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 - 范文中心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

03/17

第二章 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 单纯扩散 指物质分子(或离子)单纯地遵循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 移动的现象 特点:❶不需要耗能 ❷不需要膜蛋白协助 ❸运输速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和脂溶性 对象:O2、CO2、乙醇、尿素等小分子

第三章 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复极化 细胞兴奋后,细胞膜两侧的电荷由内正外负向内负外正转化 反极化(超射) 膜电位由零变正的过程 超极化 细胞膜内负电荷向负值减小的方向转化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 ❶ 静息膜形成的基础:Na+、K+等关键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不均等分布及选择性的透 膜移动 ❷ 电扩散 ❸ 离子运动的独立性 动作电位 给细胞膜一个较强的刺激,细胞膜产生的一个短暂的、快速的膜电位,称 为动作电位

形成的机制:

❶ 细胞膜受到一定强度(阈强度)的刺激,使位于膜上的 Na+通道开放,Na+内流 ❷ 随着 Na+大量内流(Na+通道大量开放)膜内外电位变化,发生去极化,促使更多 Na+通道打开,Na+内流直至产生动作电位 ❸ Na+通道开放的同时,K+通道随之开放,但由于开放速度较为缓慢,直至 Na+通道 失活,K+通道才大量开放,促使膜电位回复静息状态,等待下一个刺激

神经冲动产生及传导的原理

局部电路学说

兴奋区,大量 Na+进入膜内(去极化) ,膜电位反转,而此时邻近区域膜电位仍处于 静息状态(外正内负) ,因此兴奋区与静息区产生电位差,导致局部电流的流动。在 兴奋区域静息区之间流动的电流使邻近静息膜去极化并达到阈电位水平,从而引发 新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一旦产生,便可沿神经细胞膜不断传递下去,直至传至神 经纤维末梢。

膜外

+ + + - - - + + + + + + +

静息区 膜内

- - -

兴奋区

+ + + -

静息区

- - -

静息区

静息区

兴奋区

静息区

静息区

神经冲动传导方式: 连续传导 发生于无髓鞘神经纤维(轴突仅为极薄神经膜细胞包裹)上,局部电 流沿轴突连续而均匀地向前推进 特点:①仅在很小的距离内发动;②传递速度慢 跳跃传导 发生于有髓鞘神经纤维(外由多层髓板围绕,裸露区称郎飞结)上, 局部电流由一个郎飞结跳跃至下一个或邻近几个郎飞结 特点:①非均匀、非连续式传导;②耗能少;③速度快; 神经冲动传导的一般特征: 生理完整性 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必须完整,破坏前者,神经冲动被阻 断,破坏后者,亦会中断冲动的传导,称为传导阻滞 双向传递 传向轴突末梢方向称顺向冲动;传向细胞体或树突方向,称逆向冲动 非递减性 锋电位幅度、传导速度不

随远离兴奋点而减小,这是由于能量来源于 兴奋神经本身 绝缘性 神经纤维能够传导各自的冲动而不彼此影响,相互干扰

相对不疲劳性 与肌肉组织、神经相比

第四章 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 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化学突触 以释放化学递质为中介传递信息的突触 运动终板 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纤维间的突触,称为运动终板(神经肌肉接头) 受体 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效应的特殊 蛋白质分子 神经递质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与突触后细胞受体结合后直接引起突触后细 胞兴奋或抑制的生物分子 神经调质 在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突触反应效能中发挥作用的化学信使 突触前抑制 通过突触前轴末梢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突触 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效应的现象 结构基础:轴突—轴突型突触 生理意义:对输入电信号的精确调控,选择性地控制某些特异输入信号 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由于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 提高 K+、Cl+的通透性,使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 E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由于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 提高 Na+的通透性,使之产生的局部除极化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信息传递过程

结构: ① 突触前膜 突触前细胞的轴突终末膜 ② 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 ③ 突触后膜(终板膜)与突触前膜相对的肌膜 信息传递过程: ❶ 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运动神经终末 ❷ 突触前膜对 Ca2+通透性增加, Ca2+沿其电子 化学梯度内流进入轴突终末 ❸ Ca2+驱动 ACh 从囊泡中释放至突触间隙中 ❹ ACh 与终板膜上的 ACh 受体结合, 增加了终板膜对 Na+和 K+的通透性 ❺ 进入终板

膜的 Na+数量超过流出终板膜 K+的数量,使终板膜除极化,产生 EPP ❻ EPP 使邻近 肌膜除极化至阈电位,引发动作电位并沿肌膜向外括布

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的特征

❶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由神经纤维向肌纤维传递,即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成分,而 不能反向进行 ❷突触延搁 与冲动同在一细胞范围内的传导速度相比,兴奋通过突触的传导是极为 缓慢的 ❸高敏感性 神经肌肉接头易受许多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 ❹易产生疲劳

神经冲动引起肌纤维收缩机制及影响因素

过程:神经纤维兴奋(神经冲动)→神经终末→Ach 释放→Ach 通过突触间隙扩散 →与后膜 AchR 结合→后膜去极化(终板电位)→肌膜动作电位→收缩 影响因素①影响 Ach 的释放:细胞外液中 Ca2+、Mg2+的浓度 ②与 Ach 争夺受体

:箭毒类药物(筒箭毒和三碘季铵酚) ③抑制 Ach 失活: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依色林等 有机磷农药:玫百虫、乐果、敌敌畏等

第五章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生理 兴奋收缩耦联 神经冲动传导至突触前终末,进而引起 ACh(乙酰胆碱)释放的过程 机制: ① 肌膜电兴奋的传导:指肌膜产生 AP 后,AP 由横管系统迅速传向肌细胞深处,到达 三联管和肌节附近。 ② 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尚不很清楚) ③ 肌浆网(纵管系统)中 Ca2+的释放:指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 Ca2+ 顺 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Ca 是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物

2+

横桥周期 横桥与细肌丝的结合、解离、复位,然后再与细肌丝上别的位点结合出现 新的扭动,横桥这种往复运动称为横桥周期 肌节 以 Z 线为界,肌原纤维被分为许多纵向排列的基本单位,称为肌节 强直收缩 连续刺激(阈上刺激)引起的肌肉持续收缩的状态 不完全强直收缩 连续刺激(阈上刺激)作用于肌肉引发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 收缩的舒张期时表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 负荷 牵拉肌肉的力 张力 肌肉收缩时可对接触物体产生的力 负荷与张力为一对相反的力 前负荷 使肌肉具有一定的初长度 后负荷 不增加肌肉的初长度,但能阻止肌肉的缩短 只有在具有一定后负荷的条件下进行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才能有效做功

1 骨骼肌收缩机制——肌丝滑行学说 终池膜上的 Ca2+通道开放 Ca2+ 与 肌 钙 蛋 白 结 合, 肌钙蛋构型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暴 露细肌丝上的结合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位点 分解 ATP 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2 心肌结构

❶肌膜动作电位传导至 T 小管,激活了 T 小管受体

DHPR,使终池膜上 Ca2+通道开放

❷Ca2+内流入肌浆,到达细肌丝处与其受体结合,引起肌钙蛋白分

子构象的改变,这种构象变化进而导致原肌球蛋白构象也发生改变

❸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使其双螺旋结构发生一定的扭

转,暴露出原来被抑制的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

❹首先,横桥自身 ATP 水解性质位点结合 ATP,并将其水

解为 ADP 与 Pi,使其处于激活态,而其上另一结合位点与 细肌丝结合,同时 ADP 与 Pi 释放,横桥摆动

① 肌原纤维粗细不等,分界不清; ② 肌原纤维之间有丰富的线粒体; ③ T 小管粗大,位于 Z 线水平; ④ 肌浆网稀疏,L 小管不发达,终池小而少,多与横小管形成二联体; ⑤ 闰盘位于 Z 线水平,为缝隙连接、桥粒和中间连接。

3 骨骼肌的肌管系统

❶ 横管系统:T 管(肌膜内凹而成。肌膜 AP 沿 T 管传导)。 ❷ 纵管系统:L 管(也称肌浆网。肌节

两端的 L 管称终池,富含 Ca2+)。 ❸ 三联管:T 管+终池× 2

4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

与骨骼肌细胞或神经纤维相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 ❶存在平台期 ❷动作电位时程长 ❸复极过程复杂 ❹参与活动 的离子种类多 ❺有效不应期长

第六章 神经系统 本体感受器 指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的感受器,能感受身体在空间运动和位置的 变更,向中枢提供信息。 类型: ❶ 肌梭 对肌肉牵拉极为敏感并能对此做出迅速反应的肌肉本体感受器 卸载 由于梭外肌收缩使肌梭缩短,肌梭的传入冲动发放停止,这种现象称为卸载 α 和 γ 运动神经元的协同活动 对肌梭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牵张反射 当一块骨骼肌受到外力牵引而伸长时,它能够反射性地发生收缩,这种反 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 分类: 相位牵张反射 快速牵拉肌肉,导致肌梭内的初级终末(Ia 类神经纤维)兴奋引起。 如膝跳反射 紧张性牵张反射 感受器为肌梭中 Ia 和 II 类传入纤维终末。 由 II 类神经纤维与 α 运动 神经元组成单突触兴奋性联系,故该反射为单突触反射。 生理学意义: 许多运动单位的肌纤维轮换兴奋收缩,使身体骨骼肌在正常情况下保持一定的紧张 性(张力) ,使机体骨骼肌总是保持一种轻度持续收缩状态,这对躯体姿势维持至关 重要。 ❷ 腱器官 存在于骨骼肌和肌腱接头处的一种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的肌肉本体感受器, 也称高尔基腱器官 反牵张反射 高尔基腱器官的作用与牵张反射产生的作用相反,因此将有高尔基腱器 官引起的反射称为反牵张反射 产生机制:感受器为高尔基腱器官,位于股直肌中。传入纤维进入脊髓与中间神经 元形成突触联系,和 α 神经元无单突触神经联系。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支配股直 肌的 α 神经元,另一个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支配其拮抗肌的 α 神经元,结果引起 股直肌产生一个较大的收缩并使身体维持一个合适的姿势。 脊休克 脊髓被横断后,断面以下节段暂时地丧失反射活动能力,骨骼肌以及内脏反 射活动受到完全抑制或是减弱的现象 产生机理: 不是横切刺激本身所造成的,而是由于断离的脊髓节段失去高级中枢对他的调节作 用,可能主要与失去了γ运动神经元的下行兴奋性影响有关 姿势反射 由于动物躯体和头部在空间位置的变更,导致有关部位本体感受器以及前

庭器官的兴奋,引起肌肉,特别是四肢伸肌张力发生变化的反射活动 屈肌反射 以捏夹、灼热等疼痛或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动物肢体时,即会发生相关部分 关节的屈肌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屈肌反射 伸肌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 正反馈 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

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 负反馈 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相反 边缘系统 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 由边缘叶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 如杏仁核、 隔区和隔核,下丘脑、丘脑前核群,共同组成边缘系统 功能: ① 参与摄食行为调节:如杏仁核易化饱中枢,抑制摄食中枢; ② 参与情绪反应调节:如刺激杏仁核不同部位,可出现恐惧、逃避、攻击等行为; ③ 参与性行为调节:有杏仁核、梨状皮层、下丘脑视前区等; ④ 参与学习和记忆功能调节: 如海马, 切除颞叶而损伤了海马的患者丧失近期记忆功 能; ⑤ 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是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反应复杂。 功能柱 由皮质上下层细胞组成许多垂直于大脑皮质的皮质运动区功能单位,称皮质 功能柱 感觉柱 大脑皮质细胞的纵向柱状排列构成大脑皮质最基本功能单位,称感觉柱 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 支配内脏器管的传出运动神经,一般不受大脑神经的直接 控制 分类: 交感神经 起自脊髓胸到腰(T1~L2~3)段灰质侧角的中间外侧角 结构特征: 离效应器官较远,节前纤维(由中枢发出的纤维,为有髓鞘 B 类神经纤维,传导速 度快)短,节后纤维(由外周神经发出的纤维,为无髓鞘 C 类神经纤维,传导速度 慢)长;注意,肾上腺髓质只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 副交感神经 部分起自脑干脑神经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S2~4)灰质相当于侧 角的部位 结构特征: 离效应器官较近,甚至神经节位于效应器官壁内,故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内囊 位于丘脑与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

1 小脑的结构及功能。 小脑由 3 部分组成

❶前庭小脑 构成:前庭小脑又称原始小脑、古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 功能: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其功能与前庭器官密切相关。 功能受损的表现: A.平衡障碍:尤其是与前庭联系受抑时,表现为站立或步行时易向病侧倾斜,摇晃 不稳,沿直线行走时更为明显,但四肢运动仍协调。如,第四脑室附近的肿瘤压迫 绒球小结叶时。 B.眼球运动异常:尤其是与前庭联系受抑时,可出现双眼来回摆动的震颤。 ❷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旧小脑) 构成:由小脑前叶、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 功能:调节抗重力肌群的活动,提供站立和运动时维持平衡的肌张力强度。 ❸皮层小脑 构成:指小脑后叶的外侧部分。不接受外周感觉传入信息。接受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传来的信息,与大脑皮层形成环路联系。 功能:与大脑皮层感觉区、运动区、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 动程序的编制有关

,在精巧运动的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2 脑干的网状结构

脑干网状结构 脑干中大量中间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 分布于整个中脑水平并扩展进入丘脑

3 去大脑僵直的机制及现象

脑干网状结构中易化系统和抑制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可用去大脑僵直实验加以说 明。 现象: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 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机制: 是因为较多的抑制系统被切除,特别是来自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的抑制性联系,造 成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之间的失衡,易化区的活动明显占优势的结果。

4 神经元结构如何分

由胞体和胞突两部分组成。 Ⅰ 胞体:形态多样,大小差别很大,是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中心 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质内除有一般的细胞器外,还含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❶ 尼氏体

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分布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 能。

尼氏体的数量和大小,可随生理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如神经元过度疲劳或受到损伤时,尼氏体 变小,数量也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当休息或损伤情况好转时,又可复原。

❷ 神经原纤维 由神经丝和微管组成, 作为细胞骨架, 起着支持作用, 并参与神经元内的物质运输。 细胞膜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Ⅱ 胞突 胞体向外突出的部分。根据胞突的形状和功能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❶ 树突:数量为一至数个,主干一般较短,反复分支呈树枝状,扩大了接触表面积, 具有接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入胞体的功能。 ❷ 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细长而均匀,常有侧枝。轴突末端分支较多,称轴突 末梢。其主要的功能是将胞体传来的神经冲动,经轴突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以支配其生理活动。

5 脊柱有哪四个生理弯曲

颈曲(向前凸) 、胸曲(向后凸) 、腰曲(向前凸) 、骶曲(向后凸)

6 反射弧的组成

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为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 兴奋在神经系统内循行的路径。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 个基本部 分组成。 ❶感受器 是将内外环境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的神经冲动的换能装置 ❷传入神经 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❸神经中枢 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某一反射的神经元群及其突触联系的集合体 ❹传出神经 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把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到效应器 ❺效应器 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包括肌肉和腺体等组织 反射弧的 5 个组成部分中, 在径路的

任何一处中断, 都将使这一反射活动不能发生。 举例: 踩到钉子:踩到钉子的脚:疼痛作用于肢体,发生腿部肌肉的屈肌收缩,在发生屈 肌收缩的同时,发生伸肌舒张,这是由于传入神经兴奋的同时激活伸肌的抑制性神 经元,从而发生了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故表现出屈肌收缩,而与其拮抗的 伸肌舒张, 从而完成屈肌收缩反射。 另一只脚: 一侧伤害性刺激引起同侧屈肌反射, 同时引起身体对侧出现伸肌反射。这种越至肢体对侧的反射称对侧伸肌反射。同样 具有交互神经支配关系。即伸肌收缩时,屈肌舒张。所以在对侧伸肌反射中包括双 重交互神经支配。

7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包括 Ⅰ 中枢神经系统 指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 Ⅱ 周围神经系统 为与脑和脊髓相连接并分布于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

  大脑 丘脑    间脑   间脑 下丘脑    中脑   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桥 中脑      神经系统 脑桥脑干  延髓    小脑 延髓      脊髓  脑神经(12对)  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31对)  

8 锥体束、锥体外系

锥体系 在大脑皮质中央前回 4 区及邻近 6 区的第Ⅲ 、Ⅴ 层内排列着大锥体细胞和锥 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锥体系 功能: ①通过控制 α 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发动肌肉的运动; ② 通过控制 γ 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调节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运动。两者协同合作,控 制肌肉的收缩; ③通过下行纤维与脊髓中间神经元联系,改变脊髓拮抗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平衡关 系,从而使躯体运动具有适宜的强度,并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锥体外系 锥体系外,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所有其他的参与躯体运动控制与调节的 神经元及其纤维束的统称 功能: 锥体外系对脊髓反射的控制常是双侧性的,其功能主要与调节肌紧张以及肌群的协 调性运动有关。

第七章 感觉器官 感受器电位 如果感受器是一种特化的传入神经末梢,那么刺激导致感受器膜产生的 局部去极化性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 前庭器 球囊、椭圆囊以及三个半规管的合称 视野 是指单眼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它可以度量静止眼周边视网膜对光 反应区域的大小 感受野 每个感觉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仅限定在所支配皮肤表面的某个区域,称为感 受野

1 视神经、视交叉中央部或视束受损后,各视野的影响

视神经受损后,伤侧眼视野全盲; 视交叉中央部受损后,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 视束受损后,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

2 眼球壁的结构

❶ 外层-纤

维膜 ①角膜:占前 1/6,无色透明,无血管淋巴管,有丰富的神经末稍,有屈光作用。 ②巩膜:占后 5/6,乳白色,不透明。 ③巩膜静脉窦 ❷ 中层-血管膜 ① 虹膜:瞳孔,瞳孔括约肌、开大肌 ② 睫状体:睫状突,睫状小带,睫状肌。 ③ 脉络膜:富含血管,有大量色素细胞。 ❸ 内层-视网膜 视神经盘 视网膜视神经节轴突汇聚于视神经起始点形成的结构 视神经盘无感光细胞分布,故光线投射至此不能引起光觉,为生理盲点,在视神经 盘颞侧有一卵圆形凹陷区,因略呈黄色称黄斑, 其中心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3 眼有近视、远视、散光,应如何矫正?

① 近视: 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力过强, 使远处物体的平行光聚焦于视网膜之前。凹透镜 矫正。 ② 远视: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 力过弱,使远处物体平行光聚焦于视网膜后方, 造成视远物模糊。凸透镜矫正。 ③ 散光:折光表面的不同方向曲率不等,故到达 眼的平行光线不能都聚焦在视网膜上。散光眼在

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像不会清晰,并与物体的原形不完全符合。柱镜矫正。

4 视觉的形成

4 视杆、视锥的感光化能

❶视杆细胞感光化能机制: I.光照→视紫红质分解变构→变视紫红质Ⅱ (中介物)→激活盘膜上的传递蛋白(G 蛋 白)→激活磷酸二酯酶→分解 cGMP→cGMP↓→cGMP 依赖性 Na+通道关闭→外段膜 Na+内流↓(内段膜 Na+泵继续)→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以电紧张方式扩布]→ 终足 II.无光照→cGMP 含量高→cGMP 依赖性 Na+通道开放→外段膜 Na+持续内流(内段膜 Na+泵泵出 Na+)→静息电位(-30~-40mv)→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超极化型)→[电 紧张方式扩布]→终足→[电—化学—电]→双极细胞(去或超极化型)→[电—化学—电]→ 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 ❷视锥细胞感光化能机制: 视锥细胞有分别含有感红光色素、感绿光色素、感蓝光色素三种。三种视锥色素的 区别是视蛋白的分子结构稍有不同,这种微小差异决定了对特定波长光线的敏感程 度。

☞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目前认为与视杆细胞类似。 ☞ 视锥细胞的功能特点是分辨力强,并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

暗适应 人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定时间逐渐恢复暗光 视觉的现象。 机制:是视紫红质合成的过程。 在黑暗的地方, 人眼睛中的视锥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 这时只有视杆细胞在起作用。 暗处 5 分钟内就可以生成 60%的视紫红质。 明适应 从暗处至明处,最初看不清(耀眼的光感),而片刻后恢复明视觉的过程(约 1min) 机制:是视紫红质分解的过程。 由于杆素在

暗处大量蓄积+对光的敏感度强,而到明亮处被迅速大量分解,产生和传入 大量视觉冲动,从而出现耀眼的光感。

5 听小骨的组成

由锤骨、砧骨、镫骨依次连接成弯曲杠杆状的听骨链,长臂:短臂=3:1 功能:传递震动,增强振压(1.3 倍) ,减小振幅(1/4) ,防止卵圆窗膜被伤害

6 微声音的动作电位及其特点

微声音动作电位(微音器电位) ,微声音刺激后可在蜗窗记录到的一组电位波形与声

波波形一致的动作电位 特点:①波形、频率与刺激声波相同,振幅与基底膜位移幅度大小成正比;②基本 无不应期;③具非神经冲动属性,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特性 产生原理: ❶起源于毛细胞表明,发生与盖膜和毛细胞之间的剪切位移有关 ❷与耳蜗内电位密切相关

前庭阶与鼓阶充满外淋巴液(成分与脑脊液同) ,中阶(蜗管)充满内淋巴液,而内淋巴液是由 血管纹分泌而来,其离子成分与外淋巴也不同(高 K+,低 Na+) 。此外,由于血管纹细胞中含大 量高活性具钠泵作用的 ATP 酶,将血浆中的 K+泵入,内淋巴液中的 Na+泵出至血浆,从而使内 淋巴液含大量 K+而带正电,内外淋巴液之间大约有+80mV 的电位差,称耳蜗内电位。相对于外 淋巴液,毛细胞由-70mV 的细胞内电位,由于毛细胞与内淋巴液之间存在 150mV 左右的静息电 位差,使毛细胞对刺激极为敏感,从而提高其对微弱声音的反应能力。 6 视网膜的盲点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为视神经起始处,称为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细胞, 因而是无感光功能的盲点。

7 毛细胞声电转化机制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耳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螺旋器上下振动→毛 细胞的听毛与盖膜发生交错的移行运动→毛细胞的听毛弯曲→毛细胞膜上离子通透 性改变→听神经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延髓→下丘脑→大脑皮层听区

8 声音传导过程 A.正常情况下,声波在耳内的主要传导途径: (气体传导) 声波 前庭窗 外耳门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蜗孔 蜗管内淋巴 基底膜 螺旋器 毛细胞兴奋

前庭阶外淋巴 前庭膜

蜗窗

鼓阶

B.正常情况下,声波在耳内的非主要传导途径(骨传导) : 声波 颅骨 前庭阶或鼓阶外淋巴 螺旋器 蜗管内淋巴

C.非正常情况下(鼓膜受损时) ,声波在耳内的传导途径: 声波 外耳门 外耳道 中耳鼓室

螺旋器

基底膜

鼓阶

蜗窗

听觉产生的过程

听觉传导路:动作电位到声音 神经冲动→→延髓→→下丘脑→→大脑皮层听区 产生过程:声波经外耳、中耳传至内耳,被耳蜗总的毛细胞感受,产生神经冲动, 经蜗神经传至中枢,最后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感受器对

声音的感受: 1)音频(音调) 解释内耳对频率分析的学说——位置共振学说 A.共振学说:解剖发现内耳基底膜上有 24000 条纤维,每一条纤维与特定的频率共 振,进而使临近相应毛细胞兴奋,不同部位的纤维共振时,形成对不同的音频信号 分析。 B.行波学说:当声音振动→中耳听骨链振动→卵圆窗振动→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上 下振动,以行波方式从蜗底向蜗顶传播,同时振幅也逐渐加大,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 振幅达到最大,以后则很快衰减。基底膜的最大振幅区为兴奋区,该部位的毛细胞受到 刺激而兴奋,从而引起不同音调的感觉。蜗底的基底膜窄与高频信号共振,蜗顶的基 底膜宽与低频信号共振。 2.内耳对音频(音调)的辩别: 主要依靠基底膜的振动位置:即蜗底感受高音调;蜗顶感受低音调。 3.对音强(响度)的辩别: ⑴ 主要取决于基底膜的振幅大小(音频不变): ⑵ 与毛细胞的敏感性和背景声音有关: ① 背景声音: 环境中的一般噪音→基底膜处于轻微的振动→毛细胞接受新的声音刺激 时敏感性↓。 ② 毛细胞的敏感性:听神经中的传出纤维也可控制毛细胞的兴奋性,所以当人集中注 意力听时,往往可以听到较微弱的声音。

第八章 血液 凝集素 血浆中存在能与红细胞膜上相应凝集原发生反应的抗体 凝集原 人类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特异糖蛋白抗原 渗透性溶血 红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由于吸水过度胀涨破裂而释放出血红蛋白的现 象 红细胞脆性 红细胞具有的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1 ABO 血型的鉴定及意义

ABO 血型系统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 A 和凝集原 B 决定。这两种凝集原可以组合 4 种血型: A 型 红细胞膜上只含有凝集原 A(血清中含有抗 B 凝集素) B 型 红细胞膜上只含有凝集原 B(血清中含有抗 A 凝集素) AB 型 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凝集原 A 和凝集原 B(血清中既不含抗 A 凝集素,也不 含有抗 B 凝集素) O 型 红细胞膜上既不含有凝集原 A, 也不含有凝集原 B (血清中既含有抗 A 凝集素, 又含有抗 B 凝集素) 将不同血型人的血液混合会发生凝血反应,这是因为在血清中的凝集素会与相应的 凝集原结合后,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 因此,原则上在输血时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一致。但是,由于 O 型红细 胞膜上不含有 A 和 B 两种凝集原,不会被受血者血浆中的凝集素凝集,而且在少量 输血时,由于供血者血液中的两种凝集素被受血者血液稀释,也不会使受血者血液 凝集。故,在暂时无法找到匹配血液,且输血量少时,O 型血人理论上是万能供血 者。

2 人体中血液为什么不会凝固?

❶正常血管内壁光滑,不易激活因子 XII,不易

使血小板吸附和聚集;血液中又无因 子 III,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❷血液不断流动,即使血浆中有一些凝血因子被激活,也会不断被稀释运走 ❸正常血浆中含有肝素、抗凝血酶等抗凝物质,使凝血过程发生较为缓慢 ❹血液中含有纤溶系统,能够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3 血细胞生成需要那些元素?影响其合成的因素?

红细胞合成原料:最主要原料为蛋白质和 Fe,其余基本原料为脂质、糖类、维生素 B12、叶酸等 影响红细胞合成的因素: ①直接影响因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该物质是由肾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 EPO 能够直接刺激骨髓干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成熟。

②间接因素:O2 分压降低,刺激 EPO 生成,O2 分压升高,抑制 EPO 生成 雄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可增强 EPO 的合成 白细胞、血小板甚至网状细胞释放的各种化学因子也都能引起 EPO 的合成

4 白细胞的分类及功能

根据白细胞染色特征可分为以下 2 大类: I 颗粒白细胞(粒细胞) ❶中性粒细胞 细胞中颗粒可同时被两性染料着色,故称为中性粒细胞 特点与功能:多形核、颗粒不明显;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与吞噬作用,为炎症时的 主要反应细胞。 ❷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内含有较大的,被酸性染料着色较深的橘黄色或黄色颗粒。 特点与功能:两叶核、嗜酸性颗粒;防御寄生虫,可迁移至寄生虫肠道或者呼吸道 黏膜处,释放碱性蛋白酶将寄生虫消化分解;抑制由嗜碱性粒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 ❸嗜碱性粒细胞 胞质中含有可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深的蓝紫色颗粒 特点与功能:U 或 S 形核,含嗜碱性颗粒,颗粒中含有肝素和组胺。肝素具有抗凝 血作用,组胺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肝素、组胺和其他抗炎症 因子能够增加局部血流,促进其他白细胞向炎症或过敏反应区迁移(但同时也会引 起过敏反应) 。 II 无颗粒白细胞 ❶单核细胞 具有肾形或马蹄形的核,胞质中无颗粒。 功能:一旦进入组织中就会变成具有强大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比中性粒细胞更强 的吞噬力) 。 单核细胞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组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其功能为: ①吞噬消化作用 ②分泌功能 ③处理和呈递抗原 ④杀伤肿瘤细胞 ❷淋巴细胞 较少细胞质和一个较大的核 功能: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T 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其分泌的化学物质可直接破坏 特异靶细胞(入侵机体的病毒和癌细胞) ;B 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其经诱导转化 为浆细胞后,可分泌抗体,抗体经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处,破坏入侵机体的抗原。

5 血液的功能

运输功能 血液运输是有机体物质运输的主要手段。 血

液携带大量营养物质、 水、 O2、 CO2、抗体、酸碱、各种电解质以及激素在体内不断循环,以满足组织中细胞代谢的 需求。

防御功能 血液中与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有关的成分包括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 胞、各种免疫抗体和补体系统。 止血功能 血液中存在许多与血凝有关的血浆蛋白,称为凝血因子。机体损伤可以激 活血浆中复杂的止血机制,阻止血液外流,这是一个正反馈的酶促反应。 维持稳态 血液中含有大量酸碱缓冲对,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为细 胞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第九章 血液循环 期前收缩 心肌组织接受的刺激恰好落在窦性节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和下次节律性 兴奋传来之前,导致心肌产生的一次额外的兴奋和收缩 代偿间歇 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常常出现的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填空题

眼的调节依靠晶状体的曲率半径、瞳孔的缩小、双眼视轴的汇聚 声波传向内耳通路过程 鼓膜 听小骨 睫状肌受 骨骼神经 支配 属于 动眼交感神经 前庭器官受刺激,可引起 眼震颤;翻正反射 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是 感觉 代表区,前回是 运动 代表区 躯体运动神经主要控制 骨骼肌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心肌 平滑肌、腺体 叩击某一肌腱可引起 腱反射,其感受器是肌梭,是一种单突触反射 根据突触活动队突触后神经元的影响分成 兴奋性突触 和 抑制性突触 单纯扩散的转运物可溶于 脂类、极性溶液 相对不应期出现于绝对不应期 之后,兴奋性较正常水平 低 血小板聚集形成 血栓,可以堵塞小血管伤口,利于 止血 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细胞比容为 40~50%,女子为 37~48%,在脱水时,其值 升 高, 贫血时,其值 下降

刺激可兴奋细胞

出现动作电位,可达到阈电位水平,Na+通道开放

细胞膜 Na+通道 3 种状态: 激活状态, 失活状态, 关闭但有能力开放 (备用状态) 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视觉形成经过 眼 视神经 视觉中枢 声音感觉器官中,外耳作用:感音,中耳作用:传音,内耳作用:集音 神经元可分为 胞体 突起 , 突起分 树突 轴突 间脑分成 背侧丘脑、后丘脑、和 下丘脑 突触 化学突触 电突触 听小骨从外至内 锤骨 砧骨 镫骨 脊休克后断面以下节段脊髓暂时丧失反射能力,躯体感觉和随意运动 消失,临 床上称 截瘫 正常成年人血量占 7-8% 巴比妥类药物催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非特异投射系统,属于 多突 触接替 系统易受药物影响发生传导阻滞 本质上可将信号分为一类 现实具体信号, 称为第一信号, 另一类 现实抽象信号, 称为第二信号 脊柱的 4 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

曲 和 骶曲 从侧面看颈曲向前凸,胸曲向后凸,腰曲向前凸,骶曲向后凸

中枢神经元之间 4 种连接方式 辐散 聚合 连锁状 和 环状 联系

神经肌肉接头可分泌 乙酰胆碱 可与终板膜上 N 型受体(N2) 结合 正常的脑电波有 4 种波形,α:安静时特有; β:兴奋状态;θ:困倦 ;δ:智力 低下 人体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 抗凝血酶Ⅲ 肝素 正常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 铁 和 蛋白质 前庭器包括椭圆囊、球囊、三个半规管,是感受人体位置变化、运动方式的装置 听觉器官由外到内 外耳 中耳 内耳 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 肌节 收缩时暗带不变 明带缩短 H 带缩短

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 膜的通透性 膜两侧浓度差 膜两侧电 位差 脊髓浅感觉传导 痛觉、温觉、轻触觉 骨骼肌肌管系统:横管、纵管、三联管,其中纵管系统(终池)具摄取 Ca2+功 能

盆骨由 左右髂骨,骶骨、尾骨 连接 交感,副交感神经递质分别为 去甲肾上腺素和 乙酰胆碱 脑干自上而下 中脑 脑桥 延髓 神经元突触分单极 双极 多极 脑室包括 侧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膜迷路包括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眼球壁由内至外 内-视网膜 中-血管膜 外-纤维膜 夜盲症是因为缺乏 维生素 A 无法合成 视紫红质

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水平约为 5.0x1012/L,女子 4.5x1012/L

关节包括 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腔 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是 晶体渗透压 ,主要是由 NaCl 形成 眼的折光系统: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异常眼: 近视眼(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凸透镜

散光(柱面透镜)

感音性耳聋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听传导径路或各能神经元受损害,致声 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者,称感音性或神经性聋。 脊髓深感觉传导途径传导 深压觉 肌肉本体感觉 单一细胞动作电位表现为 全或无 不衰减传导 离心沉淀后抗凝血液上层 血浆 下层 血细胞 可兴奋细胞安静时 K+ 通透性最大 K+通道蛋白 开放

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 细胞内液 和 细胞外液 血浆是 细胞外液 中性粒细胞有活跃的 变形能力 敏锐的趋化性 很强的吞噬能力 脊椎(髓)? 分为 颈8 胸 12 腰5 骶5 尾1 共 31

中枢抑制分 突触前抑制 突触后抑制 小脑半球受损后发生 意向性 震颤

后者分为 传入侧枝性抑制 回返性抑制 基底神经节受损后发生 静止性震颤

牵张反射类型:紧张性牵张反射、相位牵张反射 听骨链硬化导致 传音性耳聋、耳蜗病变导致 感觉性耳聋 耳蜗感受高低音的位置:基底膜底部感受高音、顶部感受低音 睡眠的时相:快波睡眠、慢波睡眠。快波睡眠时出现眼球快速运动,慢波运动时 出现脑组织蛋白质快速合成 外源性凝

血过程:凝血因子 III 诱导,该因子主要存在于组织中

胞吞分 吞噬 和 胞饮 两种方式 神经冲动传导特征 生理完整性 双向传导性 非递减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元突触分电 化学 两类 动物和人存在 心肌 平滑肌 骨骼肌 按生理功能将神经元分成 感觉 整合 运动神经元 3 类 心肌的生理特征 兴奋 自律 传导 收缩 性 人耳包括 外耳 中耳 内耳 前庭器包括 球囊 椭圆囊 三个半规管 人体外抗凝血因素 物理因素(机械 温度) 化学因素(草酸盐 柠檬酸钠) 生

物制剂 脊髓的两个膨大 上:颈膨大 下:腰膨大

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数量为(100~300)x109/L ,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脆性 增 加 蛛网膜下腔位于 蛛网膜 与 软膜 其中充满 脑脊液


相关内容

  • [人体工程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是指眼睛固定于一点时所能看到的范围. 视野 2.人眼对波长为μm的光最敏感,介于黄和绿之间. 555 3.在室内空间中,与人们具体的活动有关的空间位置称为 行为或作业空间 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绝对阈 5. ...
  • 第六节 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2.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的能力. 3.通过帮助学 ...
  • 7下生物复习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2)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下地生活 森林古猿直立行走早期人类东非人现代人类 2.人的生殖 A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 ...
  • 20**年级八下生物复习提纲
    2014级生物复习提纲 温馨提示: 1.本次生物中考定于6月15号.时间紧.任务重.但只要同学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牢固掌握以下知识点,考出优异的成绩并不困难.家长抽背后,请在相应的地方签字确认. 2.所有知识点都要求先理解再熟记. 3.知识点中 ...
  • 科学史纲要复习
    第一章 科学的前史 科学的萌芽 第一章 科学的前史 第一节 巫术.神话和原始宗教 第二节 第一节 巫术.神话和原始宗教 有史记载的各民族的先民都曾经历过神话自然观的认识自然的阶段. 神话自然观: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存在的形态.运动形式.发展 ...
  • 动物检验检疫学复习
    动物检验检疫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2 3.影响流行病的因素有自然因素.饲养管理和社会因素. 4 5 6 7织的变化.内脏器官的变化. 8 9 10有性繁殖).后者在家畜身上吸血把焦虫接种于家畜体内:都由后者传染,当代传播,经卵传递. 1 ...
  • 20**年中考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复习 1.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 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生长是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发育是指生物体中各 ...
  • 20**年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第2讲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考纲要求] 1.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2.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考点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重要程度:★☆☆☆☆] 1. 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 (2 ...
  • 五年级下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 复习题 一.填空 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能吸引小磁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源后小磁针又 ...