介 突出事迹成就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 ...
  •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后感400字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后感400字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后感400字(一) 我读了很多表达了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爱过激情的文章,而<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这篇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 ...
  • [红色之旅]读后感
    <红色之旅>读后感 当我的手指轻轻地翻过<红色之旅>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似乎还沉浸在这本散发着革命耀眼光芒的读物上,书中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脑海里象放电影般地连成一组组画面,一张张闪过,我不禁又 ...
  • 20**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9月10日晚上,我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晚会,虽然感动的情绪早已预知,但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还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泪满衣衫.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而对于乡村 ...
  • 读后感弟子规
    <弟子规>读后感 五年级二班 乔慧怡 第一篇: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